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軍情六處首任局長原來就是007間諜頭目M的靈感來源!他的絕密住所竟然長這樣~

2021-02-22 英倫房產圈

前一秒還在派對上與人談笑風生,伺機竊取情報,下一秒就可能置身槍林彈雨,帶著秘密亡命天涯.

在大多數人眼中,間諜們過得就是這樣既緊張又刺激的生活。然而,和平年代,普通人離間諜生涯畢竟還是很遙遠的,人們只能在那些膾炙人口的諜戰片中尋找快意江湖的精神寄託。

說起諜戰電影,就不得不說說007系列...

作為風靡全球的一款諜戰系列電影,007可以說是歷經五十餘年卻長盛不衰。

名叫詹姆斯·邦德的主人公是英國軍情六處的一名特工(代號007),既冷酷又多情,他充滿機智又十分勇敢,總能在最危難時化險為夷,也總能邂逅一段浪漫的愛情。

這一系列影片之所以直至今天仍被廣大影迷所熱愛。

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歷任的007都是大帥哥,再加上性感漂亮的「邦女郎」,總是能夠讓人「欲罷不能」。

還有一部分原因則來自於電影中扣人心弦的精彩劇情,而這些就要歸功於小說的原作者--英國作家、前軍情六處特工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

伊恩·弗萊明生於倫敦,父親是英國議會的成員。他曾經於1939年在軍情六處擔任勤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更是在安全保障調整局(BSC)擔任間諜,主要從事後方的策劃與準備工作。

正是因為這些特工經歷,1953年的時候,伊恩·弗萊明決定以自己的間諜生涯為靈感創作了詹姆斯·邦德系列的第一作《007大戰皇家賭場》。

小說一經面世便以10先令6便士的價格在英國上市,很快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由於小說中很多素材、裝備都來源於作者曾從事的間諜生涯,在小說火遍全球後,也讓英國的軍情六處徹底火了一把。

很多人都好奇,英國軍情六處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軍情六處,全稱是英國陸軍情報六局(Military Intelligence 6,簡稱MI6),與克格勃(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現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美國中央情報局和以色列的摩薩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情報機構」。

軍情六處是英國軍方情報部門專門負責搜集國外情報和反恐怖主義活動的組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一直在極度機密的情況下開展工作,既不受英國政府的領導,政府部門的名單上也沒有它的名字。

西方情報界一直把MI6看成是世界情報機關的「開山祖師」,也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情報機構。

作為英國的秘密情報機構,軍情六處也一直以詭秘著稱於世,目前公開的信息顯示,軍情六處是創建於1909年。

1909年的英國,理髮店裡都是德國理髮師,酒吧裡也滿是操著德國口音的服務員,再加上德國的實力日漸崛起,這引起了英國人的巨大恐慌,很多偏執的英國人甚至把英國的所有德國人都稱作德國間諜。

為了解決德國間諜在英國活動日益頻繁的情況,也為了堵住民眾的悠悠之口,英國情報機關依據時任首相阿斯奎斯的建議進行了改組,軍情六處(MI6)應運而生。

軍情六處成立後,其主要任務是:負責在國內外搜集政治、經濟和軍事情報,從事間諜情報和國外反間諜活動。

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軍情六處自然發生了很多「盪氣迴腸」的故事(007系列小說的素材來源),同時也湧現了一批可以載入史冊的優秀特工們,這其中,又以軍情六處第一任局長--皇家海軍上校曼斯菲爾德·喬治·史密斯-卡明爵士最為讓人津津樂道。


曼斯菲爾德·喬治·史密斯-卡明爵士(Sir Mansfield Smith-Cumming)於1859年4月1日出生於英格蘭肯特郡,他最早的名字為曼斯菲爾德·喬治·史密斯。

曼斯菲爾德出身名門,他的祖先是大名鼎鼎的約翰·史密斯(John Smith),兼任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和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的董事。

