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童年記憶逝世!許多藝術家,只有這一刻才被世人知曉姓名

2020-08-30 納蘭澤

文/白甫

據有關媒體爆料,著名話劇演員、資深配音演員陳阿喜於8月27日去世,享年79歲。

陳阿喜是中國第一代電視播音員,從中國第一座電視臺的成立,到現在已經60多年。這麼長的時間跨度,改變天翻地覆,而那些老一輩的電視藝術者,也成為了前浪,到了快要消逝的時刻。

如今看影視劇,可謂是視覺盛宴。震撼人心的特效、精緻唯美的畫面、逼真還原的道具、重大壯闊的場面……幾乎每一位導演製片人,都會把藝術之美在自己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不過早些年,電影電視劇,可沒有這個條件。1981年中國首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陳阿喜便參演,雖然這部電視劇只有短短的9集,畫面也遠不如現在這般美輪美奐,但卻是許多人難以忘卻的記憶。

之後,電視行業蓬勃發展,1986、1987年,楊潔導演的《西遊記》以及王扶林導演的《紅樓夢》相繼播出,成為了眾人心中難以超越的經典。這兩部電視劇,陳阿喜的貢獻也不可忽視。

六小齡童版《西遊記》,其中大半女性角色,都是陳阿喜配的音,如玉兔精、老鼠精、白骨精、萬聖公主、鐵扇公主、金聖宮公主、王母娘娘、嫦娥等。可謂是一人撐起了《西遊記》配音的半邊天。

《紅樓夢》中,陳阿喜則從《大鬧寧國府》開始為鄧婕飾演的王熙鳳配音,陳阿喜的配音,完美契合了王熙鳳那種「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氣質,所以說,經典人物的塑造,配音也是十分關鍵的一環。

還有《末代皇帝》、《唐明皇》、《四世同堂》等經典電視劇,陳阿喜皆配過音。1981年,陳阿喜被載入《中國藝術家辭典》,1987年被文化部評定為「尖子演員」,這些殊榮見證了陳阿喜對影視劇的貢獻。

8月18日,老牌影帝謝園逝世。

8月23日,香港名導演陳木勝去世。

8月27日,陳阿喜又去世,這並非是什麼巧合,只是生老病死。那些見證中國影視藝術開創和崛起的老一輩藝術家,已經到了一定的年齡。往後的日子,可能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創造出經典的藝術家逝世。

可是無論如何,他們作出的貢獻,是會長存,中國的影視藝術,將會在他們打下的基石上,節節攀升,最後直上青雲。他們演繹的角色、留下的聲音,也終將是難以磨滅的經典,並且會鐫刻在影視發展史中,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沉澱下來。

只是,很多老藝術家,他們作出了許多傑出的貢獻,一生卻默默無聞,特別是一些幕後工作者,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不比其他明星,一個隨意的舉動,一句無心的言語,都能被廣泛關注,可能在逝世的那一刻,這些老藝術才有機會上一上熱搜,讓世人知曉自己的名字。

