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布朗特,唐納德·麥克林,蓋·伯吉斯以及布思比勳爵 圖片來源:PA/Channel 4
伴隨著新一部007電影的上映,一批新的軍情五處和外交部的文件解密了。以下是我們從這些文件中發現的有趣細節。
1.劍橋間諜們像困在鐵桶裡的群鼠一樣相互出賣
人們聽聞或猜到過「劍橋五傑」(編者註:劍橋五傑是指蘇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在英國的五名雙重間諜,已知的四人包括唐納德·麥克林、蓋·伯吉斯、吉姆·菲爾比和安東尼·布朗特)相互之間的背後捅刀行為。但是國家檔案局解密的這批文件披露了前所未見的細節。其中一些細節甚至相當好玩。
當調查的網收緊時,唐納德·麥克林(Donald Maclean)和蓋·伯吉斯(Guy Burgess)於1951年5月逃往蘇聯。正是在那個時候,吉姆·菲爾比(Kim Philby)和安東尼·布朗特(Anthony Blunt)舉報了他倆。
菲爾比寫信給軍情六處的領導,暗示伯吉斯具備所有「當間諜的必備條件」。
吉姆·菲爾比 圖片來源:PA
與此同時,布朗特明目張胆地從軍情五處的副局長那兒「釣魚」,刺探他們對麥克林知道多少,同時還把矛頭指向伯吉斯。
菲爾比甚至厚顏無恥地暗示,當伯吉斯和麥克林還在劍橋時,「一個招募了另一個」。當然,菲爾比自己才是讓克伯格注意到伯吉斯和麥克林的人。
2.蓋·伯吉斯或許是無恥之徒,但是他很愛媽媽
在1951年逃往蘇聯之後,這名蘇聯間諜給他的母親艾芙琳·巴塞特(Evelyn Bassett)寫了一系列信。信中伯吉斯講述了自己在鐵幕之後的生活。
伯吉斯想得十分周到,他說自己正在設法安排母親到蘇聯探訪。
想得真美。但不幸地是所有的蘇聯高官都在為「共產黨代表大會忙地不可開交」。
在另外的一些信件中,他擔心如果返回英國會被新聞界騷擾糾纏。
他在一封1956年的信中說:「我或許會被美國人而不是英國人殺掉。更重要的是,我們會被媒體迫害。」
3.羅尼·克雷和布思比勳爵都是「年輕男子獵手」
在被《周日鏡報》頭版頭條報導後,臭名昭著的倫敦東區黑幫大佬羅尼·克雷(Ronnie Kray)和保守黨貴族羅伯特·布思比(Robert Bootby)的友誼在60年代變得人盡皆知。
但人們不知道他倆是怎麼成為朋友的。軍情五處的推斷認為,兩人因為對年輕男孩的共同喜好而相識。
羅尼·克雷和布思比勳爵 圖片來源:Channel 4
在一次監視行動之後,一名探員在1964年得出結論:「布思比是個乖僻的人,喜歡結交奇怪的人。羅尼呢,很顯然想認識一些有社會地位的人,他的來頭也很奇特。當然,他倆都是同性戀。」
一份名為《特別分支》的報告稱:「布思比和克雷曾一起參加過數次同性戀聚會。其中一次他們被拍到了(以一種常見的特定姿勢)。根據霍爾特的說法,兩人之間沒有不正派的關係;也不太可能有,因為倆人都是年輕男子的『捕獵者』。」
4.但是,與流言相反,兩人沒有睡過
1964年《周日鏡報》的頭版文章《上議院貴族交好幫派分子,蘇格蘭場展開調查》還稱,布思比(死於1986年,享年86歲)和克雷之間有親密關係。
但是軍情五處得出結論說,透露消息給報紙的人「一定把羅尼·克雷和萊斯利·霍爾特(Leslie Holt)搞混了」。
布思比勳爵,羅尼·克雷和萊斯利·霍爾特 圖片來源:Channel 4
霍爾特是布思比的司機和情人,當時安全部門接觸的關鍵證人之一。
推測的結論是,《周日鏡報》的頭條是由克雷的宿敵納什家族透露給媒體的。
5.軍情六處的行動並非總是像007電影那樣乾淨利落
解密的文件也為解開綽號為「破壞者」的萊昂內爾·克拉博中校(Commander Lionel Crabb)的謎團帶來了新線索。
萊昂內爾·克拉博中校 圖片來源:Imperial War Museum/PA
簡單來說,軍情六處的這名蛙人被派潛入樸茨茅斯港水下,監視蘇聯領導人來英國時乘坐的艦艇。整個行動安排地十分糟糕,克拉博沒能生還。
據文件披露,整個行動拙劣透頂,簡直「蠢到可以判刑」了。
行動並非完全機密:行動組之外有人知道克拉博中校將要潛入樸茨茅斯港。甚至在事件發生前,軍情六處協助克拉博中校的特工在訂酒店時登記了他們的真實姓名和地址。
隨後一名高級官員接手此事。他做出了銷毀相關頁面的「後悔莫及」的決定,從而點燃了新聞界對此案的興趣。
文件同時也證實,在與一名外交部參事的會議中,軍情六處的西歐負責人錯誤地以為得到了外交部的任務許可。然而這名參事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對方實際上是在請求許可。
總的來說,這件事是一團亂麻。
6.軍情五處的「基達」太差
在同性戀還是違法行為的年代,英國安全部門的調查人員卻沒能識別出一名明顯是同性戀的人。
文件顯示,在蓋·伯吉斯失蹤前,軍情五處和外交部對他「品德墮落」的私人生活一無所知。
一段文字顯示:「據傳言,伯吉斯先生1932年到1933年間在劍橋讀書時是一名活躍的共產主義分子。他與共產主義分子的聯繫一直保持到1939年。另傳言他酗酒成性,使用毒品,並且是同性戀。」這份報告又加了一句:「所有這些信息——無論是真是假——在兩人失蹤之前,外交部和軍情五處完全不知情。」
7.美國人對英國大發光火
當唐納德·麥克林和蓋·伯吉斯的蘇聯間諜身份曝光後,美國官員氣翻了天,稱他們是「酒鬼」,「性變態」。
他們說美國的國務院絕不會允許這種人為自己工作。他們要求英國外交部在這次醜聞爆出之後「清理門戶」。
蓋·伯吉斯(左)和唐納德·麥克林(右) 圖片來源:Getty
兩人在變節投靠蘇聯之前,都曾在或正在英國外交部駐美國的敏感崗位工作。
伯吉斯在當時就因重度飲酒和不檢點的舉止而聲名在外。兩人都是同性戀,儘管麥克林也結了婚。
一份外交部華盛頓辦公室的備忘錄在他們1951年叛逃後說:「他們指出,在國務院裡,頻繁醉酒,反覆的神經崩潰和性變態行為以及其他的人身缺點將被視為安全隱患。任何有表現出一項或多項此類行為的人應被即刻開除。」
面對美國人的怒火,外交部似乎不為所動。他們稱這是一份「極度不友好且極具破壞性的聲明。」
↓點擊閱讀原文,瀏覽更多來自硝煙的文章。
軍情瞭望,軍史回顧,軍備盤點。不無度吹噓我軍,不盲目崇拜外軍。關注硝煙,和我們一起做褲衩不紅不白的鐵桿軍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