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火星情報局》第一季完美收官,這檔引來各方關注的網絡綜藝節目無論是在內容形式、播放量、廣告植入還是話題發酵上都可圈可點,皆可為後面網綜節目提供不少借鑑經驗。
至於是紅得有點6還是紅得有些方,我們分析分析才有結論。
熱度頗高 數據紅得發紫
節目播放初期,常引來網友多次回看。
在微博視頻指數排行榜中,單期節目話題突破兩億次,閱讀人數1748萬,截止最後一期總點擊量破8億。
(優酷視頻點擊量數據截圖)
微話題#火星情報局#13.9億閱讀。
(微博話題#火星情報局#閱讀數據截圖)
官方微博累計吸引50萬粉絲。
(官方微博粉絲數據截圖)
而更厲害的是《火星情報局》在節目還沒有上線時,招商就突破兩億,創下了網絡綜藝節目史上最高冠名費記錄。
而這檔網網綜之所以這麼招金主們待見,並且並且話題不斷,關注度呈幾何式增長,絕對不是偶然現象。要知道,每一個網紅紅起來的背後都不是天上掉餡餅那麼簡單,絕對是有一場精心的策劃,這檔網綜亦是如此。
一、目標群體鎖定90後原住網民,優酷熱點大數據撐臺
因《火星情報局》是由特工們提出提案,再經由大家討論決定最後是否可以通過,最終選進火星法案中的模式。所以提案本身必須要有亮點。
第一季《火星情報局》共播出12集,這12集共提出了54個提案。
這54個提案是從眾多網友貢獻出的四萬六千多份提案中篩選而出,篩選時參考了優酷整理的大數據,選擇了人們最關心、最熱點的話題。
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下面這樣的選題:
「雙手搓十秒會有雞屎味兒」
「聽歌不看歌詞很容易聽錯」
「不要臉你就贏了」
「薛之謙為什麼歌紅人不紅」
「朋友之間稱呼越難聽證明關係越好」
「將【神經病】視為一個褒義詞」
這樣的選題本身就有討論性或者本身就是受到關注的議題,再經由現場嘉賓們的「默契」表演,代入感變強,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鳴。
二、去嚴肅化,自嗨、放鬆、娛樂
《易中天品三國》很好,《感動中國》也確實讓人感動,可是這樣的節目並不受90後們待見。
「去嚴肅化」就是網絡時代的一個特徵。人們需要一個地方,可以專心地娛樂,專注地放鬆,不想再被教化,於是網綜節目便容易走紅。
《火星情報局》恰恰發現了人們這種需求,並把它放大。所以你可以看到郭雪芙說想吃零食時就真的有人推著小推車送來了一堆薯片蛋糕,朱丹上了節目一改往日嚴肅親和形象躺在地上打滾,瞿穎在節目現場問飲料有沒有冰鎮的啊……
不論是可以營造的輕鬆還是真的就很放鬆,反正觀眾在這樣的情境下不會尷尬緊張。
而節目組專為廣大腐女們打造的薛之謙-錢楓CP、田園-劉維CP無論什麼梗上身都能輕易製造出捧腹的笑料。
在《火星情報局》中,著名歌手張宇化身老司機,講汙段子的能力無人能及,而且講起段子來還一本正經,簡直堪比費玉清,讓人不得不驚嘆——「原來你是這樣的張宇!!」每到張宇出場時,氣氛就要再升一個臺階的溫度。
薛之謙作為微博段子手的「段王爺」名氣不是虛的。在《火星情報局》中的幽默搞笑擔當身份,完全可以打一百分。
如果你還沒有聽過薛之謙的《你神經病啊》,以及你還沒有看過他酒局花式奪酒的方式視頻,請一定不要在吃飯時觀看,以免笑到噴飯。
《你神經病啊》鬼畜視頻
薛之謙教你酒局花式躲酒
很多人看了《火星情報局》後都被他圈粉,蛇精病一般用生命在負責搞笑的薛之謙簡直撐起了段子手的半邊天,的確不愧為「段王爺」。而《火星情報局》請他來做嘉賓,絕對是明智之舉。
這檔綜藝節目最開始時後臺字幕君還是蠻乖巧的,配合這節目的笑點配出當下流行的表情包字幕,後來就開始走傲嬌風,字幕君便開始火了。
比如字幕會在視頻的前半段說:「假如XXX做到了,我就吃鍵盤。」結果後面真的做到了,彈幕們紛紛和字幕君互動「哈哈哈字幕君快吃鍵盤」
比如真的打出「我就是那個想紅的字幕君!」
比如嘉賓唱歌時配上「這段我也無能為力了,你們自己感受吧,你們自己打開腦洞吧,為什麼還沒唱完……」等字幕。
這種能傲嬌風能夠讓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字幕君」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區別於往常視頻嚴謹的字幕模式,而是人格化的體現,所以很容易覺得親切,產生想要互動的心理。
