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兩首臺灣女作家席慕蓉的散文詩。其實她也是一位畫家。因此她的詩歌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席慕蓉的詩歌散文,被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恬美清幽,情感質樸純淨。
《初相遇》是我國著名女詩人席慕蓉的散文詩,收錄在詩集《無怨的青春》中另一篇《山月》選自她的另一本詩集——《七裡香》。
《山月》
——席慕蓉
我曾踏月而來
只因你在山中
山風拂發 拂頸 拂裸露的肩膀
而月光衣我以華裳
月光衣我以華裳
林間有新綠似我青春模樣
青春透明如醇酒 可飲 可盡 可 別離
但終我倆多少物換星移的韶華
卻總不能將它忘記
更不能忘記的是那一輪月
照了長城 照了洞庭 而又在那夜 照進山林
從此 悲哀粉碎
化做無數的音容笑貌
在四月的夜裡 襲我以鬱香
襲我以次次春回的悵惘
這首《山月》是感舊傷懷之作。如她的許多詩作一樣,這首詩中流動著一種情緒記憶的色彩,就像古人所說的「睹物思人」、「觸景傷情」。
詩中充滿看似極淡但細品極濃的感傷情調。這種感傷如似水年華,不經意間觸及人心中最隱秘的角落,撥動起靈魂深處的琴弦。
《初相遇》
——席慕容
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一樣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最沒能料到的時刻裡出現
我喜歡那樣的夢
在夢裡 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釋
心裡甚至還能感覺到所有被浪費的時光
竟然都能重回時的狂喜和感激
胸懷中滿溢著幸福
只因為你就在我眼前
對我微笑 一如當年
我真喜歡那樣的夢
明明知道你已為我跋涉千裡
卻又覺得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
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詩歌的開篇,美麗的詩、夢,「都是可遇而不可有」,以夢為中心意象總理全篇。
作者花費了很多筆墨來描寫這樣的夢:「我喜歡那樣的夢,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釋」,這像是回憶初次相遇的美好,懷念過去;又好像是在描繪自己的可遇不可得的夢境,夢裡是喜歡的人。
喜歡的詩,喜歡的夢,喜歡的人,常常在最沒料到的時刻出現。
遇見,就像一場意外。始料未及,猝不及防,表面冷靜心底卻暗自掀起驚濤駭浪。
每個人都有著一種初遇情結,真的就象一杯清水一樣清純透明。而詩人給它以詩意的注釋,讓人感覺到初相遇的美麗、溫馨和浪漫。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情景,初見後的分手,有如曾經揮手的雲彩,也似輕輕告別的康橋…… 最美的在心不在遠處。
曾經,初相遇是怎樣的一種情懷?
人生若只如初見,豈不是人生最好的寫照?
得到往往就不會去珍惜,得不到反而成為一種境界。
只如初見,那種淡淡的情懷倒是讓人釋懷,讓人坦然,讓人心安。
「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
從你叫什麼名字起
後來,有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