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的家庭教育給我們的啟示:欣賞、讚美和感恩!

2021-02-06 王琨老師

教育之於心靈,猶如雕刻之於大理石。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必將缺乏欣賞的眼光。

一個不懂得欣賞的人,哪來的讚美的力量?

前天王琨講師講述了愛迪生是發明之神,一生發明創造實在太多了,有電燈、電話、電影、電報機、留聲機、發電機、蓄電池、 打字機、磁鐵礦分離機、壓力表等,都是他的發明。

據不完全統計,自從他發明第一臺自動數票機的1869年至1910年,他約有2000個發明,一共領得1328種發明專利權,約計在此時期,每十一天他就有一個發明。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愛迪生的成長故事,從中您可以感悟到家庭教育的智慧。



愛迪生上小學三個月就退學了,而且是個有聽力障礙的孩子,然而他怎麼成長為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家了呢?

我們都知道是母親南希給了他很大的影響。南希沒有高深的文化背景,在當時也沒有什麼科學的教育方法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做指導,但是南希是怎樣對愛迪生進行教育的呢?

愛迪生退學的原因,是因為愛迪生上課不好好聽講,給老師搗亂,經常問老師講課無關的問題。


有一次,上數學課時,愛迪生問「老師,為什麼一加一是二?」老師說「愛迪生,你拿一支鉛筆再加一隻鉛筆,不就變成兩支鉛筆了嗎?」

「可是老師,拿兩隻杯子裡的水放到另一隻杯子裡,水就集中在一個杯子裡了呀,一加一怎麼會是二呢?」老師不知如何回答了。「老師,兩塊泥巴粘在一起就是一塊,為什麼一加一是二,也許一加一是一。」這時老師發火了:「真煩!你自己去想去吧。」於是老師又繼續上課。

愛迪生又舉手了,「什麼事,愛迪生?」老師強壓住火氣問。「老師,為什麼會起風?」「老師,雞蛋為什麼會孵出小雞?」老師說:「那是因為母雞給雞蛋加溫了。」「老師,為什麼給雞蛋加溫就能孵出小雞?」愛迪生又問了許多為什麼,什麼「魚為什麼不會被淹死?」「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等等的為什麼讓老師終於忍無可忍,將他狠狠地罵了一頓:「真煩,混蛋,老老實實學你的算數!你是傻瓜嗎?像你這樣讀書也是白讀。」

愛迪生哭著回家了。媽媽聽了兒子的訴說,拉著愛迪生的手到學校找到老師,質問了老師:「你是不是說我兒子是傻瓜笨蛋,讀書也是白讀?」老師無言以對。 「我明白了,兒子由我自己來教育,不用麻煩老師了,再見。」拉著兒子的手回家了。

南希一邊走一邊想「恩格爾老師強迫孩子把教科書完整地默記下來,兒子覺得反感,兩人才陷入僵局的。我不強制他,我要和他一起享受思考的快樂。默記教科書的內容,見鬼去吧!默記教科書長大一點用都沒有,活的教材不是遍地都是嗎?」南希暗暗發誓:「要給兒子嘗試絕不輸給其他孩子的教育」。從此開始了對愛迪生的家庭教育。


母親教他學習算數、英語、文學、理科、社會……什麼都在一起學。但母親從不不拘泥於教科書,而是注意身邊發生的事。

兩個人一起探討著學校學不到的有關風、花、魚等許許多多的知識。南希從不給他答案,而是一起和他翻閱百科全書,和他一起思考,幫助兒子對學科感到好奇,有這樣的好奇就會不斷學下去。以知識淵博而聞名的發明家愛迪生的起點就在和媽媽一起學習的百科全書裡。

每天晚上,媽媽就睡在兒子的旁邊,把名著一本一本地讀給他聽,以此代替兒歌。後來,讀書這個習慣對愛迪生來說像呼吸一樣自然。愛迪生的愛讀書和快讀是著稱於世界的。

對愛迪生來說,南希即使媽媽,又是老師,也是朋友,與母親的交流對愛迪生的人格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愛迪生得到了媽媽無盡的愛,在他的內心深處,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場合,他都能感到媽媽的寬容、溫情和鼓勵。


