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蘭花香一起漸漸隱沒的還有

2021-01-10 澎湃新聞

最近一篇「上海街頭最後的賣花阿婆」的文章在網絡上刷屏,讓許多上海人感慨不已,「梔子花,白蘭花」的叫賣聲不僅僅是一句吆喝,更是上海人心中一種獨特的情懷。

那是奶奶的皺紋,是外婆的眼神,是媽媽的叮嚀,是女兒的思念,它伴著時光如花香般沁入心脾,凝結成一道獨屬上海的鄉愁。

無論在哪裡,這聲叫賣就是故鄉,一聲「梔子花,白蘭花」好像整個童年都回來了!

而如今,在整個上海,堅持賣白蘭花的大概只有幾個人了。賣花的阿婆越來越少,弄堂裡的叫賣聲也幾近絕跡。

小克勒想起我們的老朋友、配音藝術家曹雷老師曾經多次在「克勒門」的活動上表演過的「弄堂叫賣」,如今這叫賣還有多少人能聽見?還有多少人會唱起?

曹雷在「克勒門」八周年現場

十九世紀末,石庫門開始在上海出現,弄堂裡便有了小販們或高亢或低沉的叫賣聲。

曹雷老師告訴我們,當年她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時要公演話劇《上海屋簷下》,當時的導演朱端鈞先生提出用上海弄堂的叫賣聲來表現整個一天的時間。

《上海屋簷下》海報

出於這部話劇的需要,曹雷收集了從清晨到深夜,上海弄堂裡一天的叫賣聲。想來,這是多麼珍貴的屬於城市的聲音啊!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喊一喊,看看這些叫賣你還記得嗎?

1

拎冊來!——這是上海弄堂每天清晨的第一聲吆喝,如同公雞報曉,聽到這一句,家家戶戶行動起來,一隻只馬桶齊刷刷地拎出來啦。

,有軌電車的鐺鐺聲,倒馬桶的聲音,這些雖然不是叫賣聲,卻是上海弄堂最早、最有特點的聲音,曹雷老師稱之為獨屬上海的「清晨交響曲」。

2

梔子花,白蘭花——這幾乎是上海弄堂叫賣最典型的代表。

花兒潔白無暇,香氣沁人心脾,對這些花的喜愛,體現了上海人對精緻生活的追求,對審美品位的態度。

隨著音樂「332,126」的叫賣聲,梳著兩根麻花辮,穿著一身藍白碎花衣的賣花人提著小竹籃走了過來,竹籃裡深藍色的布頭上放著朵朵潔白的花,這是小克勒心裡最美的畫面。

3

棕綁藤綁修伐?——上世紀中期,社會物資匱乏,會「做人家」的上海人都很勤儉持家,家裡破損鍋碗瓢盆都不捨得扔掉,能修自己修,不能修的等師傅來修。

於是鍋碗、陽傘、套鞋等日用品都有巧手師傅來修,最大件的就是床上的棕綁藤綁了。

修棕繃

這幾個字都是平聲,可以拖得很長,因此吆喝起來特別悠遠綿長,好像蒙古長調一般。

來來來,跟小克勒唱一下:棕-綁-藤-綁——

4

削刀,磨剪刀——這句吆喝很能體現抑揚頓挫,「削」的上海話是個入聲詞,發音短促,「刀」是平聲,可以拖長,「磨剪刀」幾個字,「磨」字往下滑,「剪」字往上抬,「刀」又順勢而下,所以五個字的吆喝充滿旋律感和節奏感,不信你們喊一聲聽聽?

小克勒聽過劉歡的歌「磨剪子嘞,鏹菜刀。」那跟上海弄堂的叫賣完全是兩個味道啦。

磨剪刀

5

生炒糯米熱白果——這句一聽到就讓人流口水,雖然到現在小克勒也沒有在街頭吃到過。

以前,每到入秋以後,上海弄堂裡就會出現一些挑著擔子炒白果的小生意人。一個泥爐子,一個鐵鍋,一把鍋鏟,白果裝在擔子另一頭的木桶裡。

賣白果

炒白果的時候,白果要裂開的,一爆開一粒就有兩粒那麼大。

所以完整的叫賣是首歌:生炒糯米熱白果,香是香來糯是糯,一粒開花兩粒大,兩粒開花鵝蛋大。

6

桂花赤豆湯——這是小克勒的最愛,出現的時分最好是在午後,午睡剛醒,從小販手中接過一碗熱氣騰騰的赤豆湯,桂花的香甜蔓延全身,喝好赤豆湯,元氣滿滿,幸福滿滿。

除了桂花赤豆湯,還有白糖蓮心粥,火腿粽子,五香醬油茶葉蛋等等。不行了,小克勒寫餓啦!

