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福音!南華附一醫院神經導航精準手術水平再上新高

2020-12-23 瀟湘晨報

美敦力神經導航S7系統。

紅網時刻 記者 譚倩 衡陽報導

說到導航儀,人們的第一反應是車載導航或是手機導航,卻很少知道利用導航儀也能開展神經外科手術。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利用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神經外科導航系統(又稱為「大腦GPS」),成功實施了一例高血壓引發的腦出血微創手術,將患者從癱瘓邊緣拉回。

秋意濃,秋正涼,高血壓性腦出血也隨著秋冬的到來暗流湧動,急門診病人中,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患者所佔比例在逐步攀升。

11月14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接診了一位中年男性,患者病症為右手腳無法動彈、不能說話,經CT、CTA診斷顯示為左基底節腦內血腫,考慮為高血壓性腦出血,血腫量30毫升。

入院後,該院神經外科團隊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在排除傳統開顱和內鏡手術方式後,團隊在家屬的配合下決定實施神經導航下顱內血腫清除術。手術開始前,醫生將CT圖像輸入神經導航儀計算機,並建立起腦部的立體圖像。神經導航儀能顯示出患者顱內出血與腦部各種結構的位置關係,制定手術切口,手術過程中把導航儀與患者頭部結構匹配後,跟蹤顯示腦出血部位,實現對手術全程實時監控。手術歷時半小時,第二天,患者意識清醒,各項生命體徵正常,術後3天語言及肢體活動障礙開始恢復。

高血壓性腦出血(HICH)發病急、進展快,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類似上述這位患者這樣的突發性疾病嚴重會危及生命,而神經導航下的顱內血腫清除術是治療該類疾病的最高效、最安全的方法。神經導航技術應用到腦出血手術,使腦出血手術做到嚴格意義上的「微創」,與傳統的「硬通道、軟通道」盲穿手術相比,神經導航技術使腦出血手術發生質的飛躍,充分體現了微創微侵襲的理念。

「顱腦手術不僅要求醫師能將病灶解決,還要求對患者重要的神經結構進行精確保護,免受損傷。臨床實踐表明,傳統的開顱手術、內鏡手術等方式很難完全實現這一目標。」該院神經外科學科主任屈洪濤介紹,為解決顱內精確定位問題,提升顱內手術成功率,目前醫院在神經性腦疾病領域使用最先進的神經導航技術,對顱內狀況實施「精準打擊」,較小的手術切口和手術過程的微侵襲性,可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術後的痛苦。此外,由於術後併發症和致殘率的減少,住院時間縮短,治療費用降低,也一定程度地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目前擁有湖南省內最先進的神經外科設備,包括蔡司及萊卡高清顯微鏡各一臺、美敦力S7神經導航系統、STORZ高清神經內鏡、西門子DSA、美敦力高速開顱動力系統、立體定向手術計劃系統、神經電生理監測儀、移動式B超、TCD及顱內壓監測系統等。其中,2017年引進的美敦力神經導航S7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神經導航系統,集光學導航與電磁導航於一身。在這一神經外科先進設備的助力下,該院神經外科的精準手術技術再上新高。截至目前,神經外科主任屈洪濤團隊每年在神經導航的輔助下完成一系列高精準手術400多例。

