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稱呼大全

2021-02-07 畢節試驗區雜誌


家族稱呼大全


家族是以血統關係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組織,包括同一血統的幾輩人。

血統關係\ 稱謂俗稱 \當面稱呼\ 自稱

  直系 

    生父\ 父親\爸爸、爹、爹爹 阿爹\兒、女

  生母\ 母親 媽媽、娘 媽媽、姆嬤\兒、女

  後父\繼父\晚爹 阿伯、阿爹\兒、女

  後母\繼母\晚娘 嗯娘、姆媽\兒、女

  父之父父之母\祖父祖母\公公婆婆 爺爺、阿爺娘娘、阿娘\孫、孫女

  父之祖父父之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 太爺爺、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孫、曾孫女

  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 長者稱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

  夫\丈夫\老倌 某人(女兒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稱其名者\妻

  妻\夫人\老人(讀如寧) 某人(女兒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稱其名者\夫

  夫之父\公\阿公 舊時隨子女稱爺爺、娘娘,現隨夫稱爸、爹、媽、姆媽\媳婦

  夫之母\婆\阿婆

血統關係\稱謂俗稱\當面稱呼\自稱

  旁系 

    父之兄父之弟\伯父叔父\叔伯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侄、侄女

  伯父之妻叔父之妻\伯母叔母\大媽嬸娘 大姆媽、大嬤、嬸娘、嬸嬸、現呼二媽、三媽等\侄、侄女

  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稱呼與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對人介紹冠「堂」字\弟、哥、妹、姐

  父之姐父之妹\姑母\姑娘 姑媽、大媽、嗯娘、阿伯、阿姑、現呼大阿媽、二阿媽、阿伯等\侄、侄女

  兄之妻弟之妻\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舊稱叔伯、今稱弟、兄

  夫之兄弟\伯叔\叔伯 舊時隨子女稱大伯、阿叔、今日隨夫稱哥,對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

  夫之兄弟配偶\妯娌\舊時隨子女稱,現以姐妹相稱,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

  婿、媳之父母\親家\親家公(姆) 以兄弟、嫂相稱,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弟媳、嫂、妹、姐

  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 舊呼大爹、二爹、大伯,現呼大爸爸、二爸爸\內侄、內侄女

  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

  

血統關係\稱謂\俗稱\當面稱呼\自稱

  母系

    母之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外公、外婆\外孫、外孫女

  母之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母\娘舅舅姆\舅父、舅舅、舅姆、舅媽 今呼阿舅、舅姆媽\外甥、外甥女

  舅父之子女\舅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

  母之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丈姨娘\舊呼大爹、大媽、大伯、阿伯,現呼大爸爸、大媽媽、阿姨\外甥、外甥女

  姨之子女\姨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妻系\妻之父母\嶽父嶽母\丈人丈母\面稱隨妻阿爹、姆媽\女婿

  妻之兄弟及其配偶\內兄弟內兄嫂內弟媳\阿舅舅嫂\面稱隨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姐夫、妹夫

  妻之姐妹\內姐內妹\姨娘\面稱隨妻\姐、妹

  妻之姐妹的丈夫\連襟\連襟\以哥、弟相稱或呼其名\哥、弟

  直系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親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親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親

  兒子:夫妻間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兒:夫妻間女性的第一子代。

  孫:夫妻間的第二子代,依性別又分孫子、孫女。有時孫子是一種不分性別的稱呼。

  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

  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

  旁系

  父系

  伯:父親的兄長,也稱伯伯、伯父、大爺

  大媽:大爺的妻子

  叔:父親的弟,也稱叔叔、叔父

  嬸:叔叔的妻子

  姑:父親的姊妹,也稱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親的兄弟,也稱舅舅

  舅媽:舅舅的妻子

  姨:母親的姐妹,也稱阿姨、姨媽

  姨夫:姨的丈夫

  姻親

  丈夫:結婚的女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媳婦:結婚的男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公公:丈夫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丈人、嶽父:妻子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丈母娘、嶽母:妻子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兒媳:對兒子的妻子的稱呼

