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券商500億母基金開始發力,聚焦這些重點產業!國泰君安董事長...

2021-01-19 證券時報網

在國泰君安證券規劃實施「三個三年三步走」路徑構想的第一年,作為服務國家科技戰略,深耕產業、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磅舉措,國泰君安證券全資子公司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設立目標規模達500億的市場化股權投資母基金,近日正式邁出了券商私募子公司探索市場化母基金的第一步。

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近日,上海國泰君安創新股權投資母基金中心(以下簡稱「國泰君安母基金」)已完成首輪封閉,並已正式進入投資期。這是近兩年來唯一一支規模較大的券商系市場化母基金。按照計劃,國泰君安母基金目標規模500億,分期分批設立,首期規模80億,定位為具有投資銀行特色、服務於國家戰略和深耕產業的市場化母基金。該基金將充分發揮母基金的平臺優勢和資源集聚作用,依託國泰君安買方生態的雄厚資本與資源,重點投向符合國家科技和新經濟產業發展戰略的關鍵領域,助推科創企業高質量發展,為提升上海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積極貢獻力量。

國泰君安證券董事長賀青近日接受券商中國記者專訪,介紹了國泰君安母基金背後的戰略背景及投資思路。

踐行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

賀青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當前,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全球新冠大疫情,機遇挑戰前所未有。在這一重要歷史關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是新發展階段把握髮展主動權的先手棋,是奪取經濟發展新勝利的關鍵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在「國內大循環」為主的國家戰略下,作為「長期資本」的母基金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發揮資本與實體產業連接器功能,助力市場資源和產業資本有效配置,為市場主體賦能,為實體經濟賦能。

賀青說,國泰君安證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金融報國」為核心的企業文化。近年來,公司積極參與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同時,作為根植上海的國有企業,公司緊緊圍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主動服務上海強化「四大功能」、建設「五個中心」,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是公司作為唯一的券商共同發起設立了總規模300億元的上海科創母基金,為科創企業融資提供更多途徑,為上海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更強助力。

聚焦重點產業,培育戰略科技

國泰君安母基金將專注於人工智慧、量子信息和集成電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與腦科學;先進位造;新能源與新材料;新消費與服務等五大重點戰略方向,主要投資中國科技創新、新經濟、戰略新興產業等領域的頭部基金及項目,將通過自上而下優選產業賽道、挖掘結構性價值性機遇,構建一套具有全球視野和前瞻思維的系統性投資和研究體系。

賀青表示,作為頭部券商,國泰君安證券擁有雄厚的綜合實力和良好的品牌口碑,國泰君安母基金可充分藉助公司從宏觀到全行業、產業端強大的研究資源,為投資保駕護航。同時,公司擁有業內領先的投資銀行綜合服務能力,可為被投基金和項目提供從買方到賣方、從一級到二級的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實現深度賦能。此外,公司與眾多地方政府、核心產業龍頭、大型金融機構等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母基金可作為資本紐帶,協助被投基金及項目和公司戰略客戶生態圈建立廣泛連結,推動各方實現合作共贏。

把握時代機遇,實現融合發展

2020年是充滿挑戰與變革的一年。新冠疫情、中美貿易摩擦等對我國經濟發展外部環境構成嚴重威脅,少數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沉渣泛起,國內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大衝擊,經濟安全和金融安全風險凸顯。這些外部變化,也對國泰君安母基金的運營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和風險。

賀青說,國泰君安母基金將主動迎接外部環境變化對行業生態的影響,擁抱新思維、新方式,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優勢,認清形勢,找準方向,提升投資人收益,服務國家經濟發展。

同時,賀青強調,當前也是全球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的黃金階段。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總資產管理規模已由2007年的近50萬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末的近100萬億美元。國內相關行業也呈「井噴」式發展。例如,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股權投資基金登記的管理規模增長了11倍,達到10.96萬億元。在科創板上市企業中,近90%的企業上市前獲得過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股權投資本金達到704億元,相當於被投企業首發募集資金總額的40%。「這是時代給我們的機遇。」賀青說。

此外,國家和上海有關方面對國泰君安母基金的發展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今年,國泰君安的股東單位上海國際集團成功發行了優質企業債,專門募集資金用於認繳國泰君安母基金。

賀青表示,作為根植上海的頭部券商,國泰君安證券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以科技為核心、以資本為紐帶、以專業服務為根本,把握時代機遇,服務好實體產業,滿足投資人的回報需求。同時,公司也會強化資源整合,加強投資與研究、投行業務的融合發展,從多維度、多層面有效聯接政府、LP、產業集團、金融機構、子基金及被投企業等各方。

