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日,美國福克斯電視臺。
曾自詡「政治幽默家」的福克斯新聞主持人:傑西.沃爾斯,在節目上發表了一系列令人作嘔的言論。
他聲稱:新冠病毒起源於中國,中方需要正式道歉。
聽完此話,現場其餘四位主持人笑聲大作,達娜.佩裡諾也笑著反問道:如果疫情起源於美國呢?
傑西.沃爾斯並沒有正面回答問題,而是繼續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他們吃不飽很絕望,所以才吃了未煮熟、不安全的食物,這就是科學家們認為是病毒的起源。
與福克斯一樣不要臉的還有美國政府:在3月6日的採訪中,國務卿蓬佩奧不僅將防疫工作不利的原因歸結於中國,還將新冠病毒稱之為「武漢冠狀病毒」,其潛臺詞為武漢就是疫情發源地:與中國合作獲取有關"武漢冠狀病毒的數據「令人難以置信地沮喪」,這讓美國在防疫工作上「落後」了。
上為蓬佩奧在接受CNBC採訪時的原話。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接受CNBC採訪
即使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擁有五組全部病毒株的美國才是疫情發源地,但他們仍在試圖把髒水潑向其他國家。
在CNN最新一檔節目中,甚至慌不擇路的暗示義大利是病毒發源地。
一百多年過去了,美國人還是這般不要臉:凡是從美國傳出去的病毒,他們能栽贓的就栽贓,不能栽贓的乾脆就把頭插在土裡當鴕鳥。
然而,丹青晃晃,史筆如鐵,就算他們藏得再深、栽贓得再不要臉,歷史和5000萬條冤魂也不會忘記四個字:美國病毒!
1918年~1920年,一場名為西班牙流感的甲型H1N1疫情在世界爆發。
這次疫情所造成的損失,是流感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沒有之一。同時,它也是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瘟疫。
在當時全球17億人口中,至少有5億人被感染,發病率約為20%~40%。其中,死亡人數高達4000萬人。
這個數字,比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總人數加起來還要多。但當時沒有人知道,這場名為西班牙流感的疫情,其實最早發源於美國。這口千夫所指的鍋,西班牙一背就是百多年的光景。
1918年3月11日,美國堪薩斯州一座軍營發生流感。
當天過早時,連隊一名叫阿爾伯特.吉特切爾的廚師,匆匆忙忙的走進位於營地的91號大樓,這是一座負責部隊醫療事務的營地醫院。見到值班醫生後,吉特切爾扶著腦袋抱怨道:發冷,喉嚨腫痛,還有頭疼和肌肉酸痛。
醫生除了開些藥,並沒有做過多的措施。中午,營地運輸部第一營下士李.德拉科也向醫生報告自己有發燒症狀,最後一次體溫測試結果為39.4°。這時,營地部隊一切活動如常,但91號大樓的氣氛卻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來往的護士和醫生,不約而同的戴上了只有在手術臺前使用的口罩和手套。
正當91號大樓的醫護人員研究吉特切爾和德拉科的病例時,第三名相同症狀的病人出現了。他是軍士長阿道夫.何拜,在門診時他有發冷、喉嚨痛,且伴隨著劇烈咳嗽等症狀,檢驗結果顯示,阿道夫和之前兩個病例的症狀基本吻合。
病歷上是這樣寫的:
發燒39~40度,脈搏微弱,嗜睡,畏光,咽喉和支氣管的結膜及黏膜出現紅腫,初步判斷為炎症。將三個病例合併處理後,值班醫生立即將情況通報給醫院主管施賴納上校。等到他趕到醫院時,91號樓已經有107名類似症狀患者。上校意識到,這很有可能是一起從未發生過的高傳染性疾病。於是,在營地部隊仍在按部就班的展開訓練任務之際,營區醫院卻悄悄進入了戰備狀態。
即便施賴納上校和他的同僚們用盡一切資源救治士兵,但情況仍在不斷惡化。從零號病人吉特切爾入院的第三天,芬斯頓營地的確診病例已經增加到500人。到第三周,這個數字增長到1100人。其中,230名士兵發展成肺炎,38人病逝,死亡率高達3.5%。如果只是普通流感,這個比例未免高得太離譜了。
按照慣例:施賴納上校將營區疫情通報給上級部門,並從專業角度出發,建議軍方停止新兵休假和前線運輸。
但在3月下旬,德國已經在歐洲西部發起了攻勢兇猛的皇帝會戰,妄圖畢其一役穩定歐洲戰局。在德軍近乎不要命的攻勢下,協約國軍隊接連受挫,及時補充兵源消耗德軍成為戰爭勝負走向的關鍵。在這種微妙的局勢下,美軍和白宮怎麼會在意區區38名士兵死亡的原因呢。
畢竟比起芬斯頓營區的38個死亡病例,歐洲戰場上每天都有數千名美軍戰士犧牲。若是因為這38人而停掉前線運輸,由此帶來更多的美軍傷亡的責任誰來負?戰敗的黑鍋誰來背?