  女婿:對女兒的丈夫的稱呼

  嫂子:對兄長妻子的稱呼

  弟妹、弟媳:對弟弟妻子的稱呼

  姐夫:對姐姐丈夫的稱呼

  妹夫:對妹妹丈夫的稱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

  連襟:姐妹的丈夫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也稱襟兄弟

  大姑子:對丈夫的姐姐的稱呼

  小姑子:對丈夫妹妹的稱呼

  大舅子:對妻子哥哥的稱呼

  小舅子:對妻子弟弟的稱呼

中國人對丈夫的稱呼大全

  【良人】古時管丈夫「良人」,這稱呼好聽啊,估計那時的丈夫都不泡妞,家裡一桿旗幟永遠飄揚,所以叫「良人」。在當時,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但丈夫管老婆也叫「良人」,相比必當時男女比較平等的。

  【郎】在「良」字旁邊加個「阝」,就是「郎」」;在「良」字左邊加「女」,就成「娘」。「郎」為夫君。李白就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詩句。「郎」多親切的稱呼阿!

  【郎君】但單音節詞似乎太甜膩了,大約除了個別那時的「小甜甜」,如鄭袖,鉤弋之流,眾多良家婦女們在人前還是羞於叫出口。於是就在前頭或尾後加一個字變雙音詞,即「郎」字後面加上一個「君」字;在「娘」字後面加上一個「子」字,成了表示親暱的「郎君」,「娘子」。(註:起先,「娘子」一詞僅用青春妙齡的少女。大約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稱呼。)妻子稱丈夫為「郎君」,是對丈夫的雅稱;丈夫稱妻子為「娘子」,是對妻子的愛稱。

  【官人】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時代。在夫妻間的稱呼上,也是稱謂較多的朝代。宮延中,出現了「官家」一詞;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這一稱謂。有的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官人」。至今,民間仍對新婚夫妻戲稱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門大官人。從這個稱呼也可看出隨著宋代理學的興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個新臺階啊。官當然是管人嘛,那家裡的官人當然就是管家裡的老婆了哦。

  【老爺】老爺, 僅限於官宦人家對老公的稱呼,其在家中的尊貴地位不言而喻。

  【外人,外子】在宋代,妻子也有稱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點的就叫稱做「外子」,丈夫則稱自己的妻子的除了「娘子」外,還稱「內人」。在別人面前,對妻子的謙稱還有「賤內」、「家內」;這都是那時的小資和偽小資們最喜歡喜歡的叫法了。潘金蓮稱西門慶一定是甜甜的一聲「官人」:但李易安稱趙明誠則一定是「外子」。

  【相公】如看過京劇,越劇,黃梅戲的話,無論青衣,還是花旦在臺上,拉長了音兒一聲「相——公——」,就是這倆字兒。這比「官人」又進了一步,已經不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到後來,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況愈下,從對丈夫的稱呼中也可明顯看出。

  【先生】在近代以來,也稱「丈夫」為先生的,這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這兩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義似乎還是「老師」。《辭海》「先生」目下載:「《禮記·曲禮上》:『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也引申為對年長有德業者的敬稱。有時,也泛用為對人的敬稱。」由此而可見,這一稱謂,除指某些特定的身份,如丈夫等對象之外,是隱含著職業、年齡方面的因素的。換言之,所謂的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學識而又年庚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帶有仰慕尊崇的意思。從中尤可見男性的尊嚴。至今在海外華人中和港臺地區還在廣泛地使用。

  【愛人】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區一些受新文化運動薰陶的知識分子開始用「愛人」這一稱謂。新中國成立後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裡的」、「做飯的」等有歧視色彩的稱謂;而在舊中國國統區使用的「先生」、「太太」、「小姐」,又顯出「資產階級」的色彩。於是「愛人」便被廣泛地使用起來。