7

篤篤篤,賣糖粥——這是一首上海弄堂裡流傳的童謠,全本相信很多人都能唱:「篤篤篤,賣糖粥,三斤胡桃四斤殼,吃儂個肉,還儂個殼,張家老伯伯,問儂討只小花狗,汪汪汪。」

很多童謠都是由叫賣聲演變而來的。賣糖粥的生意人挑著駱駝擔,拿一根細細的竹子,邊走邊敲著竹筒,發出「篤篤篤」的聲音,這也是這首童謠開頭的由來。

糖粥擔

曾幾何時,這些叫賣聲是上海城市裡不可或缺的風景,它們伴著我們成長,伴著城市變遷,伴著這個時代走到再也聽不見。

它凝刻著一段歲月,記錄著一段時空,變成了一段長在每個人心裡的淡淡的鄉愁。

你還記得哪些叫賣聲?歡迎在留言中告訴小克勒啊!

克勒門

是一個在上海

發現美、創造美、傳遞美的文化沙龍

特別感謝

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靜安區文旅局

上海國際貴都大飯店

對我們的大力支持

原標題:《和白蘭花香一起漸漸隱沒的還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疫情年的大家和小我,「我只有兩天」——第一人稱的隱沒
    滿眼浮現的是形形色色的「他人」,而「我」這個名詞——作為指涉之外的含義——卻漸漸被無意識地隱沒。或許這是一種必然畢竟人類的眼睛總是向外看——向他人所在的位置看。於是他們將觀察和模仿作為一種手段,將「自己」置為目的。自然,他們與「他人」之間也依然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關係,正所謂「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 隱沒堂茶館訴開平市政府不履行法定職責案
    隱沒堂茶館租用關族圖書館的房屋位於上述房屋徵收決定的範圍內。2017年8月30日,關族圖書館與開平市赤坎鎮人民政府針對堤西路15號建築達成了產權置換補償協議。2017年10月18日,隱沒堂茶館提起本案訴訟,請求判決開平市政府依法履行向隱沒堂茶館進行補償和賠償的法定職責。
  • 圈內突然隱沒的明星,柏雪結婚生子退圈,而她退圈原因至今是迷!
    之前有導演讓她出演自己劇中的女一號,但是在播出以後,該劇遭到了很多的詬病和嘲笑,說是馬蘇毀了這部劇,而且也因為李小璐事件,讓馬蘇的名聲就更加的一瀉千裡。現在的馬蘇差不多已經淪為了二三線明星,人氣還是那麼一點。今天給各位盤點幾位突然在圈內隱沒的明星。
  • 與朱時茂一塊演《牧馬人》而出名,何以「隱沒」了37年?
    叢珊在片子中飾演女主角,她和朱時茂名聲非常大,不外此後她就隱沒了將近37年,究竟產生了什麼事呢?朱時茂從來活潑在娛樂圈,但是叢珊就好像隱沒了雷同,為什麼在走紅之後忽然之間銷聲匿跡呢?
  • 那些年,和侯孝賢導演一起打過的架
    *本文來自豆瓣用戶嘟嘟熊之父的日記《那些年,和侯孝賢導演一起打過的架(一)》 《聶隱娘》十年磨一劍,終將出鞘,不熟悉的人樂見利刃
  • 《無言歌》請帶著我一起飛
    於是請自己心中的小宇宙「帶著我一起飛」同時也呼應上一首<墜落> 墜落完了 就是起飛的時刻了所以就變成:「I want to go to where you are……小宇宙……墜落……帶著我一起飛」的歷程而扣掉前後各兩首 剩下的七首歌就成了這一趟旅行的過程了 青峰 無言歌 這首歌寫作的來由是一個傷心的背景
  • 獨家連載|那些年,和侯孝賢導演一起打過的架(一)
    《風櫃》中的五段打戲便是這麼一回事,它們呈現出一種人物被逐漸馴服的無力感,殺氣逐漸被怯懦取代,隱沒在茫茫城市的人潮之中,最終消失殆盡。第一場打戲是無緣由的狂暴,生猛的甚至充滿了娛樂意味。張世扮演的阿榮因賭博和小孩發生衝突,小孩窮追不捨,阿榮的權威遭受侵犯,面子掛不住,羞恥感湧上心頭。
  • 散文詩:冬天,和樹
    ——太陽漸漸隱沒
  • 天道:一個人,境界上去了,漸漸就和這兩種人疏遠了
    人的一生是不斷成長的一生,不斷地從低層次境界邁向高層次境界,這其中少不了朋友幫助和高人指路,同時一個人境界高了,也會漸漸和一些人疏遠,下面兩種就在其中。1、不求上進的人對於朋友,曾國藩總結了這樣一句話: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你可以從曾國藩的總結中看到朋友的重要性。
  • 從《浪姐》到劉心悠,隱沒於「姐學」中的女性美學
    喜歡姐學不一定和性取向有關,可能只是欣賞女神們自帶的撩人氣質,也可能憧憬自己變得和偶像一樣。我們汲取的是在這個崇拜和憧憬的過程中,「姐姐」所能帶來的情感上的安慰、審美上的愉悅,以及精神上的力量。成長期的女性是狼狽、凌亂的,價值觀未成形的,她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和難題。除了讀書、上班、結婚、生子,適應已有的社會規則永遠似完美人生,難道沒有沒有別的路子可走嗎?女性成長帶來的不是自信的增長、探索的熱情,而是背對世界的退卻和躲閃。
