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秦賦》學點啥第1期
《大秦賦》熱播中,很多朋友對嬴異人的逆襲都稱讚有加,認為是「屌絲」逆襲的典範,但是我想說的是,嬴異人的付出遠比我們看到的多,這個付出一般人根本無法承受。
縱使您身邊也有個呂不韋,他為您的成功步步為營的盤算,您在面對跟嬴異人一樣的抉擇之時,可能會棄子逃跑,沒有承受這一切的膽量。
嬴異人的出生,決定他的前半生是「屌絲」的,是不受待見的。俗話雖說母憑子貴,但嬴異人的老爸秦孝文王身體很棒,困擾日後很多帝王的「生不出兒子」情況,在他這裡不存在。
秦孝文王有記載的兒子就有二十多個,各個也都不差,沒有說誰爛透底。因而在能力差不多的情況下,秦孝文王兒子間的高低貴賤關係,從所謂的母憑子貴變成子憑母貴,自己的母親越受寵愛,作為兒子就可以獲得朝臣的更多關注、巴結,日子也就相對過得很舒坦。
不過讓嬴異人遺憾的是,他的母親夏姬在秦孝文王后宮並不受重視,屬於邊緣人、可有可無的狀態,間接的也「連累」嬴異人在兄弟之間沒有地位,好事永遠輪不到他,壞事他被第一個頂上去,且沒人會同情他,有的只是「活該」的嘲諷。
這不,在趙國、秦國博弈之時,秦國為安撫趙國,行緩兵之計,朝廷一致決定把嬴異人放在趙國當質子,或者說是秦國駐趙國辦事處主任。
「駐外大史」這個職位,本身其實是可以鍍金的,畢竟作為秦國權貴,若跟它國交好或者是為秦國爭取到最大利益,那他的這段經歷,就是看得見的鐵打政績。
不過遺憾的是,秦國君臣上下貌似不怎麼愛自己遠在趙國的王家子弟嬴異人,或者說犧牲這個嬴異人,跟秦國稱霸天下的戰略目標來說不重要。
嬴異人主持秦國、趙國交流的時候,秦國多次發兵討伐趙國,致使趙國上下對嬴異人是恨之入骨,說想把他給活剝也不為過,致使其出門的車馬都不夠,日常開銷更是成頭痛大事,但是此時此刻沒有人敢幫他。
趙國朝臣無不都想看他笑話,發洩前線戰敗的不滿,尋找在精神上的自我麻醉。
可以說,若秦趙關係再惡化下去,嬴異人不是被趙人手撕而亡,就是被「餓死」、「精神折磨死」。
天無絕人之路,趙國有個叫呂不韋的商人出現,他不但給嬴異人送吃的,給喝的,還送美人入懷,解乏其正常的生理需要,使嬴異人過上真正的「權貴」生活——逍遙、自在。
這個呂不韋除把嬴異人養起來,還要跟嬴異人一起商量一個大事,一個曾經讓嬴異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呂不韋要讓嬴異人當秦國的王。
嬴異人雖過得很苦,但畢竟王家出身,政治敏銳感還是有的。深思之後,聯想自己已經是一無所有,可以跟這呂不韋一起搏一搏,說不定真可以「單車換寶馬」,坐坐那個王者之位,嘗嘗王的感覺。
協議達成後,呂不韋的動作很快,他耗儘自己的商人人脈,買通趙國官員、趙國守衛,冒死穿過秦趙對戰的封鎖線,親自送嬴異人歸國。
嬴異人久別故國很興奮,想靜靜看看秦國的天,摸摸它的地。但呂不韋沒有給他喘息的計劃,立馬告訴他計劃開始,到秦國才是起點,才不是終點。
嬴異人需要最快速度攻陷自己的第1個目標,當時還是安國君的秦孝文王所寵愛的妃子華陽夫人。
呂不韋的機會早已經想好,此時華陽夫人沒有子嗣,對自己老了之後的結局非常「悲情」,於是呂不韋就趁機抓住這個點,讓嬴異人認華陽夫人為母親。
認別人為母親,而自己的母親還在一旁看著,這事在感情是對自己親身母親的毒殺,要一個母親的命,簡直就是為權貴不要臉到極致。
嬴異人面對「認母」,心裡上是有絲絲難以接受的,作為一個接受過知識教育的他陷入呆滯、猶豫,不過呂不韋強調「大丈夫能屈能伸」。
嬴異人這才沒有牴觸到拒絕的程度,但更讓嬴異人恥辱的是,作為秦國的子民,還是王族成員,呂不韋盡然為讓他博得華陽夫人一笑,穿華陽夫人老家楚國的衣服,同時口中要表現的對華陽夫人日夜思念。
楚國的衣服……。
對於以軍工立國的秦國來說,放在普通老百姓眼中都是「奇恥大辱」,是會被功勳們瞧不起的,不符合秦人的價值觀。
嬴異人再次猶豫,但呂不韋沒有給他機會,直接將其帶去見華陽夫人,推上「認母」大戲的舞臺。這個舞臺是呂不韋重金疏通關係,才拿到的機會。
上了臺,嬴異人瞅了瞅華陽夫人,看了看四周金碧輝煌的建築,他演得比誰都賣力,他在那一刻想要一個光明的未來,不想再成為被欺負、被無視的「屌絲」。
此刻臉,對嬴異人不重要了!
不要臉的結果是欣慰的,嬴異人深受華陽夫人認同,得了新名字子楚。
當安國君登基,華陽夫人一句「我有幸能填充後宮,但非常遺憾的是沒有兒子,我希望能立異人為繼承人,以便我日後有個依靠。」
叫子楚的嬴異人,翻身當太子,再然後成為秦莊襄王。
為了利益不折手段,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嬴異人雖然成王,但走的路不光彩,後世史書、野史中,他沒有好名聲,「窩囊廢」常成為標籤。
在位期間,明明做了很多事,譬如施德厚骨肉而布惠於民,滅東周等,但功勞總是被認到呂不韋頭上,同時因為妻子有點不檢點,後人總是懷疑他是被呂不韋綠了。
做人做事,有時光明正大還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