1918年4月,8.4萬名美軍新兵被補充到法國。伴隨著美軍在戰場上的攻勢,參與協同作戰的英法軍隊出現疫情。4月底,臨近戰區的法國本土出現流感患者,其中包括大量平民。而由於聯軍部分士兵因疫情喪失戰鬥力,德軍在皇帝會戰中的攻勢一度取得戰略性大捷!
但令威廉二世沒有想到的是,大捷下的成果:俘虜,卻成為葬送帝國的噩夢。
皇帝會戰第二階段「喬其紗」行動展開後,疫情就通過聯軍的俘虜進入德國軍營。據統計,疫情高峰時期曾導致德軍西部防線每個步兵師2000人感染,相當於四分之一的戰鬥力還沒來得及上戰場就被減員。而在靠近前線的部隊,更是有半數以上的人不能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德軍兇猛的攻勢隨之戛然而止。6月底,英軍情報部門向聯軍通報德軍已被大規模感染。此時的英法美三國一邊竭盡全力封鎖疫情新聞,一邊組織策劃對德國的反攻。7月,聯軍向德國發起決戰,被病毒弄得幾近癱瘓的德軍完全沒有任何抵抗能力,帝國西部防線全面崩塌。
時任德軍第一軍需總監的魯登道夫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寫道:流感是阻止帝國取得勝利的無形之手!
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和慶祝生日的報導
5月上旬,德英美法四國軍隊在戰場互相攻伐時,疫情悄悄潛入了西班牙。
17日,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52歲生日。當天上午,大批群眾在廣場歡度國王生日慶典,這簡直就是為病毒提供了絕佳的傳播器皿。5月25日,首都馬德裡有大量民眾出現感染症狀。三天後,國王阿方索十世確診,同時一大批內閣官員也相繼發病。
相對於事不關己第一次世界大戰,西班牙媒體當然更關心發生在本國的疫情(當時西班牙是未參戰的中立國)。他們每天就幹一件事:報導疫情和及時更新感染人數。
而美國那邊,由於決戰已經到最後關頭,為確保士兵的戰鬥意志,政府一方面開始執行嚴格的新聞管制,絕不允許有任何與本國疫情相關的新聞被報導出來,另一方面授權媒體用西班牙轉移民眾的注意力。
可想而知,當疫情相關新聞只與西班牙掛鈎時,這場緣起於美國的疫情被巧妙的栽贓為西班牙流感。但歷史的真相已經告訴世人:它嚴格意義上的名字應該是「美國病毒」!
✦一是在聯軍百日攻勢下,德國的戰敗已成定局;
✦二是醫學家們在歐洲死亡病例的屍檢中發現,患者肺部出血或鈣化的案例正在大幅度增加,而之前從未有流感出現過相似症狀。
他們立即意識到,被稱之為西班牙流感的病毒株極有可能出現了變異。醫生們非常確信,目前正在法國肆虐的西班牙流感具有和黑死病相似的破壞性。
上為美國海軍情報部提供的報告!