陳阿喜,原籍遼寧大連,是話劇演員、中國第一代電視播音員、資深配音演員。陳阿喜是87版《紅樓夢》後半部分王熙鳳的配音,而《西遊記》中大部分女性角色也是由她配音。

相關焦點

  • 葫蘆娃之父逝世 「妖精快放了我爺爺」留給我們一代人的記憶
    葫蘆娃之父逝世 「妖精快放了我爺爺」留給我們一代人的記憶時間:2019-05-14 10: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葫蘆娃之父逝世 妖精,快放了我爺爺留給我們一代人的記憶 5月13日下午,素有葫蘆娃之父之稱的83歲的動畫導演胡進慶在上海第六人民醫院逝世,胡進慶導演是創建和發展中國剪紙動畫的傑出藝術家
  • 盤點2018年逝世的十大人物
    他出版著作六十餘部,著述3000萬言,「業精六學,才備九能,已臻化境」。他曾說過:「越是沒有人去過的地方,沒有人涉足的地方,我越是想探秘。」霍金2018年3月14日,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的偉人霍金逝世,享年76歲。這一天,是愛因斯坦的生日。而霍金的生日,是伽利略去世的紀念日。或許他真的是上帝派來的天才。
  • 著名舞蹈藝術家賈作光逝世 趙汝蘅:又痛失一位人民藝術家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黃維)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編導藝術家賈作光因病醫治無效於今天上午10時01分在京逝世,享年93歲。賈作光也是中國現代民族民間舞的奠基創始人、北京舞蹈學院創建人。又痛失了一位真正的人民藝術家,現在給自己命名的『家』太多了,但是真正的太少了!」舞蹈家蔣玫得知賈老仙逝的消息後,感嘆「永遠的鴻雁,賈老千古!賈老和白主席曾經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歌舞劇團看望基層舞蹈演員們,看完舞蹈《饢兒香香》後揮毫寫下『香飄萬裡』。願賈老一路走好!」
  • 《知曉我姓名》中文版上市:她用溫柔、力量與自己的名字,呼喚一個...
    在她為自己構建的未來裡,只有諸如「電子表格、酸奶、信用、旅行、體態」之類的日常設想,但這一切被一個斯坦福的夜晚打破了。 當晚,香奈兒和妹妹去參加斯坦福校內的一個派對,由於喝醉了酒,她失去了意識。「我想這就是埃米莉· 多伊誕生的時刻,是我,但又完全不是我。突然間我恨她,我不想要這些,不想要她的赤裸,她的痛苦。那是埃米莉,那一切都是埃米莉的」。 香奈兒開始和精神創傷進行一場漫長的拉鋸戰。「我把那天早上的記憶放進一個大罐子裡。我搬著這個罐子,一層一層又一層地往樓下搬,把它放在一個柜子裡,鎖起來,然後輕快地走上樓去,繼續過我以前建造的生活」。
  • 固執的「法海」乾德門,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如今卻已逝世2年
    固執的「法海」乾德門,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如今卻已逝世2年乾德門是臺灣地區的影視演員。說起乾德門,網友們可能是比較陌生的,不過只要提起他演的角色網友們一定知道。乾德門就是經典影視劇《新白娘子傳奇》中的一位主要人物,法海。法海在劇中是一個令人深惡痛絕的角色,也是法海這個角色,讓乾德門被更多的人記住了。《新白娘子傳奇》成就了他,而法海就是他最大的成功!法海是一個和尚,是白娘子和許仙愛情路上的絆腳石。
  • 《知曉我姓名》:性侵案後,華裔女孩如何突破美國司法
    犯罪嫌疑人布羅克·特納是一位曾經參加過奧運會預選賽的遊泳新星,受害者則是一位默默無名的女孩,於是,網絡評論紛紛指責受害者,質疑是她主動勾引前途無量的運動新星、質疑在派對上喝醉酒的女孩本來就動機不純、質疑她的著裝有問題,懷疑侵犯事件不過是一場「雙方自願的下流行為」,甚至還有人呼籲不應讓「20分鐘的衝動」毀掉布羅克的大好前程。
  • 又一位老藝術家宣布退休,屬於90後的記憶開始退怯,爺青結了
    又一位老藝術家宣布退休,屬於90後的記憶開始退怯,爺真的青結了孫茜在宋丹丹老師生日這天發文稱「正式退休的一天」,似乎很多人的眼裡,明星藝人這份職業,是可以小到剛會走大到九十九的,每一個平臺大小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老藝術家們有深厚的資本,不論在哪裡依舊發光發亮,就好比宋丹丹老師,熒幕前幾十年的打拼,從話劇,電視劇,小品等等一系列文化作品,都已成為後輩文藝學者的楷模,宋丹丹老師也是眾多老藝術家當中為數不多,被90後00後稱為「童年,青春」的標杆。
  • 潮眼te丨童年記憶破壞者,暴力半解刨潮流藝術家
    半身解刨 Kaws Companion但我們今天要來講的這位「半解刨美學」藝術家,更加粗暴更加另類的半解刨藝術,他就是來自美國的潮流藝術家 Matt Gondek。藝術家 Matt Gondek01對抗抑鬱步入解刨創作藝術家 Matt Gondek 做了十幾年的藝術家,早期迫於生計一直在做商業插畫。商業插畫對他來說討厭並且抑鬱,使得他沒有更多時間做自己的喜歡的創作。
  • 繼趙忠祥逝世後,又一著名播音員藝術家去世,享年87歲
    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這一年,不但有新冠肺炎的侵襲,而且很多我們熟悉的明星,主持人,藝術家等等都去世了。2020年1月16日,我國第一位電視播音員趙忠祥因為患癌在北京去世,享年78歲。那一天本該是他的生日,卻因為癌症去世,讓人惋惜不已。
