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有問題?也許是因為你忽略了這3個原則

2020-12-25 相思雨霖

我們都深知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因為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和同學好好相處。即使我們參加工作後,他們仍會叮囑我們,要和同事好好相處。隨著自己閱歷的不斷增加,我們更深刻認識到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性。為此,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也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儘管如此,可是我們還是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和別人發生爭吵,使人際關係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提起這些問題,我們就會煩惱不已。我們也會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可好像並不能總結出什麼好的方法。不過,即使這個時候,也不要著急,關於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已經被好多書探討過,也總結出了許多經驗,供我們參考。

一提起看書,你也許會有些犯難,覺得書中的知識會不會太過枯燥難懂,擔心自己不能理解。其實有一本關於人際交往的書,這本書通俗易懂,書中多是一些故事案例,讀來有趣,又能引發你的思考。

這本書就是《人性的弱點》。看到這個名字,你也許並不覺得陌生。和你一樣,我早就聽說過這本書,因為聽別人說這本書太過雞湯,所以就沒有讀。直到最近,我才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讀完了這本書。這才發現自己有些誤解這本書了。雖然它看上去有些雞湯,可是實際上卻是一本人際交往行動指南,給我們分享了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方法。

《人性的弱點》

你也許會擔心這些方法操作起來會不會很難,其實並不難。而且這些方法,你或許早就聽說過,只是沒有親自實踐而已。

在《人性的弱點》一書中,戴爾·卡耐基給我們分享了許多人際交往的方法,諸如如何贏得他人的喜愛、如何讓他人與自己合作、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管理者等等。這些方法都是戴爾·卡耐基在研究人性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及心得體會所總結出來的。在實踐這些方法時,我們需要謹記總的指導原則,也就是人際關係的3個基本原則。

原則1.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不要批評,不要指責,也不要抱怨。

你有沒有被別人批評過?仔細回想過往的經歷,小時候做不完作業,考試沒考好,會被老師和家長批評。工作後,沒有按時完成工作任務,會被上司批評。當我們被批評時,我們會急於辯解,甚至覺得自己並沒有錯。關於指責,我們也並不覺得陌生。尤其是工作中,我們犯錯時,上司或同事會指責我們沒有做好工作。被指責後,我們會產生自己很沒用的想法。

被批評或指責後,除了以上反應外,我們還會有些牴觸,甚至反感那些批評或指責我們的人。原本建立起的良好的關係,也會因此受到影響。換個角度來看,當我們批評別人或指責別人後,別人會不會也有這些感受,也有這些想法呢?有時候,我們想不明白,明明之前關係挺好的,現在怎麼就變了呢?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反思,是不是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經常用批評或指責的態度對待他人?

比如,在生活中,當孩子做錯事情時,我們是好好和他們說話,還是會批評他們粗心、調皮、不懂事?當另一半不幫忙做家務時,我們會好好和伴侶溝通,還是指責對方自私、懶惰、不盡心?

尤其是當我們為這些問題困擾時,是不是又開始了抱怨?覺得自己辛苦,覺得自己無助,覺得別人不體諒自己,甚至會抱怨生活對自己不夠好。

如果不反思自己的經歷,我們並不會意識到,原來正是這些批評、指責和抱怨,在無形中傷害我們與別人之間的關係。可是,當事情發生後,我們經常第一反應就是批評、指責和抱怨。這就需要我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著理智思考。下一次再遇到問題時,刻意糾正批評、指責和抱怨的做法,試著理解對方,選擇和對方好好溝通,共同解決問題。

原則2.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記得真心實意地感謝他人。

在生活中,當陌生人幫助我們後,我們會感謝對方;當同事協助我們的工作後,我們也會感謝對方;那麼當家人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當朋友為我們排憂解難時,我們有沒有跟他們說聲「謝謝」呢?

