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跟孩子溝通的媽媽,加1000分!

2021-02-08 寶寶知道

今天在群裡有一場討論,引發話題的是文文媽媽,她發現7歲的女兒現在有什麼事情都不願意跟自己說了。

文文媽媽說:

有一次她去好朋友家裡玩了之後回來,

就躲在自己房間裡偷偷抹眼淚,

我還挺擔心的,

問她怎麼回事,

她就是不開口,

弄得我干著急沒辦法。

還有一次,

她把同學的作業本給弄丟了,

同學媽媽給我打電話,

我就去問她,

她就特別不耐煩,

說早沒事兒了。

沒事兒了人家媽媽會找到我這裡來嗎?

當時我都氣壞了,

拉著她去給同學道歉,

她死活不肯去,

大哭大鬧,

說憑什麼是我道歉,

問她到底是怎麼回事她又不肯說,

沒辦法,

我只好去找她的好朋友才搞清楚事情經過,

不全是她的錯,

但是她也有錯。

事情完了之後,

我問她為什麼不說,

她說這是我自己的事情,

你別管。

這才7歲啊,

回頭青春期了怎麼得了。

這段話引起了群裡很多家長的共鳴,

大家多多少少都碰到了類似問題。

豆子媽媽說:

我們才3歲多就已經很抗拒溝通了,

從幼兒園接回家,

我們免不了要問一下今天的情況,

學什麼了、玩什麼了、老師怎麼樣,

跟小朋友有矛盾嗎、表現怎麼樣等等,

人家要不笑嘻嘻地裝傻,

要不壓根兒就不理,

嘴比地下工作者還嚴,

你有什麼辦法?

莎莎媽媽說:

我們覺得我們已經盡力做到了就事論事

不貼標籤、不評判,

但還是覺得溝通很難。

我給了女兒兩個瓶子,

如果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就往一個瓶子裡裝白子兒,

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就往另一個瓶子裡裝黑子。

過幾天,

發現黑子兒挺多的了,

我說,

咱們把黑子兒倒出來吧。

女兒說倒出來可以,

但是我不想告訴你是怎麼回事。

你看,

人家已經學會攔截你的套路了,

這怎麼整?

為人父母真是不容易。

小寶貝呱呱墜地的時候,

一刻都離不開我們的聲音,

他們要求爸爸媽媽一天到晚對著他們說話、唱歌、讀書,

把我們訓練成語音對話的熟練工種,

培養出超出尋常的耐心,

同一個故事、同一首兒歌重複千遍也不厭倦。

然後,

他們慢慢長大了,

突然就變了,

耳朵好像對我們的聲音產生了排異反應,

再也不願意聽我們指手畫腳、絮絮叨叨,

他們自己的秘密越來越多,

無論你怎麼旁敲側擊,

他們寧願跟朋友聊也不想告訴你。

失落至失措的爸爸媽媽們開始焦慮,

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失控了?

不知道他怎麼想怎麼做,

萬一他犯錯了怎麼辦?

他為什麼就是不肯告訴我們?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願意和我們正常溝通呢?

查看他們的日記本?

側面打聽消息然後正面審訊?

相信現在的爸爸媽媽們都不太會採取這麼不明智的舉動。

怎麼才能讓孩子們和我們進行有效溝通?

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首先,

孩子要具備溝通意願,

也就是說他們願意跟咱們聊天;

其次,

孩子要具備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

他們能相對準確的描述事實、表達情緒。

增加溝通意願

咱們先聊聊怎麼增強孩子的溝通意願。

其實就像莎莎媽媽一樣,

很多家長都意識到跟孩子溝通,

要就事論事,

不要貼標籤,

不上綱上線,

不要隨意評價孩子,

這種意識非常好。

在這個認知基礎之上,

還有一些小技巧:

01

雙向溝通,積極尋找話題

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動畫片是什麼嗎?

他最崇拜誰?

最喜歡的動物是什麼?

了解孩子的興趣點,

從他感興趣的內容入手,

尋找令他感到舒適、愉快的話題,

循序漸進,慢慢讓他習慣打開話匣子。

同時,

爸爸媽媽不要把聊天變成針對孩子的單向質詢,

可以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在人類溝通中,

「一個秘密」換「一個秘密」是一個基本的規則,

你的分享會讓孩子有衝動回饋自己的故事,

同時增加雙方的親密感和信任度。

雙向溝通既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和我們聊天是精神上的平等溝通,

同時還能讓孩子學習我們的分享習慣。

02

注意傾聽

在平時的對話中,

對於孩子的發言和提問,

不要敷衍塞責甚至不理不睬,

這樣會讓孩子有溝通挫敗感,

不再願意開口交流,

要儘量積極回應,

引導他們多說話。

如果平時不願意聽他們說話,

憑什麼要求人家在你想聽的時候開口呢?

