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懂 LxU 這支動畫的人,你還相信廣告嗎?

2021-03-02 數英DIGITALING

伸手摘星,即使徒勞無功,亦不至滿手汙泥。

——李奧貝納

一直以為李奧貝納的這句名言,就是廣告人的最高境界。伸手摘星,是一件既理想又浪漫的事情:那得站在多高的位置,擁有多大的勇氣和信念,才能騰出手來企圖觸碰那份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啊。

如今的廣告行業已沒了早年的光鮮亮麗,現在能讓客戶定稿,完成客戶的指標,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李奧貝納的這句名言,也逐漸像課本上的廣告理論一樣,雖然說得沒錯,但似乎有點跟不上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和市場,難免顯得有些過時而無用。

現在的廣告人還有多少高度?他們還在伸手摘星嗎?除了成為品牌的幕後英雄,廣告人在社會上又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最近,一支號稱「只有做廣告的人才能真正看懂的視頻」就提供了一種思考方向——

2020 我們繼續相信廣告

這是 LxU 今年的「新春製造」作品,一支廣告公司給自己做的廣告,一份送給 20 後的禮物。LxU 希望用自己的方式為他們做些什麼,比如通過廣告教他們一些生活的道理,就像當年自己在電視機前受到的啟發一樣。

作為從業者,也可以從短片中感受到:雖然這個世界不太完美,但是作為大眾傳播內容的生產者,廣告人應該肩負起社會責任,力所能及地傳播心中的真善美。其實廣告人並不止步於做摘星者,還可以變成星星,發出光芒,去照耀這個世界。而這,或許才是當下廣告人的最高境界。

 01 

 動畫包含 14 個廣告梗 

 你看懂了嗎 

每個人都有屬於他的那些印象深刻的廣告,LxU 團隊夥伴共同從曾經影響過他們的廣告中篩選出了 14 個大多數廣告人都能與之共情的廣告梗,凝練成了一個關於「初心」與「信念」的故事。

文案

(關於廣告梗的部分已加粗處理)

A:時間過得可真快啊,第一批「20 後」都出生了。

B:得面對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這些鼠年出生的小孩們。

A:總的來說,是一個不怎麼完美的世界。

B:我覺得得有點信念吧?

A:希望他們相信愛能教會他們成長。

B:相信跟人分享,自己也能快樂。

A:還要相信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B:是,得相信了,只有相信才能努力把它變成現實啊。

A:老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但真這樣嗎?我就不隨大流,自己選一條別的路走,怎麼了?沒準過得更好呢,是不是?

B:可這麼一條路不太好走啊。

A:嗨,那肯定了。這要想實現夢想啊,就別分什麼白天黑夜,也甭管你男的女的,哪怕你七老八十了,那都不是事兒。

B:嚯,你瘋了吧?

A:這就瘋啦?給你看看更瘋的,有一幫人用冰桶來接力希望,憑著一副肉身跑出人類極限……還有更瘋的,遙遠的外太空,地球人的傑作正在漫遊宇宙。

B:哦,我明白了,如果他們不相信自己能改變世界,那這一切也不會發生。

A:所以啊,得要 20 後相信,他們能繼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B:欸,那我們這些大人,能給他們做點什麼呀?

A:像廣告裡說的唄,變成星星吧,發出光,讓這些新生的希望看到光,然後相信光。

14 個廣告梗,你看出了幾個呢?關於答案,LxU 曾在項目詳情(識別下方二維碼可查看)中一一作出過詳盡闡釋。

可以看到,這 14 個廣告的時間跨度從 1908 年到 2019 年,其中既有尊尼獲加《Keep Walking》和蘋果《1984》這樣能烙在世界廣告史的經典作品,也有央視播出的「媽媽洗腳」和「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等屬於幾代人的共同回憶。

蘋果《1984》

央視《洗腳篇》

從無數的經典廣告中挑出 14 個既有代表性,又符合主題的廣告出來很難,更難的是如何將他們串聯在一起,並通過這些廣告傳遞信息與情感。

LxU 就從第一批 20 後出生開始說起,就在兩人如相聲般的對話中,隨著電梯的上升,討論的主題也一直上升。從成長、分享、到舞臺、人生……再到最後,大人(廣告人)變成星星,讓後輩(20 後)看見並相信光,面對這個不太完美的世界。