曼斯菲爾德的父親亞伯·史密斯(Abel Smith)則是諾丁漢有名的銀行家,其銀行業務後來更是發展成為了英國最大的銀行之一——國民西敏寺銀行(National Westminster Bank)。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曼斯菲爾德一路也是順風順水,他在年幼時就加入了英國皇家海軍,12歲便開始在達特茅斯接受訓練。

在1878年,年僅19歲的他就已經被任命為了代理少尉,可謂年少有為。

在接下來的7年裡,他參加了打擊Malay海盜的行動,1883年的時候還在埃及服過役。不出意外的話,曼斯菲爾德似乎會成為一名優秀的海軍軍官。

然而,戲劇性的是,作為一名海軍軍官,他的暈船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到了1885年的時候,他甚至被列入了「不適合服役」的退役名單。萬般無奈之際,他只能退役,成為了米斯伯爵的私人秘書。

1889年,他與Moray郡的Logie家族的女繼承人萊斯利·瑪麗安·瓦利安-卡明(Leslie Marian Valiant-Cumming)結婚後,他的姓氏後面增加了Cumming。

就在大家都以為這個暈船的海軍軍官將要這樣富裕又平靜地過完這一生時,命運卻為他開啟了一扇神奇的大門。


十年時間,轉瞬即逝,機緣巧合下,曼斯菲爾德又被調回海軍負責監督南安普頓波姆防線工程的建造。

到了1909年,英國籌備組建新的秘密情報局,這個機構的設立正是為了回應我們前文提到的英國民間日益高漲的輿論,即越來越多的英國人認為所有生活在英國的德國人都是間諜。

而時任海軍中校的曼斯菲爾德則在此時受邀出任海軍S.S情報局(Secret Service Bureau)局長一職,也就是後來的軍情六處。

在這裡,他負責著英國境外的所有行動,並由此開啟了他那富有傳奇色彩的間諜生涯。

縱觀他在軍情六處的這14年,曼斯菲爾德從一個人單槍匹馬地大殺四方,到整個特工隊伍的不斷壯大,他的勇敢、智慧、果決以及堅毅不斷激勵著他的同事和後來者,讓軍情六處也發展的越來越好。

在軍情六處時,因為他的姓氏中有Cumming,所以他經常會用字母「C」來代替自己的籤名。

久而久之,他漸漸被同事們直接用字母「C」來代指了。

這一傳統也一直被軍情六處延續至今,當然,現在的字母「C」不再是Cumming的縮寫,而是代指Chief(首席)。伊恩·弗萊明在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說中用字母「M」來代指,靈感正是源自這裡。

然天有不測風雲,1914年的時候,他在法國遭遇了一場嚴重的交通事故,他的兒子在事故中喪生。

據曼斯菲爾德自己說,為了逃脫車體並拯救自己的兒子,他被迫用特工專用的刀具割斷了自己的腿,這一說法曾經讓人們對軍情六處局長的「狠辣和果決」津津樂道。

但有人卻爆料道,當時醫院的記錄顯示,他的雙腿的確是在車禍中骨折了,但他的左腿卻是在事故發生後的第二天被截肢的。

後來,可能是為了讓人們銘記自己為國家做出的犧牲,曼斯菲爾德經常拿他的這條腿「做文章」。

他經常對外界講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比如他會突然打斷辦公室的會議,並用刀或鋼筆開始猛戳自己的假肢,這一行為讓人震驚不已。

曼斯菲爾德在擔任軍情六處局長期間,還有一個頗有些爭議的發明,即用男人的體液來製作隱形墨水。

作為一名受人尊敬的間諜頭子,他對秘密通訊非常感興趣,最令他著迷的就要數隱形墨水。

而當這項發明被手下呈上來之後,曼斯菲爾德立刻奉若至寶。只不過後來因為「味道過重」才不得不放棄使用。

不過,作為一名機要部門的首領,曼斯菲爾德仍需要最大限度的掩蓋自己的行蹤,對於他的日常起居,人們並不是很清楚。

直到2015年,距離曼斯菲爾德逝世已經過去了90多年,當位於倫敦白廳法院(Whitehall Court)的一塊藍色匾牌揭幕時,人們在上面發現了曼斯菲爾德·史密斯-卡明爵士的名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軍情六處的總部一直位於倫敦的白廳法院(Whitehall Court)。

