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渦中的新發地:亞洲最大菜市場不得不說的往事

2020-11-18 騰訊網

「新發地雖名為市場,但實際上是一個市場集群,是上百個菜市場組成的一個區域。」長期關注農產品市場發展的北京物資學院副教授溫衛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裡供應的農產品中,佔比最大的是蔬菜,約70%。

2020年6月14日,北京市一天內兩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會議通報當日0時至7時,北京新增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前一天新增的36例本土確診病例一樣,他們都與同一個地方有聯繫——「新發地」。

北京四環往南5公裡、京開高速西側的新發地市場是北京最大的果蔬集散地,位於新發地村,佔地1680畝,一百五十多個足球場之大,攤位兩千多個,這裡的價格被視為京城果蔬價格的晴雨表,是首都的「菜籃子」,被BBC紀錄片稱為「北京飲食文化的靈魂」。

新發地市場發展的三十多年裡,全國各地的果蔬農在這裡聚集,構成了一條交易鏈。儘管從上個十年開始,北京市屢次提起疏解新發地市場功能,但它仍然承擔著北京約80%的農產品供應。

「新發地雖名為市場,但實際上是一個市場集群,是上百個菜市場組成的一個區域。」長期關注農產品市場發展的北京物資學院副教授溫衛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裡供應的農產品中,佔比最大的是蔬菜,約70%。

疫情突降新發地。據6月15日發布的官方消息,北京市已排查5月30日以來曾去過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人員就近20萬。

這個亞洲最大菜市場關停,對北京意味著什麼?

2020年6月13日,北京新發地市場暫時休市,警方對周邊進行交通管控。(視覺中國/圖)

關注大型超市供應,還要關注小型菜站

一切來得突然。

6月13日下午,距離新發地市場大約810米的「阿胖家常菜」飯館已被勒令停業。這家飯店常常從新發地市場批發拿貨,供應日常所需。

數據或可從側面回答這個問題。公開數據顯示,新發地市場2019年交易量1749萬噸,交易額1319億元。假如全供給北京2300萬常住人口,新發地市場每年平均供應每個北京人1520斤果蔬和肉類,平均每人花費5735元。

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馬增俊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新發地市場體量足夠大,既能保證菜籃子的供應,也會因規模聚集效應帶來價格優勢。「可以明確地說,它的休市對北京的影響不言而喻。」

價格優勢也吸引著副食品價格敏感度高的零售客戶,例如老年人。南方周末記者採訪的多名北京市民不約而同提到一個現象,每天早晨八九點,當處理完大宗果蔬批發的商人離去,這裡會聚集一批從市中心趕來的老年人。他們帶著老年公交卡輾轉換乘到這裡「撿漏」,希望以低於市內超市的價格買菜。

新發地市場關停,在當天一度引發農副食品搶購。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消息傳出的6月13日,北京一些菜市場短暫出現了搶購現象。但情況很快好轉,當日夜間開始,許多公司加大了在外地基地的採購,大批蔬菜連夜進京。同時,北京農產品流通協會也組織會員單位,調集全國的蔬菜基地資源,供應北京市場。

6月14日下午,南方周末記者走訪北京多家大型超市,均人流量不多,蔬菜區貨物較充足。某大型連鎖超市北京片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超市進貨渠道以產地直採為主,6月13日21時左右,100噸直採蔬菜已經抵達北京,「目前還未受到過多影響」。

這一說法得到了北京新發地市場統計部負責人劉通的證實。他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就他了解的情況,影響不大。但如果新發地市場封市時間延長,情況會否有變化?劉通未作回應。

在馬增俊看來,假若新發地市場關停時間延長,其交易功能需要進一步疏散到其他地方,規模經濟優勢會消失,對於採購商來說,去進貨會增加不小的時間和運輸成本。

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雖然有些大型超市有直採的渠道,有關部門仍需注意時間拉長後渠道的穩定情況。「此外,在北京還有許多小型菜站,它們體量小,貨物供應需要得到確保。」