之所以說這是一支「只有做廣告的人才能真正看懂的視頻」,不僅因為只有廣告人才能認出其中的所有廣告梗和發現這支視頻的亮點,還因為只有廣告人才會對這些廣告梗有著特殊的感情,只有了解這些廣告影響和意義,才能讀出隱藏在這 14 個廣告梗背後的題中之義,產生一種廣告人特有的共鳴。

如果你沒看過耐克 2018 年推出的廣告《Dream Crazy》 ,

或許你會認不出視頻中出現的橄欖球運動員科林·卡佩尼克;

就不明白耐克邀請其代言的勇氣和目的;

也無法回憶起第一次觀看後受到的觸動和震撼,那些激動人心的真實故事,那些澎湃的聲音和畫面仿佛瞬間湧向你的大腦;

更不會理解視頻中談論的「瘋」和「改變世界」之間的聯繫。

可想而知,你看這支視頻時所受到的觸動,很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02 

 一個完全自己上的項目 

 連配音都源自插畫師和動畫師 

除了隱藏了14個廣告梗之外,這支視頻還有一些其他的亮點。比如,視頻配音是由團隊內的插畫師天樂和動畫師昕宇合作完成的,他們分別飾演片中「感性的 A」和「活潑的 B」。正巧兩位配音都是北京人,為了增添那種聊天的感覺,他們加上了兒化音,開起了京腔,並對文案進行調整,使對話更加自然,富有韻味。

因為這個項目,常年拿著滑鼠和畫筆面對屏幕工作的兩位插畫師和動畫師,人生第一次走進了專業錄影棚。相處多年的同事也終於被他們的聲音洗腦,甚至出現了幻聽。

左:昕宇;右:天樂

實際上,團隊內部曾對這種具有個性色彩的配音抱有顧慮,為了做好兩手準備,LxU 還邀請專業的配音老師朗讀,做了一份單人獨白的版本作為備選方案。

最後,雖然專業配音老師的聲音更有質感,但是團隊內部的配音卻更符合他們「自己的聲音」。再三斟酌後,他們還是決定使用團隊內部的版本,於是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從創意到執行,從畫面到聲音,全部都由團隊獨立完成的作品。

感性的 A 和活潑的 B

看上面兩張人物圖,是否感覺有些神似呢?在配音部分敲定使用兩位同事的版本後,畫面執行環節便開始細化角色,以還原配音人物形象。配合他們真實接地氣的聲音,讓人物更加生動形象。

這是一個關於「初心」的動畫,所以畫風也有些懷舊復古,力求用簡單有力的視覺符號準確傳遞信息,並且能配合對白和音樂一起傳遞感情。

動畫沒有過分注重細節,而是參考了索爾·巴斯的作品風格,提煉出每個廣告梗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通過簡單的圖形和色彩重現經典廣告,讓觀眾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認出。豐富的內容和流暢的動畫增加了視頻的趣味性,讓觀眾在不知不覺中一口氣回顧 14 個廣告梗,意猶未盡。

分鏡腳本

在最後確定用逐幀動畫的方式來製作短片時,留給執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於是公司全體動畫師和插畫師都加入了這次的動畫製作過程,為了儘快完成工作,大家不分彼此,插畫師做起了動畫,動畫師逐幀畫插畫,甚至有夥伴在畫逐幀動畫期間將大拇指畫出了繭。

大伙兒做得這麼起勁,是因為這是完全屬於他們自己的項目。

 03 

 自發項目不賺錢 

 但得讓大家「做爽」 

「新春製造」是 LxU 一年一度的自發項目,至今已經堅持 9 年。在忙碌的年底,LxU 犧牲掙錢的機會,花費大量的人力資源用 1-2 個月的時間來執行它,不僅是因為「新春製造」已成為 LxU 的一種慣例,更是因為「新春製造」給他們機會停下匆忙的腳步,去回顧、去思考、去表達,並樂在其中。

對於公司而言,LxU 可以通過「新春製造」去探索呈現形式的更多可能性,研究新的技術和積累經驗,並把自己作為甲方,表達屬於自己的思考和態度。對於員工來說,「新春製造」是一次寶貴的創作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去發揮自己所有的潛能,和不同夥伴合作,放飛自我。

