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都知道溝通在生活中非常重要,這可以說是關係著家庭幸福、工作順利、親子和諧等等一切我們生活的全部。設想一下,你小孩和同學在學校打架了,老師請雙方家長到學校,這是真正考驗溝通能力的時候到了。如果處理才能既不傷害孩子,又能讓孩子在學校不留隱患呢?我們看一下遇到這些情況,根據古宮昇這本《共情式溝通》,怎麼溝通才是最好的。這本書給了我們八種溝通技巧,那我們就來試試使用這八種技巧來處理這件事吧。
1、人們喜歡獲得,適當的給予更受歡迎。
為了孩子打架而進學校,肯定是不開心的,但我們是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麻煩。我們跟人打交道,首先要建立起來關係,無論老師還是對方家長,都是我們要面對的。那就適當的給予,夏天可以是一瓶冰礦泉水,冬天可以是一杯熱茶,這些小的舉措,只要能實行,雙方關係立馬緩和,一切的交流也就更順暢了。當然,如果你確實是沒有任何實物的東西,那就給予對方真誠的尊重,給對方一個誠摯的握手,都是很好的辦法。
2、放下身段更受歡迎
也許你長期處於高位,也許你自視清高,但在和別人溝通時,不能有高高在上的感覺,這樣給對方的壓力,反而更讓對方反感。任何溝通都要在平等的關係下進行。
3、學會示弱
到學校,你可能遇到的是高高在上的人,或者脾氣不好的對方家長,那要先學會示弱,讓對方盡情的表達自己的述求,表達自己的觀點,自己就是安靜的聽著,當然還要不時點頭回應對方,我在認真傾聽。時間一久,他必然沒有了表達的欲望,可以心平氣和的坐下來溝通了。
4、人們不喜歡被指責,學會諒解更受歡迎。
如果到達學校確實是對方有錯,也不要過度指責,這樣不利於事情的解決。錯誤只要講出來,對方是一定可以認識到的,而過分指責只能讓對方產生反叛心理,更可能產生嚴重的爭執,畢竟有人是無理還要攪三分的。當然這裡的指責也包括我們的孩子,很多家長在碰到這種事情時,第一時間會去指責自己的孩子,這樣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無論孩子對與錯,都不能指責,都要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來處理,父母是孩子最安全的港灣,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5、人們不喜歡誤解,學會理解更受歡迎。
任何溝通都不要先入為主,不要想當然的以為是什麼樣子的。誤解產生於不能全面了解情況,如果對方有什麼誤解,那就需要我們理解其想法,解釋產生的原因,引導對方了解更多的真相。
6、認可他人更受歡迎。
我們在溝通過程中不要一直反駁對方的觀點,即使對方的觀點我們認為是錯的,也可以在其中一個小點表示認可,然後再提出反駁意見,反駁意見也最好不用「但是」開頭。就舉個例子,假如對方告訴你,「你的孩子怎麼無緣無故打我的孩子啊?」可以這樣回應:「不好意思,我的孩子確是動手了,通過我的了解,是因為他們在某一話題上產生了爭執,在爭執過程中說了一下傷害我孩子自尊心的話,具體情況我們再了解一下。」先給對方說的內容的某一部分表示認可,之後的溝通對方也就更容易接受。
7、開朗樂觀更受歡迎。
這是一個人性的基本需求,人們都更喜歡開朗樂觀的人,而不喜歡陰鬱傷感的人。那就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鍛鍊這一方面,對人對事都有往更好的方面考慮,慢慢的就能樂觀起來。
8、人們不喜歡奇怪的人,大方做人更受歡迎。現代社會上很多人做花臂,留光頭或染奇怪顏色的頭髮,認為這樣很酷很炫。這些都是個人選擇,我們不用去指責,但這確實會造成溝通障礙,想想我們見得他們的第一感覺就是怕,就是奇怪,那溝通還怎麼能更好的進行下去呢。
我是有孩子一族,所以舉了一個孩子的例子,展現了《共情式溝通》各個觀點使用技巧。但其實這本書中還有著大量的案例,涉及到溝通的方方面面,相信通過閱讀一定能提升我們的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