三、模式弱 情景強,內容為王才站住腳
廣電總局的「模式限令」出臺後,原創模式尤為重要。《火星情報局》打造的這個全新的火星世界,讓眾多老面孔玩出新花樣。特工們不再拘謹嚴肅,一個比一個放得開。在狀態放鬆的情況下,抖出的包袱笑點自然就有趣了,節目效果也就好。
但是一檔綜藝節目如果僅僅只有槽點的話,也會很快讓人厭倦,所以在搞笑的前提下,深層次的情懷也必不可少。
若果說《奇葩說》是傾向於將現實生活中有爭議的問題拿出來碰撞、討論,並傳達多元的價值觀;那《火星情報局》就是傾向於挖掘生活中有趣的細節,把它們放大並趣味化,有助於釋放壓力和負面情緒。
馬東曾說:「《奇葩說》是給你看世界更多的角度」,而《火星情報局》出品人李煒談這個節目時說:「去教化、簡單、童趣、可愛,用正能量影響觀眾。」
所以這兩個節目實際上是由共同點的:「逗比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嚴肅的心」,不是熱鬧看完就散場,而是熱鬧過後還有餘音嫋嫋,在心裡留下波瀾。
因此,不要在想放鬆時嚴肅正經,但在放鬆娛樂之後還能領悟點道理感受點溫暖,實則喜聞樂見。
四、廣告創意有腔有調
馬東在《奇葩說》靠強悍的語言組織能力說廣告的功力已經無人能及,所以《火星情報局》另闢蹊徑,採用了其他創意滿滿的廣告模式。
誰也沒有想到劉維在《火星情報局》中自編自唱自跳廣告曲的環節竟然成了眾多網友非常期待的環節。而這個環節的受歡迎程度也讓劉維藉此火了一把。
《火星情報局》有一期汪涵念廣告的方式是講解了「清揚」一詞的出處,——《詩經》中有「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宛如清揚。」
而這種方式不僅符合汪涵本人的氣質,也不會引起觀眾的反感,反而覺得又漲了知識。
每一期,都會有一段情景劇,但這個情景劇是專為廣告而設計的。有槽點的情景劇,也沒那麼油膩了。
《火星情報局》中總會出現一位日本女子,有時是韓國女子。而她們博得廣告卻不是正兒八經金主的廣告,大部分時候是為了滯銷農產品做義賣代言。
所以這個廣告做得極其銷魂,一顆章丘大蔥的廣告卻有AV的即視感。
據李煒說,也是想藉助節目去影響更多人關注公益。
五、藉助平臺優勢
利用微博炒熱持續關注話題
微信公號「直播」節目花絮
優酷策劃專題,放出刪減片段
不過分析了《火星情報局》這麼多可借鑑的點,也不妨聊聊它已經展現出的不足之處。
一、汪涵定位略尷尬
作為汪涵首檔網綜節目,這個噱頭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但是看到汪涵的主持表現,稍微還是有些落差。
假如硬拿汪涵和馬東相比較,馬東是新派,汪涵則是老派。不是不好,而是各有優勢,馬東擅長且樂意走向有趣的新世界,但是汪涵更願意走向那個美好安靜的舊世界裡。
所以就主持一檔娛樂網綜節目而言,汪涵給人的驚喜並不大。傳媒俊認為汪涵更適合像高曉松、竇文濤那樣做一檔有關人文歷史的單人脫口秀。那個魅力,絕對妥妥的吸引人。反正正在碼字的我一定會捧場。
二、有些笑點和梗讓人尷尬
有些特工提出來得提案一句話總結完就完了,有的可以長篇大論讓大家繼續演繹。而那些一句話帶過,或者強行迎合觀眾的提案,其實真的可以不用出現。
三、現場參與感不強
雖然之前汪涵在做節目時直接用手機給現場的所有觀眾拉群發紅包,但讓人參與的感覺似乎只有那麼一次。整個舞臺的布置,宛若英國議會現場,包圍一圈,雖然可以近距離,但是卻沒有讓人體會到近距離的優勢所在。
當同意提案時就雙手拍桌子。雖然也有參與感,但不如按鍵投票,直接看到投票結果的參與感要強烈。
四、廣告模式依然有上升空間
之前提到了《火星情報局》的幾個廣告創意。但同時,念廣告的方式,依然有待提升。
比如讓高級特工直接對著屏幕端著議本念那麼一句廣告臺詞,不僅顯得生硬,還讓人懷疑這些特工的記憶力到底是有多差,差到連一句話都背不下來。
綜上,有優點,由缺點。這才是一部值得討論的網綜。《火星情報局》創下這麼多記錄,提供了如此思路,結尾留下的懸念,都讓人更加期待下一季,更好的下一季。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註:本文為「傳媒號外」原創,若要轉載請註明出處並附帶本公眾號二維碼。
撰文+編輯 | 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