  【男人】男人,這是最有歸屬感的叫法。通常必須加上定語,謂之「我男人」。可惜僅見於通常極具團隊精神的鄉下女人口中。

  【我們家那口子】帶有一種隱秘的親熱味道!但其中已無尊敬的意思。

  【孩子他爸】最隱蔽,委婉的叫法。但在目前這麼個紛繁複雜的時代,這個稱呼太缺乏準確性了,極不嚴謹。要知道她孩子的爸極可能並不是她老公的哦。

  【老闆】現在中國到處都叫老闆,連有的研究生叫自己的導師為「老闆」,就是這麼爛的稱呼,丈夫們享用的機會都不多,更多的時候倒是稱自己的老婆做老闆和領導的。

  【老公】老公這詞最初卻就是太監。這宦官吧 , 古代官名稱為寺人、黃門、貂璫。尊稱內官、內臣、中官、中貴;卑稱內豎、閹宦、太監、閹人。民間則俗稱老公,李自成進北京後,即有「打老公」一說(《棗林雜俎》)。如是看來,老公最早的身份,原是太監。

  現在的女人在呼叫老公時,是否骨子裡潛意識就想過,這眼前的男人,就真還有些太監的味道?所以,以後請各位「老婆們」改改口才好。否則,似乎是在說華夏的男性,正呈現被閹割的趨勢。

  對老婆的稱呼

  皇帝稱老婆叫鋅童;

  宰相稱老婆叫夫人。

  文人稱拙荊;

  雅士叫執帚。

  商賈稱賤內;

  士人叫妻子。

  酸秀才稱娘子;

  莊稼漢叫婆姨。

  有修養的人稱太太;

  沒文化的叫老婆。

  年輕人稱媳婦;

  老頭子叫老伴。

  不結婚時稱女朋友;結婚後叫對鼻子。

  北方人稱孩他娘;

  南方人叫伢**。

  大陸上稱愛人;

  臺灣叫內子。

  喝過洋墨水的稱達令;

  土生土長的叫那口子。

  捨不得老婆的人稱心肝;

  闊別老婆的人叫寶貝。

  對老婆親熱時稱親愛的;

  對老婆厭惡時叫那娘們。

  河北人稱老婆為家裡的;

  河南人稱老婆為屋裡頭的;

  四川人稱老婆則叫堂客

  上海人叫老布

  東北人叫老婆子

  天津人叫孩兒他瑪瑪

  1、祖輩

  祖輩的親屬,按古代關於宗親的範圍,是從高祖開始。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則稱為遠祖、先祖、先人、鼻祖(鼻,始的意思)。

  (1)祖:在古代,廣義是指所有父輩以上的男性先輩,狹義則是指祖父。

  (2)祖父:又稱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來稱呼祖父;如今對祖父最常見的稱呼是「爺爺」。

  (3)祖母:又可以稱為「大母」、「王母」、 「重慈」。又因古人有妻有妾,所以祖母又有 「季祖母」、「庶祖母」、「妾祖母」之分。祖母之稱古今通用。

  (4)婆:是古代對成年婦女的很普遍的稱呼,也可以用來稱祖母。

  (5)奶奶:是今天對祖母的普遍稱呼,古代的使用較晚。作為稱謂,「奶」最早是作為乳母之稱,以後又用以稱母親,又作為對以婚婦女的較廣義的稱呼。

  (6)堂祖父、從祖父、伯公、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這些是對祖父的兄弟的稱謂。

  (7)堂祖母、從祖母、伯婆、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這些是對祖父兄弟妻子的稱謂。

  2、曾祖輩

  (1)曾祖:即祖父之父。古代還有「太翁」、「曾翁」、「曾大父」、「大王父」、「王大父」、「太公」、「曾太公」等稱呼,比較特殊的是稱「曾門」。

  (2)曾祖母:指曾祖之妻,還可以稱為「太婆」、「曾祖王母」、「太奶」,其中較常見的為「太婆

  3、高祖輩

  (1)高祖:即曾祖之父,古今多稱為高祖父,也有稱為「高祖王父」、「高門」。但需注意的是,古代對高祖之上的歷代遠祖也可稱為高祖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稱「高王祖母」。

  4、父母

  (1)父母:父母是親屬中最重要的親屬,除「父母」、「雙親」、「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稱外還有「高堂」、「嚴君」、「尊親」、「嚴親」、「兩親」、「親闈」等以及文人筆下的「所生」、「椿萱」等對父母的代稱。

  (2)父、父親:是對父親古今習見的稱呼,還可以稱父親為「公」、「翁」、「尊」、「大人」、「嚴君」、「爺」、「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見的敬稱用語,稱自己的父親可稱「家尊」,稱對方的父親則稱「令尊」。

