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該劇,我們計算了其電視劇相關指數的得分:
下面我們將從收視口碑、劇集評價、演員角色、觀眾粉絲及其他周邊的角度深入分析該劇。
首先我們來看看該劇在廣電端及網絡上的收視與播放量情況:
從圖中可以看出收視率波動較大但總體呈上升趨勢,前期收視率較低,且大結局時收視率也呈現下滑趨勢。與之相比,網播量從前期的較高到中後期開始穩定,同樣的,結局網播量也沒有回升。
從各大網站的評分中可以看到,優酷和芒果TV平臺上的評分為9.5分,騰訊視頻、愛奇藝和PPTV平臺上得分在7分左右,搜狐視頻和豆瓣上的評分較低,得分6分左右,各大平臺上的得分平均下來可以達到7.6分左右。但該劇在廣電端收視節節高升,而網播量卻接連經歷幾次下降,原因又何在呢?下面我們按照集數將觀眾對電視劇的評價分為三個階段進行詳細的文本分析:
播前:
播中:
播後:
從詞雲圖來看,觀眾對《麻雀》的評價更多是「喜歡」、「精彩」、「好看」,劇中「唯祖國和信仰不可辜負」一句也成為了流行語,李易峰、周冬雨、張魯一、張若昀、尹正等幾位主演受到極大地關注。隨著劇情發展,觀眾表示感到越來越「緊張」、「虐」、「心疼」,這也是情感分析中負面情感詞不斷增加的原因之一。
觀眾對電視劇的感受除了受到劇情的影響外,另一個最直觀的影響因素就是演員,劇中主要角色的人氣及演技都或直接或間接地關係到電視劇的收視及口碑。因此,接下來我們將選取《麻雀》兩位主角(陳深、徐碧城)的扮演者(李易峰、周冬雨)以及重要配角(畢忠良、唐山海)的扮演者(張魯一、張若昀)進行分析,既包含演員自身的評估指數,亦包含觀眾對角色的印象評價。我們首先對主演進行分析:
《麻雀》的男女主角分別為當紅小鮮肉李易峰以及剛剛斬獲金馬影后的周冬雨。從網友的微博評論情感傾向我們可以看出,網友對於李易峰飾演的陳深一角好感度並不明顯,甚至負面情感要稍多於正面情感,可見網友對於此次李易峰飾演的角色並沒有十分地看好,但同時也不乏有許多網友在給予李易峰支持、鼓勵。
而對於周冬雨飾演的徐碧城一角來說,網友的正面情感較多,說明大多數人持看好的態度。從詞雲也可以看出許多網友對周冬雨的演技表示肯定。在演員自身指數這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兩位主演的各項指數都不錯,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該劇的關注度有很大的貢獻,同時也增加了電視劇的觀賞度。
我們再來看看兩位重要配角:反派畢忠良的飾演者張魯一,國民黨軍統唐山海的飾演者張若昀。
從網友的微博評論我們可以看出,網友對於張魯一飾演的畢忠良一角多數是和其他角色演員捆綁出現,作為配角,可謂是將自身奉獻於襯託其他角色上,而對其角色的評價又不乏「陰險」、「狠辣」這樣的字眼,可見張魯一對這個反派角色的詮釋還是相當到位的。
對於張若昀飾演的唐山海一角,網友對這個角色更多的是心疼,而詞雲圖中頻繁出現張若昀在其他作品中飾演的角色。不置可否,對於這位年輕演員,今年更是多部作品接連上映,網友們對其作品的持續廣泛關注,預示著其前途不可限量。
從兩位配角的自身指數來看,兩位都是專注於演繹事業的實力派演員,可能目前的認可指數並不高,但從作品指數和專業度來看,兩位都實力不俗。這部劇既有顏值擔當,人氣擔當,又有演技擔當,為其不俗的影響力和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奠定了基礎。
麻雀雖然是一部諜戰革命劇,但劇中人物的情感糾紛也很複雜。曾經相愛但又分開的陳深和徐碧城,為了唐山海不顧一切的柳美娜,為人變態卻將李小男視為白月光的蘇三省,在那個戰時的上海演繹了不同的愛恨。
雖然該劇的官方男女主角是陳深和徐碧城,但最受觀眾歡迎的卻是陳深×李小男的深男CP,許多該CP的支持者自己剪輯出了相關視頻;陳深×徐碧城的深城CP支持度也很高,在微博上有不小的熱度。主角陳深與其餘男性角色畢忠良及唐山海的CP也有觀眾支持,但支持率遠不如前兩對。
網絡用戶中女性佔90%,男性只佔十分之一;相比網絡用戶,電視用戶中男性數量相對較多,達到近五分之二。綜合網絡用戶和電視用戶可以看出,《麻雀》受到大量女粉絲的青睞。
網絡用戶絕大多數為20多歲的年輕人;而電視用戶的年齡分布較均勻,並且主要由中老年人構成,這也符合人們的普遍認知和當下媒體現實情況。結合用戶性別數據可發現,《麻雀》關注人群主要以20多歲的年輕女性為主。
學歷方面,關注《麻雀》人群主要以本科及以上人群為主。相比網絡用戶,電視用戶中高中及以下人群所佔比例相對較高。
在分析觀眾/粉絲興趣時,結果顯示網絡用戶偏向於關註明星,生活等方面的信息,並且對生活類的關注程度遠遠高於其他類;而電視用戶對於電視劇和電影的觀看傾向差異不大,最關注的類別也是生活類,綜合興趣分布圖可以看出,《麻雀》的觀眾即使採取的收看方式不同,卻是擁有相同興趣的同類人群。
綜上可知,《麻雀》的受眾是偏愛生活類電影的女性。
從全國不同地區的用戶分布情況可以看出,東部及南部沿海省市均對這部作品的關注度較高,其中上海市、江蘇省尤為突出。
在電視劇的原聲歌曲方面,《麻雀》有韓磊演唱的一首主題曲《飛》,鬱可唯演唱的《風中芭蕾》和寧桓宇演唱的《愛情往事》兩首推廣曲,及張若昀演唱的插曲《迷途》四首相關歌曲。其中,主題曲《飛》的播放量及口碑都很不錯,推廣曲《愛情往事》的口碑不錯但播放量較少,其餘兩首歌的表現都比較一般。
該劇中比較吸引人注意的廣告有知乎、百雀羚、格瓦斯三個品牌,下面從不同角度分析這幾個品牌的廣告成效:
《麻雀》就題材而言,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諜戰片,雖然摻雜著部分偶像因素,但難改其本質。故而不得不說,要想在魚龍混雜,黨派鬥爭的民國片中成功植入廣告,那必須要有逆天的本領。
《麻雀》中成功跳出民國包圍圈重圍的僅有三位——知乎、百雀羚、格瓦斯。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格瓦斯藉助原著中原汁原味的劇情設定,悄無聲息地進入公眾視野,成效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相較其他兩位來說)。
可是,知乎就沒這麼幸運了。扎眼的強行植入,真可謂霸王硬上弓,要說為什麼,知乎9月份的瀏覽量低谷就是最好的證明。百雀羚能維持相對穩定並有一定量的上升,想來需要感謝雙11的來臨。
可見,影視劇廣告永遠遵行一個普遍真理:無縫契合,無聲掀巨浪;霸王強權,難為吐槽聲。
中國網絡視頻研究中心
中傳大數據分析挖掘研究所
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