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守護者》肖途原型:袁殊的政治色譜,以及情報世界的赤橙藍紫

2021-02-08 甲10號

左起:阿英、袁殊、黎莉莉(錢壯飛之女)、李一氓、李克農、袁牧之

看看這些名分:中共情報人員,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情報員,CC系特務,軍統特務,日本特務,汪偽高官。於是,他作為男主的原型,出現在諜戰劇《偽裝者》、諜戰遊戲《潛伏之赤途》、《隱形守護者》之中。於是,出現了這一幕:袁殊在1982年10月剛獲平反,就有老同志聯名寫信,認為袁殊被捕後叛變,投靠日本人,是真正的漢奸,不該平反。1987年底,袁殊病逝,骨灰盒上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的烈士牆上。但是,他的平反結論裡仍然有一句話:「犯有嚴重政治錯誤」。平反時,他的黨籍得到恢復,但是,黨齡卻是從1946年重新入黨算起,這比他第一次入黨的1931年,足足晚了15年。爭議在他身後一直沒有平息,焦點在於,袁殊的多重身份背後,他的真實政治底色到底是什麼,「他到底是姓蔣還是姓汪」?


平反後,袁殊有次說起黨齡,掉了眼淚:「他們欺負我,抹掉了我15年的黨齡。」袁殊第一次入黨是在1931年10月。那天,他按通知要求走進上海愛文義路的一家咖啡館。中央特科負責人潘漢年招呼他坐下,向他介紹了身邊的王子春(歐陽新)。潘漢年說組織批准了他的入黨申請,今後由王子春單線聯繫並領導他的工作。潘、王給袁殊布置的任務是,尋找機會打入敵人內部搜集情報,做一個「白皮紅心蘿蔔」式的情報人員。袁殊在王子春指導下,通過關係打入CC系頭目吳醒亞的特務系統,先任「編外特別情報員」,後來擔任了「幹社」情報股長。袁殊又借吳醒亞之力得到一個記者身份,經常參加日本駐上海領事館的新聞發布會,結識了巖井英一。巖井表面身份是領事館官員,實際是日本外務省情報人員。袁殊有意接近巖井,巖井也有意尋找中國人做情報關係。袁殊日本留過學,日語流利。兩人各有所需,搭上關係。袁殊答應將通訊社不便發布的新聞材料提供給巖井,巖井答應把領事館將要發布的消息提前告知袁殊,幫助袁殊「搶新聞」。經過一段時間配合,巖井感到滿意。袁殊正式成為日本領事館僱用的情報員,每月有200元的「交際活動費」。袁殊20歲出頭的時候,就在情報戰線有了三重身份。不過,這一切都是在中央特科指導下進行的,雖然「白皮」,卻是「紅心」。如果事情一直這樣順利發展下去,袁殊的黨齡就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時事晦暗,四方風動。1935年初,上海的中共地下組織受到嚴重破壞,袁殊連續兩次在約定的時間地點,都沒有見到王子春。袁殊不知道,王子春已經緊急轉移前往蘇聯,後來在蘇聯不幸犧牲。情急之下,袁殊找到夏衍幫忙。幾十年後,夏衍還記得這件往事。「大概在1933年(應為1935年之誤)春,他(袁殊)忽然約我見面,說他和特科的聯繫突然斷了,已經有兩次在約定的時間、地點碰不到和他聯繫的人,所以急迫地要我幫他轉一封給特科領導的信。按規定,特科有一個特殊的組織系統,為了安全、保密,一般黨員是不能和特科工作人員聯繫的,因此我對他說,我和特科沒有組織關係,不能給他轉信。但是他說情況緊急,非給他幫忙不可,又說,把這封信轉給江蘇省委或者任何一位上級領導人也可以,當時白色恐怖很嚴重,他又說『情況緊急』,於是我想了一下,就同意了他的要求,把他的信轉給了蔡叔厚。我也知道,蔡這時已從中央特科轉到了第三國際遠東情報局,但他的組織關係還在中央特科(吳克堅),所以我認為把袁殊的信交給蔡轉,是比較保險的。想不到那時第三國際遠東情報局正需要袁殊這樣的人,於是袁的關係也轉到了國際情報局。」 遠東情報局指定的單線聯繫人是個學生打扮的「小李」。