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券商高級別崗位批量釋放,甚至是副總裁職位。今年投行招聘最為火熱,中小券商的機會更多。
專注於券業中高層行業交流的機構——「券業行家」告訴財聯社記者,「近期收到大量高端人才的招聘需求,包括多家上市券商的副總裁崗位。上海本地營業部、分公司總經理的需求也很多,但分支機構年底的用人需求一直都有。」
據財聯社記者進一步了解,副總裁級別以上崗位招聘主要集中在中小券商,而分支機構重要崗位需求則屬於常年旺盛的狀態。
據財聯社此前統計,今年以來,至少20位上市券商高管(包括總裁、副總裁、首席信息官、首席風險官等級別)因辭職、工作調動、換屆、退休等原因離任。一方面原高管離任會帶來新的崗位機會,另一方面隨著業務拓展,券商也會有分管副總裁等高管崗位的新需求。
高級別崗位空缺
高級別崗位空缺情況,從今年離職高管方面可見一斑。據財聯社記者統計,今年券商的董事長、總裁、副總裁級別的高管離任不在少數。
根據相關數據和公司公告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2月3日,超過8家上市券商或券商上市主體的董事長職位發生變動,其中換屆和辭職是主要原因,包括東方證券原董事長潘鑫軍、中泰證券原董事長李瑋等;除了董事長崗位外,超過20位上市券商高管(包括總裁、副總裁、首席信息官、首席風險官等級別)離任。
董事長職務一般由大股東委任。而根據券商規模的不同,總裁、副總裁則可能公開招聘。今年離任且暫無人接任的券商高管包括國聯證券副總裁楊明、國泰君安副總裁朱健、中原副總裁趙慧文、華林證券副總裁兼財務總監潘寧等等。
國泰君安分管投行的副總裁朱健,於2020年8月31日離任,更換賽道並擔任上海銀行行長。朱健離任後,副總裁職務暫無人接任。根據wind數據,目前國泰君安僅有3位副總裁。值得一提的是,國泰君安副總裁人事變動大概率不會公開選聘。
高管職位空缺的還有國聯證券、華林證券。2020年10月13日,國聯證券原副總裁楊明因工作調動離任,副總裁職位空缺,且沒有確定人選。2020年2月26日,華林證券副總裁、戰略委員會委員、風險控制委員會委員潘寧提出離職,副總裁職務出現空缺,暫時無人替補。隨著董事長夫人主動請辭,華林證券告別「夫妻店」的爭議。
而另一方面是券商高級別崗位雖無空缺,但存在高管層面大換血的情況,比如中郵證券、國元證券等。
據此前報導,中郵證券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將雙雙變更,中國郵政集團黨組成員、總會計師郭成林將出任中郵證券董事長,中郵理財總經理步豔紅擬任中郵證券總經理。中郵證券的高管層面似乎面臨大變更。
國元證券高管層今年也是大換血,分管投行、債券業務副總裁沈和付、副總裁陳平和陳益民先後離任,範聖兵、劉錦峰、廖聖柱均於今年一月份到任,於強於2020年8月份履新國元證券副總裁。
此外,國海證券原總裁劉世安於2020年1月17日離任,由副總裁盧凱暫行代總裁。2020年7月3日,盧凱正式被聘為國海證券總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除了總裁人事變更外,董秘同樣如此,覃力於2020年9月4日擔任國海證券新任董秘。目前,國海證券共有5位副總裁。
多位券業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大型券商的高端崗位幾乎處於飽和狀態,而一些中小型券商仍有機會。近兩年,華泰證券、光大證券、國信證券均高調發布過全球招聘計劃。據wind數據,華泰證券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新設立的執行委員會委員已在去年底、今年初基本敲定。一般情況而言,大型券商的高管人事變動直接由國資確定委任,極少公開選聘。
投行招聘最為火熱,中小券商機會更多
如果從券商細分業務板塊來看,大投行招聘是今年的大熱點。財聯社早於9月份就發布過投行「不缺項目就缺人」的報導。德邦證券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邢端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大投行招聘算得上是今年的『兵家必爭之地』,不僅僅是『三中一華』,在整個行業內都是非常火熱的板塊。」
11月份,阿爾法諮詢的一張券商漲薪調研圖火爆網絡,引發市場一片譁然。圖中提到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和申萬宏源等多家大型券商,其中投行部門固薪漲幅30%,是漲薪幅度最高的部門,海通證券、中金公司給投行應屆生月固薪最高開到3.6萬、3.8萬。
一位券業資深人力負責人李俊(化名)告訴財聯社記者,「行業內大部分投行都在提高固薪,市場上關於漲薪的傳言也並非捕風捉影。」
受益於註冊制改革的紅利,券商投行業務迎來規模的爆發式增長。Wind數據顯示,從2020年初截至12月23日,59家券商投行合計保薦承銷了433單IPO項目,較上年同期增長87%;累計募集資金4560億元,同比增長83%。
不僅頭部券商不缺業務外,業務排名靠前的某中型券商投行人士曾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投行也不缺項目,當務之急是多招聘投行人才,計劃年內招聘上百人,招聘的最高崗位是董事總經理(MD)。」
邢端也告訴記者,德邦證券定下了「3年招聘3000人」的戰略目標,投行、資管及賣方研究是重點招聘方向,其中投行業務計劃三年內招聘500人以上,行業高級管理人員和行業組負責人是招聘重點。資管業務會逐步增加主動管理專家的比例。與此同時,德邦正在搭建賣方研究所,前期以核心人才招聘為主,包括所長、副所長、行業首席等等,計劃一年內達到100人左右規模,三年招聘300人。
雖然投行業務釋放了更多的崗位需求,但在人才選聘方面,頭部券商有很大的優勢。有業內人士曾告訴財聯社記者,「排名靠前的投行確實在擴招。之前大投行已經把標準高的人都招進去了,再大範圍招聘就得稍微降低標準了。」
另一方面,對於投行高級別人才而言,去往頭部券商的機會比較渺茫,這些券商投行的高級別崗位幾近飽和且穩定;相比之下,中小券商的機會更多。
「對於投行的高級別人才招聘方面,中小券商的機會更多。頭部券商連董事總經理(MD)都不太需要,實際需要的是項目承做人員,他們的痛點是項目多到做不過來。大型券商投行的高級別人員一般是內部培養為主,比如中金、中信等。所以一般來說,排名前20的券商高級別人才跳去頭部的機會很小。反而是中小券商對中高級崗位的需求很多,也需要能帶團隊、能做項目的MD。」李俊告訴財聯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