《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2021-02-06 雷十八1982

周末在家,抱著試探的態度看了一部既沒有豆瓣評分,沒有相關頁面,在百度也找不到相關詞條的韓國電影,看完後整個人熱血沸騰,一個人對著電腦激動莫名。發了一條朋友圈表達情緒,說看了一部了不得的電影,在相關感受還未落筆成文字的時候,連片名也不想透露,就像發現盜墓人發現了寶藏一樣,生怕別人知道,這樣的情況從我開始看電影到現在還是破天荒一次,我覺得我對電影的認知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想起《歌手》節目(那個時候還叫《我是歌手》),當徐佳瑩上場後,網絡上好多人捶胸頓足表示悲傷,他們覺得自己喜歡的、並不為多數人所熟悉的小眾歌手突然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大眾面前,就像隱藏在心中的秘密被人大白於天下一樣,感到痛苦。我寫這篇文的時候,還沒人知道我看了一部怎樣了不得的電影,心裏面自然是竊喜的。


《一九八七:黎明到來的那一天》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史實改編而成,反映因一個小人物的不正常死亡而引發的民主運動,主線就是大學生樸鍾哲被拷問致死事件,運動的結果直接導致了多名高官入獄、總統下臺。接下來發生的所有明爭暗鬥均圍繞這一不正常死亡事件所展開,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影片在開始不到一分鐘左右就掀起了高潮。作為觀眾來說,這樣的敘事結構是極其引人入勝的。

影片中有幾條主線,基本都以金允石扮演的治安本部對共搜查處治安監樸處源為核心焦點圓心鋪陳開來,圍繞他的,向上有總統全鬥煥、近臣安企部長張部長等一眾高官,向下有河正宇扮演的首爾地方檢察廳負責各種局勢事件的公安部長兼檢察官崔恆、公安第四科檢察官李鍾奎、中央日報記者申晟昊等人(好辛苦的截屏找這些重要人物的名字,因為連百度百科都找不到演員表了)。隨著劇情的發展,這個圓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人被牽扯進來,形成雪球滾動之勢。又因為民主運動的不可逆推進,這個圓慢慢縮小,形成收網之勢。最後牆倒眾人推,樹倒猢猻散。在整個觀影過程中,高潮一波接著一波,讓人慾罷不能。

如果說國產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僅僅因為揭露了幾個高官的腐敗就成爆款了,那韓國電影對政壇黑暗面的揭露幾乎是不留餘地的。批判尺度之大,也是超越常人想像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又一部的韓國電影推動法律的完善,推動社會的進步。相比之下,《人民的名義》實在算不得什麼,僅僅是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粒小石頭,引起一波漣漪。漣漪過後,一切又復歸平靜。


我很想搞到《一九八七:黎明到來的那一天》這部電影的演員表,熟悉的角色太多了,除了金允石、河正宇這對黃金搭檔之外,還有無數熟悉卻又叫不出來名字的演員(吳達洙、崔景求還是記得的)。有的演員在其他電影中挑大梁擔當主角,在這部電影中可能就是一閃而過。想起當初看《建國大業》的時候基本就沒怎麼認真看,從頭到尾數明星,而這部電影數明星只能算是若干福利中的一項了。

韓國電影因為制度成熟,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能看到爆款出現。像前段時間的《計程車司機》、《鐵雨》等。其中《計程車司機》因為最大尺度的還原了光州事件,竟然引起了鄰國的恐慌,繼而被禁播,想想其實是挺可笑的。而像《鐵雨》那樣敏感題材的影片能在韓國上映並引發諸多關注,從另一個角度也反證了電影市場的成熟。


電影對不受控制的權力的批判是不遺餘力的,金允石扮演的樸部長就代表這一類人。他們既是政府高官也是黑社會,從不把司法、監察、公安放在眼裡,爪牙遍布各個區域。對上,他們是鷹犬,對下,他們是虎狼。但同時,這樣的人下場也是悲慘的,比如樸惡事做了一籮筐,最後東窗事發,鋃鐺入獄。比如對樸鍾哲實施暴虐手段的幾個警察最後自食其果。