  • [音樂榜推薦]陳奕迅《漸漸》
    陳奕迅作曲:張杰邦 填詞:陳詠謙編曲:the duo band 在夜晚 說早晨閒談後 你更像別人字幕裡 說冬日灰暗回答你 這邊的氣氛就像你 已記不起了連懷舊 也格外寂寥雜物裡 遺物和舊照誰變賣 誰棄掉 誰看到破曉漸漸我甚麼都不想知道
  • 【每日Music】漸漸被你吸引
    今天小編又要推一首動漫歌曲了,就是龍珠GT的主題曲《DAN DAN 心魅かれてく》,中文譯為「漸漸被你吸引」。這首歌發行於1996年3月11日(嘖,跟小編同一年誕生的),而演繹此曲的日本樂隊組合FIELD OF VIEW也正是憑藉著這首龍珠GT的主題曲而逐步走向其歌唱生涯的巔峰。
  • 公主連結:男主漸漸成長,姐姐靜流和妹妹璃乃登場,虐心劇情來襲
    雖然男主佑樹因為失憶從而成為了無情的「點讚機器」,且淪為了搞笑擔當,但是他也在這段時間中漸漸成長了起來。目前動漫已經更新到了第十一話,本集黑影的來勢洶洶,以及姐姐靜流和妹妹璃乃的登場,也預示著虐心劇情即將來襲。
  • 青春 ▎好朋友為什麼會漸漸疏離?
    很多很多年前,我和Y曾經是性格,情趣和愛好都特別相投的好閨蜜,彼此視對方為世界上的另一個自己,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是什麼意思,不論怎樣小眾的梗彼此都能完美接住。最重要的是,我們居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17歲的生日,我們曾經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一起坐在操場的桌球案子上分享同一塊生日蛋糕,約好以後逢7和7倍數的生日都在一起過,21歲去金字塔,27歲去比薩斜塔,28歲要相約在美國……可是,大學畢業之後,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面。
  • 雙城海得拉巴——漸漸熟悉的印度調調
    旅館的小哥和老闆娘這三個禮拜,我都住在同一間旅館。這裡工作的小哥也是,我和一個叫做「Naveen」的小哥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有時候晚上他就會約我到飯店頂樓吃餅乾、喝酒聊天,他也告訴我很多海得拉巴特有的習俗、語言和分享這座城市的一切。有一次我去附近電影院看獅子王,還特別邀請Naveen一起。
  • 塔羅佔卜:你和TA還有機會在一起嗎?
    相遇就是有緣,不煩來這裡幾分鐘我們總歸有放不下的人、忘不了的過去,尤其是在感情方面,對於曾經的那個ta,總是要等到失去之後才會明白內心深愛的人就是對方,可現在想要去珍惜了,不知道還有沒有這個機會?「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你是否心裡依然掛念著前任呢?是否依然想著和他在一起美好的畫面,是否想和他再續前緣?
  • 人生,漸漸懂得……(寫的好)
    漸漸懂得 歲月走過,留下斑駁無數,是愁,是嘆,終不過一紙繁華,簡單,才是享受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看透人生的智慧結晶。 漸漸懂得 生活沒有絕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沒有盡頭,只有看不透。快樂,是心的愉悅,幸福,是心的滿足。
  • 又是雨天,天漸漸變暗
    又是雨天,天漸漸變暗,我坐在沙發上,望著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一個人的背影漸漸地在我回憶裡湧出,讓我想起了那一件事……「丁零零……」下課了,上了一天課的我,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習慣性地往窗外看,發現天空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蒙上了厚厚的烏雲。雨說下就下,稀疏的雨滴漸漸成了密密的細線。
  • 當你一個人熬過了所有的苦,漸漸開始懂了!
    曾經我們渴望愛情,需要溫暖,希望在無助的時候有人陪在身邊,一起努力走出困境。我們希望哭有人安慰,笑有人分享,希望無助有人幫忙,希望有那麼一個甘苦與共的人。可事實證明,生活是自己的,苦也好,甜也罷都得自己扛。真正的痛苦無法分擔,真正的快樂也無法分享。
  • 主角隱沒於人海,配角逆襲一線
    而裡面的主演李晟和張睿似乎從那部劇之後就沒有了太多的熱度漸漸隱匿於人海,淡出了觀眾的視野。這些年,觀眾們紛紛扒著瓊瑤劇的各種三觀不正,作為矯情做作和毀三觀的「經典瓊瑤劇」之一,這部劇也在一時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