可能我們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有時會把家人對我們的好、朋友對我們的好,當作理所當然的事,認為他們應該照顧我們,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一旦他們沒有按照我們期望的那樣做,就會心生不滿。也正是理所應當的想法,傷害了彼此之間的關係。

如果我們換位思考,當家人或朋友遇到問題後,覺得我們理所應當站出來,幫助他們。一旦我們沒有做到的話,他們會不會開始抱怨?他們會不會也對我們不滿意?

也許我們覺得對家人或朋友說「謝謝」會顯得特別見外,但是我們可以換不同的說法來表示謝意。比如,當我們回到家中,另一半已經做好了晚飯,我們可以用「你辛苦了」代替「謝謝」;當朋友幫了我們的忙後,我們可以買個禮物來表示謝意;當父母過生日時,我們可以送父母生日禮物,或是手寫賀卡,哪怕是發微信,也可以感謝他們對我們的養育和照顧。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真心地感謝他人,無論這個人是陌生人、同事,還是家人、朋友。當我們聽到「謝謝」時,我們會感覺到被認可、被需要、被重視,心情會愉悅。同樣,當我們感謝他人時,他們也會如此。從現在開始,記得感謝身邊的人。當你開始這樣做了以後,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在慢慢發生變化,你和周圍人的關係也在慢慢變好。

原則3.想要影響他人的話,記得考慮他人的需求。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當我們想要做某件事,或者解決某個問題時,都離不開他人的配合和協作,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考慮自己的需求,還得考慮他人的需求。唯有此,才能達到雙贏。

比如,當我們想要同事協助工作時,不能只考慮自己工作的緊急度,還得考慮同事的工作安排;當我們和家人一起旅遊時,不能只考慮自己的喜好,而不顧家人的想法;當我們需要孩子改變時,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期望,而不顧孩子的感受。

如果我們凡事只考慮自己,總是說「我想要什麼」,忽略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只能讓人際關係變糟,而不會變得更好。有時候,我們只有意識到彼此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時,才會去反思,原來自己的做法有問題。

與其等關係出了問題,才去解決,不如在做事時,多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關注對方的想法和需求,從一開始就好好溝通,減少問題的出現。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有一個好處。我們會發現,當我們關注對方的想法和需求後,我們會更加了解彼此,減少彼此之間的誤解,這些都有助於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了解了以上三個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後,你是不是覺得這些原則很簡單?不過,知道了之後,我們還需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去應用這些原則。我們可以先從第一個原則開始,先做到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時時刻刻注意這一點,只要開始注意,開始改變,你會發現新的變化。

此外,如果你已經在實踐中掌握了這些原則,還想知道如何在職場管理、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具體應用,你可以看看《人性的弱點》這本書。相信書中的建議會帶給你新的啟發,幫助你改變現狀。

最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如果我們想要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就要改變以往的做法。做法改變了之後,結果才會有所不同。