這座頗具英倫風的宏偉建築總共由兩個獨立的建築組成,就位於泰晤士河的邊上,距離唐寧街10號、英國內閣辦公室、國防部僅咫尺之遙。

據說,直到病重去世前一年,曼斯菲爾德都一直居住在這座建築上方的頂層公寓裡。

而在2020年的007電影《No Time To Die》中,這個大樓也有過短暫的亮相。

在影片中,飾演邦德的演員丹尼爾·克雷格將著名的銀色阿斯頓·馬丁停在大樓外,在抬頭看了看大樓的正面後,大步流星地走向了附近的國防部.

而這個場景也似乎影射了這座大樓充斥著間諜和陰謀的歷史。

實際上,白廳法院內部有一系列豪華的辦公場所和不同風格的公寓,從踏入大廳,你就可以感受到這座大樓的氣宇軒昂。

高高的大理石柱,精美的雕花天花板,炫目的水晶吊燈,十分奢華。

曼斯菲爾德的房子分布在大樓最上面三層,總面積為4,144平方英尺(約385平方米)。

房屋8樓是主接待室,據說這裡曾經是曼斯菲爾德的辦公室,用來與特工們舉行秘密會議,交接情況。

最奇特的是,這間屋子內到處都是縱橫交錯的加固梁,以及堅硬無比的高強化地板,據說這是由特勤人員在一戰期間安裝的,而這一特色也保留到今天。

8樓的客廳非常寬敞,這處空間還可以通往一個53英尺的屋頂露臺,能夠眺望到遠處白廳的景觀。

頂層公寓的9層是主臥套間,採取了和客廳一樣的設計,也有很多的加固梁。

主臥帶有一個步入式更衣室和一個大浴室。

除了主臥,這一層還有兩間別具特色的客臥。

每間臥室都有很多的窗戶,視野開闊,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曾在這裡觀察過軍情~

房屋的第10層是廚房和餐廳,這座房子還有一個兩層的圓形屋頂閣樓,提供了額外的空間,最頂層有曼斯菲爾德的書房。

除了擁有一段不尋常的歷史,這座房子位於倫敦核心地帶,地理位置非常好。站在窗前,就可以將泰晤士河的美景盡收眼底。

而遠處倫敦的象徵之一——倫敦眼也仿佛觸手可及。

這麼好的位置,住在白廳法院的人自然也不平凡。

曾經的住戶甚至有前英國首相威廉·格拉德斯通(William Gladstone)、陸軍元帥基奇納勳爵(Lord Kitchener)、著名作家喬治·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這樣響噹噹的大人物,曼斯菲爾德無疑也是其中的一員。

如今,時過境遷,曼斯菲爾德·喬治·史密斯-卡明爵士傳奇的一生也逐漸成為了過往傳說,但這座大樓仍舊靜靜的佇立在奔流不息的倫敦泰晤士河畔,親眼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遷.