自發項目代表更高的自由度,從內容到形式都由自己做主。當全部事項都由自己做主時,這個項目也像一場年終考核,所以每個人的態度會更真誠,期待也更高。

在 LxU,每年的「新春製造」並不是一個放鬆的項目,自由度雖然變大了,工作強度卻絲毫不見減少。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團隊內會儘可能發揮每個人的長處,讓大家「做爽」。畢竟本來就是不賺錢的項目,要是還做得不開心,那就真的虧了。然而開心並不意味著隨意,雖然是自發項目,團隊依舊按照完整的工作流程進行,立項、brief、提案、反饋,修改,每一環節都沒有缺失。

自發項目雖然沒有所謂的甲方,但是甲方的身份並沒有消失,LxU 同時肩負起了甲乙方的工作。當身為乙方的廣告人,坐在甲方的位置上思考問題時,會產生前所未有的感悟。

不得不說,轉換角色能讓人快速成長。有時候我們經常調侃,某某甲方要什麼都不知道,但當自己當甲方的時候,發現這個「要什麼」的問題有時候真的很難。你必須要不斷問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到底是不是一個「問題」,傳遞出什麼信息,能否達到目的。這個過程鍛鍊的能力是很綜合的,歷練過的人就像打了場戰役一樣。

——LxU 設計總監 高蘊

LxU 希望通過今年以「相信」為主題的「新春製造」,讓人回憶起對自己產生觸動和影響的廣告,給予處在迷茫中的人安慰和信念。同時這也算是一條招聘廣告,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加入 LxU。讓他們感到意外的是,這支做給同行看的視頻,也觸動到了很多非廣告行業的人。

另一方面,「新春製造」也是 LxU 給自己的一份答卷,藉此鞭策自己創作出更多有價值的廣告。

 04 

 已成立 9 年的團隊 

 對廣告的態度依舊浪漫 

廣告已經越來越難做了。品牌在營銷上有了更多的選擇,諮詢公司和 MCN 機構不斷擠壓廣告公司的地位,KOL、Vlog、直播帶貨等各種新玩法大大縮減了一砍再砍的廣告預算。廣告主還提出曝光量、轉化率、品效合一等多項要求,戴在廣告人身上的鐐銬越來越重。不僅如此,行業內還出現了不少搗亂者,以犧牲消費者體驗為代價,製作各種洗腦廣告,一次次刷新大眾對廣告認識的底線。當廣告除了功利性再無其他的時候,還有人搬出大衛·奧格威的「We sell, or else」以佐證這一觀點。

在消費者的審美與品味越來越高的今天,電影要求政治正確,小說講究立意深遠,而廣告的意義似乎卻被某些人倒逼回了「廣而告之」的初級階段。

LxU 喜歡開會的李召才

難能可貴的是,已成立 9 年,在國內算是一家不小的廣告公司 LxU,卻對廣告仍然抱有著無比的熱情與信念,喊出「變成星星吧」這樣一句富有童話色彩和浪漫主義的口號。願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赤子之心,能夠在廣告行業內流傳並長存,激勵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抱負的廣告人。

