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陪小米去老師家上鋼琴課,我們都會去旁邊的商場吃黑胡椒鐵板牛肉飯。
這是小米在坡縣的各種食閣(就是類似商場裡的大食代)裡發現的最好吃的飯。圓形的鐵板烤的火熱,煮好的米飯倒扣上去,中間留出一個類似甜甜圈那樣的小洞,舀一勺大概是牛油的東西填進去,蓋上玉米粒,撒上蔥花,再均勻灑上黑胡椒末。稱好重量的薄薄的生牛肉片,沿著飯邊上擺一圈兒,一著鍋就開始滋啦滋啦,冒出香味。一份7塊2新幣,如果加8毛可以加個蛋。做好以後,拿一個大概五釐米高的紙圈兒圍在鐵板周圍,防止油濺出來燙到人。你端著它走向座位的時候,它就在一路滋啦滋啦的忙著把食材烤熟。坐下來拿叉子和勺子再把飯拌勻,牛肉細嫩,米飯油潤,黑胡椒的分量恰到好處,不嗆不辣。小米佔座,我去買飯,我們倆每次都吃到啥也不剩,心滿意足。
今天要寫的,就是我、小米和這鐵板牛肉飯的故事。
1
養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會讓你更深刻地體會,長大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她學會了坐公交車以後,有一天就宣布每周六不需要我接送她上鋼琴課了。自己搜了一下哪一路公交車能坐回家,然後也坐回來了。我挺高興。
她眉飛色舞地跟我說:坡縣的公交車是不報站的,下車前要自己按停車鍵,否則是不停的。
她不知道這個,所以覺得快到了就一直站在車門口等下車。
後來是司機問她:你是要下車嗎?
她說是的。司機趕快停車放她下來,跟她說,下次要按那個紅色按鈕。
於是腿了兩站回家。
我心裡暗暗跟自己說,怎麼連這個都沒囑咐她就讓她自己去坐車了。
於是我說,那下次媽媽陪你坐一次公交車回家吧,我們來找一找在哪一站下車。
她說好。
2
下一個周末,我帶著她和阿布一起,先打車去那個商場,奔鐵板牛肉飯而去。因為要保持社交距離,食閣裡的很多座位不能坐,趕上飯點兒,三個人的座位又特別難找。我們仨轉了好多好多圈,勉強擠進一個角落。
弟弟基本不吃肉,給他找吃的一向很有難度。不過這次他突然指著入口處的一張海報說:媽媽,我就吃海報上的那個飯。
我說好,媽媽買回鐵板飯來了以後再給你買啊。
排長長的隊,咽好幾次口水,才輪到我們的那份牛肉在圓圓的鐵板上滋啦滋啦。一次端不了兩份,就先端一份回到位子上,反覆叮囑孩子們不要被燙到,然後跑回去再端另一份。
因為多等了一個來回,第二份飯上的牛肉在鐵板上呆的時間就長了點。一直炙烤著的那一面開始變硬。雞蛋就更明顯。小米會喜歡把蛋劃拉到飯裡弄熟,而第二份鐵板飯,是沒有這個機會的。
但是沒關係,這就是兩個人的記憶啊。
那天剛把第二份飯端到桌上,小米突然說:媽媽,我可以去給弟弟買飯。
「你確定嗎?你不要先吃飯嗎?」
「確定,我已經拌好了,反正對我來說也太燙了。」
然後她去給弟弟買了海報上的天婦羅套餐,還給我買了檸檬茶。
那時候,覺得她伸出的這小小援手,真的好暖。
3
吃好飯,小米去上課,我帶弟弟在商場玩。她下課來找我們,然後雄赳赳氣昂昂地帶我們去公交站。
因為在修路,所以人行道的部分很窄,只有一人寬。她在前面走,我拉著弟弟跟在後面。
我這才發現,從商場到公交站,曲裡拐彎,還過了個馬路。對於我這樣的路盲來說,完全不指望自己能拎得清。
她不過是走過一兩次,就輕車熟路,頭也不回。
看她的小小背影,覺得她挺棒的。
我們如願坐上雙層公共汽車,得意洋洋。她上課的地方在城市的另一邊,坐回家要四十分鐘。
望著撲面而來的街景,我在想,即使已經在這生活了一年半,這城市對我來說,也還有這麼多陌生的部分啊。
那些顏色生動的建築 ,仍然只是充滿異域風情的符號。不知來處,不通悲歡。
我拿著手機看路線,覺得快到站的時候,叫他倆準備下到一層。他們拉著小手,在公車的顛簸裡,從小小的樓梯上小心地下來。
我繼續盯著手機上的地圖,快到的時候,按了停車健。
下車以後教小米:如果你也是坐雙層巴士,那麼當你看到大球(那個水上運動中心)的時候,就要記得從二層下來。當你能看到家門口這座橋的時候,就準備按下車鍵了。
4
下一周出門前,她問我:媽媽,你說我這一次怎麼才能不坐過站呢?