第一次見面,袁殊在指定的時間地點向來人問道:「你是復旦學生嗎?」來人答出暗號,就此接上了頭。這時,中央特科也派出劉長勝接替王子春來與袁殊聯繫。劉長勝發現情況有變,就沒有再與袁殊聯繫。於是,袁殊與中央特科的聯繫、與中共地下黨組織的聯繫就此中斷。現在的人可能不理解,袁殊的組織關係不是轉到遠東情報局了嗎?何談中斷?彼一時,此一時也。那時,調轉組織關係完全不像今天,有大紅印章的介紹信,有全套的文字檔案材料,有健全的組織體系,有便捷的通訊和機要交通系統。那時,是嚴峻的白色恐怖環境,是極為隱蔽的秘密地下工作,尤其中央特科這樣的情報保衛組織,安全保密是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幹部與組織之間的聯繫,大多都是單線聯繫,聯繫的唯一紐帶,就是秘密接頭的那位上線。上線一旦意外變化,無法聯繫,很可能就意味著組織關係的中斷。那個年代,有多少共產黨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永遠與組織失去了聯繫。遠東情報局雖然是共產黨,但它是共產國際的組織,與中共情報組織互不隸屬,沒有直接組織關係。工作中如果需要溝通,只能通過上級機關,彼此不能橫向聯繫。袁殊可能以為,他加入遠東情報局,就等於接上了組織關係。但是,此組織非彼組織。這就是當時地下工作的現實。蔡叔厚,就是將袁殊關係轉入遠東情報局的那位同志,在一年之後,也遇到了和袁殊同樣的困局。他的上線聯繫人突然消失,此後一直沒有等到上級再派人來與他聯繫。兩年後的1938年,蔡叔厚在一個抗日小型集會上遇到劉少文,得到他是上海地下黨負責人,就向劉少文說明了自己的情況,並開始繼續為黨做了一些工作。蔡叔厚以為,自己的組織關係這就接上了。但是直到1943年,他與一個同志談起很久沒有看到黨內文件了,才知道自己竟一直是被當做「黨外人士」。他馬上找有關同志提出恢復黨的關係,但是,因為當時情況所限,沒有能夠解決。白色恐怖下的情況就是如此。國民黨竭力剿殺,形勢極為嚴峻,脫黨叛黨者不在少數,有些人叛變後還潛伏在組織內部,充當內奸,危害極大。對待一個中斷了組織關係的人,如何鑑別他的真實政治狀況,那時既無法外調,也沒有證明人可以詢問,沒有檔案資料可以查證,沒有組織能夠出具證明。只能保持必要的適度警惕與懷疑,只能聽其言觀其行。如果輕信,就可能導致災難。所以,當袁殊1935年進入遠東情報局後,尤其當他在1937年再度見到潘漢年講述了自己的情況後,他以為組織關係就此接上了。袁殊的黨齡問題,如果僅僅是因為遠東情報局這一段經歷,那麼後來經過詳細調查決定平反時,黨齡計算時間也可能會是另一種結果。但是,袁殊加入遠東情報局之後不久,又出了一件事情,使問題更複雜了。


「犯有嚴重政治錯誤」,袁殊平反結論中的這句話所指何事?從已披露的史料看,大致與兩件事情有關。他的被捕源於遠東情報局負責人華爾敦的被捕。華爾敦是蘇聯立陶宛人,1933年派遣來華,因為叛徒陸海防的出賣而被捕。他被捕後拒絕回答任何問題,被稱為「怪西人」。國民黨特務從「怪西人」身上搜出一個筆記本,上面有袁殊的名字。袁殊立即被捕。審訊中,國民黨特務問:和你經常在一起的那個女人是誰?特務問的這個女人,是著名電影明星王瑩。王瑩此時已是中共地下黨員,國民黨特務對她早有懷疑,苦無證據下手。袁殊與王瑩是結識多年的好友。就在前一年,王瑩在日本留學,國內輿論有些不利於她的傳言。袁殊受巖井資助,專程前往日本探望,回國發表訪問記《王瑩在日本的動靜》,澄清了許多謠言,王瑩甚為感激。袁殊認為王瑩只是一個演員,他們只是交往密切的朋友,說出王瑩的名字不會給王瑩造成什麼傷害。於是,袁殊說出了王瑩的姓名。國民黨特務又要求袁殊約見王瑩。結果,王瑩被捕了。王瑩的被捕,引起不少與袁殊認識的地下黨員的緊張,夏衍就趕緊轉移隱蔽起來。幸而王瑩被捕後應付得體,國民黨特務又沒有充足證據,只得將她很快釋放了。