相關焦點

  • 當心「關我屁事」,也許正在破壞你的人際關係
    當心「關我屁事」,也許正在破壞你的人際關係人們常說,「關我屁事」、「關你屁事」這簡短的八個字能夠解決人際關係中80%的問題,但是當你的家人遇到困難、你的朋友傷心難過、你的同事有麻煩時,你還是抱有與我無關的心理,那麼這句話也許正在破壞你的人際關係。
  • 統合綜效,讓你的人際關係富有創造性,人生亦有無限可能
    隨著人們的生活、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許多人都在努力維持原來的人際關係,發展新的優質人際關係,期望能抱團取暖,相互合作,但即使能一起合作創業做事,卻往往無法做到極具創造性,無效實現高能效。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忽略或沒有運用人際關係中創造性合作的原則——統合綜效。
  • 你不用和所有人做朋友——人際關係中的層次原則
    這確實沒錯。但這句話還應該還有個下文,那就是:如果你精力有限,並且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那你就沒有必要花任何心思和自己不同道的『 異路人 』處理好關係。如果你和一個人處不來,那就處不來好了;平時注意以禮相待,不要互懟,不要發生直接衝突就行;如果這些人暗地裡的小動作被你發現了,你應該選擇直接忽略。世界上成功的路有很多種,如果你們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奮鬥方向,很難說到一塊去,這不是誰對誰錯、誰高明誰拙劣的問題,僅僅是因為不同而已。
  • 吸引力原則:運用這3個「認知」,可以讓你對男人更有吸引力
    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姑娘,她們平平無奇,沒有出眾的相貌,沒有有趣的靈魂,沒有傲人的身姿,沒有奮發進取的心。她們有的是一顆擅長做不切實際的夢的心,幻想有一天「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可以在自己身上發生。
  • 人際關係中,如果你會正確處理,會很吃香!教你這10點!
    概要:在人際關係的實踐中必須找到良好的人際關係。避免人際關係並想獲得別人的友誼只能是命運的源泉,不可能實現理想的目標。讓我們學習一下用口才訓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在人際關係的實踐中必須找到良好的人際關係。避免人際關係並想獲得別人的友誼只能被追捧,並且不可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 上班族避不開的八個人際關係問題
    這部分內容有八點:1.事情不好做,人也不好做.2.因為沒有好的人際關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很多人都會有苦惱,人心複雜、給你臉色、給你示意、拍馬屁、被拍馬屁。商業互捧。勾心鬥角。幫派林立。關係負責。因此,絕大多數的人,人際關係常常是 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在公司裡,做事情是非常難的,做人也是非常難得。第二個:因為沒有好的人際關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 人際關係上吃得開的人,都有這3個特質,你有嗎
    什麼叫在人際關係上吃得開的人?就是那些在人際關係上呼風喚雨,想怎麼著就怎麼著的人。會不會對這些人非常羨慕?雖然你嘴上不說,但內心肯定會的。因為每個人都想在人際關係上成為這樣的人,沒有人會跟自己的開心過不去。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人際關係上吃得開的人呢,有沒有什麼訣竅和好方法呢?
  • 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幾個原則
    要懂得團結合作,真誠相處,要善於站在對方立場上想問題,要從工作角度出發,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愛護,要懂得珍惜,要多向同事朋友請教學習,多學習對方的長處,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剛愎自用,不固執己見,坦誠相待,學會互敬互愛,真心交往,不要自私自利,片面強調自身利益,只想自己,不想別人,甚至損人利己,把別人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自己一點也不願付出,小肚雞腸,只想索取,不想付出,有困難就讓,有利益就上
  • 厚黑學:如果你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牢記這3條天規,就能趨利避害
    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是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走過的,所以說,人際關係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但是怎樣能夠正確的處理人際關係是很多人都會頭疼的問題,其實,再複雜的人際關係,其原理都是簡單,把握一些基本原則,悟透了,用好了,也就夠用了。
  • 想要有好的人際關係,這三點很重要