我說:沒人能保證你不坐過站啊。再不濟,坐到你上次下車的那一站,再腿回來兩站也到家了。我建議你也可以試試提前下車,這樣下次就知道過了什麼地方要準備下車了。
那一天她又是眉飛色舞地回來跟我說:我下早了兩站,然後又腿了兩站才到家。哈哈哈。
我也笑:要不下次還是幫你叫個車從老師家回來?
她說,不用,公交很便宜,一塊九坐了19站,好划算的。
她又說:我今天吃了弟弟上次吃的那個套餐。那個還在促銷,好便宜,才四塊多。
我問:好吃嗎?
她說:好吃啊!
我說:好吃就好。
過了兩周,她回來說:那個賣日式套餐的窗口老闆認識我了。今天我去買飯,他送了我一個茶碗蒸和一杯飲料。
我說,哦,是嗎?坡縣對小朋友就是友好啊。
她點了點頭:不過套餐也恢復原價了,要六塊錢了。
5
我就陪她坐了那麼一次公交車,後來就都是她自己繼續探索了。
仍然出過小狀況。比如號稱開發了一個新的線路,對站不熟悉,所以又下錯站了。
還有一次,她睡著了。醒來以後車已經開過了好多站,到了另一個商場。不過她很熟悉那個商場,所以改坐地鐵回來。
她總是眉飛色舞地跟我講這些事,小小的插曲後面是她大大的勇敢。我為她感到大大的驕傲。
有一個周六我說:這周我挺空的,我陪你去上課吧。
她很高興地說:好啊好啊!我終於又可以吃鐵板牛肉飯了!
我覺得很奇怪:咦,你不是周周都去麼,周周都有機會吃啊?
她說:因為很燙,我不敢端啊!
我恍然大悟地問:
所以這是你後來一直吃天婦羅套餐的原因嗎?
她說:對啊!媽媽不在,我就沒法吃鐵板牛肉飯啊!
心裡突然有些酸酸的。
6
那一天我們又繞著食閣轉很多圈,才找到兩個人的座位。她佔著座,我去買飯。
座位還是離鐵板飯的檔口很遠。鐵板滋啦滋啦的響,端回來的路上,有少數幾顆厲害的油星,像是運動天賦極高的選手,跨過那個五釐米的紙圈兒濺到我的手腕上。食閣的地上鋪的是南洋風格的花磚,沾了水會滑。當時剛拖完地,如果端著這麼個鐵板不小心在這人來人往的地方滑個趔趄,後果不堪設想。我端它回座位的路上,還碰到一位老爺爺站在過道中間仰著頭看招牌,正好擋住了路。在那嘈雜的環境裡,我不指望戴著口罩的我吼成啥樣才能讓他聽見,於是就靜靜站著不動,高度警惕他的一舉一動。他果然在看完招牌之後,直接往我這邊踏了一步,才發現我這吱吱作響的鐵板離他如此之近,雙眼放出憤怒和不滿的光。我用平靜的眼神表示:我可是沒動,然後從他終於讓出的道裡走了過去。
這一路走來,我只是慶幸,她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大膽嘗試,但什麼事情是危險的、沒有把握的。沒有我在的時候,就默默去買別的飯吃。
7
養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才更深刻的體會:成長,就是你能為她做的事,正在一個個從列表上消失。
能端好一份鐵板牛肉飯、不怕沉、能忍被油星濺到的疼、會小心看路不滑倒、碰到不好走的路會謹慎——也不過就是再幾年的事。
但眼下我們還是需要一個人佔座,一個人端飯。
所以有一份鐵板飯上的牛肉,會稍微有點兒硬,雞蛋也會烤的很熟很熟。
對於我,那就是一份做媽媽的味道。
是一個被需要,在一起,很幸福的味道。
今天在店裡拍到的這張小卡片,送給少年的你。雖然我們真的也有很多矛盾,但我還是喜歡你。
我們也都喜歡榴槤。
還有這一年拍過的你的腳步和背影。
願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