雖然學校裡沒有賞識他的好老師,更沒有適合愛迪生成長的土壤。但是,要強的母親擔當了培養孩子的重任。「我不強制他,我要和他一起享受思考的快樂。我不強制他,我要和他一起享受思考的快樂。」這樣的教育心態給了孩子長足發展的空間,也給了孩子感受成功全過程的機會,為愛迪生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這是多麼聰慧的一位母親啊。如果每個孩子都能遇到這樣的母親,那該是多麼幸福的事啊!面對孩子們被壓彎了的脊柱,面對成天眉頭緊鎖、作業成堆、煩惱不斷的孩子,我們的家長是否可以從愛迪生的成長經歷中借鑑一些經驗呢?

「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孩子自信滿滿的上路,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寶萍老師說:孩子對愛是特別敏感的。不要小看父母的一句評價和一個漫不經心的表情,孩子能敏銳地感受到你是否愛他。如果我們的父母能夠做到:快樂的時候和孩子一起歡笑,悲傷的時候聆聽孩子的傾訴,高興時緊緊地擁抱孩子,那麼,孩子的心中就會形成絕對的愛。

當孩子感受到:無論發生什麼事,父母都不會改變的真愛時,心靈就會穩健而茁壯成長,即使犯了錯誤也會自己站起來。

父母要無條件地愛孩子。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即使孩子滿身缺點,也能夠無條件地愛著孩子,這才是真正的父母。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一種現象:在孩子考試的分數高時,許多家長又是表揚又是物質獎勵;一旦考試成績不好,家長就給予孩子一頓訓斥,重則一頓打罵。這種愛是有條件的愛。


曾經央視12套播出了一個惡性案件,一個6歲女童死的時候腿部青紫、頭部青紫、胸部多處燙傷,甚至連陰部也青紫。北京兒童醫院接診的張醫生報警說,孩子遍體傷痕讓他感到震驚。令人感到更震驚的是,命案嫌犯是欣欣的親生母親戴文香。

她在法庭上一再說「我在吃穿上從沒有虧待過孩子,只是想讓她好好學習,將來能生活得比我們好。」這樣殘酷的愛、畸形的愛,只能殘害孩子的心靈和生命。

只有父母能夠無條件地愛孩子時,你才會不在意孩子的分數,你才會接受孩子的一切,因為欣賞和讚美能給孩子帶來自信,能給孩子帶來創意。

只有你經常欣賞和讚美孩子,你才能給孩子一個民主的、和諧的、寬鬆的成長環境,你才會積極尋找適合你孩子的教育方式,你才能培養出棟梁之才的孩子。


寶萍老師帶領現場的家長們做了一個叫「水杯加針」的互動遊戲,在水杯中倒滿水後,加曲別針,直到溢出水為止。通過遊戲的實際操作,家長們感受頗深。


我們培養孩子,要先認同孩子的短板,包容所有你認為的缺點,再鼓勵孩子發揮他的特長!天下沒有轉變不了的孩子,只要家長願意轉變,懂得尊重與傾聽,孩子的未來一定會走向成功!

我們要相信「孩子一定行」,這應該是每位父母都應該信奉的一句話。老師不相信沒關係,周圍的人不相信沒關係,孩子自己不相信自己也沒關係,但身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做到永遠地相信孩子、信任孩子。


波蘭作家顯克維支說:如果每個孩子都能有一隻「溫柔的手」在引導他前進,而不是用腳去踢他的胸脯······那麼,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打罵是對待動物的方式,用對待動物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孩子怎麼能成才呢?