戴笠想把袁殊拉入麾下,派人專程來上海,帶話給袁殊:「你的事我都知道了,等風波平息後,你可以加入到我們團體裡來。你還年輕,擺在你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就此完結,要麼參加蔣委員長領導的抗日工作。」在這個關頭,袁殊寫了如下的話作答:「我不認識『怪西人』,過去也不認識陸海防。但從事過共產黨的秘密情報工作。現在中日兩國的問題是抗日問題。希望蔣先生領導全國人民抗日。」袁殊被捕後的這些表現,以共產黨人面臨考驗時應具有的政治操守來衡量,差距是顯然的。1954年審幹,組織給袁殊做的政治結論指出:1935年被捕時自首變節有嚴重政治錯誤,後來為中共做情報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另一件與「嚴重政治錯誤」有關的事情,發生在1941年袁殊介紹潘漢年與巖井英一見面的時候。這次抓他的是汪偽特工總部。袁殊因為執行軍統任務謀刺李士群,事情敗露遭捕。他覺得巖井英一能救他,就發出了求救信息。巖井此時已是日本駐上海總領事館副總領事,掌管情報機構「特別調查班」,對外名義是「巖井公館」。巖井得到消息,出於自己的算盤,把袁殊撈了出來。由此可見,袁殊此時與軍統、汪偽、日特之間的糾纏瓜葛,已經很深了。同時,他與分別多年的潘漢年也恢復了聯繫。時間進入1941年5月,潘漢年為了拓展對日情報渠道,決定與巖井會面。牽線人找的就是袁殊。見面前,袁殊詢問如何向巖井介紹潘漢年。潘漢年說:你就說我是你過去的老師,叫「胡越明」,是個左派人士,一向反蔣,目前在香港,主張中日和平解決爭端,可以在香港幫助搜集大後方的戰略情報。但是,還是出問題了,而且出得很蹊蹺。不知因為什麼,袁殊提前向巖井介紹潘漢年時,沒有按照事先的商定,還是透露了潘漢年的真實姓名和真實身份。背棄約定,出爾反爾,此乃情報工作之大忌,嚴重危及信任關係。多年後袁殊之子問袁殊:把潘漢年真實身份告訴巖井英一,算不算供出了共產黨的重要人物?袁殊答:不能這麼說,如果不說潘漢年的真實身份,見面就起不到什麼作用。這個解釋是勉強的。問題的要害在於:既然有這個考慮,為什麼在事先商議時不說?為什麼事先不向潘漢年請示?擅自背棄約定,私自把潘漢年的真實身份透露給日本特務頭目。這是把誰當成了自己人?袁殊平反之後,有負責同志告訴袁殊之子:袁殊平反結論中「犯有嚴重政治錯誤」,即指此事。負責同志還說,這也是袁殊平反的最大障礙,有人暗示他改口,反正其他人也不知情,但他堅持不改口。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某些領導學管理學提倡的理念。但是,在秘密情報活動中,這個理念有時要反其道而行之。有價值的情報,多出自敵手內部。能拿到情報的人,必須與敵對營壘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人,不可能白紙一張,觀之氣象,往往混沌不清。如果固執政治潔癖,如果堅持疑人不用。那麼,情報工作就無從談起。袁殊第一次被捕後的表現,難免使組織與同志對他產生疑問。1936年5月,袁殊在南京模範監獄和湖北反省院關了8個月後釋放了。他回到上海,想聯繫黨組織,找到了著名電影編劇孫師毅。孫師毅與地下黨有聯繫。孫師毅見到袁殊,劈頭就是一句:「你回到上海是幫助特務抓人的呢?還是來看望老朋友的呢?」袁殊連忙解釋:「我回上海來,就是要向老朋友請示今後個人行止的。」孫師毅將袁殊的情況告訴了負責上海左翼文藝工作的馮雪峰。馮雪峰幾十年後回憶道:「1936年8、9月間,袁殊剛從漢口監獄中出來,到上海來找關係。潘漢年這時懷疑袁殊替幾方面做情報,他派我去同袁殊談過一次話,記得談的要點是,要他到當時他認為可以活動的關係方面去活動,並沒有決定他同我們之間的確定關係,只答應他以後可以繼續來聯繫。當時也給過一點錢,他當時很窮。」袁殊沒有得到明確的指示和任務,又跑到日本去上學。