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句話告訴你,為什麼印度音樂有世界上最美的旋律

2021-03-02 印度通

《摔跤吧,爸爸》讓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印度電影工業的成熟和匠心,其實除了印度電影,印度音樂同樣蘊藏了不可小覷的文化傳統和現代意識,今天,只要談到全球最有代表性的音樂種類就一定會提到它,《音悅人生》之前採訪過的著名音樂製作人、作曲家黃薈更是直言,「印度音樂有世界上最美的旋律」。今天,我們就根據著名音樂學家陳自明整理的有關印度音樂的觀點,一起來了解是永恆淨土更是開放吸盤的印度音樂。 

很多人熟悉的印度音樂舞蹈,其實它的主題主要來自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兩部不朽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在《羅摩衍那》中,記載了印度最古老的兩種音階,還記載了歌唱時使用的3種音調、7種調式和印度音樂美學中所論及的9種韻味,對比同一個歷史時期,中國古代的聖人孔子正在彈古琴。

 

摩訶婆羅多

羅摩衍那壁畫

14世紀後,印度音樂逐漸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風格特點:南印度音樂和北印度音樂。它們在樂律、樂曲、樂器等方面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北印度音樂相對世俗化,受外來音樂文化影響多些,而南印度音樂則基本保持了印度本土音樂的特色。

我們要說到很多人聽印度音樂非常直觀的一個感受,也是印度音樂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特點:絢麗多彩的裝飾音和豐富多彩的即興發揮。對於印度音樂的裝飾性,印度古代名著《樂論》中早就有相關的內容:「一段旋律沒有了裝飾就好像夜裡沒有月亮,河裡沒有流水,樹上沒有花朵,女人沒有了珠寶。」這幾乎成了印度音樂亙古不變的特色。印度當代音樂大師拉維·香卡更是指出:「在印度音樂中,從一個音進行到另一個音常常不是直線式的,而是一種精緻巧妙的運動,在印度音樂中,裝飾音是自然生長的,而不是從外面任意加上去的。」

拉維·香卡

當我們形容一個人唱功很強的時候,常常會說他的嗓音像一個自帶混響的高級樂器,在印度音樂中,嗓音就常常被當成樂器來使用,甚至歌詞都是次要的。印度喜歡感情豐富的嗓音,所以你聽到比較多的是偏暗淡、帶有鼻音的音色。

 

「拉格」和「塔拉」是印度音樂中的靈魂。作為和神溝通的主要形式之一,拉格是一種旋律的框架和結構形式,它像一種精密的體系,每一種拉格都有特定的音階、音程和特定的旋律框架,演唱者要在熟悉各種拉格的基礎上進行即興的變化和創造。

有的音樂學家甚至認為,拉格是世界上最豐富、發展得最高級的旋律形態。

在印度音樂中,節奏、節拍被稱為塔拉,它和拉格一起成為印度音樂中的靈魂。塔拉是一個基本的計數周期,要對它進行繼續分割才能產生實際的節拍單位。複雜多變的節奏圍繞著主要的周期無限循環,這是印度音樂中另一個鮮明的特色。

 

樂器方面,西塔爾是印度流行最廣的樂器,也是印度音樂的代表性樂器,只要西塔爾琴響起,我們就基本可以確定這是印度的音樂了。在印度音樂中, 人們會留意到有一種固定的低音始終在旋律的下面鳴響著, 這種固定低音主要由印度的冬不拉——坦布拉琴負責演奏,這種琴沒有品,演奏時通常只彈空弦,所以有人說這種音響象徵著印度人所信奉的輪迴,因為它營造了一種無限循環的深遠意境。

西塔爾琴

印度音樂最初是在敬神的過程中產生的,人們用音樂來讚頌神、和神溝通、並虔誠地把敬神的音樂唱給神聽,有時還邊歌唱邊舞蹈,宗教和音樂就這樣緊緊綁在了一起。

 

但是,平衡與共存又是印度音樂文化的另一個重要特色。在印度,現代化的摩天大樓與鄉村的泥草房緊挨著,高科技、全自動的大型工廠與簡陋的手工作坊共存著,小牛車裝著電子產品吱吱作響地在馬路上行走著,白色的牛兒在路上擋住了汽車前行的道路,司機卻不敢驚動牛兒,一個商人手提皮箱,身上穿戴的是麥迪遜大街的時髦西裝和領帶, 正準備用印度幾千年之久的宗教儀式來為一個核電站舉行落成儀式……古老的和新興的、本土的與外來的並行不悖,包羅萬象又協調共存,這是當代印度形象而真實的寫照。

