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光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專家,曾帶隊赴汶川救援

2020-12-24 海外網

10月14日,北京積水潭發布了「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知名專家劉曉光教授出診信息公告」。健康時報記者向北京積水潭醫院核實,院方告訴記者,8月底,劉曉光院長上任,接替田偉擔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

2020年10月21日(周三)起,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知名專家劉曉光教授,將在新街口院區特需門診出診。知情人透露,田偉雖然不再任院長,但還在積水潭醫院工作,目前出特需門診。

新任院長劉曉光:曾是北醫三院副院長,曾帶隊汶川地震

從北京積水潭醫院官網發現,劉曉光現為北京積水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北京市創傷骨科研究所所長、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曾任北醫三院副院長。每周三上午8:30—11:30。善於脊柱各類疑難重症的診斷和手術治療,尤以胸椎各類複雜疾病的手術治療見長。

劉曉光教授。圖片來自北醫三院官微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時,時任北醫三院副院長的劉曉光,身為第一支國家抗震救災醫療隊負責人,帶領來自9家不同醫院的49名應急人員奔赴重災區北川。於13日立即奔赴傷亡最為慘重的北川縣,開啟了18天的艱苦救援。

「我希望我和我的團隊做一個高貴的人,我們的行為、素養、風格、氣度、格局,都是高貴的。」劉曉光曾說。

劉曉光提到,好的領導者,首先是一個先導者、引領者。在這個問題上,劉曉光毫不忌諱他的「私心」。他把醫生分成兩類,一類是願意自己成長、成為技術大牛者;一類是希望師傅帶徒弟、徒弟能超越前輩的。他說「如果我成為頂峰,這個專業就不會發展——希望我的團隊能專注於脊柱外科微創,去總結、推廣這項技術,超越我。」

劉曉光在參與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時照片。圖片來自北醫三院官微

「與傳統手術相比,脊柱微創外科技術一直追求療效好、損傷小、恢復快,脊柱微創外科在減少病人痛苦,特別是減少因切口暴露而導致的損傷方面有很多優勢。」劉曉光提到,有些疾病因為採用了微創技術,臨床效果更好,所以,微創外科的發展離不開患者,患者的需求是我們一切技術進步最大的推動力。

公告提示,患者可提前8天可預約。即日起,已開放京醫通預約通道。登錄「京醫通」微信公眾號,依次選擇「就診服務」→「掛號」→「北京積水潭醫院新街口院區」→「特需門診」→「脊柱外科特需門診」→「周三」→「知名專家 劉曉光」。

田偉:成功挑戰世界脊柱外科手術領域的『禁區』的人

在劉曉光之前,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是田偉,1959年出生、1983年從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後,就被分配到以創傷和燒傷診治而聞名的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1989年至1995年獲教育部基金赴日本立弘前大學醫學部骨科專修脊柱外科,取得醫學博士學位。

田偉教授。圖片來自北京積水潭醫院官微

田偉曾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骨科發展到今天,還是有很多治不好的疾病,或者能治但是無法徹底治癒的疾病,比如類風溼關節炎、骨腫瘤、骨的缺血性壞死、截癱等。面對這些,田偉提醒,我們要堅持科學觀念,不能有病亂投醫。

1995年4月學成回國後,田偉組建了積水潭醫院脊柱外科。在脊柱外科疑難重症診斷治療方面,特別是在數字影像和導航機器人輔助骨科手術領域做出卓越成績。其在1997年創建了北京積水潭醫院的脊柱外科,是北京市最早成立獨立的脊柱外科專業科室,並在國內率先開展頸椎人工間盤置換手術。同時他帶領團隊研發人工智慧輔助骨科手術領域,提升了我國骨科治療水平。

田偉教授及其團隊曾運用我國自主研製的實時三維影像的機器人精準定位和導航,成功挑戰了世界脊柱外科手術領域的「禁區」——被喻為「生命中樞」的上頸椎畸形手術,誤差不到1毫米,是我國骨科手術導航機器人和智能骨科領域的奠基者和開拓者。2019年中國工程院第14次院士增選結果公布後,田偉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責編:安再爾江•艾合買提

31895162,.劉曉光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專家,曾帶隊赴汶川救援,.2020-10-15 10:19:25,.204517,.安再爾江•艾合買提