那時巖井已回到日本,在外務省工作,資助了袁殊在日本的全部費用。1937年4月,袁殊從日本回到上海,再次找到馮雪峰。當時地下黨的許多同志都認為袁殊已是「轉向」人物,不能輕信,夏衍尤其心存芥蒂。馮雪峰只得讓袁殊先利用舊關係找點事情做起來再說。袁殊便去找幫會關係,由杜月笙資助他辦了一個並不起眼的「時事刊行社」,實際做了杜月笙門下的食客。七七事變後,正當袁殊在政治上彷徨踟躕無所歸依之際,他見到了分別6年的潘漢年。袁殊匯報了這些年的經歷,希望能夠「歸隊」,重新在黨的領導下為革命盡一份力量。6年前,潘漢年把袁殊引上了革命道路。那時的袁殊,年方二十,少年英發,嚮往革命,一個可堪造就的紅色青年。6年後再度聚首,雖然青春依然,可是,他的政治色彩似乎有些模糊了。潘漢年深諳情報規律與策略,認為對袁殊應該爭取,恰當運用,不應拒之門外。潘漢年讓袁殊先參與一些統戰工作,從事一些抗日救亡運動和抗日宣傳工作。潘袁會面後不久,戴笠找到了袁殊,表示要委以重任,希望他在上海淪陷後堅持敵後開展情報特工活動。袁殊報告了潘漢年,潘漢年認為這個機會可以利用,同意他加入軍統工作。袁殊隨後被任命為軍統上海站少將情報組長。巖井英一也向袁殊發出邀請。袁殊分別向潘漢年和軍統匯報並得到同意。袁殊又進入了日本領事館的情報系統。這樣,在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袁殊在上海隱蔽戰線又有了三重身份。不過,在起初的約兩年時間裡,袁殊主要還是為軍統工作。因為中共這個時期不是很重視他,1937年冬天潘漢年撤離上海到香港工作後,他和袁殊的單線聯繫也暫時中斷了。日本方面這時也沒有對袁殊提出更多要求。而軍統則對袁殊抓得很緊,袁殊參與軍統針對日偽的情報和暗殺,幹了不少事。1938年秋天,戴笠在香港召開軍統骨幹人員座談會,並表彰獎勵敵後有功人員,袁殊應召參加。會上,戴笠對潛伏敵後有功人員先是獎勵,並送給每人兩把最新式加拿大無聲手槍,然後又冷冷說道:「你們可以用它殺敵,但是,誰要是對黨國和團體不忠,兩面三刀,也可以用這個制裁他。」戴笠說這話時,眼睛盯著袁殊。袁殊明白,戴笠對他並不信任。開會期間,袁殊獲悉潘漢年在香港活動,設法見了一面。潘漢年對袁殊說了一番很有份量的話。「你這次來開會,說明戴笠待你不錯,他們對你的行動也很信任。現在雖說是國共合作時期,但本質上兩黨是對立的,一個人的前途是在關鍵時刻決定的,向右,你可以跟著戴笠幹下去,成為他的紅人。但我看你成不了戴笠的紅人,軍統是清一色的黃埔派,這就要看你自己的決定了。」袁殊問自己的組織問題如何解決。潘漢年說:這要看你以後的表現,將來再說。從潘漢年將信將疑的態度中,袁殊明白了,在潘漢年眼裡,他現在不是自己人了;但是,共產黨對他仍有期盼,仍然給他留有一扇門。袁殊回到上海後,執行軍統任務行刺李士群,計劃敗露被捕,他求助巖井英一後得到釋放。但是,巖井的解救是有條件的,他要求袁殊公開發表一篇論述中日關係的文章,也就是要袁殊公開「落水」充當漢奸。袁殊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雖然兩年前巖井找上門時,潘漢年同意他和巖井保持關係,但那是秘密情報活動。現在巖井要他公開投敵,性質完全不同了。真要公開「落水」,不僅無法向中共交代,軍統也不會放過他。但是他的命運現在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何去何從?潘漢年一年前在香港見過袁殊不久,回到延安參加中央會議。針對抗戰新形勢,新成立的中央社會部認為,必須以更大的魄力從敵偽上層尋找突破口,更加大膽靈活地運用新的策略手段,爭取一切可資利用的情報力量,開闢新的情報渠道。汪偽特務頭目李士群都被列入可以爭取的對象,袁殊更是應該爭取。1939年秋,潘漢年到達上海。很快,他與袁殊在百老匯大廈見面。