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是一般人對太宰治最深的印象。
他寫出日本史上銷售前三的《人間失格》,影響無數年輕人,被稱為「日本戰後第一人」。他的書,令村上春樹手不釋卷。他死後,日本人將他的生辰定為節日「櫻桃忌」來紀念他。
可究竟經歷過什麼,才能說出這麼心灰意冷的話語,講述自己絕望而掙扎的內心世界?與太宰治恩怨糾葛最深的3個女人究竟是怎樣的?他的死真的是殉情嗎?太宰治一生,難道沒有幸福,只有恥辱嗎?……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版最全版本的《人間失格》,獨家收錄了太宰治殉情女主角遺書及生前日記、三次殉情女主角照片、三島由紀夫談自己對太宰治的印象、太宰治殉情死亡真相、太宰治遺書、對應內文的3幅照片、著名作家駱以軍讀後感詩作,特別收錄太宰治手稿及繪作、根據內文所作插畫、太宰治年表,力求還原一個真實、立體的太宰治。
全書描寫葉藏自幼年、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致一步步走向毀滅的悲劇。明為講葉藏,實則是太宰治的靈魂自白,是太宰治靈魂深處無助的、滴血的生命絕唱,更是我們內心那個曾經懦弱而又渴望實現的自我。
三島由紀夫說:「我承認他那罕見的才華,但他也是我從未有過的、從一開始就在生理上反感的作家。也許是因為我的愛憎因素,也許是因為他是一個故意把我最想隱蔽的部分暴露出來的作家的緣故。」
他回憶自己第一次見到太宰治的畫面,魯莽地說自己不喜歡太宰先生的文學作品,太宰治雖然沮喪、被刺傷,卻最終說:「可你還是來了,所以你其實還是喜歡的嘛。」
對於太宰治的死,太宰治的好友、「無賴派」文學領軍人物坂口安吾根據自己的了解和事實推測,太宰治並非殉情而死。
坂口安吾推測,實則是太宰治在與情人山崎富榮喝酒喝得爛醉如泥後,稀裡糊塗地有了輕生的念頭,而一向有「能和尊敬的老師一起赴死,深感榮幸和幸福」意願的山崎富榮,就代為決定執行了。
而事實的真相又如何,太宰治與3個女人的關係究竟如何,相信每個細讀本書的讀者,會做出自己的判斷。
書名:《人間失格》
出版社:時代文藝出版社
書號:9787538765342
出版時間:2021年1月
作者:(日) 太宰治/著 劉子倩/譯
定價:59.9元
開本:32開/140*210
頁數:240
日本史上銷售前三名的必讀經典,2021最新升級典藏版。
讀本全新升級、工藝全新升級!
暢銷千萬冊、日本文學永恆經典,日本戰後文壇金字塔地位之不朽傑作!
★ 日本「無賴派」文學大師太宰治,寫給在黑暗中獨自漂泊的人
五次自殺、三次殉情,他是日本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令村上春樹手不釋卷的天才作家,日本專門創造節日「櫻桃忌」來紀念他。太宰治用一句話,一本書,替我們,在美好世界的B面格格不入地走了一遭;在這世間,死了一遍。
★ 厭世文豪太宰治寫給這個世界的溫柔遺書,絕望中渴求希望,頹廢中凸顯人性
我需要酒、需要藥、需要女人,但也可以隨時不要,只需要死亡。我不需要愛、不需要自尊、不需要責任,卻又隨時需要,因為這是生而為人的證明。太宰治的厭世,是可憐人、弱者無助的、被迫的厭世,如果可以,誰又願意對這個世界失望到絕望呢?每個人都能從書中照出自己要麼模糊、要麼變形的面孔和影子。
★ 對世界的無淚控訴,對人間冷漠規則的絕望批判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半自傳經歷,又何嘗不是那些曾經在迷茫中掙扎之人的真實寫照呢?
★ 大量珍貴資料,全方位了解無賴派大師太宰治
含有太宰治珍貴歷史照片、太宰治年表,並獨家收錄三島由紀夫談太宰治、太宰治好友坂口安吾揭秘太宰治的死亡真相、太宰治殉情女主角生前日記等珍貴資料,多角度還原一個真實的太宰治!
★ 東野圭吾譯者劉子倩傾情翻譯
★ 工藝升級:不惜工本的匠心妙用
經典全新設計,內外雙封、硬殼精裝、鎖線裝訂;護封燙金、絲織飄帶、特種紙裝裱;柔軟護目內文紙,精緻典雅,收藏饋贈兩相宜。美觀、高檔,閱讀收益和典藏感,獨一無二。
紫圖經典文庫
閱讀、雅飾、典藏
買一本全家讀,代代讀
[日]太宰治(1909-1948)
太宰治是日本「私小說」領域的天才作家,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齊名,被視為日本戰後文學的第一人,後人將其稱為「無賴派大師」,並將他的生辰定為節日「櫻桃忌」來特地紀念他。
他短短一生創作了許多作品,被無數人追捧為神,然而這並未使他收穫真正的幸福。比他作品更出名的是他五次自殺,其中三次殉情的經歷,他在一次次的求死之中體會到的是比死還冷的生,他認為自己是有罪的。魯迅曾評價過太宰治:「他的痛苦在於他用心看著漆黑的世界。」
其多數作品採用「私小說」的自我告白形式,充滿了純粹而敏銳的感受性,特別對於掙扎在時代邊緣的理想主義者的心理剖析可謂入木三分,少有可比肩者,故而被稱為「昭和文學不滅的金宇塔」。
劉子倩
著名譯者,政治大學社會系畢業,日本筑波大學社會學碩士。譯有《草枕》《嫌疑人X的獻身》《女神記》等多部書籍。
太宰治靈魂深處無助的生命絕唱,寫給我們內心那個曾經懦弱而又渴望實現的自我。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人生最後一部作品,也是日本文學的永恆經典。全書描寫葉藏自幼年、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實不斷沉淪,經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痺自己,終致一步步走向毀滅的悲劇。
太宰治透過葉藏的人生遭遇及其不斷否定自我的過程中,同時抒發了深埋於心的苦悶情感,以及渴望被愛的欲求,因此本作被視為太宰的半自傳性作品。他試圖藉由此作向世人提出身為人最真切且尖銳的質問,字裡行間皆可見其一生積累的矛盾與掙扎。
奇妙的是,儘管葉藏自嘲「充滿了可恥的一生」,卻仍讓人著迷,彷彿唯有其真正在世間窺見了人的本質,代替世人喊出了人性的醜惡,並如贖罪般一步步走向逐漸喪失為人資格的道路。
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後,太宰治於38歲壯年之際投水自盡,為失格的人間劃下最後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