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白居易寫了一首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

2020-12-28 草夕寸品文史

每逢佳節倍思親,冬至是24節氣之一,在古代這一天有全家團聚的習俗,對於遠在他鄉的遊子,總是渴望回家團聚,落葉歸根,每當寒冷的冬天,特別是冬至本應該闔家團圓的時候,這種離愁別緒為明顯。

公元804年歲末冬至日這一天,唐代詩人白居易宦遊在外,恰好客宿邯鄲一站,孤單寂寞之時中想起家中熱鬧的場景,一家人圍著燈火的樣子,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就寫了一首詩,全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至今讀來仍令人感動。

《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這是一首非常經典的詩,此詩描寫了冬至夜晚白居易在驛舍的所思所感,表達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全詩語言質樸無華而韻味含蓄,構思精巧別致,表現出淡淡的思鄉之愁以及濃濃的懷親之意。「邯鄲驛裡逢冬至」詩中第一句點明了地點和時間,詩人投宿在邯鄲驛站,正好趕上冬至日。這本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句子,可是言簡意賅,為後文做了鋪墊。詩人沒有強調自己的對家人的思念,反而用客觀的描述,將對親人的思念淡淡的描述出來。

「抱膝燈前影伴身」第二句寫自己的孤獨,在客棧中過節的情景。昏暗的燈光下,詩人抱膝獨坐,形單影隻,只有孤獨的影子相伴,想一想外面萬家燈火,家人圍坐的樣子,不免心生悽涼,對家人的思念之情悠然而生。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第三句和第四句都是詩人在想像著遠方的家人圍坐一起的情景,他們獨坐到深夜,仍然沒有入睡。團圓的節日,因為自己的缺席並不圓滿,親人們心裡也一定是對他滿是思念和牽掛吧。

想到遠方的家人,正在思念著自己,詩人的心中沒有孤獨,反而有些溫暖,不過這也從側面描寫了自己對家人的思念之情。詩人獨在異鄉的孤獨和家人圍坐一起的溫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悽涼,卻因遠方有惦念的親人而變得倍感溫暖。這首詩情感樸素而真摯,對遠方家人渴求團圓的心理描寫十分細膩,雖然沒寫自己的思念,卻每一句都是思念之情。