從目前的出臺舉措來看,北京市已指定交易場地,把原新發地市場的果蔬交易分散到了5個區域進行。

關注菜籃子的聲音中,還有一種聲音擔心,新發地市場斷供會影響華北地區的供應量。根據馬增俊的說法,新發地市場除了北京,在高碑店、保定、鹽山等地有十多個分市場,影響可控,唯一要擔心的是這些分市場是否因為和北京新發地聯繫密切,存在疫情風險。

從村莊菜市場到亞洲最大

北京正經受著新的疫情考驗,也將此次疫情漩渦中心的新發地市場推向公眾。鮮為人知的是,這個亞洲最大菜市場,最初只是一個村莊菜市場,其發展史令人好奇。

一個廣為傳播的事實是,2003年SARS期間,北京農產品價格一度飛漲,0.5元一斤的蘿蔔暴漲到了8元一斤。剛剛上任的北京市領導第一時間前往新發地,叮囑再三,外地商販運菜進京是對北京市場的支持,一定要善待他們。

根據北京商報社記者刊登在期刊《時代經貿》上的報導顯示,後來,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和有關部門協調,用30個小時就平息了一場爆發性的市場價格波動。

新發地市場在SARS期間穩定市場的做法得到北京市領導高度認可,被評為「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先進單位」。

在多家媒體的報導中,其掌門人、新發地村黨總支書記張玉璽是一個中國經濟轉軌時的傳奇人物。

那是1980年代,告別了計劃經濟的中國農民手上開始囤積大量無處安放的糧食、果蔬。1985年,北京市政府出臺了放開肉、蛋、水產、蔬菜等五種農副產品價格和打開城門歡迎各地蔬菜進京兩項舉措。

看到商機的新發地村周邊農民,自發在交通便利的十字路口擺攤售菜,各地的菜販子開始雲集此地。這個自發市場越來越大,以至堵塞交通,豐臺區政府不得不出面整頓。

任務落到了退伍軍人、有著一定生產管理經驗的村民張玉璽身上。

1988年,在多地考察後,張玉璽帶領15名村民,啟動村裡15萬元資金,用鐵絲網圈了15畝地,這就是新發地市場的雛形。他也成為這個小市場的總經理。

成立之初,市場並未向商戶收取攤位管理費,直到1991年,才開始向來市場交易的商戶收取管理費,而第一年收取的費用就超過了200萬元。在1990年代初,這無疑是一筆巨款。

此時的張玉璽有了企業家的市場意識,認真思考如何管理這家企業。1990年代的新發地雖然有了初步發展,但起步晚,和當時北京的大鐘寺、嶽各莊相比還是差了一截。張玉璽想了一個法子,把大戶搶過來。

據報導,張玉璽打聽到佳木斯有舒家七兄弟是壟斷東運西瓜的大戶,他託人介紹認識了舒家老七,三番五次請對方吃飯,答應對方提出的所有條件,舒家兄弟被其誠意打動,決定進駐新發地。

新發地市場的迅速擴容,除了張玉璽的籌劃,還和2003年「大菜籃子」大鐘寺市場拆遷有關。

拆遷後,大批商戶搬到新發地,成就了它的繁榮。國內三十多個省市來此交易,交易覆蓋輻射內蒙古、東北、河北等地,成為華北地區農貿產品最主要的集散地,巔峰時,商戶超過8000。

溫衛娟舉了個例子,山東的商戶要把蔬菜賣到東北,也會先到新發地逛上一圈收購蔬菜,待品種更加齊全後再北上。「新發地休市後,對北方的老百姓來說,直觀的感受可能是蔬菜的品種會少些。」

SARS之後,新發地又經受住了2008年奧運會的考驗,成功保障了北京地區的果蔬供應。

與此同時,圍繞著新發地,還有一個不斷擴大的商業帝國:房地產、物流、諮詢、酒店等。在這些產業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張玉璽及其子的身影。

變化發生在2010年,要疏解新發地功能的言論開始流傳,爭議不斷並持續至今。

新發地雖名為市場,實際上是一個市場集群。圖為2020年5月10日的新發地市場。(視覺中國/圖)