賀青說,如今的國泰君安證券正向著「受人尊敬、全面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投資銀行」的宏偉願景奮力奔跑,公司將不斷強化金融報國的責任擔當,攜手服務實體經濟,共同促進產業變革,為新時代新發展格局作出新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國泰君安500億母基金已完成首輪封閉 正式進入投資期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盧丹)近日,上海國泰君安創新股權投資母基金中心(以下簡稱「國泰君安母基金」)已完成首輪封閉,並已正式進入投資期,標誌著券商私募子公司邁出了探索市場化母基金的重要步伐。  據悉,國泰君安母基金是近兩年來唯一一支規模較大的券商系市場化母基金。
  • 國泰君安董事長楊德紅將離職,曾帶領實現「A+H」上市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楊董的過往經歷雖然與券商交集不多,不是土生土長的券商人,但是在國泰君安期間,主導推動國泰君安A+H上市,補短板,充實了公司資本實力。」一位國泰君安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21世紀經濟報導從多個消息源了解到,國泰君安董事長楊德紅即將離職,接任者已經確定,近日將官宣。
  • 券商板塊迎利好,國泰君安啟動回購+股權激勵!擬斥資不超21.7億回購...
    每經記者:王海慜 圖片來源:攝圖網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謝欣A股券商板塊又迎來利好!繼華泰證券之後,又一家頭部券商宣布了回購+股權激勵。今日下午,國泰君安向市場公告了回購+股權激勵計劃。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的A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為每股8.03元,約為國泰君安最新收盤價的一半。而從解鎖條件來看,未來三年,公司將重點考察歸母淨利潤、加權ROE在對標券商中的排名。國泰君安啟動回購+股權激勵今日下午,國泰君安向市場公告了回購+股權激勵計劃。而這也是繼華泰證券之後,又一家啟動回購+股權激勵的頭部券商。
  • 君得益FOF五天募資70億,國泰君安資管刷新FOF首發紀錄,李少君「三...
    君得益三個月(FOF)將首發規模提高了超過10億,國泰君安集團的號召力不容小覷。「君得益FOF」是國泰君安資管取得公募業務資格批覆後發行的第一支產品。據了解,國泰君安資管於2021年1月3日獲批公募業務資格,成為行業第14家獲得公募資格的券商或券商資管子公司。
  • 聚焦大灣區建設!珠海華發集團與國泰君安達成戰略合作
    6月16日,珠海龍頭國企華發集團與頭部券商國泰君安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擬通過投融資、併購重組和資本運作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澳珠一極的建設,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實現互利共贏。華發集團常務副總經理謝偉、國泰君安副總裁朱健代表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國泰君安黨委書記、董事長賀青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發展藍圖中的重大戰略部署,華發集團作為珠海最大的綜合型龍頭國企
  • 56億公募基金分倉佣金江湖大變局:頭部券商穩坐「白名單」 中小...
    摘要 【56億公募基金分倉佣金江湖大變局:頭部券商穩坐「白名單」 中小券商面臨出局困境】2020年上半年,基金行業為券商提供了56.57億元的分倉佣金,較去年同期大漲
  • 僅用4個月,國泰君安資管拿下公募資格,權益投資行業第二已成亮點...
    作為「頭部」券商資管,截至2020年三季度,國君資管月均規模為5722億元,位居行業第三位;主動管理資產月均規模為3586億元,僅次於中信證券(600030,股吧),位居行業第二位。國君資管公募資格獲批2021年1月3日晚,國泰君安發布公告稱,證監會核准國泰君安資管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
  • 10.69億,這家券商政府補貼拿到"手軟"!今年上市券商已瓜分35億...
    10.69億元的補貼由廣發證券集團旗下,廣發證券、廣發資管、廣發基金、廣發期貨、瑞元資本、廣發合信產業投資、廣發融資租賃、廣發乾和等8家全資或控股子公司獲得。值得注意的是,回顧過去幾年券商獲得補貼的情況來看,有兩大特徵:一是,近年來政府的補貼力度不斷加大;二是,幾乎都是頭部券商拿到大紅包,即政府對經營良好的頭部券商進行獎勵補貼,鼓勵券商做大做強,更好的服務地區發展。
  • 以華泰、國泰君安、平安證券為例:探究券商APP會員體系
    數據來源:海通證券研究所再加之受貿易戰等因素的影響,目前A股市場環境處於低迷狀態,股民入市情緒整體不高,2018年券業零售業務的發展可謂正在經歷一場寒冬,Winter is coming…在這樣的背景下,針對存量客戶分類分級的精細化服務逐漸在行業成為悄然展開,尤其是以華泰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以及平安證券為代表的頭部券商
