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歐格斯·蘭斯莫斯
編劇: 德博拉·戴維斯 / 託尼·麥克納馬拉
主演: 艾瑪·斯通 / 蕾切爾·薇茲 / 奧利維婭·科爾曼 / 尼古拉斯·霍爾特
要說宮鬥戲,我們的觀眾可真真看過不少。
遠一點的有《金枝欲孽》《宮心計》,近一點的有《甄嬛傳》《延禧攻略》《如懿傳》。
今天,我們來聊一部來自大洋彼岸的英國宮鬥戲——《寵兒》。
它雖然在宮鬥手段上遠遠比不上我們的宮鬥劇,但勝在對「權欲」的詮釋。
首先這張海報就寓意十足。
女王橫立在畫面中央,臉上有兩個女人,一個男裝扮相,一個女僕扮相,她們分別封住了女王的嘴,蒙蔽了女王的眼鏡。
渺小與龐大,操縱與被操縱,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張力。
正如海報所傳遞的信息,《寵兒》講述了三個女人的宮鬥大戲。
這場宮鬥,圍繞著英國女王展開。
《寵兒》取材自真實歷史,片中的女王是18世紀統治英國的安妮女王。
安妮女王一生並不如意,生了17個孩子,每一個都夭折早逝;
她還患有嚴重的痛風,經常因為病痛難以入眠;
而且由於身體肥胖,行動不便,經常要靠輪椅行走。
安妮女王與馬爾伯勒公爵夫人莎拉·邱吉爾(Sarah Churchill)交好,莎拉是安妮女王的兒時玩伴和貼身侍女,傳聞兩人是tong性關係。
《寵兒》便以此為基礎,上演了一場圍繞著權力與情慾的宮鬥大戲。
《寵兒》中的安妮女王(奧利維婭·科爾曼 飾),頹廢、病態、自卑、敏感……
孩子夭折,丈夫去世,終日被病痛、肥胖折磨,公爵夫人是她唯一的情感寄託。
然而,她卻像個傀儡一樣,被公爵夫人利用和操縱。
而公爵夫人(蕾切爾·薇茲 飾),英明果敢,野心十足——
她懂得如何用諷刺的語言擊潰女王的心理防線,使她卑微到對自己言聽計從;
也懂得如何在女王強勢時用身體討好女王,鞏固自己的地位。
女王對她來說,是情感上的玩物,也是政治上的傀儡。
無論是感情,還是政治,她都很強勢,是這個國家的實際決策者。
這種「強勢」,被侍女阿爾蓋比(艾瑪·斯通 飾)的到來打破。
阿爾蓋比本是富家小姐,因為父親欠下賭債,淪為了販賣身體的底層「奴隸」。
她以遠方親戚的理由,投奔公爵夫人,成為了王宮中的侍女。
阿爾蓋比強悍傲慢,她是一心一意想要上位的人,有著明確的欲望,也有著有力的上位手段。
女王因為痛風,無法入眠,她送去草藥減輕傷痛——
女王死了17個孩子,在床邊養著17隻兔子,她便裝作喜歡兔子——
得知女王與公爵夫人的秘情之後,她爬上了女王的床——
公爵夫人解僱她,她在女王面前打苦情牌,最後還下毒,害公爵夫人昏迷墜馬,差點死在外面。
《寵兒》最大的看點,在對權力與欲望的詮釋上。
安妮女王是權力的掌控者,肥胖、病痛、喪子、無法擺脫的輪椅生活,使她孱弱敏感,極度脆弱。
阿爾蓋比和公爵夫人的「愛」,是她全部的情感寄託;
她還患有暴食症,一邊嘔吐,一邊狂塞蛋糕;
「食色性也」,她用人類最原始的欲望努力尋找悲劇人生中扭曲的幸福。
而能給她幸福的人,卻利用她去滿足自己膨脹的欲望。
「安妮女王」是一個十分難駕馭的角色。
她不理朝政,病態頹廢,卑微到被輕易操縱——
而另一邊,她又有著女王的傲慢,用自己的權力去規定阿爾蓋比和公爵夫人對她順從。
地位與內心的不相稱和矛盾感,形成了一種張力。
英國演員奧利維婭·科爾曼生動詮釋了安妮女王這個角色的悲劇性與矛盾感,她還憑藉此片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和金球獎雙料影后。
《寵兒》的宮鬥,關乎權力,關於欲望。
安妮女王想要情慾,公爵夫人想要權欲,而阿爾蓋比想要物慾。
《寵兒》中的三個女人,雖然有著權利與欲望的讓渡或更迭,但沒有一個人成為贏家。
公爵夫人熱衷政治,卻被驅逐出境;
安妮女王親手毀掉了最愛的人,更加孤獨敏感;
阿爾蓋比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卻被女王像狗一樣使喚,拼盡全力向上爬的結果,依舊是被奴役的人生。
去年,我們的宮鬥劇《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熱播時,因為撞檔,再加上題材相同,被廣泛拿來比較。
《如懿傳》和《延禧攻略》雖然風格不同,但都在講述著女人們的悲劇故事。
富察皇后、嫻妃、高貴妃、如懿、魏佳氏……
她們為了愛情、為了自由,或者是為了家族、為了權欲,捲入宮鬥之中,成了權利鬥爭的犧牲品。
這部《寵兒》也是如此,宮鬥戲中,愛與權力可能註定不得兼得。
(PS:條姐想問,如果讓你選,你選愛情,還是選權力……)
責任編輯:多喝水
▲點擊圖片,閱讀往期精彩
版權歸電影頭條(ID:movieiii)所有 轉載需授權
🔥江湖兇險 身不由己🔥
👊生死謎案 無懼而戰👊
騰訊視頻《無品大將迷魂戰》正在熱映
⏬點擊圖片,掃碼看片⏬
⏬點擊閱讀原文,立刻看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