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不會有人想到,史匹柏拍的《頭號玩家》雖然身披VR的外皮,打著小寫Cyberpunk的科幻旗號,其實電影本身就是一個讓流行文化Cultist為之瘋狂的巨大彩蛋,其中又包含無數小彩蛋——可能不是二刷三刷就能全部把它們全部找出來那麼簡單。
如果曾經身處80年代90年代,或是在年幼時親身接受過經受那個時代洗禮的人的言傳身教,那麼置身於《頭號玩家》放映片場中,那種被時間的逆流衝刷,但一切又無比熟悉親暱的感覺,就能讓人感覺值這回票價。
我是個80尾重度gamer,但這也不妨礙我在舞池場景裡New Order的《Blue Monday》旋律響起時的兩行老淚縱橫,而這僅僅是片中數不清「過氣」流行文化梗中的其中一個。
就僅憑自己一次的觀影體驗,是無法把片中所有的細節梗抓出來的,其難度不亞於在一場發布會活動中把發言者的每一個字都記下來並進行對號入座。我只能根據個人印象深刻程度,把記得最清楚的幾個梗給數出來。(可能涉及劇透注意)
遊戲動漫宅男看了會發飆的各式老梗——1、開場就有Minecraft的像素風星球一掃而過。這個遊戲影響力不用我說吧,非常少見的能得到教育圈認可的遊戲,用它來當開場戲給足了面子。
2、最終決戰時男主使用《街頭霸王》系列角色隆的招牌招式「波動拳」擊倒大反派。可見hadoken這句招式名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
3、大東變身高達元祖機RX-78-2大戰社長機械哥斯拉,一句「俺はガンダムだ」直接讓高達粉絲淚流滿面,雖然動作可能不是很高達,而且只當了60秒的男人,但就場面演出高潮看效果已經足夠。
4、最終戰鬥在爆炸中結束,男主從一片迷茫中走出,手裡捏個正面25美分反面EXTRA LIFE的硬幣,又雙叒一次證明在遊戲裡,水平再高都沒用,幣爺才是最霸道的存在。
5、男主在獲得第一個鑰匙的獎金之後,去OASIS的道具商城消費購買逆天道具,裡面有各種熟悉的商標:《無主之地》(Borderlands)、《光環》(Halo)、《守望先鋒》(Overwatch)……
6、開場PvP畫面裡給了一個身著Terran步兵裝甲的太空牛仔很多鏡頭,暴雪可能給片方塞了很多錢,或者是史匹柏很喜歡暴雪,總之《星際爭霸2》的吉姆·雷諾可能是佔據鏡頭時間最長的暴雪角色。
7、最終戰中《光環》UNSC斯巴達戰士小隊出鏡奔赴前線,而且遊戲系列作中的經典武器如突擊步槍、火箭筒都有登場;
8、大量遊戲角色的客串,暴雪和卡普空尤為搶鏡,前者有獵空、狂熱者、吉姆·雷諾;後者有春麗、隆,前面還有主角波動拳。作為一個暴黑,狂怒不可避;雖然卡普空也說不上特別喜歡,但街機的美好回憶畢竟太多了。
9、這個是吐槽翻譯的。能不能別特麼把《太空侵略者》翻譯成小蜜蜂啊????《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和《小蜜蜂》(Galaga)特麼可是兩個不同的遊戲啊??????TAITO和南夢宮要為此打架了啊!!(飛行射擊遊戲警察暴走中)
10、男主聲名鵲起之後再次前往檔案館,被女主所化身的角色攔住拖進隱藏空間,這個角色來自以血腥暴力出名的格鬥遊戲異類《真人快打》系列,名叫Goro,最後的異形穿膛則是客串異形角色的終結技。
11、還是在檔案館的隱藏空間裡,女主給男主戴眼鏡換西裝,赤裸裸的《超人》梗,演都不帶演一下的。
12、《鋼鐵巨人》同名電影中的主角鋼鐵巨人。在原著小說裡,和社長機械哥斯拉唱對手戲的角色不屬於它而應該是奧特曼的,但片方拿不到奧特曼的版權,只能讓鋼鐵巨人頂一下了。
它在最後退場的時候,模仿《終結者2》州長進熔爐時給你點讚。
13、雅達利的彩蛋太多了,影片裡的致敬鏡頭隨處可見。最後一把鑰匙的衝刺最令人印象深刻,可以看得出這個遊戲帝國當時有多麼龐大。當然也是為了埋下全片中最富深意的彩蛋——遊戲界的第一個彩蛋。源自苦逼程式設計師們的苦中作樂。
14、開場OASIS創始人的葬禮,那個Logo是《星際迷航》的。
15、女主的那輛很酷炫的摩託,原型出自大友克洋的動畫《AKIRA》。
16、在OASIS大廳的一個懸空通路上,就是和神族狂熱者同框的那個鏡頭,有三個小不點——如果看得足夠仔細,可以認出這三個萌物都來自三麗鷗家族,分別是大眼蛙Keroppi、Hello Kitty和曾擔當06年日本男籃世錦賽吉祥物的ばつまる(酷企鵝)。
17、等我二刷。
Encore:一些流行文化相關的吐槽——1、現代社交遊戲運營手段
這個……嚴格來說不是歷史,而是對一種現狀的批判和諷刺。當影片最大的反派在OASIS上線前夕跟作者哈拉迪談給用戶分級,而賦予不同特權的想法時;
以及他在IOI內部公司會議提出要在OASIS界面彈出佔據屏幕80%面積的牛皮癬廣告時,影院裡不知道有多少人為此會心一笑——不就是我們每個人每天的日常生活裡都會碰到的事嘛。這種玩笑式的現實批判在院線裡其實並不容易見到了。
當然在故事的最後IOI被排除在了OASIS之外,所以上面的這些都沒有成為事實,讓影片以喜劇收場,現實的走向嘛。不好說。
2、教徒式如數家珍
在亞文化圈子裡,要怎樣分辨敵友?又要怎麼判斷這個人是真愛還是偽粉?這大概是每個文化圈警察最為頭疼的事情了。這樣的場景在影片中也有再現。
主人公在OASIS中遇到真愛,並不小心道出自己現實生活真名之後,IOI很快採取行動想要拉攏他加入為其服務,其間兩人便上演了一場對於OASIS創始人所喜歡流行文化元素的頭腦攻防戰,兩人就哈拉迪的花邊愛好來回問答,像極了接頭對暗號。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很少有XX警察抱有如此重的敵意和陌生人進行溝通,但隔圈如隔世的現實就是如此,如果不在一個相同的圈子裡,沒有共同的語言,被接近的時候人往往會把戒備等級拉到最高線。舉個例子,前兩天才上市的bilibili,有段時間註冊帳戶是要考試的!100道題的考試!
甚至,在圈子裡面的更小圈子也是如此,人性使然。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極致體現。
3、放大招用裝備要大聲喊
這可能是那個時代所留下來的浪漫,放必殺技,使用王牌,拿出史詩裝備時,如果不把它們的名字念出來,一會顯得自己很沒氣勢,二則讓人覺得很對不起這些王牌必殺技史詩裝的登場。
所以你可以在《頭號玩家》裡看到這些畫面——哈多肯我就不重複第三遍了,最終那場混戰中男女主角各種帥氣掏槍,也沒少給鏡頭和臺詞,武器都給足了特寫。吃我電磁炮啦!
4、等我二刷。
你們看了《頭號玩家》了沒?進來聊一聊唄!👇
都看到這裡了,還不給我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