疏解還是保留論戰多年

2010年1月,當時的國務院總理視察新發地市場時拋出一個命題,如果連下七天大雪或者遇上大雪封高速公路的大災之年,能否保障首都農產品的供應?並進一步提出,新發地市場要按照保障北京市持續發展的需要,滿足首都農產品供應需求,作好結構調整和升級改造。

除了應急需要,新發地市場的存在,造成周邊交通擁堵、環境和壓力資源過大,也成為其發展掣肘。

按照北京市政府2010年提出的「北京市農業企業要走高端、高效、高輻射之路」的具體要求,新發地提出「內升外擴」,即對內部實施升級改造,對外在全國各地建立農產品供應基地和產地市場。

2013年底到2014年初,北京市作出了將低端批發市場向郊區縣及境外地區外遷的決定。2014年3月,一篇《新發地批發市場將外遷至河北高碑店》的報導廣為流傳。

這對張玉璽並非好消息,而市民也不免擔心,一旦承擔北京80%農產品供應的新發地外遷,菜價要漲。

2015年4月《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公布,根據文件要求,穩妥有序推進區域性批發市場等非首都功能向外疏解轉移成為主要目標,河北定興、高碑店等地被視為承接地。

以高碑店為例,它地處京津保三角腹地,以「大倉儲、大中轉、大物流」為核心定位。2015年10月29日啟動運營以來,五千多商戶進駐,其中80%是從北京疏解而來的。

但據溫衛娟觀察,高碑店雖然承載了新發地的部分功能,但就果蔬產品交易而言,它的作用並不明顯。在她看來,成本和便利程度是最大的制約因素。

以新發地市場為例,位置緊臨京開公路,位於北京和華北平原諸城鎮之間南來北往的要道上,到這裡交易節約成本,交通也便利。

另一少為人知的原因是,最近兩年,在緩解首都壓力的外遷潮中,關於農副產品供應是否該被疏解,又有了和原來不同的觀點。前述不願具名的學者表示,考慮到戰略儲備和應急的需要,保障北京農產品市場供應的功能被認為需繼續保留。

一個標誌性事件是,北京鮮活農產品流通中心落戶朝陽區黑莊戶鄉。據2017年時的報導顯示,該中心將於2019年建成投入使用。

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受制於土地性質和資金投入等原因,這個新的農產品市場施工進度受到影響。2020年5月,該項目才復工建設,預計今年底會完成。

馬增俊認為,和幾年前試圖把農產品交易功能疏解到北京市外相比,如今的思路更好。他特意提到,此次新發地市場休市後,蔬菜水果的指定交易地都安排在北京,而非河北等地,「這對穩定物品供應和物價有著很好的作用」。

在溫衛娟看來,過往學術界的研究多從經濟和環境角度思考農產品市場的升級改造,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為學者提供了另一個視角:當出現重大突發事件,農產品市場如何能通過有效的方式來應對,以保障農產品的穩定供應和流通?