印度街頭

同時, 在印度的外國人也會不自覺地被印度的宗教所吸引和同化。在英國,至今一些電臺還在不同時段播放著印度的頌神音樂,有很多英國人在隨著拉格音樂在敬神、頌神。從這個角度也反映出了印度音樂文化習俗巨大的影響力。

印度至今使用著很多世界各地的樂器,這些樂器雖然外觀還保留著以前的模樣,但它的演奏風格和技巧,甚至包括靈魂都已經是徹頭徹尾的印度化了,你閉上眼聽絕不會想到這是黑管、小提琴、薩克斯或曼陀鈴——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歐洲傳入的小提琴,它已經完全被印度化了。

當代印度小提琴之神蘇布拉馬尼亞姆將印度的小提琴演奏推向世界,已被眾多音樂流派認可,成為一種獨特的、具有代表性的學派。他還曾在聯合國慶祝印度解放40周年時和小提琴大師梅紐因合奏印度音樂,他們同時演奏一段旋律,梅紐因演奏的是規整的十二音體系,而蘇布拉馬尼亞姆演奏的卻是百轉曲折的印度音樂。在場的人們,全然聽不出歐洲小提琴的風格,還以為這是一種印度的提琴,因為它聽起來那麼自然,幾乎沒有任何外來樂器演奏本土音樂的生硬和牽強,這正是印度音樂最大的特點——高度的融合性。

 

蘇布拉馬尼亞姆

從歐洲樂器變為印度的民族樂器,即使英國侵略者挾軍事、政治、經濟上的絕對優勢侵入印度時,他們也無法將自認為「優越、高級」的歐洲文化藝術強加給印度人民,結果不是歐洲文化同化印度,相反卻是歐洲樂器被印度古典音樂改造、同化,這不得不承認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印度傳統文化的力量。

在印度電影中,音樂和舞蹈佔有很大的比重,優美的音樂和歌聲融入在動人的劇情發展中,2004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阿育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印度電影音樂是在不斷吸收西方音樂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比如電影《恰雅》中的歌曲是由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的旋律改編而成的,這首樂曲明顯接受了西方音樂的影響。 

隨著現代高科技的興起,先進的錄音和製作技術,電子合成器的音響效果和火爆的勁舞場面,也讓印度電影音樂煥發了新的活力,比如印度電影《孟買黑幫》、《阿育王》和《印度往事》等,很多都用了現代的音樂技術手段,使得音樂更加貼近生活並與舞蹈結合的更加緊密,成為具有印度風格和現代音樂氣息的新印度電影音樂。

印度音樂是世界民族音樂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只要談到全球具有代表性的音樂種類就一定會提到它。印度的音樂文化永遠不會閉關自守、孤芳自賞,而是將多種有利的營養據為己有,經過消化和吸收產生新的、更具活力的音樂——所以,除了優美,除了好聽,印度音樂應該讓我們有更多的反思,也留給我們很多的啟示。

