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金融界網站4月17日訊 今日,由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和聚影匯(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投融資峰會暨《中國電影投融資調研報告(2019)》發布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北京農商銀行作為戰略合作方,在最後的籤約發布環節,和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北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共有10部影片和重大影視文化項目現場舉行了籤約發布儀式,意向籤約額達20億元。
電影與金融迎來合作新契機
「北京農商銀行作為北京市屬國有金融企業,積極布局首都文化中心建設金融支持工作,提出了符合經營發展戰略、突出業務特色的文化發展舉措。」 北京農商銀行副行長曾林峰在致辭中透露,北京農商銀行已經成立總行文創金融服務中心及東城、西城、朝陽、懷柔四家文創金融特色支行,設立文創金融特色網點支行,形成三級文化產業服務體系,助力文化創意行業發展。從「文化+」的角度,深度支持文化與高端製造業等產業融合。「下一步,北京農商銀行將繼續深入落實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為文化創意企業,特別是電影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並與諸位嘉賓一起深入探討金融助力電影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當前,金融行業普遍面臨著新的轉型,那麼該如何找到電影與金融兩個領域合作的結合點與平衡點?作為多次「投中爆款」影片的北京文投「掌門人」周茂非表示 「對文化事業建設要有情懷,對文化產業投資要有耐心」,同時指出,針對影視等內容方面的投資,風險防控非常重要。「電影與金融的結合是產業升級的必然,但在新的產業發展邏輯下,資本,特別是專業的金融資本與電影市場之間,需要探索新的『安全閥』,建立新的發展及合作模式。」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群飛認為,金融機構可以從風險相對更為可控的宣發階段介入,比如通過票房和版權收益抵押,為中小影視企業提供宣發資金支持。福建恆業影業有限公司總裁陳輝認為,金融對電影不僅僅是授信支持,通過影片植入、客戶群的共享等,均可以達到深度合作的共同目標」。
55.6%的金融投資推出影視信貸業務
《中國電影投融資調研報告(2019)》發布
備受期待的《中國電影投融資調研報告(2019)》正式發布。「調研結果顯示, 77.8%的金融投資機構有涉足電影信貸或相關業務的計劃, 60%以上的金融機構設置了影視文創等特色部門,55.6%的金融機構已出臺各種電影融資業務優先或特色支持信貸政策。」 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副秘書長董明在致辭中引用本報告的調研成果,並給予肯定。
作為該報告的主編朱玉卿還公布了此次調研的主要結論:金融機構涉足影視文娛板塊的意願大幅提升,55.6%的金融機構已出臺各種電影融資業務優先或特色支持信貸政策但金融機構與電影業務的交流合作仍處於探索初期,金融機構在投資額度、預計收益比、回款周期等方面並未建立起量化的指標,未來仍需要進行多輪探討,並形成穩定的模式。信息不對稱、收益不固定、對影視行業不了解,是金融機構在進行影視業務拓展時,遇到的最主要難點所在,在兩大領域存在天然行業壁壘的情況下,專業的第三方機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將在項目評估方面為兩者嫁接橋梁。
朱玉卿在現場呼籲,希望更多的金融機構和相關單位可以加入到調研報告隊伍中,「擴大樣本量和可分析的要素與參數,不斷完善和豐富報告內容,明年可以向大家發布升級版的調研報告,為電影和金融之間的合作提供可資借鑑的重要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