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國粹、弘揚文化,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石破天驚

2020-09-25 影視產業觀察

鬧瑤池、盜金丹、八卦爐內煉就火眼金睛……本月18號,京劇電影《大鬧天宮》揭開神秘面紗,於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首映儀式。


作為國家「京劇電影工程」項目中的唯一一部武戲,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福建京劇院、首都京胡藝術研究會共同出品,從啟動之初就吸引了廣大戲迷、影迷以及業內人士的關注。影片以京劇與電影兩種藝術形式相結合將這一經典劇目呈現在觀眾面前,而《大鬧天宮》的成功問世,不僅是京劇史上的一大創舉,同時本片對於傳承京劇文化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高規格組織架構+頂尖主創班底,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出手不凡


「2017年夏天,彷佛命中注定一般,我與京劇再次結緣。站在《大鬧天宮》的舞臺上,曲牌、鑼鼓點、急急風,依然讓我熱血澎湃。」談到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的源起,導演程籙依舊記憶猶新。


作為「京劇電影工程」前兩批20部作品中的唯一一部武戲,《大鬧天宮》以難度大著稱,也因此一直沒有劇院申報領接,而相對於第一批前10部作品均由國家級劇團擔當,該劇目則是首次由省級院團承擔,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當然,這其中的壓力並非來自於專業素養的不自信,相反,承接創排任務的福建京劇院向來有著擅長武戲的傳統,而猴戲也與福建京劇院有著很深的淵源,京劇界泰鬥級人物李盛斌便是福建京劇院的老前輩,其子武生演員李幼斌更創排了當時享譽業界的《真假美猴王》,可以說,福建京劇院與《大鬧天宮》冥冥之中早已註定相遇。



主創們所面對的壓力,更多的是來自於排演好《大鬧天宮》的決心以及弘揚國粹的責任。2011年啟動的「京劇電影工程」是京劇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一次電影拍攝,得到了老首長朱鎔基同志以及其他中央領導的關注和推動,中宣部將其列為專項重點項目給予支持。此前第一批的10部作品匯集了京劇界最優秀的人才,在國內外飽受讚譽,出於繼續為這一「世紀文化工程」添磚加瓦的決心,領下任務的福建人把電影排演工作當成工程來對待,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福建省委宣傳部全程指導,福建省文化廳、福建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周密部署抓落實,給予各方面的充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京劇電影工程前10部電影的領導小組通常都是由院團長組成,而《大鬧天宮》則是由省委宣傳部長親自掛帥,省人大、省政協主要領導抓具體、促落實,這樣高規格的組織架構與領導班子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



為了排演好這齣戲,《大鬧天宮》匯聚了京劇界的頂尖班底,在京劇電影工程領導小組專門成立的《大鬧天宮》劇目專家指導委員會協調下,多名武戲泰鬥以及全國京劇專家就《大鬧天宮》的劇本創作、舞臺呈現、表演風格等展開研討。《大鬧天宮》的藝術指導團隊也可以用「豪華」二字形容,包括李幼斌、楊少春、張四全、張關正、趙景勃、葉應援等京劇界泰鬥級人物齊聚一堂,而影片導演程籙本就來自於京劇世家,在戲曲、影視界摸爬滾打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舞臺和片場經驗。



回顧過往的京劇電影項目,像《大鬧天宮》這樣大規模的、由全國11個院團武戲精英通力協作,破除門戶之見、行業之限的作品幾乎是前所未有的,正如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維康所說:「《大鬧天宮》為京劇藝術傳承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一大創舉。」



舞臺表演結合電影技術,綻放京劇藝術之美


《大鬧天宮》取材於膾炙人口的經典名著《西遊記》,孫悟空的形象也已經家喻戶曉,如何在繼承傳統京劇文化的基礎上對這一劇目進行創新,以滿足觀眾在大銀幕觀看的需求,成為了橫亙在主創面前的首個難題,「《大鬧天宮》劇組在成立伊始便定下了先有舞臺版,再有電影版的大方向」,程籙在導演闡述中談到。