  (4)爺:古代對成年男子較廣義的稱呼,宋代開始用作對祖父之稱,魏晉南北朝就用作對父親之稱,或寫作「耶」。

  (5)母:是對母親最常見的稱呼。而在古代對母親的稱謂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對成年婦女或老年婦女的泛稱。其中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媽」、「慈」、「家家」和「姊姊」等。

  (6)繼母:如果自己的母親去世、離異或被父輩逐出,則稱續娶之妻為繼母、繼親、後母、假母、續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親離家之後還能相見,則稱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稱自己的生身母親為「生母」或 「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則稱父親之妾為「庶母」、「少母」、「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時期對母親的兩種特殊稱呼。

  (11)姨: 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無論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對父親的妾都可以稱為「姨」、「姨姨」、「阿姨」。

  ( 12 )義父:指是在自己的父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父,這個「義」字有外加、假、代、自願等意。

  ( 13 )義母:指是在自己的母親之外再拜認某人為母。

  5、與父親相關的親屬

  (1)諸父、諸母:是對父親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統稱。

  (2)世父:對父親的兄弟的稱謂,現在更多的場合是稱「伯父」、「叔父」或簡稱「伯」、「叔」。古人偶爾將幾個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別稱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3)伯母、叔母:是對父親的兄弟的妻室的稱呼。

  (4)從父:對父親的叔伯兄弟可統稱「從父」,又可分別稱為「從伯」、「從叔」。

  (5)姑:對父親的姊妹可稱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稱為「諸姑」、「姑姊」、「姑妹」,對已婚者一般都稱為「姑母」、「姑媽」,與今不同的是偶爾也稱「姑娘」。

  (6)姑父:對姑母的丈夫,既可稱為「姑父」、「姑丈」,又可以稱為「姑婿」、「姑夫」。

  (7)表兄弟:對姑母的子的稱謂。

  (8)表姊妹:對姑母的女的稱謂。

  6、與母親相關的親屬

  (1)外祖父:對母親的父親,稱其為「外祖父」(與今同),又可稱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爺」等。

  (2)外祖母:對母親的母親,稱為「外祖母」、「外婆」(與今同),又稱為「姥姥」、「老老」等。

  (3)舅:對母親的兄弟,古今均稱「舅」,在不同場合,可加上一些修飾或補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對舅父之妻的稱謂。

  (5)姨母:對母親姊妹的稱呼,先秦時稱為「從母」,秦漢以來則稱為「姨母」,或稱為「姨娘」、「姨婆」、「姨媽」等。

  (6)姨父:對姨母之夫稱為「姨夫」或「姨父」。姨母之子女也稱「表兄弟」、「表姊妹」。

  (無論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還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稱,古人統稱為「諸表」。)

  7、考妣

  「考」和「妣」在先秦時是對父母的異稱,無論生死均可用。秦漢以來,父母死後仍可稱為考妣,但生前不再稱考妣,考妣只用來對死去的父母之稱。而且,考妣不僅用來稱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輩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輩均可用考妣相稱(在先秦時則是對先祖的泛稱)。

  8、夫妻

  (1)夫:或作「丈夫」,本是對成年男子的美稱,但又用作夫妻之夫。「夫」加上其它附加成分的表示丈夫意的相關稱謂很多,如:「夫子」、「夫君」、「夫主」、「夫婿」等。除此,還可以用「良人」 、「郎」、「丈人」、「君」、「老公」、「官人」、「漢子」等稱呼丈夫。

  (2)妻、妻子:是由古至今對妻的最主要的稱呼。在妻之前加上各種附加成分,還有「賢妻」、「良妻」、「仁妻」、「令妻」、「嬌妻」等。除此,還可用「婦」、「室」、「君」、「夫人」、「娘子」、「渾家」、「內」、「老婆」、「婆娘」、「太太」等來稱呼。