「目前,我們已獨立開展了腦腫瘤、腦血管疾病、腦功能性疾病的手術治療。」 屈洪濤介紹,隨著醫院神經導航技術的更廣泛運用,將進一步開展脊髓脊柱等領域的治療,造福更多衡陽及區域內群眾。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高血壓性腦出血指南發布|指南|高血壓|治療|腦出血|-健康界
    有高血壓的人突發腦出血比較常見,而且病死率、致殘率、復發率也較高。對於這類患者如何更好處理?近日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學分會聯合多個學術組織發布了《高血壓性腦出血中國多學科診治指南》。高血壓性腦出血診斷缺乏金標準,影像診斷首選頭顱CT高血壓性腦出血早期進展迅速,易出現神經功能惡化,指南推薦對疑似患者,應迅速評估,現場因地制宜緊急處理後,儘快送至附近有救治條件的醫院。指南指出,高血壓性腦出血診斷缺乏金標準,主要依靠排除性診斷,確診需行全面相關檢查,排除其他各種繼發性腦出血疾病。
  • 高血壓性腦出血一定要手術?能保守治療嗎?給你講清楚
    但對於長期高血壓的患者而言,這是值得引起警惕的一件事。因為長期高血壓腦動脈管壁可能會發生粥樣硬化,血壓進一步驟然升高,就容易造成腦血管突然破裂引起出血。很多人認為出現高血壓性腦出血就應該要馬上手術治療,其實不然。治療方式視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範圍、機體承受能力的不同而大不一樣,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才能更好地治療患者。
  • 從北京傳來喜訊,南華附一醫院康復醫學科獲多個獎項
    中國康復醫學會綜合學術年會上,南華附一醫院康復醫學科獲多個獎項。設施齊全的康復大廳。醫師根據每個患者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個體化康複診治方案。在這場全國群英薈萃的盛會上,南華附一康復醫學科緣何能從全國的佼佼者中脫穎而出?筆者帶您走進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了解在主任周君帶領下這支優秀團隊是如何在全國創造這麼多成績。
  •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手術步入「機器人時代」
    7月30日,53歲的王先生(化名)突發昏迷,被緊急送到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搶救。經診斷,王先生被確診為高血壓腦出血。如果不及時將腦部血腫清除,後果將不堪設想。「經檢查,患者腦部血腫位置很深。如果採用常規開顱手術治療,創傷較大,清除難度較大。」神經外二科主任戚建國說,為了最大限度保證患者的安全,在與其家屬充分溝通後,決定在華科精準Sino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進行手術。
  • 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鴻光團隊:生死時速間的「微觀」考量
    2005年,煙臺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在省內率先細分創傷、腫瘤、血管、功能四個亞專業,後又成立神經重症亞專業,經過潘樹茂、湯國太等前任主任和科室十幾年的努力,從開顱到介入再到「雜交」複合手術,血管神經外科一直都在省內名列前茅。為最大限度保功能,利用「術中喚醒」和患者互動,腫瘤神經外科在膠質瘤的診治方面已處國內先進水平。
  • 顱內出血生命垂危,西安城北醫院硬核團隊再出手,開顱手術讓倆患者...
    近日,西安城北醫院外科成功為兩名患者實施開顱手術,經過精心治療與密切觀察,患者均轉危為安。此兩名患者的成功救治再次充分彰顯了我院醫護人員訓練有素的院前急救、精誠協作的院內救治及突出的學科技術優勢。
  • 【中州醫學】腦出血的前兆表現有哪些? 冬季寒冷腦出血發病率高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肢體偏癱、失語等神經系統的損害。本期特邀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王向陽副主任醫師權威解答腦出血的常見問題。  問題一:什麼是腦出血?
  • 治療腦出血大概要花多少錢?還能治好嗎?
    治療腦出血大概要花多少錢?還能治好嗎?腦出血,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不少人與人生氣,吵架時突然頭痛噁心暈倒,送到醫院才知道是腦出血。病人的病情常常是不樂觀的,不但帶走了原本的歡聲笑語,還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 「顱內炸彈」兩次引發腦出血,煙臺山醫院多學科合作為患者「拆彈」
    據悉,腦動靜脈畸形切除手術難度較大,作為難度與風險最高的四級手術,它對醫生的技術要求較高。此外,術中風險巨大,稍有不慎將引發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煙臺山醫院多學科合作,為患者拆除「顱內炸彈」多年前,田先生因腦動靜脈畸形引發腦出血住院,當時打算通過介入手術治療腦動靜脈畸形,但在造影過程中出現過敏,引發過敏性休克而致使手術中斷。
  • 忽視血壓控制,突發性腦出血盯上年輕人 請別再輕視「高血壓」
    近日,泰康仙林鼓樓醫院收治了一名35歲的男子小馬,其父母均有高血壓病,而他本人患上高血壓病已有五、六年。因為沒有重視,他從未規律服藥,結果在勞作時突發腦出血陷入昏迷。經過醫院全力救治雖脫離生命危險,但後續還需要很漫長的康復治療過程。失去家裡唯一的勞動力,對這個普通的家庭來說將是巨大的負擔。
  • 南華附一醫院聯合郴州、邵陽等多家醫院成立大湘南地區護理專科聯盟
