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COA骨科五巨頭展品聚焦:手術機器人/導航或成未來關鍵競爭點
二、強生本次展會強生展位展出了其戰略合作夥伴北京天智航的手術機器人產品「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 天智航為我國骨科手術機器人龍頭企業,「天璣」是目前我國唯一獲批的多適應證手術機器人,在脊柱、創傷等科室成功應用,醫生規劃螺釘置入位置後,可用天璣機器人實現精準的鑽孔及螺釘置入等。
-
36氪首發|專注於骨科手術機器人研發,「鑫君特」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近年來,脊柱外科手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但由於脊柱外科解剖結構複雜,毗鄰重要血管神經,手術難度和風險性很高,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提高手術安全性和降低相關併發症。手術機器人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被設計出來,它因精度高、重複性好、耐疲勞等優點而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臨床。
-
機器人做手術真的靠譜麼?醫生被機器取代,一年完成2萬多例
術中容易造成血管和相應神經的損傷,術中出血量普遍較多,術後會出現傷口不癒合、易感染,引起一系列併發症。而達文西微創手術是一種主要透過內窺鏡及各種顯像技術而使外科醫生在無需對患者造成巨大傷口的情況下施行手術。換句話說,達文西微創手術機器人,它將手術切口縮短幾釐米的小孔,術中將圖像擴大到10倍以上,視野清晰,不僅有助於醫生精準切除病灶,而且術中出血量少,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創傷小,患者恢復快。
-
瀋陽積水潭醫院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
近日,瀋陽積水潭醫院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多例手術。包括小兒骨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7歲男孩下肢肢體延長術;脊柱外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椎弓根釘植入術;脊柱外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TLIF(腰椎板減壓、椎間盤切除,椎弓根釘內固定、椎間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術)。
-
河南省人民醫院成功完成機器人引導下創傷骨科高難度複雜...
大象新聞·河南廣播電視臺交通事業部記者 張園 通訊員 崔冰心11月5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主任劉濤及其團隊成功完成我省首例「天璣」機器人引導下合併骶骨骨折骨盆骨折手術,這意味著我省人工智慧在醫學臨床領域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將為更多患者提供精準醫療。
-
車禍患者骨盆多處骨折,創傷骨科創建「螺釘通道」幫其康復
11月21日,巴彥淖爾市醫院創傷骨科自主完成首例骨盆骨折閉合復位通道螺釘內固定術。據了解,這是創傷骨科自1993年建科以來首次獨立完成該術式,在技術突破方面具有實質性意義。11月14日,中旗56歲的王女士遭遇意外車禍,危急之下,救護車送至烏拉特中旗人民醫院,經CT、X光等檢查確認,患者恥坐骨、骶骨、腰椎等多處骨盆骨折。為進一步治療,隨即前往巴彥淖爾市醫院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就診。
-
劉華水:引領骨科革命的「機器人醫生」
「天璣」骨科機器人是世界上唯一能夠開展全脊柱、骨盆、四肢等十三個部位手術的骨科機器人,擁有著「透視眼」和「穩定手」等一系列「絕活」,徹底解決了骨科手術中視野差、精準難、不穩定的問題。同時,根據病人個體化的解剖結構,在術前「量身定做」出最理想的螺釘置入位置,精準定位,微創置入,大大降低了手術失誤的機率。
-
劉曉光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專家,曾帶隊赴汶川救援
劉曉光教授。圖片來自北醫三院官微「與傳統手術相比,脊柱微創外科技術一直追求療效好、損傷小、恢復快,脊柱微創外科在減少病人痛苦,特別是減少因切口暴露而導致的損傷方面有很多優勢。」劉曉光提到,有些疾病因為採用了微創技術,臨床效果更好,所以,微創外科的發展離不開患者,患者的需求是我們一切技術進步最大的推動力。公告提示,患者可提前8天可預約。即日起,已開放京醫通預約通道。
-
梅花香自苦寒來——記醫院骨科C區、數字醫學中心暨智能醫療機器人...