這是改變袁殊後來政治前途與人生命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潘漢年分析道:「既然如此,你就聽巖井的安排好了。日本人內部有矛盾搞派系,巖井要把你推出來另搞派系另樹漢奸旗幟。如果你能以此為掩護更好地開展抗日情報工作,只要是真正『身在曹營心在漢』,將來總是會被人理解的。」袁殊有了方向,有了底數。他找巖井答應了要求,撰寫發表了一篇《興亞建國論》的文章,充當了一個「興亞建國運動」的頭目,擔任了特務機構「巖井公館」的情報員。後來,在日本與汪偽的權力鬥爭中,袁殊又擔任了汪偽政權的數個要職。以袁殊這些名義為掩護,潘漢年派了數名幹部滲透進日本情報機構,擴大了中共情報陣地。袁殊在潘漢年的領導下,充分發揮情報才幹,獲取提供了數份重要戰略情報,營救轉移了一些抗日愛國人士。袁殊「落水」後,一直擔心軍統報復。潘漢年想了個辦法,他找到一位和戴笠交情甚篤的資深人士親赴重慶,將一封袁殊向戴笠表白的信件送到戴笠手中。袁在信中表示,他將像李陵那樣忠於漢室繼續為抗日做貢獻,請戴笠予以諒解。戴笠鑑於蔣日之間的微妙關係和情報特工任務需要,回信對袁殊表示理解並加以安撫。1941年夏天,汪偽要搞大規模「清鄉運動」,袁殊被任命為清鄉委員會政治工作團團長。潘漢年向袁殊提出三條要求:一、履行這一職務時不能做直接危害人民的事;二、及時提供有關清鄉活動的情報;三、對敵偽抓獲的中共地方幹部要盡力保護營救。袁殊平反後,一位袁殊的上級領導給袁殊之子說:「袁殊立過大功。」另一位老幹部也說:「袁殊立下的功勞比我們多。」從1939年秋到抗戰勝利的數年裡,是袁殊做「白皮紅心蘿蔔」,為抗戰事業,為中共情報工作立下功勞的重要時期。那幾年,袁殊周旋在兩國四方之間。他把從日方獲取的許多重要情報向中共提供,也將許多情報向軍統通風報信,同時,對巖井和汪偽交給的任務也不敢怠慢,賣力操持應付。他在接受潘漢年代表中共領導的同時,也在著意為自己另留後路。對潘漢年交給的任務有時也並未完全盡心盡力。尤其在潘漢年撤退到淮陰根據地之後,潘漢年情報系統的一些幹部有時去找袁殊聯繫,袁的態度是消極應付,甚至拒絕見面。他把潘漢年的真實身份透露給巖井,也發生在這一時期。
在自然界,決定色彩的,不僅有色相,還有亮度和飽和度。大紅之色,如果摻入其他顏色,不僅亮度、飽和度要打折扣,色相本身也會起變化。如何看待袁殊的政治色彩?是高飽和度的純紅嗎?顯然不符合實際。但是,他的政治底色無疑是紅色的,這得到了組織的認可,也是歷史的事實。1937年 9月,周恩來介紹閻寶航秘密入黨時,黨內有人提出不同意見,認為閻寶航的經歷比較複雜。周恩來說:「他複雜,你不複雜,他能做的事,你能做得來嗎?我們吸收一個黨員不是看他出身怎樣,社會地位怎樣,而是看他的共產主義覺悟,有沒有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決心。」周恩來這番話,對如何認識袁殊其人,如何認識袁殊的複雜,啟迪良多。確實,袁殊的政治色譜是複雜的,不過,這正是歷史複雜性在他身上的反映,也是情報世界斑斕色彩在他身上的投影與折射。

有朋自遠方來

相關焦點

  • 《隱形守護者》肖途原型:袁殊的政治色譜以及情報世界的赤橙藍紫
  • 《隱形守護者》武藤純子歷史上的原型找到啦
    若問《隱形守護者》的魅力究竟有多大?B站粉絲1000+自發製作的視頻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 偽裝者明樓的原型袁殊號稱「五面」諜王,他的實力你無法想像
    一人身兼我黨的高級臥底,同時是國民黨的軍統高官、又是汪偽政府的經濟顧問,還是日本人手下的情報人員,可謂是身兼數職又相互矛盾。這麼一個實力強悍到不講理的間諜居然還真有原型,他就是我黨優秀的諜報人員—袁殊。袁殊原名袁學易、學藝,又名軍光,化名曾達齋,生於1911年,他是電視劇《偽裝者》中明樓的原型。 是電視劇《記憶之城》中朱今墨的原型。