在這一大方向的指引下,舞臺版《大鬧天宮》於2017年12月率先與觀眾見面,在福建京劇院的牽頭下,該劇目在福州市鳳凰劇院成功首演,美輪美奐的舞臺場景、精彩紛呈的武打動作讓現場觀眾拍手稱讚,獲得了業內專家的一致認可。在導演看來,立足於舞臺版,又要高於舞臺版,成為了《大鬧天宮》電影版的目標,而為了將京劇舞臺藝術與電影敘事方式相結合,主創從劇本創作、舞臺表演以及舞美布景等多個方面對《大鬧天宮》進行了革新。



在劇本創作上,《大鬧天宮》基於著名戲曲劇作家翁偶虹的文學劇本進行了二次改編,「戲曲不能離開程式,但是拍攝京劇電影又不能完全被程式所局限」,福建電影製片廠副總經理吳增仙談到。也正因於此,在進行電影版《大鬧天宮》的拍攝時,主創對舞臺版的多場戲份進行了刪改和重新編排,為了讓《大鬧天宮》敘事更加緊湊,以適應電影的節奏和時長,原舞臺版中的一些武戲部分被精簡,同時有效藉助平行蒙太奇等電影剪輯手法,讓觀眾更好地代入故事。比如,在孫悟空大敗溫天君的場景裡,巧妙將角色的唱詞內容「響天鼓震聲勢多威武」插入其中,在有效貫穿故事的同時通過剪輯手法讓作品真正達到了電影級的流暢度。


另一方面,《大鬧天宮》在舞臺表演上也進行了一番突破。劇中的靈魂角色孫悟空並非由一個演員主演,而是由中央戲劇學院的王璐、福建京劇院的李哲、北京京劇院的魏學雷和詹磊四名青年武生分演不同場次的孫悟空。四個孫悟空在舞臺上各展風採,全方位表現了唱念做打等技藝,有助於塑造更立體豐滿的孫悟空形象,從而進一步凸顯猴戲的靈動性和趣味性。



「《大鬧天宮》最重要的創新,在於京劇結合數位技術在新時代呈現」,在《大鬧天宮》的專家研討會上,中國戲曲電影產業聯盟執行主席梁漢森如此形容影片的技術突破。的確,用現代電影技術呈現京劇舞臺之美,無疑是《大鬧天宮》最為矚目的一大創新,為了能夠更貼合當下觀眾的影視審美,主創在《大鬧天宮》中運用了一些CG、動畫等現代技巧,利用現代科技提升電影的整體觀賞度。比如,為了強化「金箍棒」這一象徵性元素,主創通過CG技術加入了一段孫悟空「舞棍」的畫面,增添了影片的趣味性和觀賞性;同時在孫悟空大戰天兵天將的戲份中,又通過電腦特效製造出大軍壓境的緊張感。


更重要的是,這些現代化的技術並非簡單羅列,而是基於舞臺表演,為推進故事主線服務,正如導演程籙所說:「在不傷害戲曲本體藝術形態的前提下,讓觀眾在大銀幕前看懂。」藉助這些現代技術,電影版《大鬧天宮》也成功完成了劇場表演無法達到的效果,將京劇的舞臺魅力和電影的製作手法相結合,呈現出了更具視覺衝擊力的《大鬧天宮》。



傳承優秀京劇文化,將《大鬧天宮》打造成為「國家名片」


1905年,中國誕生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是京劇電影,1948年,中國的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也是京劇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京劇電影一直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而京劇和電影也一直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正如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閆少非所說:「京劇(戲曲)元素的加入讓中國電影的文化底蘊更加深厚。」


「它(《大鬧天宮》)現在就應該進高等藝術院校的課堂,它完全是個範本,可以進學校去」,在《大鬧天宮》的專家研討會上,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仲呈祥談到了《大鬧天宮》對當下年輕一代觀眾科普京劇文化的作用。的確,過去一些年輕觀眾對京劇藝術不甚了解,而京劇經典劇目通常也只在老戲迷中口耳相傳,始終無法達到破圈效果,在筆者看來,此時應運而生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能夠有效助力京劇在年輕觀眾中的傳播,起到傳承京劇文化的作用。



一方面,京劇電影《大鬧天宮》藉助電影科技手段和更加豐富的視聽體驗展現京劇舞臺表演的精髓,能夠有效吸引年輕一代觀眾的注意,讓更多觀眾喜歡京劇,從而達到普及京劇知識、培養京劇愛好者的目的。在導演王小帥看來,《大鬧天宮》中精彩紛呈的武戲內容對當下年輕一代觀眾有很大的吸引力:「影片中的武戲非常精彩,很適合孩童觀眾。」



