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祖宗十八代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
家 族 稱 呼 大 全
血統關係\ 稱謂俗稱 \當面稱呼\ 自稱
直 系
生父\ 父親\爸爸、爹 、爹爹 阿爹\兒、女
生母\ 母親 媽媽、娘 媽媽、姆嬤\兒、女
後父\繼父\晚爹 阿伯、阿爹\兒、女
後母\繼母\晚娘 嗯娘、姆媽\兒、女
父之父父之母\祖父祖母\公公婆婆 爺爺、阿爺娘娘、阿娘\孫、孫女
父之祖父父之祖母\曾祖父曾祖母\太公太婆 太爺爺、太公、太太太娘娘、太婆、阿太\曾孫、曾孫女
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哥、弟姐、妹 長者稱哥、姐、小者一般直呼其名\弟、哥、妹、姐
夫\丈夫\老倌 某人(女兒名)爹、唉、老太公,也有直稱其名者\妻
妻\夫人\老人(讀如寧) 某人(女兒名)娘、唉、老太婆、也有直稱其名者\夫
夫之父\公\阿公 舊時隨子女稱爺爺、娘娘,現隨夫稱爸、爹、媽、姆媽\媳婦
夫之母\婆\阿婆
血統關係\稱謂俗稱\當面稱呼\自稱
旁 系
父之兄父之弟\伯父叔父\叔伯 大伯、大爹、伯伯、二爹、三爹、小叔、小爹、叔叔\侄、侄女
伯父之妻叔父之妻\伯母叔母\大媽嬸娘 大姆媽、大嬤、嬸娘、嬸嬸、現呼二媽、三媽等\侄、侄女
伯父之子女叔父之子女\堂兄弟堂姐妹\稱呼與自己兄弟姐妹相同,對人介紹冠「堂」字\弟、哥、妹、姐
父之姐父之妹\姑母\姑娘 姑媽、大媽、嗯娘、阿伯、阿姑、現呼大阿媽、二阿媽、阿伯等\侄、侄女
兄之妻弟之妻\嫂弟媳\嫂嫂、阿嫂、大姐、二姐等,今直呼其名\舊稱叔伯、今稱弟、兄
夫之兄弟\伯叔\叔伯 舊時隨子女稱大伯、阿叔、今日隨夫稱哥,對弟或直呼其名\弟媳、嫂
夫之兄弟配偶\妯娌\舊時隨子女稱,現以姐妹相稱,或直呼其名\弟媳、嫂、妹、姐
婿、媳之父母\親家\親家公(姆) 以兄弟、嫂相稱,今呼婿、媳之爹、娘(××之父母)\弟媳、嫂、妹、姐
姑之丈夫\姑父\姑丈姑夫 舊呼大爹、二爹、大伯,現呼大爸爸、二爸爸\內侄、內侄女
姑之子女\姑表\表兄弟表姐妹 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冠「表」字\表弟、哥、妹、姐
血統關係\稱謂\俗稱\當面稱呼\自稱
母 系
母之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外公外婆 外公、外婆\外孫、外孫女
母之兄弟及其配偶\舅父舅母\娘舅舅姆\舅父、舅舅、舅姆、舅媽 今呼阿舅、舅姆媽\外甥、外甥女
舅父之子女\舅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表弟、哥、姐、妹
母之姐妹及其配偶\姨父姨母\姨丈姨娘\舊呼大爹、大媽、大伯、阿伯,現呼大爸爸、大媽媽、阿姨\外甥、外甥女
姨之子女\姨表\表兄弟表姐妹\以兄、弟、姐、妹相稱或加冠「表」字 表弟、哥、姐、妹
妻系\妻之父母\嶽父嶽母\丈人丈母\面稱隨妻阿爹、姆媽\女婿
妻之兄弟及其配偶\內兄弟內兄嫂內弟媳\阿舅舅嫂\面稱隨妻阿哥、大姐或呼其名\姐夫、妹夫
妻之姐妹\內姐內妹\姨娘\面稱隨妻\姐、妹
妻之姐妹的丈夫\連襟\連襟\以哥、弟相稱或呼其名\哥、弟
直系
父系
曾曾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
曾曾祖母--曾祖母--祖母--父親
母系
曾曾外祖父--曾外祖父--外祖父--母親
曾曾外祖母--曾外祖母--外祖母--母親
兒子:夫妻間男性的第一子代。
女兒:夫妻間女性的第一子代。
孫:夫妻間的第二子代,依性別又分孫子、孫女。有時孫子是一種不分性別的稱呼。
曾孫:夫妻間的第三子代。
玄孫:夫妻間的第四子代。
旁系
父系
伯:父親的兄長,也稱伯伯、伯父、大爺
大媽:大爺的妻子
叔:父親的弟,也稱叔叔、叔父
嬸:叔叔的妻子
姑:父親的姊妹,也稱姑姑、姑母
姑夫:姑姑的丈夫
母系
舅:母親的兄弟,也稱舅舅
舅媽:舅舅的妻子
姨:母親的姐妹,也稱阿姨、姨媽
姨夫:姨的丈夫
姻親
丈夫:結婚的女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媳婦:結婚的男人對自己伴侶的稱呼