    這段話來自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它其實是在告訴我們人際關係中溝通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人人都有被了解的訴求,最好的方法是主動向別人表達自己的訴求,無論是有關哪一方面的,才有可能被別人了解。特別是在需要幫助的時候,語言表達是讓別人了解自己真實內心需要的重要途徑。
  • 心理學:人際關係差的人,大都有這五個表現,你有嗎?
    為什麼有些人會人際關係差,有時是我們可能是我們無意中做了這幾件事,有這幾種表現,你有嗎?只有你放下自我的視角,認識到人與人是不同的,求同存異,去看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你才會體會到差異帶來美好。心理學:人際關係3、無視他人行為與表現人際關係差的第三個原因可能就是我們無視他人行為。心理學上有一個實驗叫做無意盲視。
  • 學會這一點,人際關係中90%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生活中,你可能會經常聽到這些問題:他與父母之間有很大的矛盾,也許是父母對他要求太多,也許是父母不懂得如何表達愛,他們總是處在爭吵或冷戰的狀態,雖是親人,卻形似仇敵,有的幾十年過去,關係都不見緩解。二、如何用「意象法」緩解各種人際關係?1、解開親情枷鎖,與父母平等相處這兩年,原生家庭的問題,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我們都知道,在幼年時,一個人所經歷的外在環境,對他的性格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而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受到父母的影響,這其中不乏傷害。
  • 朋友之旅|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主動地,自我而發地引導別人如何看待你,而不是毫無章法毫無選擇地被迫接受別人地看待。做自己,要恰如其分,恰如其分地獨處,恰如其分地理解別人對自己地評價。3.體會著自己的存在,摸索出自己的需要,才有可能開始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安排人際關係,這包括調整與生俱來的那些人際關係,以及另外去建造那些沒辦法與生俱來的人際關係。
  • 假如你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牢記這七個黃金法則,人緣會越來越好!
    假如你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牢記這七個黃金法則,人緣會越來越好!一、人際關係需要廣交朋友處理人際關係的前提,是擁有人際關係,而要想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需要廣交朋友,這就像播種,廣泛播撒種子,種子越多,發的芽自然也越多,收穫自然也就越多。
  • 王億:人際關係好不好,就看你如何處理這三種社交關係
    如果你沒有按照那些地方的行為準則去表現自己,忽略相關的禮儀,這不僅僅是低素質的表現,還會讓人覺得你不可深交。私底下你怎麼做都沒關係,但到了公共場合,一些基本的禮儀準則,你最好去準守。因為只有當你知道怎麼做才是符合禮儀要求,那你也會知道,怎麼做才不會破壞這些禮儀要求。
  • 如何更好地處理家庭矛盾問題?兩個原則六個方法,讓您收穫幸福!
    在我們現實的社會中,有這樣一句俗話: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這句話道出了現實社會中,每個家庭都存在的各色問題。家庭中的矛盾,表面上是家庭成員因為生活瑣事,或者性格,習慣,亦或是家庭成員在情感上的各種問題,引發的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鬥爭」。
  • 一個人處事,遵循這四個原則,就能締結高含金量的人脈圈
    一個人處事,遵循這四個原則,就能締結一個經得起考驗、高含金量的人脈圈:原則一:關心別人,要多過關心自己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那麼就不能夠只顧個人利益,而應該多替別人考慮。劉邦正是因為知道關心人,所以才能夠讓那麼多的將才為自己打天下;劉備關心屬下,講義氣,所以才有如此多的人跟隨,助他三分天下,李廣將軍把自己的屬下甚至當自己的孩子看待,所以在軍中才會有威信。
  • 做有意義的工作,發展有意義的人際關係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強調一下,我認為這兩者都非常好,因為無論家庭還是團隊都需要構建有意義的人際關係,而這兩種人際關係與一般公司的一般工作是不一樣的,一般的公司只會把人際關係當作功利的東西。如果直接回答這個問題,我會說,我希望橋水更像一個家族企業,家庭成員要麼做到最好,要麼出局。
  • 性格軟弱的老實人,記住這3個原創,讓自己狠一點
    在說原則之前,我們還需要了解一個點:為什麼我們總是會軟弱,弄清楚了這其中的邏輯,才能夠更好的理解後續的3個原則。舉個例子,如果有朋友找你做表,你可以幫忙做,但需要明確好自己的底線,說:「當然沒問題,我可以幫你做,但我今晚還有一個會,幫你的時間可能只有1小時哈」這其實就是告訴他我願意幫你,但我也有自己的事情,這樣既不會損害人際關係,又不會讓自己變成一個軟柿子,人人都可以捏
  • 【戴爾卡內基班】有效溝通與人際關係
    Course:Effective Communications & Human Relations / Skills For Success課程簡介世界上已經有9,000,000人因為參加戴爾卡內基班,變得更開心、更有自信、更有成就感、更具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