03

順其自然,不要勉強

孩子不願意說話的場合和話題,

不要強迫他開口,

請尊重他的意願。

否則,

會讓孩子對對話、

溝通產生牴觸情緒。

04

讓孩子和同齡夥伴相處

孩子和孩子之間更容易溝通,

給他們一個自主交流的環境,

也會增強他的溝通習慣和意願。

鍛鍊表達能力

當你問一個孩子今天在幼兒園過得怎麼樣的時候,

有些孩子可能並不是不願意說,

沒有溝通意願,

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說,

這時候就需要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了。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01

多聽

雖然會「說」不是會「聽」的必然結果,

但是聽得多,

對孩子的語感和詞彙量都是有幫助的。

可以聽故事、聽兒歌,

還可以聽音樂、聽風聲、雨聲、聽動物的叫聲。

02

多說

為孩子製造更多的說話機會,比如:

讓孩子觀察周圍的環境,然後描述看到的景物;

背誦兒歌和詩詞,這同樣能增加孩子的語感和詞彙量;

讓孩子講述今天發生的事情;

爸爸媽媽甚至可以和孩子就今天喝了多少水、午睡了多久展開一次對話;

陪孩子讀繪本,然後請孩子講述這個故事。

03

從表達情緒入手

寶貝從幼兒園回家後,

不要問今天怎麼樣,

也不要問老師怎麼樣,

可以問他「今天開心嗎?」

「因為什麼事情開心啊?」

「哦,不怎麼開心?那是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以情緒表達來帶動事實描述,

孩子會更容易開口。

04

巧妙提問幫助孩子完善描述

把一件事情完整表達出來無外乎以下幾個元素:

誰,哪裡,做了什麼,結果,後來……

當孩子沒法一次性清晰的表達的時候,

爸爸媽媽可以適當地提問引導,

幫助他把細節描述出來,

慢慢地他就學會如何向別人描述一件事情的前因後果。

節制好奇心,尊重孩子的秘密

有了溝通意願,

又具體表達能力,

相信孩子們會願意跟你多聊自己的事情。

但是,

也要提醒爸爸媽媽們注意,

再小的孩子也會有自己的小秘密,

我們不能要求他是一個完全透明的孩子,

他不願意說的時候,

請不要勉強他,

請節制自己的好奇心,

尊重他的秘密,

同時釋放出這樣的信號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爸爸媽媽都在這裡支持你」,

這樣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也會增加對你的信任度,

當他面臨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

才會毫不猶豫選擇向你傾訴。

作者:篤篤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凱叔講故事V)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11歲兒子跟媽媽同床睡,孩子一個舉動,讓媽媽下定決心分床
    保護孩子是每個媽媽的天性,媽媽對孩子的愛可以說非常深,任何人都是比不了的,媽媽帶著孩子睡覺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因為跟孩子一起睡覺的時候,孩子能夠感受到媽媽身上的味道,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於是這位11歲的兒子一直跟媽媽同床睡覺,其實小溪一直想要跟孩子分床睡,於是小溪和丈夫想了很多方式,想讓兒子自己單獨一個人睡覺,但每次兒子都大喊大叫,根本就不聽媽媽的話。看著這樣的兒子,小溪也不敢再提這件事情,但有一次孩子的一個舉動,讓媽媽下定決心一定要分床睡覺。
  • 八歲大的孩子希望自己的超能力是跟動物溝通?陪孩子需要專注力
    先前同事告訴我,他問他八歲大的女兒:她的超能力會是什麼?她說她想要可以跟動物溝通,問她為什麼,那孩子說:「這樣的話,你跟媽媽忙著用電腦沒空的時候,就有人可以陪我說話了。」我很愛吃甜食,也很愛社群和短視頻。
  • 孩子聽不進家長的話?想要跟孩子有效溝通,父母應該注意這3點
    小明媽媽實在忍無可忍了,大聲的吼了小明幾句,強迫著孩子立刻去衛生間洗漱準備睡覺。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很多小朋友都和小明一樣仿佛輕易的就能進入自己的個人世界,無論家長在旁邊怎樣催促都有辦法假裝聽不到。很多家長為此非常苦惱,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問題,跟孩子也沒有辦法達成有效的溝通。
  • 很難耐心管教孩子?家長「關掉鯊魚音樂」,才能跟孩子正確溝通
    2.影響父母們與孩子的溝通當父母變得非常情緒化,在與孩子的溝通中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父母們採用過於激烈的方式來對待孩子,這使得孩子沒有傾訴或者是申辯的機會。親子間的溝通因為鯊魚音樂而無法實現。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更加應該平心靜氣一點,觀賞鯊魚音樂才能夠聽到孩子的想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情緒化的表達只會把孩子從父母身邊推得越來越遠。三、家長應該怎么正確跟孩子溝通?在徐州一名9歲的小學生通過給媽媽發工資的方式成功地「抑制」住了媽媽的暴躁脾氣。
  • 「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兩個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未來
    「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心狠媽媽vs心軟媽媽的不同做法,影響孩子一生吉吉是一個6歲的小男孩,有點膽小,媽媽就想培養兒子獨立睡覺,希望他可以堅強但吉吉並不想自己睡,他有時會哭著小聲地哀求,「媽媽,讓我跟你一起睡吧。」媽媽卻狠心地堅持讓吉吉自己睡,即使兒子半夜在房間門口哭,她也沒有妥協。她讓兒子重新回到自己的床上,閉上眼睡覺。但她並不知道,兒子閉著眼睛,並沒有睡著。等媽媽走後,吉吉就會陷入對黑暗的恐懼中,經常會做惡夢。小遠7歲了,卻一直不願意和爸爸媽媽分開睡。
  • 孩子考98分媽媽得抑鬱症,唯分數論的背後,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但是一味地唯分數論,忽視了孩子的成長需求,孩子內心壓抑,想逃離,最後只會以兩敗俱傷收場,得不償失。 原來,為了給小力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父母特意搬到寧波租房,平時也不讓他跟其他孩子玩,導致小力喪失與人溝通的能力。
  • 親子關係、心理學、溝通技巧?會與孩子溝通的家長,生活品質高!
    「與孩子溝通的技巧」是十分重要但卻常常被忽視的「必備技能」。如果不具備「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常常就會發生以下幾種現象:一、孩子不聽話。雖然一再反覆地說,但孩子就是改不掉「壞習慣」。那麼反過來,既然「缺乏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常常會引發以上那些不良現象,那麼我們就來看一看「與孩子溝通良好」的「標準」有哪些?怎樣才算是「與孩子溝通良好」?
  • 父母正確跟孩子溝通,讓孩子做一名老師敢管教的學生,才會有以後
    孩子上學以後,每天回來都給我講學校的點點滴滴,這也就是低年級的孩子還願意回來跟分享,要是溝通的方法對了,孩子會一直跟你無話不談。如果家長只聽孩子回來匯報學習內容,其它事情不願意跟孩子溝通交流,甚至是質問孩子,在學校都不能學點好的,看你回來記得都是啥,老師講的內容記這麼好,作業就不用愁了等等。
  • 這3個星座,在成為媽媽以後,能夠跟孩子相處的很好