  • 隱形守護者肖途扮演者李九霖介紹
    隱形守護者中的男主人公有著讓少女心血沸騰的外表,相信很多玩家在看到男主第一眼就非常的想認識這位真實生活中的演員了,下面18183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隱形守護者肖途扮演者李九霖介紹。 隱形守護者中的男主人公有著讓少女心血沸騰的外表,相信很多玩家在看到男主第一眼就非常的想認識這位真實生活中的演員了
  • 《隱形守護者》裡肖途的那些女朋友們
    最近在玩騰訊旗下的極光計劃工作室出品的諜戰類互動映像遊戲《隱形守護者》,這款遊戲是一款不錯的諜戰題材作品,其實與其說是遊戲不如說是電視劇更貼切。近年來諜戰片而且是優秀的諜戰片少之又少,能領小編我折服的除了柳雲龍的諜戰劇《風箏》也只有《隱形守護者》了。
  • 投資千萬的國產獨立遊戲《隱形守護者》 結局引人深思
    對於剛剛購買《隱形守護者》這款遊戲的你,或許會有那麼一絲原因是慕名而來。直到通關了這款遊戲,主角歷盡滄桑的情景歷歷在目,一股莫名的心酸油然而生。很多人都認為《隱形守護者》情節扣人心弦、結局感人至深。而最讓人印象深刻還是每個角色的形象塑造,歲月會沉淪,而人的心境也會隨之改變。正因為如此本作並不會很死板的建立正反兩派對立的局面,每一個角色都刻畫得有血有肉。
  • 互動敘事圖像冒險類遊戲 為數不多的優質作品《隱形守護者》
    《隱形守護者》原作是fantasia創作的視覺小說《潛伏之赤途》,遊戲講述一名留學日本歸來的愛國青年,在抗戰年代潛伏在敵後,周旋各方勢力之間,最終為中國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正能量故事。背景設定玩家扮演肖途,兩年前,他還是上海一個慷慨激昂的愛國學生,在街頭奔走疾呼「抗日救亡」,卻因年少血氣方剛,被逮捕入獄。釋放後老師安排他去往日本留學,兩年後,他當年的愛國學生形象早已被人們遺忘,老師與組織決定讓他打入敵人內部,玩家需要機智地扮演好這個「碟中諜」。一起回到戰火紛飛的動蕩年代,成為一名隱形守護者,親身體驗步步為營的諜戰人生。
  • 國產互動影遊《隱形守護者》扮演者號召大家拯救肖途
    國產互動影遊《隱形守護者》中,玩家操控的肖途不得不面對各種抉擇,一不小心就可能做出錯誤決定讓主角橫死當場。現在連其扮演者李九霖都看不下去了,特地發微博號召大家拯救肖途。
  • 《隱形守護者》主角肖途微博曬各種死法 在線求拯救
    《隱形守護者》是根據橙光作品改編的國產電影互動式遊戲,遊戲發售後受到玩家們的一致好評。遊戲中主角肖途從一名慷慨激昂的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名偉大的中共地下工作人員,在日本侵略者和國名黨之間生死拼搏。玩家需要操控主角肖途做出各種各樣的選擇,稍有不慎便會命喪黃泉。
  • 《偽裝者》中明樓原型的前世今生
    但其實歷史上是真實存在「明樓」這個人的,也就是明樓的原型。他的故事更加曲折離奇,更加不可思議。他就是袁殊。袁殊,本名袁學易,化名曾達齋,是中共情報史上五重間諜。在抗戰期間,為中共提供了重要的情報資源。提供過德、蘇開戰部署及日軍二戰期間的準確戰略情報。袁殊可是影視劇中的常客,他不只是電視劇《偽裝者》中明樓的原型,還是電視劇《記憶之城》中朱今墨的原型。也是《隱形守護者》中肖途的原型。袁殊於1911年3月29日出生於湖北蘄春蘄州鎮。其父親是老同盟會會員。
  • 隱形守護者劇情講了什麼 隱形守護者劇情背景角色介紹
    隱形守護者steam熱賣,有些玩家對遊戲的劇情不是很了解,這裡給大家帶來了隱形守護者劇情背景簡單介紹,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延伸閱讀: 隱形守護者steam多少錢 隱形守護者購買方法價格內容一覽 隱形守護者全成就怎麼達成 隱形守護者全成就達成攻略難點詳解 隱形守護者全章節結局觸發方法 全章節重要分支結局提示匯總