8月8日,在歐洲的美軍感染病例呈爆發式速度上漲,且多數病例伴有肺炎。眼看著疫情愈發嚴重,美國醫學界上書白宮稱:德國戰敗已成事實,當前重點工作應放在預防西班牙流感的進一步傳染方面,政府需要為此做出更多的防疫措施,比如暫停歐洲戰場上的美軍回國休假!
但政府並沒有採納專家們的意見。1918年9月,為慶祝勝利回國的美軍士兵,費城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大型遊行活動,約有百名美軍士兵和20萬平民參與其中。伴隨著美國水兵們咳嗽的飛沫,病毒開始了一場瘋狂的傳播之旅。
10月中旬,費城爆發大規模疫情,超過十萬人被感染,死亡人數更是高達12000人,這裡面很多死亡案例都是以家庭為計算單位。有個女孩離開朋友家後,直接病倒在床上,站都站不起來。後來有人告訴她,在她離開後的幾天她朋友全家就死於西班牙流感。
而因為患者數量遠遠超過醫療系統的承受能力,費城的醫院一度瀕臨癱瘓。一名參與救治的醫生這樣說道:
病房裡,生硬的咳嗽聲不斷迴響著,空氣中瀰漫著難聞的糞便和尿液的氣味,眾多的患者呈現出不祥的病症:臉色發藍,不斷咳血。美國政府不作為的舉動,直接導致已經變異的病毒伴隨著戰爭節奏,在全球範圍內傳播開來。在歐洲參戰的十萬勞工把病毒帶回了中國,由於當時國內軍閥徵戰不斷,局勢異常混亂,死亡和感染人數難以統計,但其他國家的相關文獻記載中,我們能發現美國病毒給世界帶來的毀滅性打擊。
印度:整個流感肆虐期間,有1700萬人死亡,佔該國總人口數量的5%。在印度德裡開往孟買的火車上,很多人啟程時還活著,到站時只剩下一車廂一車廂的屍體,孟買當地人對此形容道:死亡人數多得前所未有。
巴西:一位患者在大街上詢問車站的方向,行人告訴他後,患者說了句謝謝,然後就直愣愣的倒地身亡。
非洲:旅居在甘比亞的英國人寫道,我在郊區發現一個有400戶人家的村子基本死絕了,房子在雨水中坍塌,屍體在屋內屋外橫七豎八的躺著。而在兩個月前,這還是我覺得非洲最漂亮的村子...
日本:一名從歐洲歸國的軍官把病毒帶回村子,不出數日,這個村子百分之八十的青壯年就因感染而去世,包括那名軍官。整個日本在疫情期間被感染2300萬人,其中死亡39萬人。
全球5億人被感染、超過4000萬人死亡,德國賠掉了整個國家;中國的舊冢上添了很多不知死因的興奮;孟買差點被滅城;非洲的死亡病例以村為單位計算...
我們不能忘記這場因人禍而起的災難,更不能忘記它真正的名字:美國病毒!