影片最大的特點是對緊張氛圍的渲染做到了極致,尤其在展現樸鍾哲事件真相通過牢獄記者、獄警、愛國人士、教會、媒體層層向外傳遞的時候,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是讓人窒息的,生怕一不注意就錯過最為精彩的環節。


除此之外,該片還引入了大學生民主運動,夾槍帶棒的通過展現光州事件真相的隻言片語讓人們看到隱藏在太平生活下的潛流浮動,這又把電影《計程車司機》的部分劇情有機結合了起來。

眾多影星加盟的《一九八七: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在韓國是作為跨年影片上映的,總統也觀看了此片。反觀國內逢節假日上映的影片,十有八九無聊搞怪的居多,而參演明星的數量和影片質量也形成了反比。從票房情況來看,多數情況下都被娛樂片所覆蓋,一些質量好的影片反而遇冷,這也是值得人思考的地方。


很多韓國觀眾在看了這樣一部電影之後淚流滿面,我一個中國觀眾看了也熱淚盈眶,腦海中一直浮現出民主進程舉步維艱八個大字。影片中吳達洙所飾演的獄警一直替獄中被冤枉關押的記者向外傳達信息,一開始遭到了侄女的冷遇和不理解,但當她自己也遭受到暴力對待,這才幡然醒悟。導演通過小人物思想的前後轉變,刻畫了民主發展進程的艱難,也展現了民眾的覺醒和覺悟。

我們常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一九八七:黎明到來的那一天》這部影片雖然發生在韓國,但任誰都可以看出不同政體下所發生的類似的政治事件。這部電影所傳達出的能量無疑是巨大的,而通過觀看類似這樣的電影,可以順勢將自己的審美水平提升,也順勢摒棄掉一些不值得觀看的影片。


