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活了!」從方艙醫院到城市「舞臺」 | 我的2020

2021-01-18 中國日報網

人物名片 姜興生

國採(武漢)會展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12月24日,姜興生(右)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展館現場指導布展工作。記者高勇 攝

18日,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閉幕。展會上簽約金額破800億元,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也正式揭牌,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又一次見證武漢站在舞臺中央。

帶著妻兒打包好的行李,一夜無眠

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位於武漢·光谷中心城,3年前投入運營,加上今年成為國際展覽業協會(UFI)成員,這裡是武漢唯一一家擁有ICCA(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和UFI雙會員身份的單位。

這裡每塊玻璃、每個電開關、每個展館的轉角,我都已非常熟悉。我站在這裡,百感交集,疲憊卻又充實,感動又自豪——如今這裡聚光燈打亮,傳來歡欣鼓舞的聲音,見證一個又一個輝煌。誰能想到,318天之前,這裡還瀰漫著緊張的氣氛,我帶著妻兒給我打包好的行李,一夜無眠,第二天趕到這裡。

這是我從事會展業以來的第一次——1月28日暫停營業,2月4日,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正式啟動場館建設「方艙醫院」,用於接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症患者。

「那麼多人來救我們,我們更要自救!」在簡單的籌備會上,我望著從四面八方、克服萬難來到這裡的員工,眼睛不禁溼潤。

經過24小時晝夜改造,會展中心改造完成「方艙醫院」,成功完成病床區1000張床板架設,實際投用840張床位。

會展中心團隊配合做好方艙醫院現場水、電、通信、網絡、視頻、停車、廣播、開關門、進門測量體溫、衛生清潔的工作,並且對接中心城區、公安、消防、城管、建設局、中建三局等職能部門的現場協調工作,配合建設方及時溝通併合力克服困難,以及醫護人員出入口、緩衝區、洗漱區、治療室四大配套服務區域的改裝工作。

後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及陝西省、福建省、山西省、海南省醫療隊醫護人員入駐,我們又幫著搬運存儲救援物資和設備。這個方艙醫院共投入480名醫護人員及各類後勤保障人員235人,我們會展中心團隊是他們中的一分子,24小時隨叫隨到,務必助力自己的城市打贏這場仗。

歷經七個月的沉寂「來活了!」

3月6日,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送走最後一批患者,正式休艙。

這是繼武體方艙醫院之後,武漢16所方艙醫院中第二個休艙的方艙醫院。71位勇敢的國採人逆風前行,義無反顧投身抗疫最前線,圓滿完成了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光谷會展酒店接待援漢醫療隊的系列抗疫保障任務,零感染、零事故。

「武漢,這算是治好了嗎?」我們將會展中心恢復如初,全區域無死角徹底消殺,送走已結成朋友的援漢醫療隊,我的鼻頭泛酸。

武漢終於保持住了多個「零」時刻,街上有人氣了,公共運輸恢復了,醫院能看常規門診了,學校開學了,但我還在等——

終於,2020年9月10日,歷經七個月的沉寂,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迎來疫後首場盛會——(第六屆)國際智能製造(武漢)論壇。

籌備會時,我感覺自己聲調都提高了:「來活了!」

會展業恢復了,這才是武漢「治好」了的指標之一啊!我們的城市一定能以別樣面貌再登時代舞臺!我在心裡鼓著勁。

提供安全、安心的參會環境,在這之後,我們先後承辦了16場大會、6場展覽,與去年數量持平,但分量提升了不止一個級別,全都是「光芯屏端網」等極具戰略意義的會展,科技創新內涵十足,幾乎全部為國家級區域級盛會,在武漢成為最亮眼的會展中心。

發展的脈動越來越強勁,心潮澎湃

11月20日,首屆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在咱們這兒開幕。總書記向大會致賀信。總書記在信中說:「此次大會在湖北武漢召開有著特殊意義!」

作為全國疫情最重、管控時間最長的省份,湖北遭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經濟重振也面臨較大困難。總書記說,「在湖北最艱難的時期搭把手、拉一把」。

我和「5G+工業網際網路」在場的產業人一樣心潮澎湃,我在光谷感受著武漢重振、光谷高質量發展的脈動越來越強勁。在產業發展的代表性城市武漢,作為展會人,通過展會、論壇等形式,把人才、企業、產業鏈各個環節「請」過來,聚集資源要素、對接市場供需、完善產業鏈條,助力武漢聚合創新動力。

同樣在今年,10月22日,全球產業會展聯盟、武漢國際會議促進中心、武漢產業會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落戶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

我們經歷的每個日子,我都記得非常清楚。2020年,對每個武漢人來說都是特別的一年。我們在每一天、每一分鐘、每一秒經歷一百種心境,我們怎麼可能忘記?

接下來,我們還將見證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將成為全球專業辦會辦展的目的地場館,見證中國光谷邁向世界光谷,還將見證風向標城市武漢走向更大的輝煌!