另一方面,藉助電影這一形式,能夠讓京劇這一國粹藝術更好地留存,為後世提供寶貴的文獻資料,讓更多後人了解京劇武戲。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在《大鬧天宮》研討會上提到:「京劇電影工程(的作品)將我們民族傳統的那些最精髓的東西保留下來,讓我們不斷的傳承下去。」正如如今的觀眾在觀看100多年前的《定軍山》時仍然會拍手稱絕,若干年後,觀眾在重看京劇電影《大鬧天宮》時也會被片中展現的戲曲文化所折服,從而彰顯出影片歷久彌新的價值。



此外,京劇電影《大鬧天宮》還承擔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開、走出去」的重任。《大鬧天宮》總監製、福建京劇院院長金於賢在接受採訪時曾談到,「通過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的排演,能夠提升和重振京劇武戲的雄風。」影片的成功上映,不僅能讓以《西遊記》、孫悟空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同時通過多渠道發行,將影片傳播至全國乃至海外地區,也能夠讓更多人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風採,進一步弘揚國粹藝術,真正將《大鬧天宮》打造成為傳播優秀文化的「國家名片」。


— THE END —


作者 | 邁克李

主編 | 彭侃

編輯 | 楊倪

相關焦點

  • 傳承國粹、弘揚文化,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石破天驚
    影片以京劇與電影兩種藝術形式相結合將這一經典劇目呈現在觀眾面前,而《大鬧天宮》的成功問世,不僅是京劇史上的一大創舉,同時本片對於傳承京劇文化也有著重要的意義。高規格組織架構+頂尖主創班底,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出手不凡「2017年夏天,彷佛命中注定一般,我與京劇再次結緣。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小筋鬥」何以翻出「大世界」
    它就像片中的主角孫悟空那樣,「小筋鬥」翻出「大世界」,對於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京劇電影工程」前20部唯一武戲眾所周知,「京劇電影工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國家級歷史性文化工程,被列為中宣部專項重點項目給予支持。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小筋鬥」何以翻出「大世界」
    它就像片中的主角孫悟空那樣,「小筋鬥」翻出「大世界」,對於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京劇電影工程」前20部唯一武戲  眾所周知,「京劇電影工程」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國家級歷史性文化工程,被列為中宣部專項重點項目給予支持。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來啦,這樣的「美猴王」不一般
    ,展現國粹之美、武戲之美、猴戲之美,很好地傳承發展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望衝擊金雞百花大獎。 可以說,福建京劇院在京劇這個國粹大舞臺上,在「大家」林立、「名角匯聚」的兄弟劇團面前,堪稱「小弟」。而能讓「小弟」躋身「大家」之列,融入京劇電影工程創作隊伍,讓「小馬」拉起傳承傳統文化的「大車」。這種信任,這樣安排,不能不佩服中央老領導的遠見與卓識。
  • 《大鬧天宮》「打」出京劇電影新實踐
    1905年,老生名角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在前門大觀樓放映,正式拉開了中國電影及京劇電影的歷史序幕;2020年,由經典名著《西遊記》改編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全國公映,在大銀幕上再次展現了傳統國粹魅力。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是一部致敬之作
    蘇毅,電影劇本中心策劃室主任,創作了《刑警的故事》《戰士日記》《秋天的流行雨》等多部電視劇、電影,參與眾多電影劇本評審工作。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的研討會上,蘇毅從文藝創作的角度出發來剖析電影的成功之處。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獲東京國際電影節「藝術貢獻獎」
    臺海網11月2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1日,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福建京劇院、首都京胡藝術研究會共同出品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藝術貢獻獎」,這是該影片斬獲第十四屆加拿大中國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之後再次獲得國際大獎,對世界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獲 東京國際電影節「藝術貢獻獎」
    本報訊 (記者 鄭昭) 1日,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福建京劇院、首都京胡藝術研究會共同出品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藝術貢獻獎」,這是該影片斬獲第十四屆加拿大中國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之後再次獲得國際大獎,對世界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國的京劇武戲、弘揚國粹藝術具有積極意義。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獲好評
    作為「京劇電影工程」前兩批20部入選作品中唯一一部武戲影片,由福建電影製片廠、福建京劇院和首都京胡藝術研究會共同出品的《大鬧天宮》日前在京舉行了首映式和研討會。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該片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守正創新的時代精神。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獲好評