  9、與丈夫相關親屬

  (1)公:也稱公公,對丈夫之父,古稱為「舅」,也稱為「公」、「公公 」。這些稱呼正是今天稱丈夫之父為「公」、「公公」、「老人公」的前身。

  (2)婆:也稱婆婆,對丈夫之母,古稱為「姑」以及由「姑」派生出的「君姑」、「嚴姑」、「慈姑」、「阿姑」等。後又稱「婆」、「婆婆」。

  (3)舅姑、姑舅:是早期對丈夫父母的合稱。近者稱「公婆」。此外還有一個常見的稱呼是「姑章」,或作「姑嫜」。

  (4)伯叔:對丈夫的兄弟的稱謂,與近代所稱的「大伯」、「小叔」是一致的。

  (5)小姑:對丈夫妹妹的稱謂。

  10、與妻子相關親屬

  (1)嶽丈:是對於妻子之父的稱呼,古代還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稱。

  (2)嶽母:對妻子之母的稱謂,或稱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來對妻子之母的稱呼。

  (4)舅舅:對妻子兄弟的稱呼,或稱為「舅」、「舅爺」、「舅子」等,還稱為「內兄」、「內弟」、「妻兄」、「妻弟」等。

  (5)姨:對妻子的姊妹的稱呼,或稱「大姨」、「小姨」,也稱為「妻妹」、「內妹」。

  11、兄弟及與其相關親屬

  (1)兄:又稱為「昆」。今天則可用「哥」來稱呼兄長。有兄弟數人的情況下,稱呼中必須表示出排行,或以數字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這些排行常用語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廣泛的稱呼,可以稱父、稱兄、稱弟、稱子。)

  (2)嫂:對兄的妻子的稱謂,或稱「嫂嫂」。

  (3)弟:是對與兄相對者的稱呼。

  (4)弟媳:對弟的妻子的稱謂,或稱「弟妹」。

  (5)侄:對兄弟的子女最常見的稱呼,也可直接稱之為「兄子」、「兄女」,或稱為「從子」、「從女」、「猶子」、「猶女」。

  12、姊妹及與其相關親屬

  (1)女兄、女弟:古代對姊妹的稱謂,或直接稱姊妹為兄弟。「姊」又稱「姐」,與姊相對者稱為「妹」。

  (2)姊夫、妹夫:對姊妹的丈夫的稱呼,也可稱為「姊婿」、「妹婿」。

  (3)甥:對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稱呼,還稱為「外甥」、「甥女」、「外甥女」。

  13、子女及與其相關親屬

  (1)子:在古代是一個使用範圍較廣的稱呼,秦漢以後主要用作兒子之稱。

  自己之子可稱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別人之子又可稱為「令子」、「良子」、「不凡子」、「賢子」等。除此,還可用「男」、「子息」、「賤息」、「兒子」、「兒郎」、「兒男」等來稱呼子。若有幾個兒子則有「長子」、「次男」、「幼子」等稱呼。

  (2)女:對女兒的主要稱呼。對別人的女兒往往稱為「愛」或「嬡」,也稱為「令嬡」、「閨嬡」。

  (3)義子、義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養的子女,又稱「養子」、「養女」、「假子」。同時還有一個常見的代稱「螟蛉」。

  (4)媳婦:對兒子之妻的稱呼。最初只稱為「婦」,後因兒子又稱為「息」,所以子之妻又稱為「息婦」,或寫作「媳婦」。

  (5)婿:對女兒丈夫的稱呼,或稱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兒之夫還可以被稱為「女夫」、「半子」、「東床」「令坦」。