最後,感謝 LxU 團隊為本文提供的幫助。

把我們相信的那些樸素至真的道理,在時間的長河裡傳遞下去,這就是廣告的意義。

——LxU

數英原創內容

轉載請至後臺回復「轉載」獲取轉載規範

數英內容涵蓋市場營銷、廣告策劃、創意設計、電子商務、移動網際網路、新媒體、信息技術等各數字相關領域。

相關焦點

  • 這支春節動畫廣告,沒有對白卻觸動了我
    面對這個營銷黃金期,憑藉一支無對白的動畫微電影脫穎而出的愛彼迎,或許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示。有些廣告,不需要特別的對白,僅靠畫面就能打動人。愛彼迎這支微電影就是以「無聲」動畫的形式,講述了一位名叫「佳佳」的女孩春節「團聚」的故事。 整個故事以春節的「福」字作為線索,串起了主人公從小到大,對於春節的記憶以及初入社會之後的困境。
  • 15支中外動畫廣告精選,畫風太美了
    清新唯美的畫風也不禁讓人想起了新海誠的名作《你的名字》。而事實上,這則動畫廣告也的確由新海誠工作室和曾在吉卜力工作室工作過的日本動畫導演新井陽次郎合作完成。看厭了各種洗腦式病毒營銷的廣告,似乎讓我們都開始懷疑是否還有好的創意存在?所幸,還有廣告人在「乘風破浪」,我們搜集了中外15個動漫風廣告案例,一起來盤點一下這些精彩的「腦洞」是如何出圈的。
  • 10支朋友圈廣告,看懂2020營銷關鍵詞
    彼時,寶馬中國、VIVO和可口可樂成了朋友圈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20年,是朋友圈廣告功能上線第五年,也是微信第三次展開「朋友圈用戶最喜愛廣告評選」活動。這一次,用戶從2019四個季度的入選廣告中,甄選出10支最符合心意的廣告。
  • 『創意』這支整形廣告得罪了所有人!
    操持家務帶來的衰老就註定要被人嘲笑嗎?房子買得遠就註定得不到幸福嗎?這支整形廣告片幾乎得罪了所有人。近日,被《人生不是天生》這支廣告片刷屏了。這是一款微整形APP更美的第一支品牌宣傳片,用六個現實生活中的故事,輸出了各種扭曲變形的價值觀。
  • 第一支iPhone廣告你們都還記得嗎?
    那麼說起iPhone的第一支廣告片你們都看過嗎?在第一支iPhone廣告中,不同電影人物都只有一句:HELLO!第一代iPhone就是以這樣一個形式出現在眾人面前的。▼廣告將31部經典影視所出現的接電話的鏡頭剪輯在了一起。你們都認出來這些片段都出自哪部電影了嗎?《欲望號街車》——馬龍·白蘭度▼
  • 動畫版西遊記你看懂了嗎?猴哥喜歡仙女,卻被星爺拍成了經典!
    國產動漫最近幾年受到的關注和掌聲越來越多,很多新生代的漫迷可能都認為這幾年才是國漫的巔峰,殊不知在幾十年前國漫就出現過不少優秀的作品,比如說獲獎無數的《哪吒傳奇》還有早期的《大鬧天宮》都是其中代表。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很早就有動畫版本的西遊記!
  • 為什麼Facebook的第一支廣告,就被人狂噴?
    這是Facebook的第一支廣告。雖然國內大部分人都沒用過Facebook,但是卻不能沒看過Facebook的廣告!《The Things That Connect Us》這支廣告是Facebook在慶祝用戶數達到10億這一天推出的,雖然只有短短的90秒,但其幕後團隊堪稱超豪華!W+K負責創意,導演是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反正很牛的,拍過很多大片)。片子開頭就從一張在森林中懸浮的椅子談起...
  • 葉羅麗:官方公布英文宣傳片,作為「學霸」的你能看懂臺詞嗎?
    葉羅麗:官方公布英文宣傳片,作為「學霸」的你能看懂臺詞嗎?《葉羅麗精靈夢》這部少兒動畫,陪伴了我們很多年了,是很多小夥伴們的童年。這部動畫已經更新了六季,19年將要出第七季了,一路走來真的回憶滿滿。最近動漫官方又有大動作,那就是公布了英文版本的宣傳片。
  • 呷哺呷哺的這支廣告,太有王家衛內味兒了!
    而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你正放在嘴裡咀嚼的這口羊肉,生前經歷過怎樣的波瀾壯闊,愛恨纏綿。 至少,對於每一隻來自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西蒙羊來說,他們的一生,是浪漫而純情的。 最近,呷哺呷哺新上市西蒙羊肉,為打造新一季爆款單品,還特意為這隻純情的西蒙羊拍攝了一支自傳短片,講述一支西蒙羊純情浪漫的一生。視頻拍攝刻意仿照王家衛電影拍攝手法,給了廣告別樣的電影質感和笑點,引人入勝。