—————————

我們是英國房產圈,一個靠譜,有料,不忽悠的英國房地產公眾號。

如果你對英國房產投資感興趣,就戳下面二維碼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英國軍情六處首任局長原來就是007間諜頭目M的靈感來源
    他曾經於1939年在軍情六處擔任勤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更是在安全保障調整局(BSC)擔任間諜,主要從事後方的策劃與準備工作。正是因為這些特工經歷,1953年的時候,伊恩·弗萊明決定以自己的間諜生涯為靈感創作了詹姆斯·邦德系列的第一作《007大戰皇家賭場》。
  • 福利 | 解密中情局和軍情六處 間諜的真實生活是這樣的……
    而在這本《間諜與密戰》中,可以看到很多陌生和熟悉的面孔,他們或成為政治和戰爭的犧牲品,或成為最大的贏家,但這些人物的出現,使整個人類歷史發生了改變。伊恩·弗萊明筆下的特工007詹姆斯·邦德的故事正是受到二次世界大戰中軍情六處事跡的啟發,但電影中光鮮亮麗、美女香檳的場景,恐怕只有藝術才能承載,現實中的殘酷往往讓人毛骨悚然。
  • 與軍情六處局長共進午餐
    他的父親在勞斯萊斯廠工作,索厄斯爵士中學就讀於巴斯(Bath)的文法學校,後來進入諾丁漢大學(Nottingham University)攻讀物理學與哲學。2009年出任軍情6處局長前,他的多數前任是牛津大學的畢業生。. . .  索厄斯爵士說自己在諾丁漢大學時,就得到了幸運女神的垂青————獲得英國外交部的一份工作。
  • 永遠的邦德走了,因他而火遍全球的軍情六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在弗萊明筆下,軍情六處的情報世界魅力無窮,充滿了雞尾酒、飆車和西裝革履的間諜。然而事實上,軍情六處的特工不能像弗萊明筆下的人物那樣引人注目。當然,廣為人知的邦德故事的確基於現實。多年來,爆炸的老鼠、竊聽設備和催淚瓦斯鋼筆都來自軍情六處的研究和開發部門,也就是弗萊明筆下的Q部門。
  • 007的原型為何是他?
    有人說,邦德的原型就是小說的作者伊恩•弗萊明本人。弗萊明二戰時期在英國海軍情報處工作,是個成績斐然的資深間諜。也有人說,弗萊明曾在泰晤士報上公開稱邦德就是威廉•史蒂芬森,不知是真是假。他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傑布森第一次找他時他就猜透了這個傢伙的用心。波波夫意識到這是一個可以為反法西斯同盟效力的機會,他假裝答應德國人,取得他們的信任後趁機打入了德國情報部門內部。早在加入德國情報組織之前,波波夫就跟英國的軍情6處(正是007的組織)接上了頭。
  • 為寫小說,這位作家辭掉了軍情六處的間諜工作
    而中國臺灣作家唐諾如此評價:勒卡雷就是間諜小說家的第一人,而且第二名可能還沒有出生。現代英國間諜小說的典範是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的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風流倜儻、彬彬有禮,忠於女王陛下和國家。「007」以其無懈可擊的天賦,在成功撩到妹子的同時還能擺脫麻煩,讓充滿神秘色彩的間諜又披上一層浪漫主義外衣。
  • 《007》中「M」夫人原型的傳記出版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部傳記中,還披露了七名英國間諜。這七名間諜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供職於軍情五處。這部傳記名為《馬克斯韋爾·奈特:軍情五處史上最偉大的間諜大師》,談及新書披露間諜一事,赫明表示:」完全是意外收穫。我原本並沒打算要挖掘這些事情,但當我開始瀏覽文件,試圖勾勒出奈特領導下的間諜圈圖景時,便意識到自己只需要一點點偵探工作就能找出他們的名字。」
  • 英國解密軍情五處文件 這七個情節太狗血
    安東尼·布朗特,唐納德·麥克林,蓋·伯吉斯以及布思比勳爵 圖片來源:PA/Channel 4伴隨著新一部007電影的上映,一批新的軍情五處和外交部的文件解密了。以下是我們從這些文件中發現的有趣細節。菲爾比寫信給軍情六處的領導,暗示伯吉斯具備所有「當間諜的必備條件」。
  • 首任007演員肖恩·康納利去世
    肖恩·康納利因飾演英國軍情六處(MI6)特工詹姆斯·邦德而聞名於世,也是第一個將這個角色搬上大銀幕的人,並出演了7部間諜題材的驚悚片。他的演藝生涯橫跨數十年,獲得的眾多獎項包括一座奧斯卡獎、兩座貝夫塔獎和三座金球獎。