  女婿到了嶽丈家,除了嶽父、嶽母可以稱「賢婿」之類,嶽家一般人都尊稱其為「姑爺」、「姑老爺」。

  (6)孫:對兒子的子女的稱呼,或稱「孫息」、「孫枝」。「孫」又分為「孫兒」、「孫女」,「孫女」又稱為「女孫」。

  (7)外孫:對女兒的子女的稱呼。女姓還可稱為「外孫女」。

有尋根問祖及加入等問題請直接關注和對話灌河汪氏欄目

相關焦點

  • 【經典】祖宗十八代怎麼稱呼?家族稱呼大全.
    媳婦:結婚的男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公公:丈夫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丈人、嶽父:妻子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丈母娘、嶽母:妻子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兒媳:對兒子的妻子的稱呼  女婿:對女兒的丈夫的稱呼  嫂子:對兄長妻子的稱呼  弟妹、弟媳:對弟弟妻子的稱呼  姐夫:對姐姐丈夫的稱呼
  • 妯娌、連襟、挑擔......黃驊人親戚稱呼大全!這才是真正的黃驊文化!
    對丈夫姐姐的稱呼為大姑子,對丈夫妹妹的稱呼叫小姑子。對妻子哥哥的稱呼為大舅子,對妻子弟弟的稱呼則叫小舅子。對妻子姐姐的稱呼是大姨子,對妻子妹妹的稱呼則為小姨子。還有好多,小編就不一一列舉啦,關係弄清了,那麼你知道給你那些遠房親戚叫什麼嗎?比如你爺爺的兄弟的媳婦、你姥姥的姐姐的丈夫……還有50天就要過年,拜年的時候可千萬不要叫錯人啊!
  • 河南人親戚稱呼大全!記得收藏以防失傳!
    而且又快到年底,面對一大家子的遠房親戚著實不知道叫什麼,今天,小編就全部給你整理出來,看看河南人口頭上是怎麼稱呼親戚的,一定不能讓它們失傳哦!這就涉及到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了: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通常把自己降低一格來稱呼妻子或丈夫一方的親人。另外,由於是平輩,如果平時大家關係好,經常走動玩在一起的話,一般不會用那么正式的稱謂去稱呼對方,而是以「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相稱。也可以用「小名+稱謂」的方式來叫對方。如小玉、麗麗姐、軍軍弟等。
  • 古今中外對母親的稱呼大全
    該咋稱呼媽媽?當然是「媽」了。如果你叫 「媽媽」或給別人說「我媽媽」,這裡面就有親暱幸福的感覺。而大多數情況就是喊媽,給別人說起來是「我媽」。年輕人有時候會撒嬌地媽咪、母后、母親大人、老媽、娘、姐……一通亂叫,但這些的的確確是不同歷史時期對母親的稱呼。
  • 你知道怎麼稱呼你媽媽的弟弟的妻子的姐姐的妹妹的兒子嗎?
    近日在網上流傳著一張「家族親戚關係稱呼表」更貼心的是這還是廣東話版的▼▼▼從我開始,這張表列出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關係上到太公太婆下到息仔息女幾乎囊括了所有的親戚關係但是要在這張表裡找到對應的關係好像還是挺有難度的
  • 飯圈的生圖是什麼意思 飯圈粉絲稱呼常用語大全
    飯圈粉絲稱呼常用語大全(粉絲名就不寫了,就概括飯圈常用的)  TF:團飯  TB:團婊  WF:唯飯  DW:毒唯  CPF:CP飯  DYF:隊友飯  BP:白嫖(不出錢不出力,坐享其成的那種人)  LR:路人  LRF:
  • 中國人的親戚稱呼大全(收藏了教孩子)
    這就涉及到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了: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敬,通常把自己降低一格來稱呼妻子或丈夫一方的親人。另外,由於是平輩,如果平時大家關係好,經常走動玩在一起的話,一般不會用那么正式的稱謂去稱呼對方,而是以「哥、姐、弟、妹」相稱。也可以用「小名+稱謂」的方式來叫對方。如小王、麗麗姐、軍軍弟等。
  • 苗文丨祖宗十八代的稱呼大全
    父親之父:祖父 yeuf loul祖父之父:曾祖 yeuf zux曾祖之父:高祖  yeuf jel高祖之父:天祖 yeuf njout天祖之父:列祖 yeuf jangx列祖之父:太祖 yeuf hloub太祖之父:遠祖 yeuf boul遠祖之父:鼻祖 yeuf bul 紅色字體是與之相對應的苗文(中國西部苗文)稱呼
  • 過年生存必備|難度爆表級親戚稱呼大全+催婚催生逆襲寶典