娛樂大眾終究被娛樂。


相關焦點

  • 影評 1987: 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令人心痛且難過的歷史真相!
    故事在敘述1987年的一月警察因為不當且嚴厲的偵訊過程導致一名22歲的大學生樸鍾哲死亡警方為了煙滅證據要求火速火葬該屍體
  •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丨文在寅夫婦看了也落淚!
    黎明到來的那一天》作為一部政治題材電影,從電影角度去詮釋當時的事件,細節或多做了改編,背景大致在框架內。《1987》雖然講的是另外的事件,但與「光州慘案」仍然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韓國很多被國人奉為神作的電影,都在講這段歷史。
  • 電影資源丨韓國高分電影《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簡介】《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以1987年刑訊逼供致死事件引發的6月民主抗爭為背景,講述韓國現代史上最風起雲湧壯懷激烈的一頁
  • 電影《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我們剩下的最後武器,就是真實
    距離韓國前一部轉型正義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택시운전사)上映還不到半年,這部《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又再度喚回韓國人30
  • 「推薦」韓國必看電影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1987> (1987: 黎明到來的那一天)上映於2017年12月,改編自韓國六月民主運動時的真實事件.從1980年光州事件開始, 韓國人民已經對政府各種獨裁行為感到失望及反感.接著在1987年1月爆發一位首爾大學語言治療學系的學生樸鍾哲(呂珍九飾), 在首爾南營洞偵訊過程中遭受水刑因此身亡的消息, 直接促成了這場國家民主改革的運動.使韓國由軍人獨裁的政權慢慢轉變成民主的國家.<1987> 這部電影的節奏真的是非常的緊湊.
  • 每周電影推薦 | 第三期《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我們所剩的最後一件武器,唯有真相。」「真相是無法被關在監獄裡的。」是的,只有真相可以解釋一切事情,只有真相能讓仍被迷惑雙眼的人看清,只有還我們真相,才能慰藉死去在天上的英魂。如果真有黎明到來那一天,那麼,黎明來到,要——!
  •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揭露韓國黑歷史:拍一下桌子,孩子就死了
    而同樣改編自真人實事的《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暫譯),以大學生樸鍾哲拷問致死事件為背景,由河正宇擔任追查真相的檢察官,金倫奭(金允錫)飾演力圖掩蓋事實的警察局長,兩人再度角力對峙。電影預告日前在韓國SNS社群上曝光後,已破115萬次瀏覽數!《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共演卡司還有以《下女的誘惑》一炮而紅的金泰梨、最強配角柳海真、李熙俊、樸喜洵、票房實力男星姜棟元等。
  • 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讓我情不自禁想起最愛的韓片《計程車司機》,《辯護人》、《愛的色放》等,好多電影都會反映1987年的韓國那次「光州事件」。1980年5月18日至27日,發生在韓國光州,是一次由市民自發的要求民主運動。當時掌握軍權的全鬥煥將軍下令武力鎮壓這次運動,造成大量平民和學生死亡和受傷。
  • 《1987年·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個體人物的歷史選擇
    女主角一家是受到運動失敗的傷害的,這就可以作為人物動機的一個強大的內因補充,而宏觀意義上的外部環境則是1987年的韓國即使在獨裁環境下,已經實現了基本四大自由和司法獨立,這是民主煥發良知的支撐力,暫時的恐懼並不足以完全打壓他們的政治信心。
  • 只是拍了一下桌子,那孩子就死了...揭開韓國黑歷史《1987》
    : 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去年12月,《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 韓國上映後,票房除了迅速累計達到2,132萬美元,更打敗了之前的話題電影《與神同行》成為韓國當周票房冠軍。如果你跟我一樣,對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非常有興趣,那今晚,趕緊一起訂票觀賞。  揭露一段韓國黑歷史
  • 1987,韓國電影的終章
    大韓民國第13屆總統選舉於1987年12月26日舉行,執政黨民主正義黨的盧泰愚擊敗其他候選人,當選第六共和國首任總統。盧泰愚,這位曾被「獨裁者」全鬥煥視為接班人的陸軍退役將領,不僅正式開啟韓國的民主時代,還在總統大選中擊敗金泳三、金大中等民主運動家,但這一切的一切,是韓國人用自己鮮血鑄成的一部民主進步史。
  • 揭河正宇演《與神同行》與《1987》最大差異
    它就是未播先轟動的《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光看片名其實你大概能猜到,這部電影跟男神」孔劉」主演的電影《熔爐》一樣,在描述韓國真實發生的社會事件。不過是哪一件事?答案是1987年的」6月民主運動」。「只是拍了桌子一下,那孩子就死了」原來當年韓國上百萬人民因不滿總統」全鬥煥」的獨裁政權,於是不斷以示威遊行抗議。
  • 劉在錫節目找到《1987》女主角原型!親口還原單只運動鞋真相
    韓國紀錄南韓1987年波瀾壯闊「六月抗爭」的電影《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除了為人熟悉的兩條主線任務—「樸鍾哲」(呂珍九飾演)與「李韓烈」(姜棟元飾演)都是根據真實人物編寫以外,其實其他大部分的角色,都是有其實際人物作參考。
  • 孫楊禁賽8年,律師霸氣回應:還有希望,等待黎明到來!
    導語:孫楊禁賽8年,律師霸氣回應:還有希望,等待黎明到來!有關孫楊一案已經經歷一些時日了,但是這位泳壇天才來說,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孫楊律師表示,宣判的結果的那一天是黑暗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邪惡戰勝了爭議,強權取代了公理,他們會按照法律程序進行到底的。張起淮最後說到:「我們還有希望,但黎明會到來的,讓我們拭目以待。」不過對於孫楊,雖然還有上訴的希望,但是這依舊是一條比較難走的路。
  • 黎明到來,正大光明
    (百度百科)合在一起,叫「黎明」,黎明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í míng,意思指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又指光明或勝利。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百度百科)取名「黎明」,是為了大眾的幸福來考慮的,想必這是黎明的父母取名的本意吧!
  • 只有我們醒著的時候,黎明才會到來
    1、醒待黎明    王浩臣黎明升起,無數人為之心動;黎明到來,陽光照耀世界。「只有我們醒著的時候,黎明才會到來」,這樣的黎明,可能就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中鳥兒所能看到的畫面;這樣的黎明,來自每一個願意「等待」的人眼裡,於心中綻放。
  • 第十五任邦女郎 瑪瑞 亞達波《黎明生機》1987年
    第十五任邦女郎 瑪瑞 亞達波 《黎明生機》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