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讀到這本書《共情式溝通》,感覺受益匪淺,於是想分享給大家,希望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能更愉快,幸福感更高。
《共情式溝通》是由心理學博士、從業20年心理諮詢師的古宮昇撰寫的,他在日美兩國為超過5000人提供心理諮詢,同時是多個頂級大學高校的教授,為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案例。
日常生活中,難免會與人打交道。可能你會發現,有的人好像自帶磁場,特別招人喜歡,人際關係非常融洽,他自己的幸福指數特別高;而有的人好像自帶結界,很難與他交流,而他負能量爆棚的樣子常讓人想離他遠點。
很明顯,我們都想成為第一種人。我們想做到更好的與人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共情」。
心理學研究發現,「共情」是溝通的靈魂。不是討好迎合,才叫換位思考,不必同病相憐,也能感同身受!
想像一下,我們自己喜歡和什麼樣的人交往呢?是不是首先是讓我們感覺放鬆,相處起來輕鬆愉快,我們才願意下次還一起交流。
如果相處起來讓我們感覺心累,無所適從,甚至厭煩,那麼我想我們再也不願和他打交道了。
懂得共情的人,更受歡迎。
那麼怎麼做才能受到大家的歡迎呢?可以嘗試做到以下幾點:
1.滿足人們喜歡獲得的心理,適當給予會更受歡迎。
可以送人溫馨的小禮物,給人以真心實意的關心,表達我們希望和他處好關係的訊息。
2.放低的姿態也很美。
發自內心的致謝並接受別人的給予,因為接受也是一種給予,接受也是一種愛。
3.適當示弱會更受歡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正視並坦誠地說出來,並不丟人。而正因為你說出了自己的弱點,讓別人覺得不比你差,就能夠放鬆。所以擅長閒聊的人都是自嘲的高手。
4.心胸寬廣,習慣諒解。
對別人的錯誤寬容相待,相處起來越能讓人放鬆。我們在指出別人的錯誤之前,可以試著先把這些當作自己的弱點來說,這樣別人更容易接受,從而心甘情願的改正自己的錯誤。
5.換位思考,理解萬歲。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曲解別人的意圖,尤其是在對某人生氣時一定要注意。
6.認可別人也是認可自己。
每一個人都渴望被人認可,被人重視,滿足自己內心的自我價值。
7.做一個正能量的人,開朗樂觀會更受歡迎。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大部分人的幸福感是有恆定性的,不因能力而改變。
在日常生活中,請有意識地關注幸福的事物,有意識地回想令人感到幸福的事情。養成這個好的習慣,我們會受益終身,我們的幸福會增多,幸福指數會攀升,與家人、朋友、同事的關係會更融洽。
8.認可自己,自信的微笑特別迷人。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可能是上天贈送給別人的禮物呢?而且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待人接物方面,堂堂正正就好。
在和他人見面前,不防對自己說:「我值得被他深愛」,並深信不疑,那這次會面你會發現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而當我們覺得自己值得被人深愛時,就真的會被人溫柔相待,是不是很神奇?請把這句話經常的說給自己聽,你會自信到閃閃發光的。
二、良好的溝通是需要技巧的。
1.記住別人的名字。
真誠的交往,從親切的喊出對方的名字開始,「你好,李明先生!」
2.感謝需要真誠的表達出來。
新的一天開始,就有我們需要感謝的事情。感謝父母為我們提供可口的早餐,感謝鄰居善意的提醒,感謝陽光明媚如初,感謝花朵送來芬芳......
越多給予別人感謝,讓別人有幸福感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會感覺到更多幸福。
3.讚美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舒暢。
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都有我們讚美的地方。善於發現並表達出別人的優點,就會更善於發現自身的優點。我們越接近喜歡的那個自己,就越會成為讓人放鬆的人。
4.把壓力放空。
人們一般不會接近戒備心重的人,以免給自己造成大的壓力。
瑜伽、太極拳、冥想都可以使人變得放鬆。
5.肢體語言正傳達著我們的心聲。
肢體語言會無意識地傳達給對方一些訊息,別人也會根據我們的肢體語言做出對我們的判斷。
從容淡定,大氣得體,才會彰顯出自己的自信,帶給別人好的感受。
6.多微笑,你會發現一切都簡單了。
微笑是最廉價也是最昂貴的通行證。有了她,可以輕啟別人的心扉。
7.溫柔的話語像微風拂面。
與語言相比,說話的方式更重要。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也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請注意自己的說話態度。
8.構建雙贏關係才可長久。
互惠雙贏在人際交往中很重要。什麼是雙贏關係呢?在人際關係中,滿足於雙方價值觀的關係被稱為雙贏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雙方都能從人際關係中得到益處,否則,這種人際關係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
9.獨處,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
一個從容淡定的人,相處起來更能讓人放鬆。
有本世界暢銷書《與神對話》,裡面提到「冥想」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放鬆方式。
10.對傷害過你的人說聲:謝謝。
這個確實不太容易做到,他傷害了我,難道還要我一笑而過嗎?不但這樣,還要我感謝他?
是的,確實有點為難。但是感謝是為了我們自己,寬恕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大家試著回憶一下,當我們受不了某人時,受損失最嚴重的是我們自己啊。我們心底的憤怒會讓我們的情緒失控,讓周圍的人感到不快。
我們可以這樣想,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人,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成長才出現的,是為了給我們成長的機會才出現的。
我們既然成長了,就不妨大度的感謝一下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吧。
共情式溝通,人際關係高手的殺手鐧。
最好的交流竟然是善於傾聽。人們很容易對一個懂自己、體諒自己的人打開心扉,好像找到了知己,願意把自己的心裡話說給他聽。
所謂善於傾聽,是指消除內心的屏障,對對方傾注關心,對別人的痛苦予以共情。就像我們身同感受,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
在交流中,通常我們自己說三分,對方說七分。圍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談話。
讓自己的親和力提高,在與人交往中更順利。
與人交往,從內心深處產生共鳴。我凝視著你的眼睛,感受著你的心跳,在那一刻,我們直抵靈魂,實現了共情!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