雖然時代不同,但是人的情感卻有共通之處。正如我們這個時代,很多人為了生活,為了夢想,而遠離家鄉在外漂泊。他們雖身在外,卻心在家中,每逢過節,雖不能回家,卻對自己的故土和親人倍感思念。這種流淌在中華兒女血液中的家文化,讓每一個在外漂泊的人,對於家鄉和親人總有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感。不知道此刻的你身在何處,是否遠離家鄉,是否在為生活而努力奮鬥。祝願每一個努力工作的人,積極勤奮的人,都能在寒冷的冬天有美好的生活,雖身感寒冷,卻能心中溫暖。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在寒冷的冬至寫一詩,短短28字,無一思字,卻句句是思念
    離家再遠,思念更深,望著窗外的車水馬龍,繁華熱鬧的街市,自己的家鄉雖然很渺小,房子很破舊,可依舊都抵擋了不了對家鄉的思念,那是生身故土,無論在外多久,多遠,都會令自己魂牽夢縈。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白居易的一首詩《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
    雪紛飛,是誰的思念,涼透了這一季的時光。千年前的一個冬夜,白居易想起了闊別多年的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冬至夜懷湘靈》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在古代,冬至是闔家團圓的大節日,宦遊異鄉的白居易在冬至夜寫過很多首思念親人的詩歌,「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裡外遠行人」……這首五絕同樣表達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只是思念的對象由家人變成了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初戀——湘靈。
  • 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通篇沒有一個「思」字,卻字裡行間都是深情
    所以說,冬至不僅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還是一個團圓的節日。而此刻,33歲的白居易卻獨居驛館,孤單寂寞冷,想起家中熱鬧的燈火,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就寫下了這首《邯鄲冬至夜思家》詩。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白居易很樸素的一首詩,寫冬至夜思念家人,寫盡了遊子漂泊的心酸
    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而在古代的這一天,有全家團聚的習俗。而我們的詩人白居易,此時卻只能寄居在邯鄲的一個驛站當中,其中離情,實在不忍卒讀。《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 白居易冬至失眠寫一首詩,翻譯過來只有8個字:想你想到無法入睡
    二十四節氣中,立冬是冬來臨的時刻,冬至的「至」就不是「到」的意思,而是「極點」之意。按古時說法,這一天是一年中陰氣行到極致之時,自此過後,陽氣漸生,春意也就不遠了。在一個冬至夜裡,那個寫下「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的白居易又睡不著了。這一夜,他不因思念家人而難以成眠,而是在思念另一個人思念得無法入睡,一個在白居易詩歌裡多次出現過的人——湘靈。白居易對湘靈的一番深情,可以說是難遣、難收、難放下,他在多首詩裡都曾寫到。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在古代,詩人經常會因謀求仕途、探親訪友、升遷貶謫等原因而不得不客居他鄉,所以就有了思鄉詩。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如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菅,一夜徵人盡望鄉」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般來說,唐宋時期的思鄉詩大多寄寓了複雜的思想感情。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冬至詩,初讀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斷腸人
    《邯鄲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從題目「邯鄲冬至夜思家」就可以知道這是白居易在邯鄲冬至的夜裡思念家人寫下的一首詩。我們說過詩人取標題絕不是隨便取的,而是在標題裡面已經就蘊含了他的情感,像李白的《靜夜思》一讀就知道是思鄉之情;再比如王維的《相思》、李商隱的《嫦娥》,這些標題裡面已經注入了詩人的情感。
  • 白居易一首詩,短短14字,寫盡玄宗對貴妃的愛的執著,哀婉遺憾
    李商隱在他的《馬嵬》中寫到:「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玄宗回想起七夕節晚上和貴妃的種種甜蜜,多麼令人懷念呀!作為掌握大權的皇帝,面對士兵要求自己處死心愛的貴妃時,竟無力保全心愛之人!還不如普通人家的丈夫,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妻子。身為皇帝,竟落得如此下場,真是可悲、可嘆啊!
  • 白居易冬至夜想家,一氣呵成的這首詩,無一「思」字卻字字相思
    在今天冬至這樣的日子裡,吃餃子也是北方人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為何人們會把冬至當作如此重要的節日呢?有這樣一句話「冬至大如年「。表達的就是冬至這個節日在我們中國人傳統裡有多麼重要的意義,它相當於我們的小年,馬上過年了,這是做一個預熱。在古代的時候,冬至更是一個讓詩人們惆悵的日子,有一種「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覺。
  • 白居易流傳很廣的一首詩,明寫桃花暗蘊哲理,短短28字成千古名篇