    傾聽著長輩殷切的問候有時不免陷入深深的自責因為我不知道咋稱呼你們呀這份爆表級走親訪友稱呼大全難度分為5檔恭喜你在過年之前早日修煉到最後一檔所有親戚,可以分為爸爸的親戚曾開頭的是爸爸的親戚外開頭的是媽媽的親戚曾外祖母是爸爸的姥姥外曾祖母是媽媽的奶奶這麼複雜的稱呼,生活中很少用。一般來說,那一輩的八位祖宗裡,只有爺爺的父親母親稱為太爺爺,太奶奶,其他幾位統稱為太姥爺(外公),太姥姥(外婆)。
  • 兩親家之間怎麼稱呼 兩親家怎麼稱呼最合適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兩親家之間怎麼稱呼以及兩親家怎麼稱呼最合適,一起跟小編去了解一下吧!一、兩親家之間怎麼稱呼1、稱呼對方為親家雙方父母見面的時候,為了避免尷尬,也不知道對方的年齡是多大,那麼就可以直接稱對方為親家。
  • 親戚稱呼大全!快過年了,小秋給你備了份秘籍!
    相信很多人都不曉得了,今天小秋妹妹就來給大家普及下,渠縣話親戚稱呼大全!
  • 親戚稱呼大全
    春節期間,無論是走親戚還是串門,見到長輩不知道怎麼稱呼,就太尷尬了。
  • 祖宗十八代的稱呼大全!太漲知識了,果斷收藏!
    有時孫子是一種不分性別的稱呼。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父系伯:父親的兄長,也稱伯伯、伯父、大爺大媽:大爺的妻子叔:父親的弟,也稱叔叔、叔父嬸:叔叔的妻子姑:父親的姊妹,也稱姑姑、姑母姑夫:姑姑的丈夫丈夫:結婚的女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媳婦:結婚的男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公公:丈夫的父親,也直稱爸爸婆婆
  • 程幼澤家人:因"黑老大"稱呼整個家族活在陰影裡
    【對話】整個家族都活在「黑老大」陰影裡  程幼澤「高調出獄」事件爆發後,有媒體前往當地進行了採訪「起底」:程幼澤家居晉城,在晉城算是個名震江湖的「大哥」,經過「煉獄」的洗禮,出獄後的「程三」,更加位高權重。
  • 拜年串門再也不用尷尬到不會稱呼啦!
    拜年時,最尷尬的就是見到各種親戚忘記了怎麼稱呼。今天,宣傳君發現了一個親戚稱呼大全!希望拜年時對大家能有所幫助。家族:家族是以血統關係為基礎而形成的社會組織,包括同一血統的幾輩人。親戚:親戚是指與自己有血親和姻親的人。中國古代唐朝學者孔穎達對親戚的註解為:親指族內,戚言族外。
  • 王者榮耀拉風戰隊名字大全:霸氣/唯美/可愛戰隊好聽名稱大全[多圖]
    王者榮耀戰隊唯美名字大全@——風華筆墨@——後庭塵埃@——天光雲影@——青絲染霜@——鏡鸞沉彩@——ㄟ流氓ヽ愛 理吥理╮@—王者榮耀戰隊名字大全要霸氣➬➬ 丿TK丶灬丨蒔鞝➬➬丿神風隊灬未央➬➬初戰的玫瑰➬➬丿Death丨丶戰隊➬➬巛呃丶家➬➬嘻哈團隊
  • 球球大作戰戰隊名字大全
    球球大作戰戰隊名字大全,球球大作戰霸氣名字大全,球球大作戰戰隊怎麼自己取名?球球大作戰名字叫什麼比較好?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最罕見的一個姓氏,辦身份證時技術不能識別,整個家族都被迫改姓
    爨這個字在古代代表的是做飯的意思,是一個典型的形象字,因此古代做飯的地方不叫廚房,而是叫爨房或者爨室,這個說法在《戰文篇》以及馬王堆出土的文獻中皆有記載,所以現在許多電視劇,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古裝劇中,對於廚房的稱呼基本都是錯誤的。
  • 《騎馬與砍殺2》家族世仇怎麼接 家族世仇完成攻略
    導 讀 騎馬與砍殺2家族世仇任務任務難度較低,流程較少,完成速度較快,但完成後就可以直接招募頂級兵了。
  • 祖宗十八代稱呼大全在此
    祖宗十八代怎麼稱呼? 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有時孫子是一種不分性別的稱呼。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  媳婦:結婚的男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公公:丈夫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丈人、嶽父:妻子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丈母娘、嶽母:妻子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兒媳:對兒子的妻子的稱呼  女婿:對女兒的丈夫的稱呼  嫂子:對兄長妻子的稱呼  弟妹、弟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