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昨晚播出的《大秦賦》劇集中,華陽夫人發動宮變,意圖將她最鍾愛和信任的孫子、子楚的次子嬴成蟜扶上太子之位。
但是,她失敗了。
其弟、參與宮變的華泉君被抄家,家人為奴。在秦國原本佔三分之一勢力的羋姓,由宣太后一脈延續下來的羋姓權貴,由此沒落,不復往日盛景。
由華陽夫人認嬴異人為嫡子開始的各方權力角逐,以華陽夫人一派落敗,落下帷幕。
02
華陽夫人在秦國曾經是多麼胸有成竹、意氣風發的一個女人啊,運籌帷幄,決勝宮帷。
她是秦昭襄王秦孝文王時期牛逼的後宮女人。
她的丈夫是秦昭襄王的太子安國君,未來的秦國大王,而她自己,出身楚國貴族,娘家有實力,鼎鼎大名的宣太后,是她的上輩姑奶奶。幾代經營,他們羋族在秦國成了不容小覷的勢力。
而她自己,頭腦聰慧,還深得安國君寵愛,妥妥的未來秦國王后。
但這樣的她,成為被圍獵的對象。
其中最關鍵的人物,是呂不韋。
呂不韋首先攻克了華陽夫人的姐姐(劇裡沒出現)和弟弟陽泉君(話說劇裡華泉君這長相,也太秦俑了吧?),在他們的引見下,呂不韋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動了煩惱於不能生育的華陽夫人,認下落魄狼狽的嬴異人為嫡子,由此改寫了秦國的歷史。
03
為了取得華陽夫人的信任,呂不韋和嬴異人可謂花盡心思。
比如第一見面,羸異人穿上了楚國的服裝,唱著楚子屈原寫的辭,敲奏著楚國的音樂動之以情,讓來自楚國的華陽夫人被觸動心底的柔軟,熱淚盈眶。
嬴異人又在她面前表現出性格溫順的一面。
當華陽夫人給他改名子楚,還為他指婚時,已結婚生子的子楚稍有猶豫,但馬上也答應了。子楚不斷表白他未來會對華陽夫人孝順,最終打消了華陽夫人的顧慮。
華陽夫人這麼聰明的女人,為什麼會認嬴異人這個當時都20多歲了的成年人當兒子,以至後來兩人意見不合,發動「政變」欲挽回權力?
一般來說,不是應該選一個未成年孩子,好好培養感情未來好操控嗎?就如歷來讓太后聽政的那些皇帝,無一不是未成年人。要是成年人了,他們有自己思想,哪那麼好由你拿捏?
這,或許是當時條件下,她最好的選擇了吧。
04
大家知道,秦昭襄王在位50多年,在古代是非常長壽的人了。
用華陽夫人對她弟弟華泉君的說法,她一直擔心自己的老公熬不過他爹秦昭襄王的長壽。
而安國君之前也不是太子,他是到了將近40歲時,因他大哥、當時的太子去世,才被扶上太子位的。
安國君被任命為太子,華陽夫人就有資本也有能力為自己未來的輝煌多做打算了。
想當未來秦王的人一定不少,劇中對秦孝文王的其他兒子沒有多花筆墨,出場的只有嬴傒與嬴異人。
嬴傒是嬴異人的兄長,他師父的指點下,對太子位志在必得,頻頻動作,但頻頻失敗。將他這樣的人收為嫡子,想來也難以管教。
嬴異人作為人質一直生活在趙國,處境潦倒,但為人忠厚(呂不韋所說),性情溫和。又有華陽姐姐和弟弟在華陽夫人耳邊不斷吹風,說異人這好那好,是最佳最合適人選等等。
自己的兄弟姐妹,總不會害自己吧,因此華陽夫人對嬴異人的心理戒備不會那麼大。
再說,嬴異人處境那麼差,要靠華陽夫人才能上位,以後不敢不聽她的話。
幾方共力下,促成了華陽夫人收下異人為嫡子。
在華陽夫人宣告這一消息時,公子嬴傒一臉絕望的神情,令人相當深刻啊。
05
可是嬴異人一上位,便露出不好操控的面目了。
首先,死活不聽華陽夫人的話立她指婚給自己的妻子韓霓為正室,非要立他喜歡的趙姬為正妻。正妻,就等於未來的王后。素來強硬的華陽夫人臉色已經很難看了。
第二,華陽夫人想讓自己的弟弟當丞相,增加羋姓在秦國的勢力,而嬴異人鐵了心要讓呂不韋來當,還理論一套套的,一點不給她面子。
第三,華陽夫人要讓自己看著長大的孫子成蟜當太子,而嬴異人堅決要讓自己的大兒子嬴政來當。
說好了認嬴異人為嫡子,助他登上新臺階後,他要好好孝順自己的,現在呢?