本文來源於南海之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戳一下連結閱讀編輯部往期精彩文章~

【2017年度文章總結】——印度通陪你走過的這一年

我打賭這五個地方即將成為2018印度熱門景點

2017秒殺泰國的創意廣告我只服印度

2017印度發生了這些驚為天人的大


相關焦點

  • 他說:印度音樂有世界上最美的旋律
    印度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曼妙的印度舞蹈在鄉間、神廟與殿堂裡傳承了幾千年,這就是為什麼,你總是能在印度電影中看到載歌載舞的情節,這是印度電影的獨特魅力,更是印度音樂、舞蹈文化的魅力。著名音樂製作人、作曲家黃薈更是直言,「印度音樂有世界上最美的旋律」。摩訶婆羅多很多人熟悉的印度音樂舞蹈,其實它的主題主要來自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兩部不朽的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
  • 都說印度音樂有世界上最美的旋律,為什麼呢?
    |音樂博覽去年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火遍全球讓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印度電影工業的成熟和匠心其實除了印度電影印度音樂同樣蘊藏了不可小覷的文化傳統和現代意識今天,只要談到全球最有代表性的音樂種類就一定會提到它,《音悅人生》之前採訪過的著名音樂製作人、作曲家黃薈更是直言,「印度音樂有世界上最美的旋律」。
  • 號外|印度音樂
    為了讓機智的你更好更高逼格更專業更帥的參與到這場於3月29日在文化周末演藝中心(莞城市民廣場西正廳)隆重登場的音樂會,文周君將會在每周四晚九點準時為各位奉上一大波屆時會在音樂會上出現的的印度藝術門類推介,從印度音樂起源,種類,到舞蹈,樂器,瑜伽,沙麗和曼海蒂藝術。文周君為了讓你更好的觀看這場音樂會也蠻拼的有木有?那麼,今晚我們先了解印度音樂的起源和種類吧。
  • 世界上最美的背景音樂51首
    推薦給大家,如果有興趣,不妨聽聽~群星--世界上最美的背景音樂51首1.豪勇七蛟龍(The Magnificent
  • 世界音樂丨印度西塔琴
    文章出處:聲色音樂文化西塔琴,印度國寶級民族樂器,在世界上很多人的音樂創作中都用到了它。
  • 謎一樣的印度古典音樂
    網上說因為有牛尿和恆河水護體,所以病毒不敢在印度人體內造次。這種調侃飽含著無奈和辛酸。印度同胞目前也許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只希望不要再有更多生命逝去。 印度古典音樂可以追溯到3500多年前。在發展過程中,印度古典音樂逐漸分成了南北兩派,分別是印度斯坦派和卡納蒂克派。 大家熟知的西塔琴就是北印度派的代表樂器,北印度音樂受伊斯蘭教文化及波斯音樂的影響,屬宮廷音樂一類,與具有印度教濃厚色彩的南印度音樂在風格上不太一樣。
  • 聽不懂《我不是藥神》裡的印度神曲?印度好歌可不只這一首!
    其實這首歌最初也是為電影配樂的,它是印度電影《情字路上》的主題曲。「中毒性」的旋律配上朗朗上口的異域發音使得它在國內開始被廣泛用於廣場舞、街舞的背景音樂。前段時間大熱的街舞類綜藝節目《熱血街舞團》就有選手選用了這首歌作為Battle的曲目,連續對戰了七位舞者:舞者肖傑用《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做為街舞配樂《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裡的男生正吟唱著一段沒有結局的愛戀。雖然整首歌的旋律動感,鼓點輕快,但是它實際上是首傷感的歌曲哦!
  • 藝術拓展丨他讓印度音樂走向世界-拉維香卡
    大師口中的sa re ga ma pa dha ni sa相當我們平時唱的do re mi,這段視頻剛開始大師給出一句簡單的旋律和節奏,剩下的都是現場即興。在場的幾位都是印度頂級樂手,我們熟悉的bansuri小鬍子老師看大師的眼神也充滿了敬畏,彈西塔琴是香卡大師女兒。即興是印度音樂的靈魂,是每個印度樂手都必須學習功課。「不要讚美我,我只是神手中的一件樂器」。
  • 印度音樂電影
    印度電影寶萊塢 寶萊塢的製片廠外景寶萊塢(Bollywood)是對位於印度孟買電影基地的印地語電影產業別稱。寶萊塢時常被誤解為所有的印度電影,而實際上,它只代表部分印度電影產業。寶萊塢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之一,擁有數十億觀眾。
  • 這個五一 ,你為什麼要來佛光花海音樂節?