    南華附一醫院聯合郴州、邵陽等多家醫院成立大湘南地區護理專科聯盟。紅網時刻衡陽11月25日訊(通訊員 張瀚 記者 譚倩)在深入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的大背景下,為充分發揮區域內優質護理資源效能,形成上下聯動、優勢互補、 資源共享的運行機制,推動區域性護理專科服務能力及水平的整體提升,近日,由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部牽頭,聯合區域內衡陽縣人民醫院、安仁縣人民醫院、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等多家縣級醫療單位,
  • 佳品有約 | 神外手術為什麼需要鏡下增強現實導航- 張家墅 陳曉雷 許百男
    張家墅:目前的技術在解剖結構的基礎上,能夠把白質纖維束、皮層功能區、語言區、運動區,甚至血管、局部腦組織病變的代謝信息等,都能融合在導航裡。早期把功能結構和解剖結合在一起,叫功能神經導航。再到後來,我們把MRS波譜、PET-CT、灌注等信息,都融合到導航裡,稱之為多模態導航。
  • 患者腦出血暫無親人籤字 醫生挺身擔責手術成功
    周兆文主任正在看片 通訊員陳揚 攝餐飲師傅突發腦出血 在漢無親人沒法籤字醫生挺身而出:先手術,責任我來擔近日,在漢舉目無親的吳師傅突發腦出血,若不及時手術,可能成為植物人。梨園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周兆文醫生為他打破先例,危急時刻一句「先手術,責任我來擔」,把吳師傅從死神手裡搶了回來。手術後,吳師傅已轉危為安,昨天順利出院。
  • 福建省立醫院與福大聯手 AR技術助力顱腦神經外科手術
    福州新聞網3月31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人的大腦素有「生命禁區」之稱,手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危及生命。近日,福建省立醫院神經外科與福州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攜手,設計開發基於移動AR技術的神經外科手術定位系統,進行顱腦病變的準確定位,為微創手術的開展提供技術支持,實現個性化、微創化和精準化的手術治療。據了解,該系統在省立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黃繩躍指導下,由主任醫師劉宇清,副主任醫師陳忠儀、洪文瑤,與福大教授何炳蔚共同合作完成。
  • 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實施定向軟通道技術救治腦幹出血患者
    家住天泰城的肖大叔今年65歲,晚上睡覺時還好好的,第二天早晨他的家人發現他日上三竿還沒醒,覺得有些不對勁,幾次試圖喚醒未果,於是他們馬上拔打了120,將他緊急送到了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而腦幹出血手術以往視為手術禁區,如今,隨著各種微創技術、顯微技術、術中導航、3D列印技術、手術機器人的出現,腦幹手術已逐漸成熟,並能取得良好預後。青島市第三人民醫院已開展「定向軟通道技術」多年。此技術是由中科院上海臨床中心的孫樹傑教授經歷20餘年發明創立的,該技術採用方體定位原理,定向經皮穿刺置管吸引清除高血壓性腦幹血腫的治療方法。
  • 腦出血手術成功率高麼
    成都西南腦科醫院 顱內腫瘤、腦血管等神經外科疾病診治 腦出血手術成功率高麼?腦出血是屬於較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而現在則屬於較常見的疾病。
  • 自發性腦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治療最好
    高血壓是腦出血的一個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2.血液系統疾病  血液系統疾病也是腦出血的常見病因,腦出血是血液病患者尤其是白血病患者最終死亡原因之一。  3.血脂  你知道導致自發性腦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嗎?其實血脂就是一種。
  • 這家醫院運用骨科手術機器人和三維圖像技術,精準置入脊柱螺釘
    記者1日從武漢市第四醫院獲悉,這家醫院在湖北省首次運用三維圖像為骨科手術機器人導航,提高了脊柱外科手術精度,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31日下午,武漢市第四醫院脊柱外科暨骨腫瘤科主任劉偉軍,在三維圖像的引導下,運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為一名腰椎管狹窄症患者植入4枚椎弓根螺釘,在華中地區率先「吃螃蟹」。
  • 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成功開展Supercap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切口僅...
    紅網時刻衡陽12月25日訊(通訊員 吳彪)12月15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戴祝教授與其團隊默契配合為一名79歲高齡患者成功進行了Supercap髖關節置換手術。患者手術切口僅6釐米,手術後第2天就能下床走路。
  • 自發性腦出血診斷治療
    分診至神經內/外科或神經重症加強醫療病房(NICU):①顱內中小量血腫、無明顯顱高壓的患者,可暫時保守治療,在發病72h內嚴密觀察,動態複查頭顱CT;②顱內大量血腫(幕上出血量>30ml,幕下出血量>10ml,中線移位超過5mm,環池及側裂池消失)、或伴梗阻性腦積水、嚴重顱高壓甚至腦疝的患者,立即分診至神經外科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