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臺灣蔣經國總統提倡梅花餐,五菜一湯【悟道法師】

2021-02-23 般若路

來源 為正法久住平臺

「散棄五穀」司過之神會記過的

悟道法師慈悲開示

【散棄五穀。勞擾眾生。】

「把養人的穀物,任意拋棄不珍惜」。五穀雜糧是我們人的主食,如果任意『散棄』,這個就損福報了。我們人有得吃的時候,就要想到沒得吃的時候。所以《了凡四訓》講,當你有得吃,就要想到沒得吃的時候。現在沒有這種教育,現在的物質生活好,所以對這種『五穀』他就不珍惜。這個我們在餐廳去看,現在,吃餐飯,我看那個飯菜一大堆叫了很多,吃都沒有吃一半,丟掉很多。還有那個一大碗飯,這樣往垃圾桶一倒,我們看了就非常痛心。我們小時候有的時候飯都沒得吃,有苦過來的,看了實在是不忍心去糟蹋。


但是現在年輕人他沒有經過那樣的生活,他體會不到。所以現在我還聽說,現在年輕人去餐廳吃飯,說統統吃光光是很不流行的,要吃一點點就丟掉的,那個才是。所以像我們這樣惜福吃光光的,人家說你這個落伍了,不合乎時代了,應該吃一點就不要吃了,就丟了。這個就是「散棄五穀」,司過之神也會記過的。將來如果鬧饑荒,就沒得吃了。所以五穀不能隨便散棄。《地藏菩薩本願經》也講,「米泔菜葉不棄於地」,不能隨便丟棄,可以吃的東西不可以隨便丟棄,要惜福。

所以我們到外面吃飯,最好不要點太多,點太多吃不完,餐廳它都是丟掉的。如果在自己家裡煮,我們這餐吃不完,下一餐還可以繼續吃。如果在餐廳,不然你就要打包。有時候我們外出,打包也不方便,打包如果你在路途當中比較遠,過了時間沒有去冰,那也壞掉,你也是要丟掉。所以最好不要點太多,剛好大概可以吃得完就好了。這個也是惜福。

所以現在提倡四菜一湯,光碟運動,這個就是符合這條,不隨便散棄五穀。過去早年,臺灣蔣經國總統他提倡梅花餐,五菜一湯。那個時候臺灣也是經濟比較好,有很多人也是不懂得惜福,吃的都很浪費,所以蔣經國總統就提倡五菜一湯,梅花餐。


下面『勞擾眾生』,「勞」是「勞役人民」,「擾」是「擾害百姓」。勞役人民就是不適當的去找人民來服勞役。政府要發動人民服勞役也是有需要的時候,也不能過分的去勞役人民,讓人民產生困擾。所以以前公家有需要人民來做義務的勞動,也要看農民他比較空閒的時候;你不能他農忙的時候、正忙的時候,然後把他找來為公家服勞役。政府的政策一定要替人民百姓著想,不能無緣無故勞役人民,造成百姓的困擾,如果造成他的困擾,就會影響他的工作。我們再看下面:

太上感應篇直講(第二回)悟道法師主講(第八集)2017/10/18 中國福州阿彌陀佛大飯店 WD19-027-0008

本文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者。如有不當請告知刪除。

近期相關推文:

分享:吳京親身經歷,一座寺廟一百零八娃

分享:航拍中國20座古寺,看完之後頓覺渾身舒爽!

分享:捐了百把億,還有百把億的曹德旺:我的福報來自這兩點!

分享:這次戰疫中,佛教是捐助最多的宗教團體!你待在家念幾句佛,對社會的好處是什麼?

分享:霍金警告全人類:動物滅絕後就輪到人了!

分享:迅速祛除疫魔最有效的方法

分享:澳洲30萬蝙蝠入侵!新型肺炎肆虐,美國流感1萬人死亡,人類,該好好反省自己了.

分享:女神王祖賢在社交平臺呼籲大家:吃素為武漢加油祈福!

分享:天地萬物皆有靈氣,原來這才是不殺生的真正秘密

分享:一切無不在因果之中:我現在落到這個境地,真是自己作死的

分享:武漢首例新型肺炎痊癒患者親述:中國人,請管住你的嘴!

分享:年紀輕輕就能富貴雙全的人,都有這個相似的貴格之相!

分享:我們為什麼要過一個純素的新年?看完聶雲臺(曾國藩的外孫)的勸過年吃素文,你就明白了!