南方周末記者 杜茂林 南方周末實習生 沙莎 彭思聰

相關焦點

  • 新發地:亞洲最大菜市場裡的商業和江湖
    新發地,亞洲最大的蔬菜水果交易市場,這個被BBC紀錄片《中國春節》譽為「北京飲食文化的靈魂」的地方,也是一個濃縮版的江湖。 壹  「我媽就尋思,假如這個病不治好,我的生活會更困難,如果病治好了,也許我的生活就會慢慢好起來,我婆婆不是這樣想,我婆婆以為就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他孩子得病了,我就應該去伺候他,就應該去管他。」
  • 還能從紀錄片中看到新發地的豪氣
    如果說北京市有兩個不夜城,第一個是三裡屯,第二個一定是新發地。被BBC稱為北京飲食文化的靈魂的地方,這裡又被推上了大眾的關注點。剛不久恢復運營的北京南四環外新發地市場,暫時休市,北京疫情防控全面升級。新發地董事長說,從三文魚切割案板上發現了新冠病毒。新發地是哪裡?這是亞洲最大的蔬菜水果交易市場。
  • 旋渦中的新發地批發市場:交易量、交易額全國第一
    6月13日,新發地市場外面的人進不去,進去了的人暫時出不來。6月13日,新發地批發市場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6月12日北京新增的6例新冠確診病例均與新發地批發市場有關,在新發地採集的517件樣品中,有45人咽拭子陽性。圍繞新發地批發市場的11個小區進入封閉式管理狀態,新發地所在的豐臺區啟動戰時機制,成立現場指揮部。
  • 北京新發地便民菜市場開業一周多,生意怎麼樣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 文/圖)隨著北京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這場因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聚集性疫情引起的風波也暫時平靜下來。據悉,位於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旁邊的新發地便民菜市場(以下簡稱便民菜市場)於7月28日開始對外營業。
  • MUJI將在上海開「菜市場」、ZARA亞洲最大旗艦店落戶北京、內地...
    早在 2017 年 7 月,MUJI便進軍菜市場行業,在東京開業的全球首家 MUJI marché;2018 年 3 月,又在大阪開業的全球最大的MUJI marché,佔地4300平米的超級市場;2019年,「菜市場」又進一步突破自己,從源頭出發,開了農場店 [裡のMUJI みんなみの裡]。
  • 新發地市場老闆及董事長是誰?一起來看簡介
    最近,北京豐臺區的新發地市場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據悉,新發地市場不僅是北京的「菜籃子」,而且還是全國農貿市場的「地標」。很多人很好奇,新發地市場的本質是什麼?董事長是誰?老闆是誰?讓我們一起仔細看看。為什麼是新發地批發市場?
  • 來自新發地的「尋人啟事」
    此時的新發地,正準備供應北京各大商超、餐廳、學校和市民新一天的新鮮食材。  日吞吐蔬菜1.8萬噸,果品2萬噸,生豬3000多頭……作為亞洲最大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左右著整個華北地區蔬菜流轉,供應著全北京飯桌上70%的蔬菜和10%的豬肉,是名副其實的「菜籃子」。  然而12個小時之後,北京市疾控部門通報,新確診的新冠肺炎病例曾到過新發地市場採購海鮮和肉。
  • 潛在物業貨值或達1300億元,揭秘新發地張玉璽的地產版圖
    在為遊行進行的軍訓中,張玉璽產生了強烈的當兵意願。1970年,21歲的張玉璽成為一名海軍艦艇信號兵。在他回憶中,高強度的軍旅生涯也將他本人的意志和性格磨鍊得堅韌、堅強、穩重、紮實。結束了六年的軍旅生涯,張玉璽回到新發地村。他先後在村裡幹過基建隊小工、統計員、放映員、養魚等工作,不久便迎來對於每一個中國人都意義重大的改革開放。
  • 什麼是新發地?
    改革開放之後,新發地憑藉自己獨特的地理條件從豐臺眾多大佬地區中脫穎而出。80年代後期,市場逐步放開,緊鄰京開公路的新發地成為了北京和廣袤華北平原諸城鎮之間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這一期間,有農民在此自發擺攤賣自家蔬菜水果,一個露天的街頭市場,慢慢成熟了起來。這旁邊有多條鐵路、公路、地鐵還真是交通樞紐的樣子(地圖來自amap)▼
  • 北京日料店下架三文魚菜品 多家稱貨源不是新發地
    對此,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回應說:「有的來自三文魚案板,有的不是。」新發地市場目前暫時休市,而生食三文魚也在一夜之間備受關注。6月13日,新京報記者多路走訪北京多家日料店、商超了解到,儘管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病毒載體,而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北京多家日料店以及商超櫃檯已主動下架三文魚等相關菜品。同時,多家日料店稱其食材貨源由公司統一配送,並非來自新發地。
  • 探訪|北京日料店已鮮見三文魚身影,稱未從新發地進貨 - 新京報...
