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家樂福「跨行」開始經營餐廳,而且今年內要開100家。
6月16日,坐落於上海古北家樂福中的第一家餐廳「MR.福」正式開業。餐廳營業面積約630平方米, 包含了開放式廚房、烘焙坊、網紅產品區等不同功能分區,設有240個座位。
據了解,這家餐廳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大賣場中的餐廳,甚至是有點另類,是家樂福自主運營的重點項目,從餐廳名字到店面裝潢,再到菜單設計、菜品定製,全部由家樂福團隊獨立完成。
「在超市裡吃飯」這件事,似乎已經被消費者逐漸接受。調查顯示,20%的消費者表示希望在超市看到更多的「坐下式」餐廳,因為他們希望在外出購物時喜歡快捷舒服的體驗,買完東西可以坐下享受一頓餐飯的感覺。
近幾年裡,新「業態」的不斷出現,電商巨頭爭相布局,盒馬鮮生、永輝超級物種、京東7Fresh等品牌輪番開店,零售+餐飲已成為超市升級改造的重要方向。
家樂福做「商超+餐飲」的打法與同行不同,蘇寧家樂福餐飲項目總監李一江表示,餐廳化,去聯營化和自有品牌化是「MR.福」的三個特點。「餐廳化,是指從裝潢設計、動線安排、區域選擇等維度來規劃,更靠近餐廳的感覺,而非賣場中的用餐區、美食廣場等;去聯營化,這是確保餐廳品質管理和連鎖化經營的最重要舉措。」
MR.福「餐廳選擇的是完全自營,在餐廳的日常管理、節慶活動上更加靈活自主,和賣場區域的互動配合也更為流暢」。
自營餐飲的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兩點,一是在菜品,要保證出品的穩定性、推新節奏。二是餐飲的管理的深度把控。李一江表示,家樂福出售的所有菜品都來自於自行研發定製的同名自有品牌系列。「MR.福」系列商品池超過2000款SKU,並且以每個月至少30款新品的速度增加。每一款商品都必須經過前期調研、定質定價、商品開發、推廣銷售四個階段。
無論是和永輝等傳統超市同行相比,還是和盒馬鮮生、京東7FRESH等新入局者相比,家樂福進軍「賣場+餐廳」模式顯然慢了一步。不過,也許是受新東家蘇寧的推動,家樂福這次開餐廳的決心很大,投入很重,步子也很急。
目前,蘇寧家樂福在中國擁有209家超市(大賣場),24家便利店。按照家樂福的規劃,在年內也就是剩下6個月時間要新開100家「MR.福」餐廳,無論是在現有門店基礎上改造,還是選址新開,都是個大工程。
木質餐桌、北歐式燈具、開放式廚房、「一」字動線設計……整體裝修風格走的簡約風。據了解,所有的顧客拿著託盤到檔口去取餐,自行選擇想吃的食品,最後匯總結帳,這個模式與宜家有點類似。
現有商超中的餐飲多作為引流的輔助模塊,而家樂福要呈現的是真正的用餐體驗和享受,用極致性價比的商品和服務來打造線上線下多場景融合的社交美食中心。
不過要想做到持續引流,高頻的餐飲是比較好的工具。
MR.福的自營產品以半成品居多,消費者不僅可以選擇堂食,還能買回家快速加熱。菜單覆蓋範圍廣,從廣式點心到烤雞牛排,從湯麵意面到烘焙麵包,MR.福都有售賣。
但家樂福僅僅是「超市採買」的場景,路程對顧客來說不太遠,超市周邊也擁有豐富的餐飲門店。相比宜家來說,顧客喪失了留在這就餐的動力——除非它足夠好吃。顯然,想要在「好吃」這個指標上拿高分,家樂福需要給出比「半成品菜」更多的東西。
現在城市快節奏的工作、生活,為顧客節省時間的半成品菜理論上有巨大的需求空間,尤其是對年輕客群而言。
值得注意的時,高性價比同樣是「MR.福」餐廳的一大亮點。12元一碗的雞湯麵、9.9元的土雞湯餛飩、39.9元的肉眼牛排套餐……可以說菜品價格很接地氣,同時還會向顧客推出可定製化的生日party、求婚宴……,可滿足各種細分的個性化需求。
總的來說,零售、餐飲融合愈來愈無縫銜接,同時也給顧客的消費體驗變好。李一江介紹,對於年輕一代的吃貨來說,有趣、好玩是個很好的加分項。家樂福餐廳推出一款產品叫「閃電泡芙」,不僅好吃,還能當口紅、塗指甲,非常受90後的追捧。
據了解,在上海開業後,重慶的第二家也將同步登場。未來計劃是在家樂福門店新開或改造,餐廳模式快速複製,預計年內目標是100家。餐廳工作人員表示,店內員工大致會控制在11-35個人左右。也就是說,接下來準備今年開的100家餐廳,根據面積有大有小,最少的只需要11個員工,最多不超過35個員工。人力成本也是大幅提升。
餐飲行業目前競爭激烈,超市做餐飲其實優勢還是有的,可以保證食材的新鮮度,但是想要長久留住顧客,必須有自己看家菜餚或特色菜品,口味要豐富。
盒馬、永輝超級物種、蘇鮮生等早已入局,有的不容樂觀,有的還在繼續開發。
當然,「超市+餐飲」的混合商業模式經營難度也不小。一方面,商超附加餐飲服務成本較高;另一方面,這也對消費者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因為這樣才能覆蓋廚師、服務人員等成本。
採用完全自營模式的「MR.福」背靠蘇寧開100家店沒什麼大問題,但是這個模式的餐廳能否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留住顧客的心,值得我們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