相關焦點

  • 臺灣蔣經國總統提倡梅花餐,五菜一湯(悟道法師)
    「散棄五穀」司過之神會記過的悟道法師慈悲開示還有那個一大碗飯,這樣往垃圾桶一倒,我們看了就非常痛心。我們小時候有的時候飯都沒得吃,有苦過來的,看了實在是不忍心去糟蹋。但是現在年輕人他沒有經過那樣的生活,他體會不到。所以現在我還聽說,現在年輕人去餐廳吃飯,說統統吃光光是很不流行的,要吃一點點就丟掉的,那個才是。所以像我們這樣惜福吃光光的,人家說你這個落伍了,不合乎時代了,應該吃一點就不要吃了,就丟了。
  • 蔣經國先生就任第六任總統的時候,一些同修發起慶祝請我講《仁王經》(淨空法師)
    蔣經國先生就任第六任總統的時候,一些同修發起慶祝請我講《仁王經
  • 過半臺民眾認為 歷任總統蔣經國貢獻最大
    臺灣已故總統蔣經國於晚年宣布解除戒嚴,開放赴大陸探親,過去多認為主因是江南案,但前總統馬英九昨天在一場新書發表會上指出,當時美國要求兩岸和平,中國大陸的四個現代化及
  • 從梅花餐到鐵路快餐,斷炊後的國民黨眾生相,正在上演!
    這份價值80元(新臺幣,下同)的鐵路便當,主菜是排骨,配菜有滷蛋、豆乾和高麗菜等。6日臺北豔陽高照、高溫難耐,廣場大棚僅靠幾臺電風扇降溫,不少國民黨代表只能坐在階梯上吃便當,滿頭大汗地體會斷炊的國民黨捉襟見肘的日子。由於前段時間蔡英文悍然決定明年元旦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國民黨原本決定推出臺灣豬肉大餐,用來因應美豬爭議。
  • 臺灣作家:蔣經國對臺灣民主有功,歷史應當給他公道評價
    各方賢達的指正主要在於拙作結語說:「蔣經國並不是個改革者,他的改革是被迫的。」似在指陳蔣經國對臺灣民主毫無貢獻。首先,筆者作此結論,乃是根據當時各項內外環境所得出,文中已有清楚說明,並非無的放矢。《中庸》有云:「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如果拿改革來作比喻,蔣經國雖然不是改革者,但他對臺灣民主還是有功的。對於張祖貽、龐建國兩位先生的回應與指正,筆者敬謹接受並表感謝。事實上,筆者在《蔣經國日記揭秘》一書中也強調,不能因為蔣經國的改革是被迫的,就說他對臺灣的民主毫無貢獻。
  • 寧波:五菜一湯,不要錢!!
    作為發起人之一的施先生告訴記者,餐館最早是由建德的一位老人,拿出所有的積蓄創立的,提倡環保、綠色的素食理念,希望大家都能學會感恩。所以從一開始,他們就做了相應的計劃。 餐館發起人代表 施先生:開餐館,一個就是幫助一些弱勢群體,能夠吃上一些免費健康的飯菜。
  • 歡迎關注當代高僧大德悟道法師公眾微信平臺
    「上悟下道大和尚」微信公眾號由悟道大和尚護法居士所建,專弘華藏淨宗學會上悟下道大和尚講經文字視頻及發布法師全世界弘法相關的信息,意在推廣佛陀教育普利群生。佛教非宗教、非迷信,是佛陀對宇宙人生真相的揭示,乃人人必學之教育,可當今社會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只因佛教漸衰,世人迷惑顛倒。
  • 國民黨全代會:昔吃一桌3千元合菜,今啃80元便當
    @銳看臺灣報導 國民黨在臺灣第二次丟掉執政權,又面對黨產會凍結資產,今年底預估會有1.2億元資金缺口。由於經費不足,國民黨全代會4年前還是吃一桌3千元的合菜,今年只能吃80元鐵路便當。國民黨全代會6日舉行,全臺約1200位黨代表齊聚開會。
  • 經典故事:五菜一湯
    小胡知道自己平時太摳門,「得罪」了這倆朋友,就賠著笑臉說:「放心啦,這次我決不會那麼小氣了,拿到錢我就請你們好好搓一頓,怎麼樣?」胖子鼻子哼了一聲,譏諷道:「你比兔子能跑,比泥鰍能鑽,指不定拿到錢就跑了呢!到時我們哥倆還不是白忙活一場?」大嗓附和道:「就是,我們才不信你的鬼話。」
  • 蔣經國去世 李光耀痛哭
    最近出版的由新加坡資深記者陳加昌所著的《我所知道的李光耀》一書,首次公開披露了李光耀這次流淚的詳細情況。   1988年,蔣經國在臺北逝世,享年78歲。蔣經國晚年為糖尿病所苦,病情慢慢惡化,最終死於1988年1月13日。
  • 臺灣的高級宴會都吃些什麼?半個世紀的變遷,令人唏噓!
    接著是蔣經國時期,菜單除了面積縮小了、字體改用楷書之外,宴會菜單樣式變化不大。蔣經國並不太喜歡應酬,因此很少舉行宴會,並多由副手代為主持,而且宴會崇尚儉樸,流行五菜一湯的「梅花餐」,奉行簡約,且清淡不油膩。總的來說,在蔣氏父子時期,宴會菜式基本上展現的都是傳統中國飲食文化,而臺灣民間的本土飲食文化,仍未能登上大雅之堂。
  • 蔣經國為何錯選李登輝當接班人?