當家長以暴力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是在給孩子傳遞一種處事理念——遇事用拳頭或情緒解決。這樣的教育,除了破壞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給孩子造成一種畸形的處世觀,還會導致親子關係破裂甚至將孩子逼上絕路。


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對孩子要遵守時間、信守承諾,不要欺騙孩子。父母的所做所為,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身教重於言傳,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沒有任何事、任何人能夠取代父母在孩子人生中的「首發」位置。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下日後也必定會注重承諾、言而有信。


南希就是充分發揮了愛迪生的好奇心,培養了他的創造力,為人類培養了一位偉大的發明家。

如果我們能用放大鏡看孩子的優點,而對孩子的缺點忽略不計,在孩子的特長上花功夫培養,使孩子的強項得到長足的發展,合格的人才就會誕生在我們的家庭。


每個孩子都是各不相同的,孩子是帶著你的遺傳基因來到這個世界的,你還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老拿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這是很不明智的。

孩子對把自己和其他孩子相比較的敏感程度遠超父母的想像,孩子的內心會萌發出不安緊張的情緒。父母經常做比較,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孩子的內心和情感是很脆弱的,如果父母想單純地通過窺探孩子的隱私,來把握孩子的成長軌跡,只會加劇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矛盾。父母要學著尊重孩子的秘密和隱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心理成長期。

平時不要亂翻孩子的日記、聊天工具等,你的這種行為孩子未必不知道。如果你認為隱私對你很重要,那麼它對孩子同等重要,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隱私。


如果父母一味地指責孩子的失敗,孩子就會退縮,使孩子向困難挑戰的勇氣變萎縮。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家長最好什麼也不做,因為「不作為」就是最安全的。養成這樣的生活方式的時候,孩子雖然不會失敗,但離成功卻十分遙遠。

家長應把讚揚和鼓勵作為教育孩子的主導方法,每天試著去發現孩子的優點,並以欣賞的目光、高興愉快的心情來表揚孩子的優點,當孩子有一點點進步時,應及時表揚與鼓勵!


學會欣賞和讚美別人,是一種氣度、一種發現、一種理解、一種智慧、一種境界。讚美一個人就像久旱逢甘露的小樹苗得以茁壯成長,像黑暗中看到的一絲曙光心中充滿了希望和信念。

在忙碌的工作中,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交往中,請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之詞讓友誼之樹長青,讓你的愛情開花結果,讓你的事業蒸蒸日上。

說我們所做,做我們所說,家長因孩子而改變。行走在星空下,只為向好向上改變的那一刻!

孩子變「壞」一定是家長一步一步地逼出來的,孩子變好則是智慧父母們一點一點地熬出來的!所以,無論什麼樣的孩子,都會有煩惱、悲傷、懊悔、寂寞、流淚不止的時候,父母如果能溫暖孩子那顆受傷的心靈,孩子就會再次精神飽滿地站起來,開始向前奔跑。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著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著它的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蕩,描繪著那一幅幅感人的畫面,那是白雲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親情。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是內心發出最真誠的情感。古人亦有雲「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寶萍老師為我們分享了感恩的重要性。

心胸狹隘只會讓孩子痛苦一生;及時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為;教導孩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習俗,只有懂得感恩,才能獲得長久的成功!


學會感恩,懂得寬容,是孩子與父母一生的福氣。孩子需要被鼓勵,需要被讚美,孩子需要放飛夢想,需要激發潛能,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一個會說謝謝,心懷感恩的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差。感恩這一堂關乎孩子未來與家庭幸福的課程,父母們一定要儘早為孩子們補上。


經常欣賞讚美孩子,相信孩子所有的可能性,感恩孩子選擇我們做父母,為他們撐起一片藍天。走進孩子的內心,才能引領孩子的未來!

因為爸爸笑了,春天到了,媽媽笑了,花開了!



曲阜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儒家的兩位聖人孔子和孟子都誕生於此,因此被稱為「東方聖城」,被西方人士譽為「東方耶路撒冷」。

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出現了一位被後人尊為「大成至聖先師」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孔子。他的思想流派後來被稱為儒家思想,深刻影響中國達幾千年之久。

曲阜這座古城,似乎一下子將你從現代的繁華與忙碌中拉出來,讓你在歷史長河中回溯。

在這裡,你不經意間踩到的一片石塊,可能是漢磚唐瓦;

在這裡,隨便映入你眼帘的一棵古樹,可能已歷經千年風霜。

請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今天,王琨老師、張龍老師、宋濤老師和慧宇弟子們一起在孔廟中拜謁夫子;走過闕裡街,造訪孔府;去孔林,感受穿越時空的生命。大家都感受到了聖哲跳動了幾千年的脈搏!