張元智1986年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軍醫系,2002年師從國內著名顯微外科專家、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顧立強教授(現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顯微外科部主任)攻讀博士學位,首次實現了臂叢神經和腰骶叢神經的三維可視化。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用AR圖像引導完成美國首列脊柱融合術
(映維網 2020年06月12日)增強現實手術圖像引導技術開發商Augmedics日前宣布,其突破性的xvision Spine System首次成功應用於美國的一次脊柱融合術中。所述系統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外科醫生用於脊柱外科手術。
-
巫山貧困群眾脊柱爆裂骨折,煙臺山醫院援渝醫生為其緊急手術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7月11日訊 (通訊員 欒秀玲 張國傑) 7月11日,煙臺山醫院援渝醫生王靜傑與巫山縣中醫院骨科團隊共同為當地的一位摔傷的貧困群眾完成了急診脊柱外科手術,及時避免了患者因傷癱瘓、因病返貧。
-
行研|神外手術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專科化趨勢的重要賽道!
該類機器人在相關臨床應用中主要是作為立體框架定位的輔助,利用3D圖像引導和定位手術工具以達到顱內目標靶點而不是完全替代醫生。機器人輔助神經外科手術具有以下優點:1、機器人具有靈巧的結構和裝置,可實現精確的定位和保持穩定的手術姿態,從而能進行精確的手術。
-
元化智能宣布獲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用於骨科手術機器人臨床試驗
該系統可實現膝髖關節置換、創傷置釘接骨、脊柱椎板切除的覆蓋骨科全部手術類型。其中,全膝關節置換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在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牽頭組織下,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聯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這五家國內頂尖骨科醫院開展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
-
劉曉光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
新任院長劉曉光:曾是北醫三院副院長,曾帶隊汶川地震從北京積水潭醫院官網發現,劉曉光現為北京積水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北京市創傷骨科研究所所長、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曾任北醫三院副院長。每周三上午8:30—11:30。善於脊柱各類疑難重症的診斷和手術治療,尤以胸椎各類複雜疾病的手術治療見長。劉曉光教授。
-
淄博市第七人民醫院:晉升三級骨科醫院,續寫發展新華章
強化骨科特色,用技術和實力贏得信任 淄博市第七人民醫院骨科作為醫院的傳統強科,多年來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等方面深耕細作,堅定「突出骨科特色,綜合全面發展,醫教研康一體,重德重能重廉」的辦院方向,憑藉專業、專心發展為特色更鮮明、技術更突出、優勢更明顯的百姓信任的精品專科
-
中國手術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歷程,手術機器人行業的市場規模
按應用領域劃分,醫療機器人包括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診療機器人、輔助機器人和其他類型醫療機器人,其中手術機器人的技術難度高、風險大,是醫療機器人中的皇冠。 手術機器人是融合多學科和多項高新技術為一體,用於手術影像導航定位和臨床微創手術的綜合化醫療器械。通常由機械臂、操作臺、三維成像系統三大功能單元構成,憑藉操作精度高、可重複性高、穩定性高等特點,被廣泛用於精度要求高的微創手術中。
-
專注骨科機器人 天智航取得先發優勢並布局全球市場
天智航致力於推動手術輔助機器人在臨床中的應用和普及,專注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憑藉多年技術積累,天智航取得先發優勢,成為行業領先企業。目前,骨科手術導航定位機器人處於市場成長初期,市場空間巨大。作為行業內領軍企業,天智航市場拓展速度迅猛。
-
戴上MR眼鏡,醫生利用「透視眼」精準手術
13年前,老王的兒子因為神經纖維瘤性嚴重脊柱側彎,西京醫院桑宏勳教授為他手術,救他一命;13年後,老王兒子頸胸長了個巨大神經性纖維瘤,輾轉多地多家知名醫院,都被告知風險大難度高無法手術,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骨科桑宏勳教授出手,再次救命。
-
2000萬一臺的「達文西」專利到期,國產手術機器人機會來了嗎?
另一方面,中國一直是達文西手術機器人賣得最貴的地區,單臺售價高達350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超過2000萬。而在同樣一家獨大的歐洲市場,達文西售價只有200萬美元,差不多是國內的一半。打破壟斷和價格歧視,也成為本土企業發展手術機器人的情懷所在。一家獨大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手術機器人要解決的最大問題,就是外科手術的精準和安全。
-
花季少女脊柱側彎身體扭曲,上海長徵錢明教授高難度手術成功矯正
01 什麼是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也叫脊柱側凸,正常人脊柱應該是直的,如果脊柱某一段偏離中線,向側方彎曲,就稱為脊柱側彎。通常伴有脊柱的旋轉,及前、後凸的改變,是一種三維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