(記者李佳 整理)

【編輯:賀方程】

相關焦點

  • 方艙醫院的800塊拼圖
    2020年2月3日,洪山體育館成為首批被改建為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它是武漢市計劃或已經建設的32家方艙醫院之一。這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累計已有約5萬人確診新冠肺炎。僅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就有來自河北、遼寧、湖南、青海、廣西等地的援漢醫療隊進駐。
  • 方艙醫院沒有黑夜
    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內,工人在進行整理和清潔工作 第二天早晨,問題又來了,早飯送的比較晚。2月6日那天早晨,有很多患者都是九點多才吃到早餐。早餐其實8點就到門口了,只是銜接上沒有做好。他們說我們應該有一個方艙醫院患者行為準則,他們互稱「艙友」。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艙友」們正跟隨醫護人員做「呼吸操」 艙裡需要24小時照明,以防有人晚上起夜出現意外。但是老開著燈,有人就睡不著。有個區長就說可以用眼罩,那麼眼罩從哪來?這個區長認識一些志願者和社工,她就自己聯繫到了很多眼罩。
  • 方艙醫院「社區」的熱心片警
    湯三立今年41歲,參加公安工作18年,進方艙之前是黃陂公安分局前川所魯臺社區的社區民警,有著近15年的社區工作豐富經驗,現在是省委黨校方艙醫院安保突擊隊四組的小組長。2月14日主動要求進駐方艙醫院以後,湯三立已經在這裡駐守了13天。「方艙內現在有92名患者,還有來自8家市內醫院的244名醫護人員」。
  • 方艙醫院「神曲」,讓人樂觀不起來
    日前,網絡上流傳著一首歌唱方艙醫院的「神曲」,而且還是一首兒歌。名為《方艙醫院真神奇》,「方艙醫院真神奇,治病救人教舞技。醫生護士才藝多,各領病人來一曲,你教一段黑走馬,她跳一支快樂迪。跟我打套八段錦,康復肺操快練起。恐慌拋到雲霄外,歌聲朗朗暖心底。
  • 方艙醫院教患者跳舞的新疆姑娘:我與武漢有個約定
    還記得方艙醫院裡跳新疆舞的「大白」嗎?她現在過得怎樣了?  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離不開全國支援湖北的白衣戰士,大夥還記得方艙醫院翩翩起舞的「大白」嗎?  巴哈古麗·託勒恆跳《黑走馬》舞蹈,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醫護人員救治患者,還能通過音樂舞蹈,為患者減壓。
  • 方艙醫院的廣場舞:讓久違的笑容回到人們臉上
    昨天,兩段武漢方艙醫院患者和醫護人員跳廣場舞的視頻走紅網絡,央視新聞也第一時間做了報導。網友「阿布」是在方艙醫院就醫的患者,她拍下其中一段跳舞的視頻發在了小紅書社區上,獲得了網友一致點讚。阿布詳細描述了方艙醫院兩段廣場舞的情形,她說「音樂和舞蹈讓大家久違的笑容回到人們臉上。」
  • 誰來為方艙醫院兒歌定調
    《方艙醫院真神奇》這首兒歌突然就掉進輿論漩渦。  那麼它的歌詞說了什麼?主要是說方艙醫院既能治病還能教舞技,各種舞蹈鍛鍊身體,充滿歡樂氣息。  這有什麼問題嗎?沒有。但有人就是特別擅長挑刺。  我們必須明白,方艙醫院不是抗疫的整體敘事,而是一個特定場景。住在方艙醫院的都是輕症患者,他們的快樂態度贏得國內外觀眾的讚譽,甚至鑽石公主號郵輪和伊朗方艙醫院等國外疫情發生地也歌之舞之。  如果對整個抗議敘事定調為歡樂也許不合適,但是,對一個特定的歡樂場景進行特定表達,沒必要如此撻伐。  其次,這首兒歌表達得好不好?這是一個審美問題。有人說,不如《魯冰花》《同一首歌》《讓世界充滿愛》等等。
  • 武漢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病人從不敢進到不捨出院,經歷了什麼
    今天下午,武漢市武昌方艙醫院正式休艙。至此,武漢市的全部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從2月3日首家方艙醫院建設開始,到27日出現「床等人」現象,歷時僅20多天,就徹底改變了「一床難求」局面。據統計,各家方艙醫院運行30餘天裡,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12000多人,成為名副其實的生命之艙。
  • 從《火神山》到《方艙》,見證戰「疫」路上的生命奇蹟
    中國娛樂網訊 10天,從無到有,佔地3.39萬平方米的火神山拔地而起;16家方艙醫院,投入使用15家,實現「零感染、零死亡、零回頭」……這是2020年春天,發生在中華大地上的、屬於生命的奇蹟。領隊林濤因此有些愧疚,但劉博卻說:「她是軍人,我是軍屬,這次來火神山,不是為了團聚的」。在大災大難面前,他們始終把個人情感放在最後。劇中最讓人感動的一幕,是陳如和劉博的相遇。由於身穿厚厚的防護服,倆人都沒能認出彼此,而是需要憑藉防護服背後的名字「查驗身份」。
