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這是一首悼亡詩。是唐宣宗悼念白居易的一首詩歌。我們先說說悼亡詩。一般認為悼亡詩都是寫自己的親人的,尤其是老婆的。歷史上寫悼亡詩寫的很好有幾個人,一個是魏晉時期的大帥哥潘安,一個是唐朝的花心詩人元稹,還有就是宋朝的蘇東坡和南宋的陸遊,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寫給自己的老婆或者是前妻的(陸遊的那首黃藤酒)。
寫夫妻的生活的悼亡詩,一般是以細節取勝,選取夫妻生活中最為難忘的最為深情的細節,來表達對亡故的妻子的思念。而寫給不是親人的特別是名人的悼亡詩,就完全不同了,一般都是用最為精煉的語言,概括出詩人一生的功績、貢獻以及思想立場和詩歌的特點,這個就更加難了。在看唐宣宗寫給白居易的悼亡詩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一個不大知名的詩人寫給李商隱的悼亡詩:
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
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
這是李商隱一生最好的朋友詩人崔珏的《哭李商隱》,是非常典型的悼亡詩。
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前兩句就高度概括了李商隱一生的悲劇命運。他才高八鬥但命運曲折,他有凌雲壯志卻無奈折翼。他一生悲悲戚戚,詩文中充滿了悲傷的色彩。
詩人前兩句就非常準確地概括了李商隱的一生,包括他的詩歌文章的特點,可謂是李商隱的知心朋友。
那麼,唐宣宗寫悼念白居易的詩歌,也是一首非常優秀的作品,基本上概括了白居易的一生,他的思想追求,他的文學思想,他的詩歌在唐朝的影響。短短一首律詩,濃縮進那麼多內容,而且非常貼切恰當,這一方面說明唐宣宗對白居易的欣賞與崇拜之情,另一方面也說明唐宣宗的詩歌造詣。
唐宣宗算是唐朝中晚期的皇帝之中,比較有所作為的一個了,有小太宗的美譽。這首詩是在唐宣宗繼位不久,白居易去世之後,寫的一首詩。
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我們先來翻譯成現代文。
你生命的時光中,一直都在寫詩,但你應該繼續做大唐的詩人,我剛剛繼位,誰教你那麼突然就走了。
人如浮雲,想留也留不住你,願你隨處安居,原諒我造化不夠,想喚回你的生命也是徒然,願你九天之上能夠快樂。
你名聞大唐天下,你的詩篇光耀子孫,連孩童也會吟《長恨歌》,胡人也能唱《琵琶行》。
你的功德和聲望行人盡知,我會常常想起你來。
第一聯說白居易詩歌創作生涯和貢獻。
第二聯巧妙地嵌入了白居易的名字和號,並點明了白居易一生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這是這首詩最為精彩的部分。
第三和第四聯,分別點出了白居易的兩部最為著名的詩歌代表作——《琵琶行》和《長恨歌》,以及白居易詩歌對社會的影響。可謂是一首非常全面站位很高評價更高的悼亡詩。
我們主要要解釋「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這兩句。
浮雲不系名居易,這句話有幾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說白居易的一生其實很慌張,仕途也不算太順,如天上的白雲一樣居無定所,是一種漂泊流浪的生活狀態。因為白居易曾經幾次被貶,先是被貶到江洲做司馬,後又到忠州,白居易還在幾個地方做過官,晚年又隱居在東都洛陽,一生始終如白雲一樣飄來飄去。
第二層的意思是,雖然在長期的漂泊中,其實白居易的生活過得非常悠然。我們知道,白居易除了篤信佛教之外,還是莊子的鐵桿粉絲,又是中國隱士歷史上「中隱」理論的創始人。受到道家和佛家以及陶淵明等隱士思想影響的白居易,其實一生過得比較悠閒自由,就像他的名字一樣——居易。
從居易自然就引出了樂天二字。這裡的樂天也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白居易的號。唐宣宗巧妙地把白居易的號融入詩中,體現了他的巧妙的構思。
第二層是一種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白居易是一個非常容易滿足的人,他對生活充滿了熱情與樂趣,一點小小的滿足就能夠讓他笑著面對人生,所以白居易樂天的性格,讓他成為晚唐詩人中比較悠閒幸福的一個。
其實,樂天的思想更多是順天的意思,這說明,樂天更多來自於道家思想,道家認為萬事萬物都要順應自然,你不能與世界滿擰,也不要與別人滿擰,更不能與自己的生活滿擰,而是要採取一種清靜無為順應萬物逍遙自適的生活態度。而同樣是道家思想信奉者的唐宣宗,非常讚賞白居易的這種生活態度。
後面的我們就不談了。
最後,好玩的國學想告訴大家,從這首詩中,我們應該能學到一種浮雲不系、虛室生白的人生態度。好玩的國學用一句話加以概括,就是:
要讓生活很居易,不妨事事都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