    【臨其詩境】今天介紹的是白居易的詩,寫於白居易江州司馬任上,也是他仕途裡最不順的一段,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始工」,白居易這段時間裡的佳作格外的多,比如著名的《琵琶行》,又比如今天的這首《大林寺桃花》。
  • 白居易很著名的一首詩,通俗卻富有哲理,短短28字流傳1000多年
    【臨其詩境】 今天介紹的是白居易的詩,寫於白居易江州司馬任上,也是他仕途裡最不順的一段,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始工」,白居易這段時間裡的佳作格外的多,比如著名的《琵琶行》,又比如今天的這首《大林寺桃花》。
  • 杜甫很悲涼的一首冬至詩,戳中了很多天涯遊子的心,讀完眼中含淚
    所以可以想像,在冬至那一日,那些流散天涯的遊子該多麼惆悵。白居易就曾在邯鄲的旅館裡,孤身一人度過了一個孤獨寂寥的冬至日,「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杜甫在冬至日所寫,道盡半生孤苦,戳中了很多天涯遊子的心,讀完眼中含淚。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 王勃的這首詩,僅僅只有二十個字,卻滿滿的都是思鄉之情!
    相信只要一提起王勃,對於很多人來說,那都是不會陌生,例如他的一首駢文《滕王閣序》,便是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裡面的句子,寫得非常的唯美,大氣磅礴,「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讀來真是令人讚不絕口。當然他的詩作,也是同樣的與得清新優雅,也是有很多的千古名句,譬如「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這兩句到現在,依舊還是被人引用,經常也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口語中。
  • 白居易最深情的一首詩,道盡對初戀女友的思念,失戀之人最有感觸
    白居易,字樂天,唐代赫赫有名的大詩人,從初唐到晚唐,將近三百年的歷史當中,湧現出成千上萬名詩人,青史留名者大有人在,但能與李白杜甫媲美之人屈指可數,而白居易就是其中一位。眾所周知,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聖,白居易也不簡單,他有兩個霸氣稱號,即「詩王」和「詩魔」。
  • 年關將至,十首鄉愁詩,解你思鄉之情
    王安石評價張籍的詩「看似尋常最奇崛」,這句話在這首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張籍創作這首詩時正客居洛陽城。當時是秋季,秋風勾起了詩人獨在異鄉的悽寂情懷,引起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於是寫下了這首詩。在詩中,詩人通過寫家書這個場景,來表現思鄉之深。
  • 李白夜裡想家睡不著,隨口吟出一首詩,短短28字卻成千古名作
    他有感而發,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卻引起了千古共鳴。這首詩名為《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那吹笛之人未曾露面,可是他的笛聲卻在不經意間勾起了多少人的離愁別緒。這開頭短短7字,看似平凡,實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礎,詩人所有的情緒都由這暗飛的笛聲而來。「散入春風滿洛城」,這一句點出了季節和地點,同時也渲染了笛聲。
  • 這是白居易給元稹的一首答贈詩,月圓明亮,波光蕩漾,睹物思情
    白居易這位詩人的創作的詩很有特點,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另一個號又叫做醉吟先生。在中學時期背的《琵琶行》、《長恨歌》都是他的代表的作品。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種多樣,語言平易通俗,讓人一讀就能夠理解他講的是什麼。
  • 冬至之夜白居易想起初戀,睡不著覺寫下此詩,無一愛字卻句句痴情
    冬至日,蘇軾、杜甫、範成大、杜牧,都寫下了懷念家人的詩作,漂泊異鄉之苦都被他們抒寫在筆端。然而對於我們的大情種白居易來說,這個夜似乎更加難熬,因為他又一次想起了湘靈。湘靈和白居易青梅竹馬,卻因為父母的阻撓無法在一起,為了她白居易一直拖到30多歲才肯娶妻。白居易一生為湘靈寫了很多詩,《鄰女》中的「娉婷十五勝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蓮」,《長相思》中的「思悠悠,恨悠悠。
  • 把人性說的最透徹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哲理深沉,引人無限深思
    提到唐詩,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青蓮居士李白、憂國憂民的杜甫、美貌與才華共存的王維、聲名遠播的白居易、歌頌愛情艱辛和甜蜜的李商隱等等,這些大詩人,在詩詞的文壇上獨領風騷,笑傲江湖,堪稱是唐詩的代言人。羅隱曾寫下一首著名的詩,題目叫《蜂》,短短28個字卻字字都是經典,這首詩看似是在描寫蜜蜂,其實是智慧深刻,裡面有著自喻和諷喻,每次品讀都讓人感慨良多,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羅隱的這首封神之作: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佔。
  • 唐宣宗寫白居易的詩,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有何玄妙
    嚴格來說,這是一首悼亡詩。是唐宣宗悼念白居易的一首詩歌。我們先說說悼亡詩。一般認為悼亡詩都是寫自己的親人的,尤其是老婆的。歷史上寫悼亡詩寫的很好有幾個人,一個是魏晉時期的大帥哥潘安,一個是唐朝的花心詩人元稹,還有就是宋朝的蘇東坡和南宋的陸遊,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寫給自己的老婆或者是前妻的(陸遊的那首黃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