  • 永遠的邦德走了, 因他而火遍全球的軍情六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肖恩·康納利1930年8月25日出生於英國蘇格蘭愛丁堡,1962年因在第一部「007」電影《007之諾博士》中飾演詹姆斯·邦德而一舉成名。《英國廣播時報》曾在今年8月發起民意調查,康納利以56%的得票率當選「最佳詹姆斯·邦德飾演者」。
  • 007系列間諜頭子M的原型,這間諜之父的人生,也是real傳奇
    作為間諜界的偶像,007在全世界擁有數的粉絲,他作為英國乃至全世界諜報人員的標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電影裡,除了紳士帥氣,身手不凡的男主詹姆斯.邦德在全世界吸粉無數以外...007的直接上司,性格堅毅,運籌帷幄的M處長也獲得了大家的追捧...這些年,當數朱迪丹奇飾演M夫人形象最為人所熟知....
  • 軍情六處親自審稿才能出版的間諜小說,「硬漢式硬核」說的就是它
    《間諜先生》系列就能完美滿足這幾個條件。因為作者福賽斯,不僅是世界級的間諜小說大師,他本身就是個「間諜先生。」他開過坦克,扛過槍,經歷過殺戮,當過戰地記者;多次經歷針對總統的暗殺行動,並與僱傭兵、職業刺客、軍火販子有過深入接觸。 在軍情六處秘密工作了二十多年,更是對各國的間諜內幕了如指掌。
  • 告別:「最完美的間諜」。
    而在成為全世界知名的間諜小說家之前,勒卡雷的職業就是一名間諜。18歲時,勒卡雷便被英國軍方情報單位招募,擔任間諜工作。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他曾在英國軍情五處(MI5)和軍情六處(MI6)工作。
  • 007現實版,令西方情報局抓狂的傳奇人物,英國最強雙重間諜離世
    作為英國No.1雙面間諜,他的人生註定是一段傳奇佳話。他就是喬治-布萊克(George Blake),享年98歲。一生潛伏於英國軍情六處MI6,提供秘密情報給前蘇聯,一生出賣了數百名英國特工,讓英美兩國抓狂到一個頭兩個大。自然,兩方對他的評價就截然不同了。
  • 第一位007走了……揭秘真實的詹姆斯.邦德
    據英國廣播公司31日消息,英國著名演員、《007》系列電影首任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肖恩·康納利去世,終年90歲。BBC在報導中將其稱為「冷戰時期西方特工的完美化身。」
  • 間諜大師逝世,他說出了這份職業的骯髒和黑暗
    007在浪漫間諜人生他則展示間諜的真實生活勒卡雷與加裡·奧德曼就在2020年快要結束的時候,一位間諜大師隕落了。12月13日晚,英國著名文學大師、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John leCarré)在英國的一家醫院因肺炎去世,享年89歲。
  • 詹姆斯邦德原來真有其人?冷戰時期波蘭特務與007同名同姓
    自1962年首部「007」系列電影《007之諾博士》(Dr. No)面世後,特務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就成為家傳戶曉的電影人物,至今007電影已發展到第25部,長拍長有。
  • 西方間諜小說與「007之父」的成人童話
    同樣酗酒的他56歲就死於心力衰竭,和書中那個可以每天抽70支香菸、狂喝雞尾酒而不會咳嗽不會虛弱的007並不相同……弗萊明矢口否認邦德好色這一點也來源於生活中的自己,不過貌似除他之外的所有人都感覺就是這樣的,弗萊明是唐璜一類的人物,女小說家羅莎蒙德•萊曼說他「因為不能跟女人搞好關係,所以只好跟她們發生關係」。
  • 二戰中的魔術師軍團——英國軍情九處MI9
    在英國諜報機構中,最有名的應該是007-JamesBond隸屬的軍情六處-MI6,這個部門在好萊塢電影裡diao得無法無天,可實際上MI6不管是人員還是執行的計劃都沒有電影拍的那麼炫,誇大的部分太多了;僅僅是因為它間諜部門的屬性,就在編劇的手裡搞出了無數的噱頭。其實在二戰中最特別、最有效率、最出人意料的諜報部門,是英國軍情九處-MI9,這是歷史上唯一一支幾乎全部由魔術師組成的軍團。
  • 電影《007》中的真正原型是誰?
    1974年,被譽為英國歷史上最成功的間諜達斯科·波波夫的傳奇經歷被編成自傳。此後,以波波夫為藍本創作的詹姆士·邦德(007)系列電影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據說,波波夫真實的間諜生活比起電影中的007來一點也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