    孩子:......每次我聽到我表弟跟我吐槽他這個處女座的媽媽之後,我都有一種心疼他的感覺,真的是被這樣的媽媽折磨瘋了。比如:如果她在家裡發現了一個沒有拆封過的快遞,她一定會想要去拆封看看,如果她發現這個快遞是自己孩子的,那更是會極大的刺激他的好奇心,她是一定會拆開的,不僅會拆你的快遞,而且還會玩你的玩具。所以一般雙子座的媽媽是很好相處的,你只需要勾起他的好奇心,她是很容易跟你交流的,也是十分願意跟自己的孩子交流的。
  • 「壞媽媽」,才能培養出好孩子,孩子不需要一個100分的媽媽
    「壞媽媽」,才能培養出優秀孩子?所謂的「壞媽媽」,並不是打罵孩子,也不是不近人情,而是在愛孩子的時候,對於他的壞習慣,媽媽不能縱容,不能溺愛。要讓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該面對的挫折,他需要自己去面對。「壞媽媽」教育孩子要注意哪些問題?1.不要過度溺愛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所以媽媽都是很心疼孩子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愛說話會表達善溝通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說會道,善於溝通,一個會說話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更受歡迎,為人父母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跟先天的遺傳因素有關,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大,家有二胎的父母應該很有感觸,往往老二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比老大的更強一些!
  • 為什麼孩子愛黏媽媽,因為你是我敲了1000個肚子的門才找到媽媽呀
    畢竟在黏媽媽這件事情上,孩子可以說是「矯情」到了新高度。吃飯?要媽媽喂。穿衣?要媽媽穿。喝水?要媽媽倒。上廁所?也要媽媽擦屁屁。總之就是,什麼事情都得媽媽來,不準任何人插手,亦步亦趨,走哪跟哪。儘管這是媽媽專屬的「榮耀」,可孩子這黏人的熱情實在讓人招架不住啊。說到這裡,估計很多人都想問:為什麼孩子這麼黏媽媽?
  • 如何關心叛逆期的孩子:你以為是愛的溝通,其實是相愛相殺的攻擊
    這個時候你肯定會自我反省,因為溝通能力差,結果溝通的目的達不到,所以你也非常希望可以提高自己溝通的技巧,也就是很多父母求助我常說的:「家庭教育課程買了很多,書看了很多,就是仍然跟孩子不會說話,不知道如何溝通?」。但親子溝通其實是區別於常規知識學習與技能學習的,往往很多大人跟你一樣都沒有意識到這裡面的差異。
  • 孩子沉迷遊戲小說,不願與父母溝通咋辦?改善溝通的3條兵法建議
    如何與青春期手機遊戲成癮孩子建立有效溝通,著實是一件讓很多父母感到頭疼、心累的事,為什麼?因為青春期孩子往往不按照父母的套路出牌,正如某位全職媽媽所講:「我也想和孩子溝通,關鍵是他不願意和我溝通呀,話還沒來得及從嘴裡蹦出來,孩子就罵罵咧咧地叫我滾,連見縫插針的機會都沒有!」
  • 孩子只會用哭鬧解決問題怎麼辦?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要鼓勵溝通
    01孩子只會用哭鬧解決問題怎麼辦?寶媽無奈上網求助有個寶媽網上交流群中,一位寶媽像各位媽媽發出了求救信號。雖然這位寶媽很感謝其他媽媽們的分享,但是卻不忍心用這些招數對待孩子……只能說,愛哭鬧的孩子都是父母慣出來的呀!如果作為孩子的父母,自己都捨不得管教孩子,任由孩子哭鬧的話,這不是咎由自取嗎?
  • 心理學家:孩子的優秀,跟媽媽性格有關,這幾種媽媽是孩子的福氣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過去人們總覺得這是在特指爸爸,畢竟他們才是家裡影響力最大的那個人。然而,現如今時代變了,在女權主義越來越盛行的今天,相當一部分家庭中,女人說話往往比男人更管用,尤其是教育領域,媽媽才是主力軍。
  • 積極人生大學劉一凡:積極溝通技巧:一致性溝通的運用
    那我今天分享的是薩提亞的一致性溝通。剛開始的時候你可以把它作為話術練習,慢慢的它會變你跟孩子、愛人或者跟其他人溝通的一種習慣,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溝通。所以我們很多時候家長知道孩子談戀愛了,也很擔心,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說,其實你完全可以跟孩子講你的期待,你的擔心。比如你可以說:「當你告訴媽媽,你談戀愛了的時候,其實媽媽是有一些擔心的,我希望你能夠照顧好你當下的學習。
  •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溝通——知識星球告訴你
    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長說。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三、別以為自己會聊天,家長是這樣把天聊「死」的別以為聊天多簡單,尤其對象是孩子時,面對一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對手,家長們是很容易把天聊死的。比如:孩子:「媽媽,我想跟你說個事兒。」
  • 家長如何跟老師諮詢孩子學習問題?溝通技巧掌握不好,問了也白問
    而你花了一番功夫去了解之後,發現孩子的語文成績並不差啊,平均80多分,家長眼中的差是為什麼不能考到95分以上。諸如此類的情況太多了,我希望能幫助到家長和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答疑解惑,但是也不想浪費時間在溝通上。家長該如何跟老師諮詢孩子的學習問題,是需要一定的溝通技巧的,也就是要找準問題的關鍵。不然可能沒有耐心的老師,會因為家長的問題太籠統而不想回答。
  • 青春期孩子不跟你溝通,怎麼化解?
    不知從何時起,孩子開始遠離我們了,有話不跟大人說,甚至逛街買衣服也不和大人一個眼光,吃飯閒聊也是嗯嗯啊啊,沒有營養。你想來個親子時光?別逗了,給個背影給你,自己體會。家長的玻璃心又蠢蠢欲動,孩子到青春期了,他會不會做什麼偏激的事情啊,有沒有談戀愛啊,上課是不是認真聽講啊,關著的房門裡面到底在幹什麼啊,這不溝通怎麼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