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每一個年代的戀愛與婚姻
都有其獨特歷史烙印
你是否想過自己的爸媽,或更老一輩人
他們是如何步入婚姻呢?
又是一年婚嫁季
讓我們一起回首每一代人的婚姻
感受時代在海南人身上留下的深深烙印
▼
50年代的海南人結婚,可以用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來總結:「安排上了」
在當時,海南人結婚不再流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聽從組織安排——
「結婚要打申請,領證需單位證明和領導籤字,婚禮由組織操辦,來賓為單位職工,看起來更像是單位聯歡會...」
婚禮就更簡單了,擺上一桌酒街坊四鄰一起吃個飯,喝點小酒熱鬧一番就算完事
至於結婚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家裡準備點被褥,兩鋪蓋卷一快,一輛轎子就能把媳婦拉回家了!
到了60年代,隨著婚姻法的普及,包辦婚姻開始逐漸成為歷史
海南的單身男女,開始初嘗相識、戀愛,結合的甜蜜過程,不過在婚禮形式和成本上,50、60年代並沒有多大區別
「艱苦樸素,一切從簡,便是當時婚姻的真實寫照」
60年代,單位宿舍、或是借用招待所房間就能當新房
貼上幾張喜字,桌上放了一些糖果、擺一對新的白搪瓷杯,組成了60年代海南人結婚所有的儀式感
最高興的,還是莫過於結婚時能穿上一件白襯衫、一條列寧褲,那可是最時髦,倍有面子的象徵!
如果說,50、60年代的結婚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從70年代開始,可能會讓你「破費」一番了
譬如當時在海南結婚很流行的三轉一響,也就是手錶、自行車、縫紉機、外國收音機,這樣的配置絲毫不亞於當下有車有房
看著簡單,事實上,你想要把這些東西準備齊全實在太難了...
70年代的海南,很多東西憑票供應,手裡有錢比不上手裡有票,所以免不了要花時間,託關係才有可能實現
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自由戀愛之風越來越被海南人所接受,打情罵俏再也不用「藏著掖著」
與此同時,在結婚成本上,也發生了些許改變,新三大件——電視、洗衣機、冰箱登上舞臺。
不過那時結婚,依然保持著簡樸的風俗,新人穿著自己新買的衣服,胸前貼著大紅花,邀請親朋好友熱熱鬧鬧地擺上幾桌就可以了
沒有人在婚禮上互發誓言,卻能相守著過一輩子
90年代正是經濟騰飛時,海南人的觀念也有了很大的改變
在選對象時,不僅看人的相貌身高這些外在條件,物質條件也成為人們考慮的因素之一
譬如婚房,當時在海南,小年輕的婚房大多還是單位分房,即便裝修簡陋,但有一個自己的小窩還是很加分的
同時,日子漸漸過的好了起來,婚禮也操辦的風風光光的,於是婚紗照、婚車、酒宴逐漸成為婚禮上必不可少的元素
而結婚的三大件變成了,彩電、空調、影碟機...如果再能來輛摩託車,那可了不得了!
21世紀海南人的生活水平,早已將老一輩遠遠甩在後面,卻越來越結不起婚了...
譬如一些地方的彩禮,就能讓幾年磨合的感情灰飛煙滅,惹人唏噓卻又無奈...
如今,人們對於婚姻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元化,「房不能離市區太遠,車不能低於多少萬,彩禮不能少於多少....」
從買房到買車、從家電到家具、從喜酒到蜜月等一連串的花銷,讓很多海南人簡直不敢結婚…
至此,小椰哥按照海南當地的習俗,算了一筆帳,一個普通家庭的人結婚需要花多少錢?
彩禮:在海南很多地方,彩禮要求相比大陸要少一些,普通家庭按18888這個數字來給。
首飾:結婚黃金套裝,男女戒指各一對,新娘項鍊+耳墜+手環,這裡保守估計要30000元。
婚房裝修:即使你不買房,用老家的房子結婚,你也得好好翻新一下吧,刷一刷牆面,買新的婚床、衣櫃、桌子等等,10000元差不多。
婚車:普通家庭一般租5輛車足矣,主婚車稍微中高檔次800元/天的租金,其他車400元/天。共花費:2400元。
婚宴:現在的物價,即使在農村辦婚宴酒席,一桌成本也要1200左右,以30桌的標配來算,婚宴費要36000元。
人員費用:操辦婚禮少不了伴郎伴娘還其他人的幫忙,需要給人力費紅包。2000元是不能少的。
這幾個大項加起來有99288元,還不包括一些雜七雜八的小費用。在海南,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操辦一場最基本的婚禮,需要花費10萬左右的費用。
注意,這只是最基本最保守的估計。如果女方還要求買房買車,要求禮金更多,要求婚禮辦得更體面,那麼結婚費用可能是很多海南小夥子完全無法接受的數字。
海南未婚的小夥伴們,你們還敢結婚嗎?
其實無論哪個年代,無論簡單還是奢華,結婚都是令人一生難忘而又幸福的回憶
遇到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才是最好的結局...
來源:海口80後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本公眾號所載文章、數據等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