山東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曲阜「三孔」,孔府也稱聖府,是孔子後代子孫們居住的地方;孔廟是歷代帝王將相祭祀孔子、表彰儒學的地方;孔林是孔家的家葬墓地。

「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澱、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


孔廟,公元前478年始建,後不斷擴建,至今成為一處佔地14公頃(1公頃=10000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包括三殿、一閣、一壇、三祠、兩廡、兩堂、兩齋、十七亭與五十四門坊,氣勢宏偉、巨碑林立,堪稱宮殿之城。

孔府,建於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之地,西與孔廟毗鄰,佔地約16公頃,共有九進院落,有廳、堂、樓、軒463間,舊稱「衍聖公府」。

孔林,亦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續時間最長的家族墓地,林牆周長7千米,內有古樹2萬多株,是一處古老的人造園林。


曲阜尼山為孔子出生地,東臨沂河,山上有孔子廟、曲阜尼山神廟、曲阜尼山書院,三組建築組成一個群體,孔子廟內東南角有一座高高的觀川亭,傳說是孔子臨川慨嘆的地點,那一嘆,聲聞千古:"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據《史記》記載:孔子父母「禱於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名揚遐邇。


到曲阜遊學,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中成長。經過一天「三孔」和尼山的遊覽,我們無不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願我們薪火相傳,都能做好中國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富強我的祖國!


精彩的父母分享,看看他/她們的收穫!

2018寒假《慧宇終極弟子》密訓小班第三天圓滿結束,明日我們將迎來最後一天的精彩內容,大家敬請期待吧!