  • 蔣勳:「甜」留在口腔舌尖上的記憶,是童年最初的記憶
    許多人兒童時期最早的味覺記憶是甜。兒童大概都是愛吃糖的。我的兒童在臺灣,臺灣在日治時代就大量種植甘蔗,蔗糖也是當時臺灣對世界重要的出口。我童年的時候是臺灣20世紀的50年代,臺灣還處在農業手工業的階段,一般家庭並不富裕,食物也多是粗糙五穀,米飯也多添加便宜的番薯籤(切成細絲的番薯)。這些小時候吃膩了的糧食,今天反而成為健康有機飲食的珍貴食物。
  • 一周藝術人物|疫情中的藝術家:回歸平凡、記憶與情感
    蘇格蘭 | 藝術家凱蒂·帕特森以電子書籌款,幫助疫情中遭受家庭暴力的群體凱蒂·帕特森疫情期間,許多藝術家參與了各種募款,來幫助遭遇困境的人們。她補充道:「在當下,我們許多人都面臨著備受壓力的隔離生活、精神上的變化和潛在的疾病,我希望這些短句或許能夠帶來一些安慰。」一位得到書的捐贈者寫道:「在這樣的隔離期,書中橫跨宇宙的方式讓人感到自由。這是優美壯闊的創作。」「未來圖書館」影片靜幀作為藝術家,帕特森對轉譯、距離和規模感興趣。
  • 專輯 ▎拍攝《大鬧天宮》、驚豔宮崎駿,如今大師離去,帶走了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哪吒鬧海》、《九色鹿》、《天書奇譚》、《舒克和貝塔》,這是多少人兒童時代的美好記憶。王世榮,對這個名字我們真的可能不熟悉,但他帶給我們的作品承載了幾代人的童年記憶。《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九色鹿》、《舒克和貝塔》、《天書奇譚》等60多部經典動畫中,他都在其中擔任攝影和特技製作。
  • 童年的記憶!
    童年開始有記憶,大概在3歲左右。因為我媽媽說,她是懷著我弟弟從洛陽回老家瓜洲,我隱隱約約記得那時,在鎮江老火車站下的火車,媽媽背著我,一手牽著姐姐,一手拿著行李,在艱難地跑了很長的蘆葦蕩,然後又擺了3個渡船,從中午走到天黑才到家。弟弟比我小3歲。所以認為孩兒的記憶應該在3歲左右。
  • 配音藝術家劉廣寧今晨在上海逝世!永遠的「公主聲」,再次聆聽
    今天(6月25日)凌晨,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的兒子潘爭在朋友圈報信:劉廣寧於北京時間2020年6月25日凌晨1:02在上海逝世。因疫情原因喪事從簡,以後再安排追思會。劉廣寧,無數上海人記憶中那獨一無二的銀鈴般的少女之聲、公主之聲,從此去了天堂。劉廣寧1939年出生於香港,後移居上海。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1960年考進上海電影譯製廠,參與配音的中外影視片(劇)約千部(集)。
  • 李商隱:除了追憶自己的情感,我還有不被世人知曉的悲涼
    李商隱:除了追憶自己的情感,我還有不被世人知曉的悲涼歷來我國詩詞界中以「無題」為名的作品,不勝枚舉。而人們最熟悉的一首《無題》應該就是李商隱筆下的著作「錦瑟無端五十弦」,這篇也被後人稱為「錦瑟」,原因很簡單,就是取該作品開頭兩字。前不久因為網絡時間,李商隱的名字再次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中,但是卻被貼上「冷門詩人」的標籤。真的是「冷門」嗎?
  • 繼趙忠祥劉江逝世後,藝術家於藍逝世,張一山:噩耗,奶奶千古
    然而,有些觀眾非常愛戴和認可的藝術家卻接二連三地去世,引發很多網友陷入悲痛的情緒。5月28日凌晨,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突然去世,享年99歲。人民日報微博發文送別:永遠的江姐於藍逝世。於藍還是周總理非常讚賞的一位藝術家。1961年,在香山舉辦一次有關電影的會議。這天,周總理來到了現場。
  • 著名藝術家杜雨露因肺癌在哈爾濱家中病逝,葬禮卻只有6個人參加
    著名藝術家杜雨露因肺癌在哈爾濱家中病逝,葬禮卻只有6個人參加杜雨露對作品非常認真,在拍攝過程中從來沒有離開過攝製組一步,沒串過一部戲,這是電視劇《中國商人》的導演蘇舟對杜雨露老爺子的評價。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除此之外還有網友在問,為何不是在醫院去世,而是在家中逝世。
  • 世界上最具標誌性的藝術家童年照片,你能認出幾張?
    ▲ 來源:克羅姆荷蘭藝術留學(ID:Chrome_studio) 世界上最具標誌性的藝術家的童年照片 每當我們想到名人時,記憶裡都會出現很多著名的藝術家。
  • 配音藝術家劉廣寧逝世
    6月25日凌晨,潘爭在朋友圈告知,其母親,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劉廣寧於北京時間2020年6月25日凌晨1:02在上海逝世,享年81歲。因疫情原因喪事從簡,以後再安排追思會。劉廣寧曾為《生死戀》《望鄉》《葉塞尼亞》《冷酷的心》《尼羅河上的慘案》《大篷車》等影片培養呢,聲音優美甜潤,被譽為「銀幕後的公主」。
  • 繼趙忠祥劉江逝世後,藝術家於藍逝世,網友怒問:2020咋了
    然而,有些觀眾非常愛戴和認可的藝術家卻接二連三地去世,引發很多網友陷入悲痛的情緒。 5月28日凌晨,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突然去世,享年99歲。人民日報微博發文送別:永遠的江姐於藍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