公公:丈夫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婆婆:丈夫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丈人、嶽父:妻子的父親,也直稱爸爸
丈母娘、嶽母:妻子的母親,也直稱媽媽
兒媳:對兒子的妻子的稱呼
女婿:對女兒的丈夫的稱呼
嫂子:對兄長妻子的稱呼
弟妹、弟媳:對弟弟妻子的稱呼
姐夫:對姐姐丈夫的稱呼
妹夫:對妹妹丈夫的稱呼
妯娌:兄弟的妻子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
連 襟:
姐妹的丈夫間互相間的稱呼或合稱,也稱襟兄弟
大姑子:對丈夫的姐姐的稱呼
小姑子:對丈夫妹妹的稱呼
大舅子:對妻子哥哥的稱呼
小舅子:對妻子弟弟的稱呼
對 老 婆 的 稱 呼
皇帝稱老婆叫鋅童;
宰相稱老婆叫夫人。
文人稱拙荊;
雅士叫執帚。
商賈稱賤內;
士人叫妻子。
酸秀才稱娘子;
莊稼漢叫婆姨。
有修養的人稱太太;
沒文化的叫老婆。
年輕人稱媳婦;
老頭子叫老伴。
不結婚時稱女朋友;結婚後叫對鼻子。
北方人稱孩他娘;
南方人叫伢**。
大陸上稱愛人;
臺灣叫內子。
喝過洋墨水的稱達令;
土生土長的叫那口子。
捨不得老婆的人稱心肝;
闊別老婆的人叫寶貝。
對老婆親熱時稱親愛的;
對老婆厭惡時叫那娘們。
河北人稱老婆為家裡的;
河南人稱老婆為屋裡頭的;
四川人稱老婆則叫堂客
上海人叫老布
東北人叫老婆子
天津人叫孩兒他瑪瑪
與妻子相關親屬
(1)嶽丈:是對於妻子之父的稱呼,古代還有「泰山」、「冰翁」 外舅」 「外父」、「妻父」等代稱。
(2)嶽母:對妻子之母的稱謂,或稱為「丈母」。
(3)姑、外姑:早期用來對妻子之母的稱呼。
(4)舅舅:對妻子兄弟的稱呼,或稱為「舅」、「舅爺」、「舅子」等,還稱為「內兄」、「內弟」、「妻兄」、「妻弟」等。
(5)姨:對妻子的姊妹的稱呼,或稱「大姨」、「小姨」,也稱為「妻妹」、「內妹」。
兄弟及與其相關親屬
(1)兄:又稱為「昆」。今天則可用「哥」來稱呼兄長。有兄弟數人的情況下,稱呼中必須表示出排行,或以數字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這些排行常用語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廣泛的稱呼,可以稱父、稱兄、稱弟、稱子。)
(2)嫂:對兄的妻子的稱謂,或稱「嫂嫂」。
(3)弟:是對與兄相對者的稱呼。
(4)弟媳:對弟的妻子的稱謂,或稱「弟妹」。
(5)侄:對兄弟的子女最常見的稱呼,也可直接稱之為「兄子」、「兄女」,或稱為「從子」、「從女」、「猶子」、「猶女」。
姊妹及與其相關親屬
(1)女兄、女弟:古代對姊妹的稱謂,或直接稱姊妹為兄弟。「姊」又稱「姐」,與姊相對者稱為「妹」。
(2)姊夫、妹夫:對姊妹的丈夫的稱呼,也可稱為「姊婿」、「妹婿」。
(3)甥:對姊妹之子最普遍的稱呼,還稱為「外甥」、「甥女」、「外甥女」。
子女及與其相關親屬
(1)子:在古代是一個使用範圍較廣的稱呼,秦漢以後主要用作兒子之稱。
自己之子可稱為「犬子」、「孽子」、「不孝子」等,別人之子又可稱為「令子」、「良子」、「不凡子」、「賢子」等。除此,還可用「男」、「子息」、「賤息」、「兒子」、「兒郎」、「兒男」等來稱呼子。若有幾個兒子則有「長子」、「次男」、「幼子」等稱呼。
(2)女:對女兒的主要稱呼。對別人的女兒往往稱為「愛」或「嬡」,也稱為「令嬡」、「閨嬡」。
(3)義子、義女:指不是自己生育的,而是收養的子女,又稱「養子」、「養女」、「假子」。同時還有一個常見的代稱「螟蛉」。
(4)媳婦:對兒子之妻的稱呼。最初只稱為「婦」,後因兒子又稱為「息」,所以子之妻又稱為「息婦」,或寫作「媳婦」。
(5)婿:對女兒丈夫的稱呼,或稱為「女婿」、「子婿」、「郎婿」、「快婿」等。除此,女兒之夫還可以被稱為「女夫」、「半子」、「東床」「令坦」。
女婿到了嶽丈家,除了嶽父、嶽母可以稱「賢婿」之類,嶽家一般人都尊稱其為「姑爺」、「姑老爺」。
(6)孫:對兒子的子女的稱呼,或稱「孫息」、「孫枝」。「孫」又分為「孫兒」、「孫女」,「孫女」又稱為「女孫」。
(7)外孫:對女兒的子女的稱呼。女姓還可稱為「外孫女」。
來源:網絡,天柱山拍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