相關焦點

  • 家教典型案例:愛迪生母親的家庭教育
    是因為最近在群裡和家長交流中,我感覺到我們的孩子太需要像愛迪生媽媽這樣的家長了。(舉例子:認為孩子多動,到處給孩子看病。一個讓孩子吃藥。孩子吃後噁心,吐掉了)。如果是愛迪生的媽媽會這樣做嗎?今天我們就看看愛迪生的媽媽是如何對待愛迪生的,如何對愛迪生進行家庭教育的。  愛迪生上小學三個月就退學了,而且是個有聽力障礙的孩子,怎麼成長為世界最偉大的發明家了呢?
  • 家庭教育丨你,也可以成為「愛迪生」的父母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潛在的「愛迪生」!但孩子能不能真正成長為「愛迪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教育!從小被學校退學,耳朵還被人打聾的愛迪生之所以能成為家喻戶曉的發明家和企業家,就是因為他的母親南希的家庭教育非常成功。許多家長以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家庭,好的家庭教育離自己非常遙遠。事實上,好的家庭教育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
  • 愛迪生離世89年,這才是他留給我們的啟示
    89年前的今天,一個改變世界的人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個人叫託馬斯愛迪生。我們小時候記住愛迪生,是因為他發明了電燈。但愛迪生做的,只是找到了讓電燈更便宜、更耐用的改良燈絲。為什麼愛迪生被記住了,而真正的發明者沒被記住。因為這裡蘊含著一個重要啟示。這個啟示是什麼呢?
  • 美國家庭生活教育及對中國家庭教育的啟示
    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於可以彌補公共教育的不足,但「好」的家庭教育對家長素質有較高要求。近年來,家長培訓越來越受到重視,政府、社會組織、教育機構投入大量資源舉辦各種培訓班、講座,教授家長如何做家長,在推動重視家庭教育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 北京豐臺堂青年團契「恩典的記號」感恩讚美會
    律動 在一片漆黑中,幾點燭光微亮,讚美詩《眼光》漸漸響起,11月22日晚,北京豐臺堂青年團契「恩典的記號」感恩讚美會由此拉開序幕。 敬拜組首先帶領會眾唱讚美詩,《滿有能力》《恩典之路》《何等恩典》和《豐盛的應許》等詩歌此起彼伏,在歌聲中,一起感恩神一路的保守和帶領,數算他充滿的愛和恩典。
  • 愛迪生的留聲機發明
    在一些分心和一些失誤之後,愛迪生最終建立了一家創建和銷售唱片的公司,主要是發明唱片公司。他的產品使得任何家庭都可以聽到專業品質的音樂。早期啟示託馬斯·愛迪生於1877 年因電報的專利改進而聞名。他正在經營一家成功的企業,生產設備,如他的機器,可記錄電報傳輸,以便以後解碼。愛迪生的電報傳輸記錄並沒有記錄點和破折號的聲音,而是記錄在紙上的壓痕。
  • 家庭教育最可怕的不是孩子不懂感恩,而是父母的道德綁架!
    感恩沒有錯,我們要養出一個感恩的孩子,也完全正確。 問題是,要弄清楚——孩子該對誰感恩。 感恩父母,羔羊跪乳,當然沒錯;但這只是千萬種感恩中,很虛幻的一種。
  • 知擇代言人「三重讚美」終結版—我是最亮的那顆星
    步履匆匆的每一天,我們需要更多一點耐心,停下腳步來欣賞香的花、綠的草,以及孩子的笑。感恩119位小朋友參與到這個活動中來,創造機會讓我們更加接近美好。我們明白119位小朋友的背後,是119個家庭,以及119個家庭背後的親朋好友。一絲光芒或許不足以點燃熊熊大火,眾人拾柴,就足夠溫暖更多人心。
  • 家園共育,感恩你我——寰宇天下幼兒園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家園共育,感恩你我—寰宇天下幼兒園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雖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有時候面對孩子,卻是不知如何是好。孩子對於他們而言就是個「黑匣子」,猜不透,弄不透,弄不清:為什麼孩子不是我們期待的那個樣子呢?
  • 「我願意為你去」感恩讚美會將在保定福音堂上演
    保定教會將舉辦《我願為你去》讚美會 「我願為你去」感恩讚美會將於2月22日晚7點在河北省保定市基督教會福音堂上演,該讚美會由福音堂青年團契和雅歌之聲樂隊聯合舉辦。讚美會上將演唱的曲目有:《讓所望可愛起來》《有一位神》《除你以外》《使命》《耶穌!耶穌》《諾言》《如鷹展翅上騰》《新的異象 新的方向》《我願意為你去》。保定福音堂青年聚會在每周三聚會,聚會的內容有讀經、讚美、代禱、證道、迎接新人、背誦經文、小組交通、結束禱告。
  • 附:家庭教育的六個啟示
    ,因為已具備思維能力和成熟三觀的我們從這部電影中看到是更多命運的真相。這個過程又心酸又痛苦,但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回憶和成長。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現實中生活的我們或許會遇到許多無法改變的事情,只能接受它,但這不代表我們的人生就此定性,無法改變。想要展現不凡,就要勇於和命運抗爭,敢於為此付出行動。你讓我做魔,我偏不接受,你讓我認命,我偏不認命。
