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不太會主動追國內的廣告看,但叔在網上漂,很難不挨刀,時不時還是會被這些廣告 touch 到。這幾天,我不留神,我的忍耐度又被中國移動的一支廣告踐踏了。
COME ON,先跟著叔魔鬼的步伐,照著 storyboard 走一遍。
一開場,我們看到,女主角突然就像伊藤潤二漫畫裡的女鬼富江一樣,分裂成兩個人。
接下來,女主角和自己的分身,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手機撕逼大戰。
第一輪,比誰的網購秒殺速度快。分身秒贏。
第二輪,比誰打網遊打得好。分身又秒贏。
最後一輪,比誰的高清視頻播得順滑。分身輕鬆完成了三連冠。
故事的最後,驕傲的分身把手機送給了女主角,女主角打開一看,臥槽,原來她用的是中國移動 4G 服務。
上面這支來自中國移動的廣告,就是一種被俗稱為「行活」的廣告。什麼是行活?簡單點說,就是安全稿,是那些無需耗費你太多精力就可以做出來的廣告,一拍腦袋,三十多個水水的 idea 往外冒。而且,很多客戶生來就需要這樣的安全稿,四平八穩,不出錯就好。
做行活,可以說是大部分廣告從業者在職業生涯早期的必經之路,市面上,也有很多廣告公司是靠「十年如一日地做行活」生存下來的。我並非看不起做行活的人們和公司,因為在廣告行業裡,每個人都有自己應該呆著的位置,存在即是合理。
巧的是,最近英國的一個移動運營商 Giffgaff,也推出了一支廣告片,用來宣傳他們對客戶貼心的服務:選用 Giffgaff 的網絡,你不需要籤什麼合同,想用就用,不想用就隨時可以不用。廣告公司給這支廣告片定下的 concept 是:Free To Go. Free to Stay(來去自由)。
廣告片的女主角,和上面中國移動 4G 廣告片在一處細節上有「雷同」,就是,女主角都穿著黃色衣服,但 Giffgaff 的女主角穿的可是泳裝,演繹出了別樣的風情。
原片在這裡☟
這支廣告,是否秒殺了上面中國移動的行活?或許你的答案是否定的,無所謂。至少我看第一遍的時候,被這個執行手法給震住了。看過無數個國內外電信運營商的廣告,但頭一回看到還能這樣拍。一個站在三米跳板上的妹紙,縱身一躍,卻反地心引力躍出大氣層,飛向了外太空……如果我是好萊塢製片人,光是聽到這麼一句概述,大概就已經決定要買下這個「劇本」了吧。執行確實妙不可言,但這支廣告最後能拿高分,很大程度,還是要歸功於它有一個站得很穩的 concept:Free To Go. Free to Stay
廣告的 BGM 是一首很老的歌《Stay with Me Baby》,來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一支流行樂隊 The Walker Brothers。這支樂隊成立於 1964 年,卻在第二年轉戰到英國去發展,並且在英國本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從三位小哥的造型裡,我們隱約看到了一絲絲披頭四的影子。
其實,選用一首上世紀的老歌作為廣告片的 BGM,一直是國外廣告公司很愛用的一種手法,最近一陣比較有名的案例,就是 Adidas Originals 在幾個月前發布的廣告「Original is never finished」,選用了 Frank Sinatra 的《My Way》作為 BGM。
「Original is never finished」原片在這裡☟
使用老歌,在創意執行上,絕對是一種高級的「投機取巧」,因為廣告創作人的目的很明顯,就是利用這些經典老歌的歌詞來詮釋。
Nike 「跑了就懂」的電視廣告,BGM 也是直接用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樂隊 Dion & The Belmonts 的一首金曲《 I wonder why 》。全片從頭到尾沒有一句旁白文案,創意團隊想表達的,都通過這首歌的歌詞表達出來了。能想到一首合適的歌,用作廣告的 BGM,並非一時靈光乍現,我相信能這個文案大腦裡的曲庫容量,絕對數以千計。
「跑了就懂」原片在這裡☟
所以,多聽歌,記住那些讓你過耳難忘的歌詞,也是一個廣告文案的課外必修。如果有現成的歌詞,可以完美詮釋你的 concept,那你何必要自己動手寫呢?我這不是在教你怎麼偷懶,而是在提供你另一種提高工作效率和作品質量的方法。
版權聲明:本號所有文章版權均歸屬掌門本人所有,凡轉載原創文章,請標註微信公眾帳號:無譜寺掌門(headofoops)並附二維碼,非經同意禁止轉載,否則一律視為抄襲。
微 信:無譜寺掌門( headofoops )
掃碼即可參觀一個情商零分文案的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