    對此,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回應說:「有的來自三文魚案板,有的不是。」 新發地市場目前暫時休市,而生食三文魚也在一夜之間備受關注。6月13日,新京報記者多路走訪北京多家日料店、商超了解到,儘管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病毒載體,而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北京多家日料店以及商超櫃檯已主動下架三文魚等相關菜品。同時,多家日料店稱其食材貨源由公司統一配送,並非來自新發地。
  • 「燕趙新作為致敬40年」孫永彬:幸福就在河北新發地等你
    「北京豆角大王」孫永彬:幸福就在河北新發地等你近日,孫永彬(右)在自家的攤位前忙著卸車。 記者趙傑 張昊攝□高碑店新發地市場北京商戶 孫永彬/口述記者林鳳斌 趙書華/採訪整理人們說,從一朵浪花可以看到大海。
  • ...菜地、幫助390個貧困戶、扛過新冠疫情,我是新發地「西紅柿大王」
    唯一不變的是,新發地的商戶還在市場中忙碌著,卸貨、裝貨。在他們的臉上,似乎又看不出這裡曾經經歷過一次疫情爆發。 生活總要繼續,人們的餐桌依然需要來自新發地的新鮮蔬菜、水果、蛋肉。 這些看起來習以為常生活日常和秩序,背後總有上千個新發地商戶的默默努力和支撐。
  • 亞洲頂尖主廚最愛的菜市場,那才是餐廳的靈魂 | 吃學英文
    而好的出品,最大關聯的便是它的食材。比起世界各地空運著的昂貴貨物,最關鍵的其實是當地的菜市場。每一位主廚,都會像普通的家庭主婦一樣,出現在菜市場,與商販討價還價,尋找一顆最新鮮的土豆,或是一條鮮活的魚。今天,我們就把目光投向菜市場,來看看亞洲有哪些最受各地主廚喜愛的知名菜市場。
  • 北京新發地冰鮮海鮮市場附近一餐館8人確診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 沙雪良)今天(6月19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6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6月18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5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齡平均45歲,最小25歲,最大69歲;北京戶籍1例,外省戶籍24
  • 不愛逛菜市場的人生,一定很無趣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中,古龍安排了這樣一個場景:虯髯大漢四顧茫然,不知該往何處去,信步走到了一個菜場。各式各樣不同的人,都提著菜籃在他身邊擠來擠去,和賣菜的村婦、賣肉的屠夫為了一文錢爭得面紅耳赤。空氣裡充滿了魚肉的腥氣,炸油條的油氣,大白菜的泥土氣,還有雞鴨身上發出的那種說不出的臊臭氣。
  • 北京市6大批發市場暫停營業 新發地超萬人將做核酸檢測
    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表示,相關部門針對商品及相關設施的抽檢中,在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該抽檢結果是6月12日早上收到的通知,通過我們自查,該進口三文魚的供貨來源為京深海鮮市場。」
  • Aga和她不得不說的亞洲賽季
    在9日晚結束的備受矚目的中網女單決賽中拉德萬斯卡直落兩盤戰勝英國新秀孔塔奪得個人的第二座中網獎盃,這也是她的第三個皇冠賽獎盃,在北京三進決賽兩奪冠軍,捧起了個人第20個巡迴賽冠軍錦標,繼今年阿扎在邁阿密奪得個人第二十冠之後又有一位選手冠軍數來到20。成為巡迴賽第七位冠軍20+的現役女子選手。
  • 北京又一菜市場查出病毒,注意:北京去到這29地需要被隔離!
    北京西城再關停一菜市場  北京市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6月14日,廣外天陶紅蓮菜市場有一名往來新發地市場人員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西城區委區政府嚴格落實屬地責任,迅速成立工作專班,關停廣外天陶紅蓮菜市場,並立即開展流調溯源、人員排查等工作。區疾控中心對市場內外環境進行採樣,個別點位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及時對市場進行全面終末消毒。
  • 富邦華一銀行與蘇州時玳運成、江蘇新發地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10月18日,富邦華一銀行副行長薛承雄、蘇州時玳運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浩、江蘇新發地國際農產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總裁吳勝利分別代表三方在郵儲銀行蘇州分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江蘇新發地將擔任進口商,挑選採購優質臺灣農產品,並於蘇州時玳運成所運營的電商平臺「郵儲食堂」中推廣銷售。富邦華一銀行則將為江蘇新發地提供貿易融資、供應鏈金融等各項優質金融服務。蘇州市臺辦相關領導出席儀式並見證籤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