3月5日,針對福克斯主持人傑西.沃爾斯要求中國就疫情「正式道歉」的評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記者會上表示:
目前病毒源自何處,尚無定論。無論病毒源自哪裡,中國同其他出現疫情的國家一樣,都是病毒的受害者,都面臨疫情蔓延的挑戰。2009年美國暴發H1N1流感蔓延到214個國家和地區,誰要求美國道歉了嗎?十一年前緣起於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也是美國政府不作為欠下的血債。
時間回到2009年:當年3月,北美洲出現一種新型傳染病,該病是一種由豬傳染給人類的流感。雖然病源尚不確定是墨西哥還是美國,但大規模爆發已被確定是美國。在美國CDC《2009 H1N1 Pandemic (H1N1pdm09 virus)》的總結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話:
It was detected firs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read quickly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譯為:它(病毒)首先在美國被發現,並迅速傳播到美國和世界各地。
作為當時獨一無二的世界級強國,全球都翹首以盼美國能夠運用其強大的國力,把病毒扼殺在美國境內,至少不能讓它飛出北美洲,但最終還是未能如願。從第一個病例被確診到全球防疫徹底失控,美國政府只用了七個月的時間。
2009年4月15日,加利福尼亞州一名10歲兒童首次被確診為甲流H1N1患者。當時,美國CDC在其送檢樣本中檢查出一種新型甲流感病毒,研究發現新H1N1病毒的基因組,是由北美系的H1N1和歐亞豬系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組而成的,因此被命名為「豬源性甲流感病毒」。
兩天後,CDC又在加州一名8歲患兒送檢樣本中再次發現同一病毒株。根據調查,兩個患兒相距130英裡,美國防疫官員立即意識到,這種由兩種豬流感重組的新病毒很有可能已在人群間大規模爆發。
4月18日,美國國際衛生條例規劃署向WHO通報疫情。與此同時,CDC與加州當地動物和人類健康官員合作,著手對當地情況進行調查。但情況仍在繼續惡化。23日,與加州相距數千公裡的德州發現兩例甲流陽性,這意味著疫情已經在全國蔓延!
4月25日,WHO總幹事陳馮富珍根據《國際衛生條例》的規定,將發生在美國的H1N1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衛生公共事件。
26日,國務院宣布全國出現公共衛生緊急情況,CDC的國家戰略儲備開始釋放25% 的戰略儲備物資,用於保護和治療流感。向各州提供1100萬劑抗病毒藥物和個人防護設備,超過3900萬套呼吸保護設備(口罩和呼吸器)、長袍、手套和面罩(分配數量取決於各州的人口)。
正當各國翹首以盼美國展現出大國實力與擔當時,美國政府和民間的回應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政府沒有封城、工廠沒有停產、企業沒有停工、學校沒有聽課,更關鍵的是,在人口聚集的場所,大部分美國人居然沒有戴口罩,原因是買不著N95不如不戴!
這樣做的結果,直接導致疫情在全球範圍內開始傳播。很多國家看到美國政府不作為的態度,試圖出臺相關政策嚴控美國人員和貨物進出口。但美國商務部卻威脅稱:任何國家限制美國人或商品流動的措施都會遭到美國最嚴厲的制裁。
見過不要臉的,但絕對沒有見過這麼不要臉的。自己不防護,還不準別人自我保護,這簡直就是我死也不讓你好好活著的翻版。不過話又說回來,美國政府連本國人命的死活都不在乎,又怎麼會在乎他國人民的死活呢?
6月11日,WHO將全球流感大流行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級別的6級,這是世界衛生組織40年來首次把傳染病警戒級別提升到最高水平。當天,全球共有75個國家和地區確診27737例,死亡141例。
6月25日,CDC發布報告稱,美國預計至少有100萬例甲流患者。
2009年10月,也就是疫情大規模爆發半年後,美國才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原因是需要國會授權發放5950萬個N95口罩用於部隊、政府及其他必須行業人員的防護,但為時已晚!