相關焦點

  • 劉曉光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
    (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10月14日,北京積水潭發布了「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知名專家劉曉光教授出診信息公告」。健康時報記者向北京積水潭醫院核實,院方告訴記者,8月底,劉曉光院長上任,接替田偉擔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
  • 劉曉光——一個脊柱外科專家的家國情懷
    而劉曉光的自信來自於他早在博士期間給自己定下的「一大、一小、一難」的研究方向——「一大」就是以脊柱腫瘤為研究方向;「一小」是具體到脊柱微創手術;「一難」是攻克現在脊柱外科手術中最具挑戰性的胸椎管狹窄症。當年定下的既定目標成為劉曉光這麼多年外科醫生職業生涯的支撐與信念,一直指引他在這條道路上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 展現骨科領軍醫院的創新實力——北京積水潭醫院再辦科技創新大賽
    我們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給國內眾多有需求的患者一個選擇的權利,同時圓中國手外科醫生半個世紀的一個夢想。」 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隨著手外科主任醫師陳山林一番為時6分鐘的精彩演講,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開始進入緊張激烈的決賽環節。
  • ...引領未來——第四屆長城骨科論壇暨第十七屆北京骨科年會(BOA...
    帶隊馳援武漢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姜保國教授,9月8日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盛會再啟 嘉賓如雲  出席本次會議的嘉賓還有: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院長、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陳仲強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微創學組組長、北京大學醫學部副主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劉曉光教授;  北京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劉忠軍教授
  • 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成功研發國內第一代全腕關節假體系統
    11月3日,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專家團隊經過3小時的精細操作,成功完成了首例自行設計的「定製化金屬3D列印全腕關節置換術」。這是積水潭醫院手外科成功研發國內第一代全腕關節假體系統後的第一例手術,不僅填補了腕關節假體領域的空白,更標誌著積水潭醫院在終末期腕關節疾患治療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患者曾輾轉於國內多家醫院骨科、風溼免疫科,歷經反覆化驗、活檢、關節鏡下清理、診斷性抗癆、抗感染、降尿酸等治療,症狀功能都沒有改善,他抱著最後的希望來到積水潭醫院手外科就診。
  • 北京積水潭醫院開創市屬醫院「醫工企」 科技創新模式再結碩果
    【環球網報導】12月9日,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二屆醫工結合科技創新大賽暨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會上,北京積水潭醫院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協議包括專利轉讓、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聯合實驗室,總轉化額達到1.023億元。
  • 疫情期間 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急診一天完成27臺手術
    開放損傷在北京積水潭醫院手外科急診就診患者中比例很高,多數需要急診手術治療,在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在積水潭醫院黨委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集體領導下,急診手外科始終堅持正常開展工作,手術量每天10-20臺,最多一天達27臺。
  • 9月2日、4日,上海、臺灣的足踝、脊柱外科專家與您健康有約!
    今天是泉醫生集團特約專家、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專家呂明教授來仁慈醫院坐診的日子。早上8點半,分診大廳門前的導醫臺就被患者裡三層外三層的圍了起來。時間分秒流逝不留一點痕跡,6月中旬,呂教授來仁慈首診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轉眼兩個多月過去了,再度來徐,呂教授無疑收穫了更多患者的信賴。「終於把北京的專家盼來了!」
  • 【事業單位】2021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招聘154人...
    本文整理2021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招聘154人公告,更多招聘信息請關注中公教育國貿學習中心。北京積水潭醫院是一所以骨科、燒傷為重點的,集醫教研防於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和清華大學教學醫院。
  • 創新注入「積水潭」 專利釋放高價值
    日前,本報記者從北京積水潭醫院獲悉,作為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試點單位的北京積水潭醫院已與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訂了「骨科手術機器人」成果轉化協議,包括專利轉讓在內的總轉化額達到1.023億元,成為落實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案例。北京何以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以醫工企為特色的「積水潭」模式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 2021北京積水潭醫院 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招聘應屆畢業生公告...