    李登輝(左一)與林洋港(左二)等人合影但198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蔣經國提名當時的臺灣「省主席」李登輝為副手,而非時任「內政部長」的林洋港。他坐下後,蔣經國很難得地在這種場合做出評語:「李登輝同志的表現非常好。」這一簡短的評語,實則給李登輝出任「副總統」的選擇在蔣經國心中打上了最後的勾。1984年初國民黨十二屆二中全會前夕,蔣經國在高雄西子灣「蔣中正行館」,召集了黨政軍大老密會,提出要李登輝接替謝東閔出任本省籍人士擔任的「副總統」。
  • 蔣經國為何錯選李登輝當接班人
    同省內鬥 蔣經國終選李登輝當副手蔣經國時代,出於團結臺灣「本省人」的目的,蔣經國在自己出任「總統」,由出身「外省人」的國民黨人擔任掌握行政實權的「行政院長」的同時,會安排一位臺灣「本省人」擔任相對沒有實權的「副總統」。後來的李登輝,正是以這個「副總統」的身份,接替突然去世的蔣經國,登上權力頂峰。
  • 臺灣蔣經國終結兒子接班真相披露
    1978 年 5 月,蔣經國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只是此刻的他,身體健康也已亮起紅燈。在長期糖尿病的折磨下,他的眼睛、手腳、內臟均發生病變,臺灣政壇提早進入了必須面對「後蔣經國時代」權力傳承的問題。坦白說,自 1950 年代開始,蔣家站穩在臺灣的統治後,蔣介石與蔣經國就已屬意蔣孝文,刻意地栽培他,盼望他能成為蔣家第三代權力傳承的目標人物。在蔣介石父子精心設計安排下,蔣孝文擔任臺灣電力公司駐金門島最前線戰地經理,並在軍方全力配合下,快速完成了金門全島的電力工程建設。
  • 蔣經國與臺灣「解嚴」
    20年前,風燭殘年卻在島上擁有絕對權威的蔣經國宣布,自1987年7月15日零時起,臺灣解除「戒嚴」,從而結束了長達38年的「戒嚴」時代。  有人說,蔣經國以溫和態度應對民進黨的誕生,是因為考慮到鎮壓的成本很可能比寬容還要大。這個說法誠然有一定道理,那幾年,因為醜聞頻發使他的統治陷入了困境。1984年,《蔣經國傳》作者江南在美國遭臺灣情報部門暗殺。1985年,臺北發生官商勾結、坑害數千儲戶的「十信案」。這些事件的曝光都使臺灣的對外形象大大受損。
  • 蔣經國遇刺,改變臺灣命運的一槍!
    蔣經國的離去會打亂接班計劃,但依然改變不了臺灣現有的政治格局,可是「刺蔣」這個動作會讓很多人明白反對人士的不滿,給沉寂的反對運動帶來曙光。他認為暗殺蔣經國只有一個普通的臺灣人去做,才能凸顯政治意義,那些僱用黑人或遠距離狙擊的匿名攻擊,都不能有力清楚地向世界和美國人傳遞臺灣人的政治訴求:臺灣人不能接受蔣家父子的獨裁,也不能接受父傳子的接班設計。
  • 蔣經國臺灣「打虎記」
    王要馬向蔣經國看齊,關鍵在蔣對打老虎有其獨特的思維與做法,讓蒼蠅與老虎在他面前都不敢造次。 政商勾結的親信蕭政之蔣經國打老虎、拍蒼蠅的典型戰役,就發生在蕭政之、蔣彥士、馬紀壯、黃少谷等人身上。蕭政之曾服侍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長達三十多年。
  • 臺灣的「第一夫人」,今天與往常的日子一樣,一生追隨蔣經國
    1934年,在蘇聯烏拉山區,一名來自白俄羅斯的十七歲女工芬娜,結識遠從中國前來的蔣經國,當時的蔣經國,因為國共交惡,在蘇聯成為「人質」,並曾被蘇共當局「下放」到西伯利亞。蔣經國思鄉思母,情緒低落,遭跟監的同時,只有辛勤投入工廠生活來暫時忘卻煩惱。芬娜在這個時候出現,愛情帶給蔣經國莫大的安慰。
  • 臺灣民眾何以懷念蔣經國
    蔣經國主政時期,套用狄更斯《雙城記》裡的話,「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壞,因為臺灣退出聯合國,原來的友邦紛紛轉向大陸,最後連臺灣依賴最深的美國也投向北京,臺灣的國際生存環境十分艱難。好,臺灣當時還是一個低開發地區,有很多事情可做,做出任何一點成績,都能得到民眾的讚揚與支持。內部的強固,可以抵擋外部的衝擊。於是,蔣經國開始了他在臺灣的大事業。
  • 饕友分享丨韓國芝士年糕,三菜一湯來家宴
    我們都管這位仁兄叫陳大文,每次看他朋友圈的分享,口水總是留了一地——典型的美食美酒重度愛好者。我跟老饕說,你倆應該對味兒,或許會成為好朋友。老饕剛開始不以為然,後來幾度一起家宴喝酒,他倆真的每回都秉茶夜談,聊到深更半夜。 之所以有饕友分享這欄目,是因為看上大文兄的一道菜。第一次在他朋友圈看到「棒子(韓國)芝士年糕」,口水流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