△按顏色的深淺分別為:超過5000宗確診病例、超過500宗確診病例、超過50宗確診病例、超過5宗確診病例、超過1宗確診病例。
2009年11月底,疫情已在全球214國家內廣泛傳播,約造成1.85萬人死亡。其中,中國共確診12.3萬餘人,死亡714例。不久後,WHO宣布不再公布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這標誌著全球防疫徹底失敗。2010年8月10,WHO正式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結束。
但甲型H1N1流感並沒有消失,而是作為一種季節性流感長期存在於世。十年間,僅是在美國就導致1億人患病,75000人死亡。而在全世界的傳染率更為驚人,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一項研究稱:
當年全世界基本每5個人就有1個感染甲型H1N1流感,只不過因為人與人之間免疫力不同,很多感染者並沒有出現症狀。而美國政府在疫情中的處理措施不僅讓人憤怒,更令人作嘔。
據統計:在白宮用於防疫所支出的130億元中,只有43億用於疫苗研發,剩餘87億用於媒體和WHO內的輿論公關。後來白宮在對疫情做總結時明確提到:
美國政府沒有採取強制隔離措施,用對經濟最小的擾動控制住了疫情。
聯繫到剛剛結束的金融危機,這句話的潛臺詞再明顯不過:平民的生命沒有資本家的財富保值重要。
2010年1月,為遏制疫情對經濟的幹擾,美國政府聯合歐盟向WHO發難。歐盟負責衛生事務的官員Wolfgang Wodarg批評稱:世界衛生組織迫於部分醫藥公司的壓力,誇大甲型H1N1的危害性,這是本世紀最大的醫學醜聞。看看,這頂帽子扣得多大,動不動就是極限詞上綱上線。
6月,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英國醫學雜誌》和歐洲議會同時發布報告,批評WHO對甲型H1N1大流行的處理適當,其中很大一部分矛頭指向了中國籍總幹事長陳馮富珍。報告發布後,WHO立即責成29名擁有專業知識和不同背景的國際專家組成獨立審查委員會,對WUO在疫情中的相關工作進行全面的徹查。
最後結果顯示:總幹事長陳馮富珍及WHO其他成員在疫情期間的處理手段並沒有任何失職之處。陳馮富珍在《致英國醫學雜誌編輯的信函》中明確指出,所謂「WHO受藥企的壓力而誇大甲型H1N1危害性」的言論完全是無稽之談:
毫無疑問,《英國醫學雜誌》的特寫和社論給許多讀者留下了這樣一個印象,就是世衛組織決定宣布流感大流行時,至少在一些方面受到了製藥業希望提高利潤的影響。然而,結果卻是根據病毒學和流行病學方面的明確界定標準才做出了提高流感大流行警戒級別的決定。無論動機如何,都很難篡改這些標準。但即便如此,陳馮富珍領導的WHO不得不在各方壓力下被迫反省:WHO仍然需要從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訓,應該如何更準確、恰當的描述疫情,也在通告各國政府注意提高警惕的同時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事實上,美國政府對於疫情的危機處理一直是不負責任的,即使是面對P4級高致死率病毒依舊不負責任。
2014年,位於西非的利比亞爆發大規模伊波拉疫情。一個名叫鄧肯的利比亞人坐飛機前往美國,下飛機不久後他發現自己發燒了,於是立即前往醫院就診,並如實向值班醫生通報自己來自伊波拉疫區,需要核檢是否感染伊波拉病毒。
但醫院並沒有引起重視,參與檢查的護士也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因此導致兩名照顧鄧肯的護士感染。
不久後,鄧肯確診為伊波拉感染者,並在當晚去世。
在這段時間,其中一名被感染的護士還乘坐飛機前往另一個城市旅行。後來該護士出現發燒等症狀,在她向美國防疫部門通報自己疑似感染,並詢問是否可以乘坐飛機回家後,防疫部門竟然回復她說可以坐飛機,而這名伊波拉病毒攜帶者竟然還真就坐飛機回去了!
這是伊波拉病毒首次傳播到非洲以外的地區!
如果不是這名護士及時發現自己被感染、如果不是伊波拉病毒傳播的條件比流感更為苛刻,那麼,疫情很有可能跟隨這趟航班向全美甚至全世界蔓延。幸運的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伊波拉病毒
但在關係到全人類生死存亡的問題上你能依託未確定的幸運嗎?顯然不能!如果美國政府繼續這麼不負責任的話,那麼,發生在上世紀初的美國病毒和2009年的甲流遲早會重新上演。也許,這次新冠疫情也未嘗不是從美國傳出的呢?至少在現有的證據下,美國的嫌疑最大。
丹青晃晃,史筆如鐵。歷史不會忘記任何一個偉人,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罪犯。
世界欠中國一個真相!
而美國,不止欠世界一個道歉,更欠幾千萬無辜枉死者一條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