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哥哥的朋友圈簡直被「山雞」陳小春和jasper刷爆了!
《爸爸去哪兒》在網際網路和電視上迅速傳播。兇,簡直成了陳小春最醒目的標籤。這讓看過《古惑仔》的小編哥哥表示,陳小春這麼多年,行事風格真是統一!
BUT,「兇巴巴」就等於「壞爸爸」麼?一個跟孩子從來沒有待在一起超過6小時的爸爸,就不能帶好孩子嗎?
伴隨著重重質疑,陳小春卻不動聲色的,用幾集《爸爸去哪兒》,向觀眾們大聲宣布:
西爾斯親密育兒理論認為,爸爸和媽媽通常會用不同的方式養育孩子。
傳統的母親角色,代表著養育,也就是照顧孩子日常;傳統的父親角色,代表著權威,更側重於規則、挑戰、忠誠等意識領域。比如,剛學走路的孩子開始探索周圍環境時,媽媽往往是保護者,「小心!」而爸爸會成為鼓勵者,「爬得再高一點!」
來看看陳小春是怎麼教孩子要懂規矩,有教養的。
上車準備出發,Jasper被座位旁邊的玩具吸引,陳小春責令他「先坐好!」
表面看起來不善言辭的陳小春,實則內心細膩。
Jasper跟他講話用的是英語,考慮到是錄製節目,他會跟兒子說要講中文,意思是怕觀眾聽不懂。
這就是家教啊!
在演藝圈已升格「前輩」的陳小春,也很懂得照顧他人感受。
其他爸爸都尊稱陳小春為「春哥」,但他跟其他爸爸打招呼介紹自己時,都是不帶姓,自稱「小春」。
這種為人處世,對Jasper來說,一定是「潤物細無聲」的耳濡目染。
節目中還有一個小細節:吃飯時,小泡芙要自己去村長那拿道具,經過陳小春旁邊,他小聲提醒說「小心點!」(沒有顯示在字幕裡)。
最怕硬漢突然的柔情!有沒有?!
陳小春也許不知道西爾斯所推崇的,「塑造孩子性格的最佳途徑,就是在你身上擁有你想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良好品質,為孩子樹立榜樣。」但是,憑著做父親的本能,他卻實實在在地踐行了這一點!誰說男人天生不會帶孩子?
很多男人拒絕或逃避帶孩子的理由可能是:我是男人!拜「父愛如山」這一俗語所賜,不少爸爸表達愛的方式,就是「像山那樣,巍然不動」。
不過,現如今,這種觀念顯然已經過時了:
別以為你是爸爸,是家裡的頂梁柱,孩子就該尊重你。
別以為你板起臉來,孩子就怕你。
別以為揍孩子一頓,孩子暫時的臣服就代表你贏了!
「會帶孩子的男人,才最man!最有魅力!」
他很體貼
Jasper剛上車,就被陳小春勒令「坐好」,氣氛一度尷尬。然而下一秒,他就開始為兒子扇風。
一張一弛,Jasper也覺得放鬆多了。
再看看他對Jasper情緒上的照顧。和其他小朋友剛見面,Jasper有點靦腆,說完「你好」便手足無措。
陳小春幫忙打破尷尬,問Jasper,「要不要來這邊?這邊沒那麼曬。」
當從來沒有去過農村的Jasper嫌棄老屋有股味道,不願進去,坐在門口念叨「媽媽」時,陳小春也很惆悵:
他沒有置之不理,也沒有呵斥命令,而是獨自靜坐了會兒,決定和兒子溝通:
還轉身進屋去噴空氣清新劑:
Jasper一定不是因為房子沒有味道才肯進去,畢竟,老房子的氣味,混合著空氣清新劑……應該是爸爸的話,讓他動容;爸爸做出的舉動,讓他願意體諒。
傳統中國父母喜歡做兩件事:樹立自己的權威,把孩子歸為己有。
權威過大,容易造成親密感的不足;佔有過多,不利於孩子獨立人格的養成。
他信守承諾
大家一起玩遊戲,陳小春和Jasper這一組任務完成後,Jasper很想吃李子。在徵求了村長李銳的同意後,Jasper開心地拿起了一個李子:
Jasper的行為卻被陳小春制止了!陳小春還一把拎起Jasper,把李子扔下。
在角落裡,他告訴兒子,「村長說過(一會兒給你拿一個獎品吃)」。
Jasper的內心顯然是失落的:
甚至腦補出了陳小春嫌棄地上的李子沒洗,太髒的內心戲!
可是!真相是遊戲環節結束後,陳小春信守承諾,專門給Jasper去拿了一個李子。
不得不說,看到這裡,對陳小春是萬分佩服的!說他很少陪孩子,我也是不相信的。
明明是一石三鳥好麼?
既教會孩子講規則,也讓孩子表現得不失禮,重要的是,他信守承諾。
相較之下,有多少家長嘴裡說著「周末帶你去動物園」,卻又頻頻失信?甚至堂而皇之以「我還不是為了這個家」為由,拒絕陪伴。以為買一個禮物就能彌補,對孩子來說,卻仍是一種傷害。
經常有家長苦惱,「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使用「暴力手段」?很可能適得其反。
親子關係必須和諧且親密,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他能夠對家長產生信任。信任是一切高效互動的基礎。如果家長此前失約過,承諾孩子的事情沒能兌現,那麼孩子下次也很難相信你的話,更別提聽話了。
他及時認錯
大家遊戲時,Jasper拿著喇叭在一直說話。
陳小春生氣了,因為當時村長在講話,這樣子會影響到別人。
沒想到Jasper絲毫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陳小春,生了一路悶氣,最終爆發,問兒子,「你怎麼回事?」
Jasper的反應,被網友盛讚「情商太高了」!連陳小春自己也很驚訝,並表示,「我相信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段對話。」
(春哥:努力憋著笑,很辛苦吧?)
家長生氣後,冷靜下來後,務必要及時道歉,讓他體會到即使爸爸媽媽生氣了,但仍然是愛他的;也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他的情緒,但我們要正視如何處理情緒。切忌總是以「自己完全正確」的姿態去教導孩子。
陳小春,可能代表了非常典型的「中國式嚴父」:
明明很愛孩子,卻不擅長表達
看起來超兇,內心卻很柔軟
渴望親近,又故作權威……
看了陳小春在《爸爸去哪兒》上的不表現,相信不少手機前的媽媽都要豎起大拇指了吧!
而爸爸們又是否從陳小春身上學到一些「父親式」的教育理念呢?
做一個會帶孩子的好男人,讓你的嚴厲、教養、擔當、體貼、勇敢,浸潤孩子的內心,直到它們成長發芽!
來源:育學園 浙江小記者站綜合整理
編輯:付江山
責編:朱戈倩
監製:唐明
浙江在線行業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