  • 特斯拉和愛迪生的恩怨情仇
    今天在網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是關於特斯拉和愛迪生的。底下的評論大多數是支持特斯拉的,而愛迪生就沒那麼幸運,都說是他剽竊了特斯拉的智慧。愛迪生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小偷。特斯拉這就是愛迪生和特斯拉的區別,特斯拉更像個科學家,他認為交流電比直流電要好。他就會去證明,至於造福人類這種事情,他根本就不感興趣。
  • 讓我們先看看別人的優點,然後拋棄恭維,給人以真摯誠懇的讚美吧!
    我們供養我們的孩子、朋友和僱員,但我們對他們自尊心的關注卻少得可憐;我們為他們提供烤牛排、土豆,以增強他們的體力,但我們卻不知道給他們以讚賞的語言,而這恰恰是生活中的晨曲,將會永遠銘記在他們的心靈深處。保爾·哈維在他的一次廣播《故事啟示》中講了真誠的讚美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的。他說,幾年前底特律一位老師請史蒂維·莫裡斯幫她找一隻在教室丟失的老鼠。
  • 愛迪生與特斯拉的《電力之戰》
    對於愛迪生從一開始對愛迪生的熱切等候以及商戰結束兩人的和睦交流、工程師波普的意外離世也是傷感地紀念、對特斯拉的照顧與慷慨。作為資本持有者並沒只顧壓榨而是懂得欣賞有才華的人,並給予相應的幫助。威斯汀豪斯另一個特質是和那些天才們有相同的近乎病態的敏銳。
  • 給孩子一片成長的天空——「做智慧父母,揚優良家風」家庭教育講座...
    為廣泛傳播家庭教育知識,進一步提升家長家庭教育水平,12月9日下午3點和晚上7點,由渝水區婦聯、渝水區教體局牽頭,渝水二小關工委、德育處聯合主辦的兩場「做智慧父母,揚優良家風」家庭教育講座在多媒體報告廳正式開講,這也是渝水二小本學期舉行的第五、第六場家庭教育講座。五、六年級的家長們帶著疑惑,帶著思索,也帶著滿滿的信任和期待走進課堂,探求共育之道,共思教育良方。
  • 敬拜與讚美的重尋
    神的屬性就是要發起我們,激發我們去敬拜祂的,神啟示祂的名字,神啟示了他的屬性,第三,神啟示了祂的榮耀。但是,你的應許是我們要抓住的,我們的禱告、我們的敬拜就是抓住你的應許,而且神的應許最重要的就是以馬內利耶穌基督,祂已經釘十字架復活,有一天祂要再來,今天在天上做我們的大祭司,神啟示了他的名字、他的屬性、祂的榮耀或者他的同在和祂的應許,我們的敬拜讚美就要以這些神所啟示的為主題,我們要以這些神所啟示的為敬拜的內容,不然的話我們往往用其祂的取代作為我們敬拜的內容,很多時候,我們以我們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感受或者說我們以神要賜給我們的福分這些來做敬拜的主題
  • 過了四十歲的夫妻,不要吝嗇讚美和欣賞
    首先過了四十歲做夫妻要明白的就是,婚姻當中千萬不要吝嗇對另一半的讚美和感謝,很多人認為老夫老妻了不需要這種表面的儀式感,更不需要互相說謝謝,那麼肉麻地把我愛你掛在嘴邊。可是讚美和感謝是表達愛的最直接的方式,無論到什麼樣的年紀,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會為這樣的時刻而心動,就像乘坐時光機器將你一下子就拉回你們熱戀的那個時期。兩鬢蒼蒼,你就可以牽手擁抱,接吻,對於愛人來說,這樣的接觸永遠帶著早春的溫暖,也像四月的風吹拂在臉頰上,那種輕柔的觸感。
  • 「婚姻課堂9」幸福婚姻的第二法則——培養欣賞與讚美
    這條法則會讓我們更了解對方的所思所想,有利於迅速應對婚姻中出現的問題。但僅僅這樣還不夠,一份融洽的夫妻關係,除了解,還要能夠從內心深處喜歡對方。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幸福婚姻法則第二條——培養欣賞與讚美。被讚美是令人喜悅的事情,對愛人恰如其分的讚美,能使婚姻更加幸福。周國平說:「好的愛情有韌性,拉得開,但又扯不斷。」
  • 愛迪生的一生之敵——特斯拉
    同時他也有超人的記憶力,他能夠回憶起整本書的內容和圖像。機緣巧合有趣的是,這個少年走上科學的道路,卻是因為一場疾病。特斯拉的父親期望他子承父業,做一位神父或者是參軍。直到後來特斯拉十七歲的時候感染了霍亂,病情很嚴重。他卻頑皮地跟父親說:「如果能挺過這場病,就讓我去做工程師。」於是他就被送到了當地最好的學校,開始了自己的工程師生涯,歷史的進程,也在這一刻被改寫。
  • 特斯拉和愛迪生:誰是更偉大的發明家?
    特斯拉擁有極好的記憶力,他可以非常精確地回憶起圖像和物體,這使他能夠準確地可視化複雜的三維物體。因此,他可以用很少的圖紙來構建發明原型。他真的是在想像中實現了自己的發明。相比之下,愛迪生更像是一個素描者和修補者。如果去愛迪生實驗室看他工作,你會發現他的工作檯上到處都是東西:電線、線圈和各種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