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企業著手防護服生產事宜;2月3日,3萬米防護服專用壓條專車運輸到廠;2月4日,第一件成品樣衣製作完成,海寧實現防護服生產零的突破;2月5日,第一批122套「海寧造」防護服生產完成。短短4天,海寧實現了防護服的從無到有,從零到百,彰顯了「海寧速度」。
防護服、口罩等醫療防護用品是一線戰「疫」人員的「盔甲」,至關重要。昨天(2月6日),記者走進位於浙江省海寧市經濟開發區(海昌街道)的海寧市美迪康非織造新材料有限公司,感受戰「疫」後方的如火如荼。
廠區內,員工穿著工作服,戴著口罩,在不同崗位上埋頭苦幹:有的在檢驗剛下線無紡布是否合格,有的在縫製防護服,有的在整理一件件完成的防護服。美迪康總經理朱梁興告訴記者,公司在生產防護服的無紡布等原材料方面已有15年的經驗。此前也為客戶做過防護服樣衣,有相關的技術基礎。
為防控疫情,防護服需求激增。為了保障海寧防護服物資供應,企業特意投入14萬元設備,開始生產「海寧造」防護服。雖然此前積累相關經驗,也符合生產資質,但是從生產無紡布「升級」生產防護服,難題很多:從生產設備到技術流程,都需要做出調整;春節期間員工大多放假,人手緊張;非常時期物流也多有不便……
「我們立刻組織人員研究,把本地身體健康的員工調集過來。」朱梁興說,公司克服原材料供應難、人工不足等困難,於月初全面開工生產,「我們能順利生產,離不開經信等多部門的保駕護航。」
特殊時期,特事特辦。從1月30日起,市經信局每天派人定點駐廠巡廠,對接企業開復工情況,幫助企業解決相關困難及問題。同時會同企業相關負責人對員工進行系統排摸,協助企業做好開復工的防控工作。得知企業急需縫製熟練工,市經信局幫助打通返崗通道,同時多種渠道幫助企業招工,確保企業儘早投產。「市經信局的工作人員很負責,每天都要來多次。我們只管生產,各種問題,都由他們幫我們處理好。」朱梁興說道。
「這個長條要特別注意,整個都要嚴絲合縫。」公司生產經理徐小花穿梭在車間內,認真檢查每一個環節,不時指導員工,一刻也沒有閒著。她告訴記者,雖然大家是頭一次接觸防護服生產,但是進步很快,整體效率不錯。「第一天,產量也就30-40套,現在已經能達到90-100套。」
員工羅興聰坐在機器前,全神貫注,熟練地操作著機器給防護服縫邊,他們每天從早上8點奮戰到晚上9點。「我們別的幫不上忙,做防護服也是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羅興聰低著頭,縫製完後還細細檢查針腳是否嚴密,工作起來格外認真。她明白,這一套防護服就是一線戰「疫」人員的「保命服」,一點也馬虎不得。
目前,企業日產量在150套左右。接下去,企業將再租2000平方米的廠房,擴大投資,提升產能,保障防控需求。
據悉,此次美迪康生產的防護服屬於民用,產出的防護服已分發到全市重要崗位一線人員手中。企業也將爭取早日獲得醫療器械生產證書,開足馬力生產醫用級別防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