  • 極簡汽車平面廣告賞析:你能看懂幾個?
    看慣了絢麗奪目的汽車廣告?換換口味,來看幾組極簡風格的天才創意汽車廣告。坦白說,你能看懂幾個? 這是一組菲亞特的公益廣告,黑白兩色極致簡約。
  • 這支腐國的廣告,把中國移動羞辱慘了
    上面這支來自中國移動的廣告,就是一種被俗稱為「行活」的廣告。什麼是行活?簡單點說,就是安全稿,是那些無需耗費你太多精力就可以做出來的廣告,一拍腦袋,三十多個水水的 idea 往外冒。巧的是,最近英國的一個移動運營商 Giffgaff,也推出了一支廣告片,用來宣傳他們對客戶貼心的服務:選用 Giffgaff 的網絡,你不需要籤什麼合同,想用就用,不想用就隨時可以不用。廣告公司給這支廣告片定下的 concept 是:Free To Go. Free to Stay(來去自由)。
  • 百歲山廣告你看懂了嗎?原來是這個意思!
    一直沒看懂百歲山的廣告,眾人都紛紛表示:廣告畫面唯美、格調雅致,但是看不懂廣告講述的故事情節。
  • 討論 | SK-II這支刷屏的廣告到底在說什麼?
    BareSkinProject# ,已經上線了一個多月,相信你們都多多少少有看到過。比起前兩年SK-II的#改寫命運#系列,和賺足女孩子眼淚的《她最後去了相親角》,這次的主題可以說是潤物細無聲,沒什麼可爭議的點——我行我素,活出真我,朗朗上口,這還需要討論嗎?需要。
  • 小時候,你真的看懂了《百變小櫻》嗎?
    5.佐佐木利佳和寺田良幸/師生戀這一對CP相信大家小時候也都看出來了,在動畫裡屬於貫穿始終,並且多次渲染和強調的不過這對師生戀年齡相差得可怕,放到今天確定不會被人說成禽獸嗎?我相信小時候的我們能看懂很多「不正常」的愛情,例如桃矢和雪兔的BL,例如還在上小學的利佳和老師的師生戀,這兩個童年的我們一定能看懂,但是小時候的我們,沒有絲毫的反感,沒有絲毫的介意,甚至沒有絲毫的違和感,單純地覺得,那種感情很好,很正常,也很感人。
  • 2014全球必看的十支影視廣告
    惡搞廣告、喜劇廣告不一而足,其中4支廣告來自美國以外的其它國家。同時,在這十支評選出來的片中,沒有一個是傳統的30秒廣告,再次應驗了廣告行業的現實:窮則變,變則通。第十名:《世界上最難的工作》廣告主:美國賀卡公司廣告代理公司:Mullen,波士頓誰會想到,惡搞視頻和媽媽視頻可以這樣組合?
  • 看完「我是創益人」4年的公益廣告,我含淚推薦這6支
    你還記得央視的《媽媽洗腳》廣告嗎?或是希望工程的海報中伏在書桌上瞪大了眼睛的女孩?還有幾年前刷屏的《我是孟買》?在創意的加持下,這些公益話題以前所未有的傳播力度,進入人們的視野,引發大家的思考與關注。H5以長圖的形式,用漫畫畫出從貧困女性少年時被迫輟學、到承擔大量的勞作、再到結婚後困於沒有出路的生活,富有生機的畫風展現出這些貧困媽媽的力量,讓人相信,接受教育後,她們和孩子們都會有的更好的未來。
  • 開工第一天,被《戀與製作人》這支廣告氣精神了
    要不是因為《戀與製作人》的這支廣告,我都快忘記曾經氪金供養的國民老公李澤言了。
  • 高德地圖的這支廣告,莫名可愛!
    就在最近,高德地圖發布了一支以動物為主角的廣告,當充滿科技感的軟體遇上可愛的小動物,其帶來的強烈反差萌讓人印象尤為深刻。在這支為高德地圖旗下出行平臺高德出行造勢的廣告中,高德地圖再一次以「可愛」為切入點,通過萌寵和諧音梗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抓住用戶眼球的同時成功讓「打車先比價,高德有低價」的產品賣點佔領受眾心智,讓人不自覺的就記住了「低價」的廣告信息。
  • 耐克這支新廣告霸氣張揚:上了場,就不客氣了!
    作者 | 黃毅來源 | 公關界007(ID:PRCN007)說到「客氣」二字,便想起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掛在嘴邊的客套話,無論走在哪都能聽到「謝謝」、「不好意思」、「抱歉」等禮貌用語,尤其是走在臺灣的大街小巷,總會被那些客氣話撩到,還有臺灣人特有的謙遜文化特質一直受人關注。
  • 2018這7支短片,好玩、好看、還不貴
    如果現在問你一個問題:回憶2018,哪支廣告打動了你?(無論是讓你溼了眼眶、還是讓你大笑不止、抑或是讓你拍案叫絕、脫口而出一句「有意思」…)在2019來臨之前,我們將繼續從不同角度出發,為大家重新盤點2018這一年最值得關注的營銷熱點創意,以及他們如何打造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