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寶媽最近遇上點麻煩事。原本覺得孩子大點了,白天爺爺奶奶看也沒問題,所以她選擇回到職場。
誰知卻發生了這種情況:
她的女兒現在不到一歲,白天的時候還好,就是到了晚上就開始黏著媽媽不撒手,不管是洗澡還是吃飯,甚至上廁所都跟著媽媽,晚上睡覺的時候誰哄都哄不睡。
有一次她去出差,晚上孩子找不到媽媽哭到累的不行了自己才睡著的。原本以為孩子長大了就會比較好帶了,但是卻沒有發現孩子還是那麼黏著她,這也讓她非常的暖心,當然也很心疼。
昨天圈姐還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3歲左右大的男孩正和奶奶一起玩,他玩著玩著突然很傷心,忍不住地抽泣。奶奶就問,「怎麼了乖乖?」小男孩兒抹著眼淚用委屈的聲調說:「我想媽媽了.」
說起孩子黏人,很多媽媽應該都有同感。畢竟在黏媽媽這件事情上,孩子可以說是「矯情」到了新高度。
吃飯?要媽媽喂。
穿衣?要媽媽穿。
喝水?要媽媽倒。
上廁所?也要媽媽擦屁屁。
總之就是,什麼事情都得媽媽來,不準任何人插手,亦步亦趨,走哪跟哪。儘管這是媽媽專屬的「榮耀」,可孩子這黏人的熱情實在讓人招架不住啊。
說到這裡,估計很多人都想問:為什麼孩子這麼黏媽媽?
其實,孩子黏人真不是件壞事,相反,孩子黏人,都是因為對媽媽的愛。
對一歲以下的寶寶來說,他們本能上就會想和媽媽多親近,因為在沒出生的時候,他們在媽媽的肚子裡已經呆了將近十個月。
而在出生後,他們並不能很好的區分空間,所以只能纏著媽媽。
而且在孩子有任何需要的時候,媽媽總會及時的出現,比如說餵母乳,安撫等等,所以在孩子的眼中,媽媽就意味著食物和溫暖。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是很缺乏安全感的,因為他對外界的事物一無所知,只能通過尋找媽媽身上的味道來獲得安全感。
而且相對於其他人來說,媽媽對孩子的需求更加敏感。神奇的生理機制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媽媽會比其他人更加及時地回應孩子的需求,比如嬰兒時期一哭媽媽就能泌乳。隨哭隨到,盡力滿足,這都是媽媽以外的人難以做到的,孩子對媽媽自然更加信任黏人了。
而在外人面前,孩子很「識時務」地知道和這個人有距離,不能任性妄為。但在媽媽面前,孩子安心又放鬆。因為他知道,媽媽是帶我看這個世界的人,我的一皺眉,一流淚,一揉眼,一哼嚀,都能換來媽媽無條件的接納。所以他敢於卸下所有偽裝,在最親密的媽媽面前,做最真實的自己。
越是在媽媽面前「不聽話」的孩子,越證明了孩子對媽媽的絕對信任。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雖然我們常說孩子精力無限,充電五分鐘,精神一整天。但其實孩子內心的「電力」,是來自媽媽的愛。
媽媽,是他探索世界的勇氣源泉。在媽媽的身邊,他才敢去接觸新的事物。即便是在旁邊安靜地陪著,孩子也能在心理上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安心地玩耍。
一旦和媽媽分開,他就需要獨自面對這個陌生世界,面對每一處的不安和恐懼。當媽媽回歸,自然就黏得緊緊的,一刻不肯鬆手。
那個帶著熟悉氣息的懷抱,就是他們安全感的源泉和基地。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對孩子來說,媽媽代表著「生存需求」,他們本能地會依賴媽媽來獲取食物和照料。哭鬧、黏人等都是孩子企圖獲得媽媽注意力的一種方式。
因為育兒觀念的制約,因為生活瑣事的壓力,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好好對待孩子。
孩子哭鬧著要抱抱的時候,我們狠心過沒抱他,因為聽說孩子不能一哭就抱。
孩子把屋子弄的亂七八糟的時候,我們生氣吼過他,還讓他哭著把東西一樣一樣放回去。
孩子不好好寫作業的時候,我們罵過他,當時表情一定特別猙獰可怕。
心煩不想被打擾的時候,我們乾脆躲出去不見他,出門那一刻,他一定很傷心。
孩子不過是想要媽媽,而我們卻在他伸手求助的時候,狠狠地推開了他!
原來表面張牙舞爪只是保護他的盔甲,內心的柔軟才是他渴望被看到的真實。
幾個月前,蘭州公交車上,發生了一件特別暖心的事。
一位媽媽因為疲憊低著頭睡著了,坐在旁邊的小男孩擔心媽媽磕著碰著,就默默地用胳膊撐著媽媽的下巴。
同樣的姿勢保持了整整一路,足足撐了20多分鐘。
小小的身體為媽媽撐起了一個舒適的角落,胳膊再酸疼,自己再疲憊都比不上對媽媽的心疼。
誰都不能否認,為人父母需要辛苦付出。
但我們常常忽略,當你為孩子操心,甚至發脾氣的時候,那個小小的人也在用盡渾身力氣愛著你。
他們愛你,比你想像得多得多。
有句話說:沒有一百分的媽媽,只有一百分的孩子。
如果讓我們給孩子打個分,10分滿分,恐怕沒有人會打10分。
看過一個段視頻,裡面採訪了幾位媽媽,分別給孩子打分的結果是這樣的:
減分的理由各式各樣:
「愛用袖子擦嘴巴」、
「不愛吃青菜」、
「一天哭五六次」、
「他睡覺要摸耳朵,早上不愛起床」、
「不聽話」……
就像朋友吐槽說的「孩子能激怒當媽的缺點,像天上的繁星一樣數不清!」
可鏡頭一轉問到孩子給媽媽打多少分?
對媽媽的評價,只有更高,沒有最高!
而他們被媽媽減分的缺點,原來是對媽媽深深的愛。
滿分10分,答案卻不止10分...
「喜歡媽媽陪我玩」「喜歡媽媽的口紅」
「喜歡媽媽親我」
「媽媽的臉像棉花糖」
「想保護她」
「媽媽變老了,我會傷心」
後臺的媽媽,看到孩子給自己評價和打分,愧疚的同時,潸然淚下。但他們同樣善良柔軟、堅強有愛,或許比起我們愛他,孩子更愛我們,而且很愛很愛。
知道了孩子愛黏媽媽的答案後的你是不是感覺很暖心呢?
孩子的黏人不是故意要和媽媽作對,恰恰是孩子對媽媽愛的表現。
那聲「媽媽」的背後,更是包含著孩子對你無限的愛戀和被需要的認可。
所以,不要吝嗇你的抱抱,也不要嫌棄孩子太煩,珍惜孩子對你的依戀,畢竟這種甜蜜的負擔可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呢!
我當時在雲彩上看到你那麼溫柔,就想一定要做你的孩子。我敲了1000個肚子的門才找到你啊媽媽。關注愛嬰寶貝圈,每日孕產早教知識全分享!
【話題討論:你家孩子更黏爸爸還是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