「你的心怕是分成兩半了。」華陽夫人很生氣,但木已成舟,無可奈何。
06
趙姬嬴政和華陽夫人根本不熟,再說,華陽夫人為了韓霓(華陽夫人說過,如果趙姬當上王后,韓霓會被趙姬欺負死),還曾不讓趙姬母子入城。
一旦趙姬母子上位,感情上,他們和自己很疏遠,自己只會更失落。 不僅趙姬這樣的女人以後決不會聽她華陽夫人的,那小兒嬴政就更別想了,太有主見,也太聰明,更不好操控。
如果太子是嬴政,那未來華陽夫人鐵定失去對秦國的控制權,他們在秦國的羋姓家族,也就失去了氣候。
幾件事,促使華陽夫人決心背水一戰,扳回因自己生不了孩子,認嬴異人為子,自己卻被「過河拆橋」的命運。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她敗了。
07
趙姬的智慧沒有華陽夫人高,但她命好,有一個好兒子,老公秦莊襄王不管怎樣,上位有三年。而華陽夫人可沒她幸運,老公「超長待機」,再守孝一年,50多歲了才正式登基,三天以後就完犢子了。
沒有了大王老公的仰仗,畢竟還是虛了點。
假如華陽夫人不受圍獵,不認嬴異人為嫡子,會不會更好一點呢?
她是正室,將來不管誰當秦王,她都是妥妥的秦國太后,也不差。當然啦,彼時的太后,就沒有實權啦,只有安養天年的份。
所以她不甘心。
聰明的人總想要得更多,而華陽夫人也有那個能力。她也想做個有雄心壯志的女人,在秦莊襄王的床前,她就說過,為什麼一定要嬴政呢,她也可以統一六國。
嬴異人說,你連外姓客(呂不韋)都容不下,你沒有那個胸襟啊。
08
假如華陽夫人自己就能生兒子,那結果又怎樣呢?
結果是,她就不用如此大費周章了,哪裡還需要搞什麼宮變啊,她的兒子妥妥的未來國君,她妥妥以太后身份輔政,名正言順施展她的抱負(比如秦莊襄王遺詔中,就讓趙姬輔政。趙姬從未有過處理過國事的經驗啊,秦莊襄王讓趙姬當王后有沒有夾帶私心?)。
再說,在古代的背景下,兒子跟親娘更親(嬴異人他親媽夏姬沒能幫兒子什麼忙,可兒子一當上大王,馬上氣場強大「我也是太后」),自己媽媽的話多少還是要聽進去一點的(古代孝順長輩這一點可重要了)。
趙姬韓霓都是異人的老婆,誰當王后生的兒子都是他兒子。
古代女性大多沒太大話權權,韓霓的性格確實溫順安分,是長輩喜歡的類型,這事就從了為娘的心意吧,反正後宮之事,太后作主,就當孝順她了。
其他國家大事,說得有理咱聽,說得沒理咱慢慢勸,儘量不傷她的心。
親生母子再不濟,當媽的也不至於忍心發動宮變反水兒子(武則天除外,特例),那麼,宮變就不會發生,她就不會是這個下場。
隔了一層肚皮,差別終究大大的。
自己不會生,想用別人生的兒子恐固自己的勢力,利用和反利用,相互不信任,關係不牢靠,於是華陽夫人輸了。(文章中所有圖片皆為電視劇《大秦賦》截圖劇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情歌晚唱
《大秦賦》一生牽扯4女人,嬴異人雖有情有義,卻難讓她們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