  • 國產互動影像作品《隱形守護者》榮獲App Store年度最佳迷人劇情獎
    近日,由New One Studio推出的創新性互動影像作品《隱形守護者》摘得了蘋果年度大獎,這部作品不僅叩開了國產互動影像創新的大門,也再次讓國產優秀作品站在了世界之巔。《隱形守護者》成了2019年度現象級作品,它的表現堪稱完美。
  • 隱形守護者 | 她們眼裡的英雄「胡蜂」,名叫肖途
    我的代號是「夜鶯」,上級是「農夫」老高,我倆多年來潛伏在上海,得到了很多日軍的情報,救了不少愛國的同志。離我獲取情報越來越近了,可突然出現了一個礙事的傢伙,他叫肖途,不僅是我打入的親日報社的同事,還是武藤的親信。哼,又是一個自以為是的臭男人。我從未想過與肖途有過什麼交集,畢竟日本漢奸都讓我噁心。 這天,淺野邀請我登上了火車,去南京情報局見證一場舉證會。
  • 趣談諜戰遊戲《隱形守護者》的道具:錯誤和被誤解為錯誤的
    今年1月以來,國產諜戰遊戲《隱形守護者》火了,這個真人互動劇照/影視解密遊戲講述的是抗戰期間地下黨肖途潛伏在日偽機構中的故事。
  • 隱形守護者莊曉曼結局
    隱形守護者莊曉曼結局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刺殺藤野博文的時候,得手之後也被殺掉。另一個結局是主角肖途參與刺殺計劃,能夠幫助莊曉曼活到最後,最後會加入共產主義陣營,且會和主角再見面,可惜沒和主角在一起,最後出國了。
  • 《隱形守護者》第二號是誰
    《隱形守護者》第二號是誰 在隱形守護者手遊中第二號到底是誰呢?
  • 《諜戰深海之驚蟄》陳山原型:中共王牌特工袁殊
    至此,陳山在劇中有了四個身份:本色陳山,日本諜報機關眼線,國民黨軍統情報人員,中共地下工作者。很多觀眾看了《諜戰深海之驚蟄》之後都表示,陳山既在日本特務機關工作,又為軍統搜集情報,同時還是我黨地下工作者,集多重身份於一身,堪稱傳奇,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其實,陳山的傳奇經歷並非完全杜撰,他的歷史原型,就是我黨的傳奇特工袁殊。
  • 《隱形守護者》五大女主劇情刻畫分析
    隱形守護者》中共有五名女主,在劇情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著幾位女主的身份、性格不同,在劇情中也有不少的刻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雪落軒門
  • 《偽裝者》明樓原型、王牌特工袁殊: 五重間諜世界罕見
    袁殊 當時的中共特科剛經歷顧順章叛變的重創,改組後急需新的情報人員打入國民黨系統。在王子春的指導下,20歲的袁殊(改名袁逍逸)迅速掌握特工所需基本技能。經表兄賈伯濤(黃埔一期生)介紹,袁殊結識了同鄉、時任上海社會局局長吳醒亞,並在其成立的CC系「幹社」中任情報股股長,很快又被吳介紹到「新聲通訊社」當記者。
  • 隱秘而偉大諜戰劇情冒險遊戲:隱形守護者
    《隱形守護者》是一款諜戰劇情冒險遊戲,玩家需要在波詭雲譎的環境中順利完成任務。《隱形守護者》長篇真人互動影像作品,創造屬於每個人自己的諜戰傳奇。遊戲已經登陸WEGEAM平臺、手機移動端!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在國家民族巨大的動蕩之中,一位名叫肖途的青年從日本帝國大學畢業,踏上了回國的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