    而這些,樂山·峨眉山佛光花海音樂節都有。並且,還不止這些。來,我慢慢告訴你:這個五一,你為什麼要來佛光花海音樂節?70後為什麼要來? 和一代男神《再回首》「再回首,雲遮斷歸途;再回首荊棘密布;今夜不會再有難捨的舊夢,曾經與你有的夢,今後要向誰訴說……」如果你是70後,一首經典的《再回首》,想必總是百聽不厭。
  • 壓箱底的印度音樂,太好聽了!趕緊收藏起來~
    說起印度音樂,大家應該都有聽過一些,尤其是去年上映的《摔跤吧!爸爸》更是把印度音樂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印度的音樂的特徵十分明顯,基本一聽就知道這是印度音樂了。在印度音樂中,我們常可以發現一些在其他音樂文化中已經失傳的特質,音樂所具有的特殊力量與宗教情懷。
  • 專注打撈樂壇遺珠的《金曲撈》告訴你:「旋律」為什麼完勝「節奏」
    上周五晚播出的《金曲撈》主打情懷和回憶殺,以致敬香港樂壇黃金年代的方式,滿足了幾代人對於美妙音樂的渴求。    之所以感慨於此,是因為江蘇衛視於上周五晚開播的《金曲撈》第一期就放出了大招:本期以致敬香港樂壇黃金年代的方式,滿足了幾代人對於美妙音樂的渴求。被成功喚醒的《沉迷》、《把你藏在歌裡面》、《王子公主》讓動人的旋律肆意流淌,譚詠麟、梁詠琪、張信哲的接連現身,一次又一次掀起情懷的熱浪。
  • 打敗艾瑪沃森成為世界最美女人 印度女星喬普拉一年收入千萬美元的...
    打敗艾瑪沃森成為世界最美女人 印度女星喬普拉一年收入千萬美元的背後  Evelyn Zhang • 2017-09-01 15:54:47 來源:前瞻網 E1857G0
  • Ustad Amjad Ali Khan Live In China This Month|在中國上演的印度古典音樂傳奇
    我一直覺得中國和印度的文化很悠久。中國人的共同旋律基本上是五聲音樂旋律。這五個音符對我們來說也很常見;我們有不同的名字,但我們使用相同的五個音符。所以,在音樂上我們有一些共同點。I also have great regard for their craft.
  • 音樂的三要素:旋律、和聲、節奏
    我們都知道音樂的三要素:旋律、和聲、節奏我覺得節奏這個東西還真有那麼一點玄乎
  • 音樂是有色彩的,繪本是有旋律的
    童年是有旋律的我上小學路上的時候,從我們家住的鐵路大院裡走出來,走66步過小橋,路邊吆喝一聲,左邊院子裡會急急忙忙跑出來王家老六;穿過公路涵洞來到大路上,胖子和朱軍已經在路邊了。而現在,但凡下雨天,開車送孩子上學的比平常多了很多-大人已經忘了自己小時候是多麼地盼望下雨,多麼地想穿上雨靴,一路上哪裡水多早就走哪裡……《黃雨傘》提醒我們:是不是要帶著孩子蹚水去?音樂是有色彩的女兒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有一次在六一演出後,鄭重其事地告訴我,「音樂是有色彩的,我剛才唱歌的時候,五顏六色在我眼前轉。」當時我不以為然,《黃雨傘》給了我答案。
  • BTS金泰亨被印度媒體評為世界上最帥的男人,和湯姆克魯斯並列!
    2020年「世界上最帥的男人」憑藉金泰亨金燦燦的面孔和令人喜愛的個性,他被譽為世界上最帥的男人之一。這樣的結果可能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吧,不過名單上還有哪些名人呢?印度一家類似Buzzfeed的媒體「Scoop Whoop」今年評選出了「世界上最帥的10個男人」,BTS V也進入了榜單。特別是被稱為印度版「BuzzFeed」的「Scoop Whoop」是一個媒體網站,每月大概有3.8億次觀看,主要用戶年齡分布在16至30歲之間。
  • 小調音階有三種:自然、和聲及旋律!(上)
    ───自然小音階:不做任何升降變化和聲小音階:上下行七音皆升高曲調小音階:上行六七音升高,下行六七音還原相信很多學音樂的讀者,都背誦過這三個小調公式,希望今天的介紹能讓你了解小調音階的歷史脈絡及使用方法。
  • 一個實例告訴你給旋律編伴奏的思路
    彭哲,指彈吉他手,C大調音樂老師。很多童鞋在吉他玩到一定程度後,會開始系統學習了一些樂理,希望可以給自己喜歡的曲譜用吉他去編寫伴奏,但卻不知怎麼開始,本文彭哲老師將為大家呈現一個完整的編配伴奏實例,希望看完後對大家有啟發。
  • 24部007電影的主題旋律 來源是首「印度風」歌曲
    不過,你知道這部作品其實來源於一首「印度風」的歌曲嗎?不信你聽下面這個版本是不是有種熟悉的感覺?這是一首作曲家蒙蒂·諾兒曼(Monty Norman)寫給百老匯音樂劇卻未被採用的曲子,後來被交給好萊塢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巴瑞(John Barry)進行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