  • 武漢最後一家方艙醫院休艙!關門大吉,不再見!
    3月10日,伴隨著武昌方艙醫院送走最後一批患者,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均已「休艙」。「一日一方艙」,武漢平均每4個患者就有一人入住,實現零感染、零死亡……這一個多月,方艙醫院完成了「史詩級」的救援任務,並成功幫武漢扭轉了戰局。方艙醫院「休艙」了,但這段歷程將永載史冊。
  • 「方艙醫院」變身美術館:首屆武漢大藝博用藝術致敬英雄的城市
    作為一個從創立之初,便以發掘、扶持、推廣青年藝術為己任的專業藝術機構,大藝博第一次,將一座城市放在了首位。通過藝術為這座英雄之城呈上的一份特殊獻禮,而舉辦地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曾經是方艙醫院,也讓這場博覽會更具有現實的意義。
  • 方艙醫院舉辦歌唱大賽,20名病友盡興展歌喉
    楚天都市報2月27日訊(記者李慶 通訊員昌宣、王建英)「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沒有燈光音響,沒有舞臺鮮花,但大家照樣「玩得蠻嗨」。昨日,武昌方艙醫院東區活動大廳內熱鬧非凡,20名病友正在此參加「武昌方艙醫院歌手大賽」。
  • 「方艙醫院」英文怎麼說?
    原標題:「方艙醫院」英文怎麼說? BGM:The Chainsmoker&Coldplay--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mobile cabin hospital 方艙醫院
  • 大慶小護士劉洋:方艙醫院當「翻譯」
    在武漢沌口方艙醫院工作的21個日日夜夜裡,她與隊友和患者結下深厚友誼,許多患者出院前,都與劉洋有約定,疫情過後,一定要到大慶走一走、看一看。劉洋與方艙醫院患者一起健身娛樂方艙大慶小護士 對武漢很「精通」劉洋是個十分開朗的姑娘。
  • 「我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護士累癱在方艙醫院,只為……
    17年前就奮戰在抗擊「非典」一線的她,這次代表雲南第三人民醫院,擔任第二批支援方艙醫院的副護士長。進入方艙醫院已經11天,每一次去輪班,都像是上戰場一樣。一夜的忙碌之後,早上她從一樓領了牛奶、稀飯、饅頭、包子,然後準備到二樓發給309個病人。因為沒有電梯,沈居麗只能從扶梯將一袋袋早餐運上去。「我就是想給每個病人儘快吃上熱乎乎的早餐。」為了這個看似簡單的目標,她動作放得特別快,穿著又厚又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來回不停地跑,把早點都運上去後已然渾身大汗。即便這樣,她還是馬不停蹄地忙著裝車,順著每個床位去分發。
  • 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意味著什麼?
    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意味著什麼?背景:3月1日下午,武漢市武體方艙醫院送走了最後一批康復出院的患者,在其他76名患者轉診後,武體方艙醫院進行「休艙」處理,不再接收患者。小蔣隨想:這是首家「休艙」的方艙醫院。
  • 唐山嶺俊志願消殺隊 方艙醫院病毒終結者
    方艙的最後消毒關係到以後整個方艙的安全。 武昌方艙醫院前身是洪山體育館,它曾經是湖北第一座大型的多功能體育場館,也是武漢第一座投入使用、最後一個休艙的方艙醫院。武昌方艙醫院的消毒比一般場所要更複雜,大到盤踞幾十米高空的空調管道、各種照明及影音設備,外圍的檢測車、工作帳篷,小到每個病人使用過的床鋪、座椅,都要仔細消殺。
  • 方艙醫院裡已經控制不住了,舞臺被患者全面佔領!
    這兩天武漢接收輕症患者的方艙醫院頻頻上熱搜稱「裡面已經控制不住了!」別慌~這說的不是疫情而是患者在裡面「鬥舞」一開始不知道是誰帶的頭在床邊開始了小範圍的舞蹈活動這一跳可要緊了直接把眾多「舞娘」炸出來了來,帶上口罩晃動你的胯胯肘不再為病而發愁
  • EcoFlow移動儲能電源力援武漢方艙醫院
    :EcoFlow)向武漢市武昌區多家方艙醫院捐贈價值140萬元的移動電源,輸送物資設備1004臺,將投放於需求最迫切的方艙醫院、疫情隔離場所等戰「疫」一線,確保救治工作順利展開。 據悉,EcoFlow得知武漢前線因方艙醫院接診病人數量激增、收治力度持續擴張,各類醫療設備如呼吸機、IT設備、電熱毯等都需要移動電源設備供應,病人和醫護人員都迫切希望有移動電源支持,以保障醫院順暢運轉。接到需求後,EcoFlow立即響應,啟動詳細的捐贈執行計劃。
  • 方艙醫院是自習室、圖書館,他們的這些行為感動無數人
    方艙醫院裡的高三生 每天學習都安排得滿滿 「這次對我來說,斬殺病魔是面對高考前的一次『大考』」。2月14日,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區,戴著深度眼鏡、正在課桌前,埋頭做數學作業的高三學生楊一帆(化名)滿懷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