  • IPO巨無霸國泰君安身後藏中原微勢力(附名單)
    ,開始其「抽血」301億元的上市之旅,繼而完成佔據「三甲」到贏得「榜樣」的逆襲表演。 根據安排,今年的第八批新股(共25隻)將於明天起,也就是6月18日起開始申購,其中主板8隻,中小板+創業板17隻,25家公司募集資金總額預計超過410億。 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巨無霸」國泰君安的發行認購。根據公開發布的信息,國泰君安將在明天發行15.25億股A股,發行價格19.71元/股,融資金額超過301億元。
  • 下半年頭部券商將「分食」146億元新增收入
    券商股中報業績普遍好轉,但頭部券商業績成長更佳。同時,相比一季度末,截至二季度末,中信建投、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等頭部券商的機構持股比例呈現升高趨勢。 近期市場的主角之一「券商股」,總是領先行情發揮領漲領跌的作用。這似乎也反映出市場對於牛市預期的微妙變化。
  • 國泰君安擬21億回購股份用於股權激勵 授予價格「五折優惠」
    來源:長江商報新《證券法》落地實施三個月,國泰君安(601211.SH)作為業內首家券商,試點推出股權激勵方案。公告顯示,國泰君安計劃使用不超過21.7億元回購公司股份4450萬股至8900萬股,用於實施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計劃。
  • 頭部券商大力參與同行定增,目的為何?
    中原證券強勢漲停,5大券商已浮盈4億中原證券股價今日強勢漲停,與上周五公告36.45億元定增獲得五大頭部券商的集中參與有很大關係,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以及國信證券合計出資金額11.95億元認購近2.54億股增發股份,佔此次定增募資總額的32.8%。
  • 國泰君安半價優惠購買自家股票 激勵效果究竟如何?
    相比之下,此次國泰君安採用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方式激勵員工效果更為明顯。有北京某大型券商投行骨幹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與員工持股動輒退出、轉讓份額相比,限制性股票的方案更能直達激勵對象,實現更好的效果。「期待國君的後續動作,能為行業帶來更多的借鑑意義。」
  • 國泰君安「道合-私募尋星」優勝管理人...
    來源:中國基金報日前,由國泰君安證券主辦的「道合—私募尋星」活動(19-20季)實盤比賽已經成功落下帷幕。根據產品收益、波動、回撤等指標,共有35隻產品成功上榜,對應共計31家管理人獲得「道合—私募尋星」活動(19-20季)優勝管理人。
  • 國泰君安CIO俞楓:提煉標準化服務對外開放,開放金融雲平臺已上線兩...
    國泰君安首席信息官俞楓表示,「開放證券是券商以重點場景為核心、以客戶旅程為主軸的業務經營模式重塑,涵蓋戰略定位、生態運行、組織形式、產品結構、運行機制、信息系統建設在內的全面轉型。」開放證券是一種促進能力整合,構建價值共同體的發展理念。傳統證券最重要的資源是資金和牌照,而開放證券最重要的資源是數據和能力。
  • 國泰君安詳解STS智能交易服務體系四大特色服務,智能化交易服務正...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券業交易系統建設加速,頭部券商國泰君安智能交易服務上線。12月初,國泰君安在其首屆金融科技大會中,正式發布了STS智能交易服務,打造極速交易、策略定製、專屬融券、尊享投研四大特色服務。
  • 2020券商人事大盤點!換了至少10家董事長或總裁
    來源:中國基金報2020年,券商行業依然湧現頻繁的高管變動潮,機構「掌門人」或「一把手」調整的消息常常見諸報端,引來業內熱議。據中國基金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超27家券商出現高管變動,其中10家以上出現新總裁或董事長走馬上任,同時財務總監、首席信息官等高管位置也有變化,更有機構提出以市場化方式公開招聘董事長。
  • 頭部券商強勢佔據第一方陣 中小機構搶食增量蛋糕
    原標題:狂收超200億,IPO業務大爆發! 頭部券商強勢佔據第一方陣,中小機構搶食增量蛋糕2020年,無疑是券商投行業務發展的「黃金大年」。從新三板精選層到再融資新規、從創業板註冊制到全面註冊制改革預期釋放,每一項政策改革及消息的出現,都意味著券商投行業務迎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 多家券商年底加急物色副總裁,中小券商需求更大,2020成券業人才...
    董事長職務一般由大股東委任。而根據券商規模的不同,總裁、副總裁則可能公開招聘。今年離任且暫無人接任的券商高管包括國聯證券副總裁楊明、國泰君安副總裁朱健、中原副總裁趙慧文、華林證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潘寧等等。國泰君安分管投行的副總裁朱健,於2020年8月31日離任,更換賽道並擔任上海銀行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