    2020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告信息匯總(6-11月)北京積水潭醫院是一所以骨科、燒傷為重點的,集醫教研防於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北京大學第四臨床醫學院和清華大學教學醫院。醫院設有北京市創傷骨科研究所,是北京市創傷燒傷搶救中心,北京市骨科疾病研究治療中心,全國計算機輔助外科學會和計算機輔助外科研究和應用中心。
  • 北京積水潭醫院運動醫學科攜手央視開展科學健身科普宣傳活動
    北京積水潭醫院運動醫學科多年來一直積極投身健康科普工作,與多家媒體開展合作,多渠道、多平臺宣傳普及科普知識。近日,運動醫學科聯手中央電視臺《健康之路》進行了節目錄製,王雪松主任醫師、張輝主任醫師、朱以明主任醫師和魯誼主任醫師在四期節目中分別就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肩、肘、膝和踝關節運動損傷問題進行了介紹和講解,同時糾正了運動中的錯誤動作, 為大家送上了科學健身的權威指導。
  • 喜訊:株洲市中心醫院骨科榮獲湖南省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暨骨科中心成立
    株洲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二級巡視員張純良,株洲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曉兵,湖南省關節外科質控中心主任、湖南省康復醫學會關節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湘雅附二醫院骨科教授王萬春,湖南中醫藥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中醫藥大學附一院骨科主任盧敏,株洲市中心醫院院長蔡安烈,株洲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李文燦,株洲市中醫骨傷科醫院院長吳慧敏等領導及專家出席。
  • 北京積水潭醫院蔣協遠教授團隊、周一新教授團隊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
    11月28日,北京醫學會頒發第五屆北京醫學科技獎獎勵,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蔣協遠常務副院長主持的《肘關節外科疾病診療創新技術的建立及推廣應用》項目獲得北京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矯形骨科周一新主任主持的《髖膝關節重建關鍵技術體系及臨床應用》項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 瀋陽積水潭醫院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
    近日,瀋陽積水潭醫院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成功完成多例手術。包括小兒骨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7歲男孩下肢肢體延長術;脊柱外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椎弓根釘植入術;脊柱外科團隊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下完成TLIF(腰椎板減壓、椎間盤切除,椎弓根釘內固定、椎間融合器植入、植骨融合術)。
  • 鄭州京科脊柱側彎矯正中心承載「青少年兒童脊柱側彎矯正」夢想起飛
    鄭州京科脊柱側彎矯正中心作為脊柱側彎矯正專病診療中心,一直致力於青少年兒童脊柱側彎矯正和研究,在該病的檢查、矯正、科研方面,有著較高的評價! 近年來,鄭州京科脊柱側彎矯正中心不斷開展與國內知名醫學院校、醫療機構交流合作,與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協和醫院、華西醫院、上海同濟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等國內十餘家醫院建立了專家合作交流機制,並成立了以專家聯合會診為核心的醫聯體,服務於廣大脊柱側彎患者,讓脊柱側彎矯正不斷提高水平。
  • 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院長李勇率31名博士專家赴上猶開展義診活動
    12月22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院長李勇率博士專家團赴上猶縣人民醫院開展百日千醫大型義診,上猶縣人民醫院黨總支部書記葉貞發、院長蔡聯劍參與此次活動
  • 湘雅三醫院舉辦首屆「新湘雅·新視界脊柱腫瘤高峰論壇」
    此次高峰論壇由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主辦,德國BRICON GmbH協辦,上海長徵醫院肖建如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劉忠軍教授、湘雅二醫院呂國華教授、湘雅醫院胡建中教授、湘雅三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鄧幼文教授等省內外知名專家以及湖南省各地州市脊柱外科同道等200餘人參加了會議,大家齊聚長沙,聚焦脊柱,共話腫瘤。會議由湘雅三醫院脊柱外科腫瘤團隊臧曉方教授主持。
  •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韓義連治脈管炎:醫者匠心 技術精湛
    其實,脈管炎並不都可怕,有些可以治癒,有些也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的,可以緩解疼痛,減輕症狀而要想實現這些找到一家專業正規的醫院和一位技術高超的醫師是關鍵。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韓義連治療脈管炎:醫者匠心 技術精湛北京同安骨科醫院是一所現代化專科無假日醫院,是北京市醫保定點、北京市999急救中心定點醫療機構。
  • 武漢外科十大醫生,第一位是泌尿科專家、第五位著名胰腺外科專家
    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院長、湖北省微創外科醫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協和醫院消化道疾病研究所所長;湖北省政府胃腸外科領軍人物,武漢協和醫院胃腸腫瘤多學科(MDT)診療團隊顧問專家。第六位:董念國董念國,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協和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終末期心衰外科治療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重症醫學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湖北省胸心血管外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委員及心肺移植學組副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