    東南網9月2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肖榕) 作為「京劇電影工程」前兩批20部入選作品中唯一一部武戲影片,由福建電影製片廠、福建京劇院和首都京胡藝術研究會共同出品的《大鬧天宮》日前在京舉行了首映式和研討會。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該片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守正創新的時代精神。
  • 分享精彩:京劇電影《大鬧天宮》首映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仲呈祥: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值得我們尊敬18日,在北京百花影城舉行的由國家京劇院主持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獲東京國際電影節「藝術貢獻獎」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參與出品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再度斬獲國際大獎榮獲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藝術貢獻獎」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活動11月1日在東京閉幕並舉行「金鶴獎」頒獎儀式,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福建京劇院、首都京胡藝術研究會共同出品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獲得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全國公映!它與順昌有著深厚淵源
    啟動儀式上,專家們對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好評如潮,認為是精彩的京劇武戲和電影手法的完美結合,是一部集大成之作,展現國粹之美、武戲之美、猴戲之美,很好地傳承發展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望衝擊金雞百花大獎。知道嗎?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官宣定檔
    這一次憑藉著豪華團隊的助力,這位蓋世英雄將以既古典又現代的方式與我們見面——9月18日,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將在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全國公映啟動儀式。舞臺走上熒幕創新傳承國粹從舞臺到大熒幕,可不只是布置機位的問題。
  • 京歌《禮讚大聖》作為京劇電影《大鬧天宮》賀禮大曲在福建順昌首發
    中工網訊 11月26日,在「京劇電影工程」武戲《大鬧天宮》喜獲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獎提名之際,京歌《禮讚大聖》作為該劇賀禮大曲,在齊天大聖文化發源地福建順昌首發,成為第六屆海峽兩岸齊天大聖文化交流活動最為吸睛的一首歌曲,受到了「大聖」粉絲們的交口讚譽及廣大聽眾的一致好評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官宣定檔
    這一次憑藉著豪華團隊的助力,這位蓋世英雄將以既古典又現代的方式與我們見面——9月18日,中國「京劇電影工程」重頭戲、由福建京劇院和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共同承擔創排拍攝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將在北京金雞百花影城舉行全國公映啟動儀式。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北京首映
    歷時3年,集中11家全國京劇院團院校,36名優秀青年武戲演員,其中孫悟空一個角色就用了4名演員……昨天,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在北京舉行首映式,兩百多名觀眾在看完影片後報以熱烈的掌聲。京劇電影《大鬧天宮》是「京劇電影工程」前兩批20部中的唯一一部京劇武戲,被列入第二批京劇電影工程首個項目。該片由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旗下的福建電影製片廠、福建京劇院、首都京胡藝術研究會共同出品。
  • 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北京首映
    歷時3年,集中11家全國京劇院團院校,36名優秀青年武戲演員,其中孫悟空一個角色就用了4名演員……昨天,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在北京舉行首映式,兩百多名觀眾在看完影片後報以熱烈的掌聲。
  • 張玫、楊赤在美弘揚國粹京劇花絮
    講座中,張玫首先介紹了中國京劇起源、發展的概況,之後生動介紹了京劇的藝術特徵、表演形式、流派傳承與欣賞,以及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審美價值。她還介紹了大連京劇專業劇團與民間票社的發展現狀。楊赤則從京劇專業的角度進一步闡釋張玫的觀點。講座接近尾聲時,張玫表演了傳統戲《遊龍戲鳳》選段,楊赤與三位年輕演員侯宇、楊鵬程、胡嘉博則表演了《智取威虎山》《打龍袍》《霸王別姬》等經典劇目選段。
  • 中國文聯原副主席仲呈祥: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值得我們尊敬
    「《大鬧天宮》這四個字就非常吸引人,是童年難以忘懷的記憶;我想這部電影對孩童是很有吸引力的,尤其武戲非常精彩,幾位青年武戲演員表現非常出色。」導演王小帥觀看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後連說了幾次「非常」。18日,在北京百花影城舉行的京劇電影《大鬧天宮》全國公映儀式暨研討會上,專家、學者以及戲迷給予了電影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