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味道下,《野生廚房》努力還原的是自然的饋贈

2021-02-22 廣電時評

圍繞「一日三餐」,近來以美食為線索的節目迭出,《野生廚房》則放眼「野外探尋」,用一種「粗糙」的方式,細膩地討論人、食物和自然的關係。

「民以食為天」,以美食為關鍵詞的綜藝節目似乎從未在大眾視野中消失過。不管是早期《天天飲食》《廚房爭霸》,還是後面的《十二道鋒味》《熟悉的味道》,甚至包括《嚮往的生活》《中餐廳》等節目,這些節目不停在「美食+」上做文章,其節目樣態也逐漸豐富。

美食類節目還能有什麼切入點?

10月27日於芒果TV首播的《野生廚房》在空間上走出了室外,把以往廳堂之上的飯菜佳餚搬到山川河流旁,一定程度上擴展了美食類節目的維度

《野生廚房》是芒果TV、原子娛樂聯合出品並製作的一檔美食探尋節目。節目首期,由汪涵、李誕、林彥俊組成「野生兄弟團」自駕前往重慶武隆,經歷了曲曲折折的山路,終於到達河岸,紮營生火……

從一個「野」字出發,這檔節目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粗糲。沒有燃氣,沒有灶臺,也沒有現成的食材,嘉賓們只能「白手起家」。正因如此,《野生廚房》也間接地逼迫嘉賓和觀眾都不會將視角局限於美食,而是著眼在美食的探尋上。

既要尋當地最合時宜的食材,也要尋當地人鍾愛此類美食的原因。在美食節目的基礎上,《野生廚房》提供了一個看遠方的新視角。

「什麼穿青又穿白,什麼穿的瓦灰色……」第二期節目中,土家族勞作者的歌聲響起,嘉賓們在割稻、摔稻的間歇也跟著唱起來了歌。「山裡的這些農民,他們身上所流露出來的這種自豪,迎來豐收的那種驕傲和喜悅,我覺得比層層梯田在陽光下閃現出來的那種光還要美。」汪涵說。

在這樣的一幅圖景中,透過《野生廚房》也不僅看到了遠方的金黃梯田,還看到了勞動者最鮮活的身影。

「重慶人愛吃火鍋,碼頭文化。以前都是吃豬下水、魚雜、魚籽等,在船上或者河灘上面駕著鍋。」嘉賓汪涵一邊往鍋裡倒著牛油、翻炒著豆瓣醬,一邊「科普」著重慶火鍋的歷史起源。他們生火吃火鍋的地方,也剛好選擇了河邊,儘管潮溼不易點燃柴火,但卻在一定程度上試圖去貼合當年碼頭縴夫們的真實生活。

零距離的體驗,令觀眾對美食誕生之外的故事也感同身受。

拍攝地的選擇也是根據食材的時令,趕在它最美好、最豐盛、最具展現能力的季節。比如節目中提到的大腳菌對生長環境的要求極為苛刻,只生長在海拔八百米左右的馬尾松樹林中,生長期只有二到三天,每年只生長一次。雖然節目中嘉賓最終並未找到「大腳菌」,但在嘉賓的探尋過程中,武隆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情況已躍然於螢屏之上。

有文章評論道:「指引《野生廚房》行進方向的是時間。若是水草豐美的月份,便穿梭在熱帶雨林裡,採摘新鮮的果子;若是到了大馬哈魚洄遊、產卵的季節,便在9月底,把車開去東北。」

《野生廚房》節目的總製片人俞杭英有著豐富的戶外節目製作經驗,也擅長通過節目中的各種元素展現「遠方」,而《野生廚房》的獨特則在於,它利用食物本身的這個「小宇宙」,把當地的自然風景、氣候環境以及人文風俗等一併融合起來。

做野食的第一步大家也遇到了難題。

身處河岸,潮溼環境下連最簡單的柴火都沒辦法點燃。「現在最難的就是生火。」汪涵一邊掰碎乾燥的樹皮,屏幕左下角也出現了一個小貼士,「選用樹皮幹、草等易燃物作為引柴。用乾柴墊底,留適當空間。」

野食、野營、野趣……雖然這檔以「野」為題的節目把所有人都帶到了一個粗糙的環境中,但從節目製作的角度來看,它卻又是經過細緻打磨的。

「野外生活,要提高防範火宅意識。」每隔兩分鐘就有一個「貼心小貼士」的出現,比如在嘉賓們終於「艱難」的把火點燃後,也在反思露營地的選擇是否有問題,「露營地應該選擇在地勢較高的平地,保持乾燥和良好通風性」。

能夠看到,《野生廚房》不僅是一份「野食地圖」,還能當作一份野炊「生存指南」

據總導演黃磊介紹,為了保證節目的拍攝呈現,節目組專門找了一支電影級的拍攝美食的團隊來放大美食的鏡頭。能直觀看到,在食物的呈現上,採用了微距、升格、延時等拍攝手法,一頓簡陋的「野生火鍋」,也能看到一塊牛油在鍋中慢慢旋轉融化的過程。雖然過程粗糲,但經過這般細緻處理,簡單的食材也變得賣相十足。

除了固定嘉賓設置,節目還配備了一名原住民擔當「野生嚮導」,職責就是提供食材信息、提供援助等。比如武隆的何群會帶著嘉賓們採蘑菇和夜晚捕魚。嘉賓在參加節目時,不僅需要會做飯,還要學會野外生存的各種技能。

正是通過與未知野外更加直接的碰撞,隨機性大大增強,不太需要人為的設定任務,不僅能完成相當完整的敘事,還能更進一步加深人們對食物本身的尊重。

「這種不確定、這種忐忑、這種緊張。然後去捕魚,你不知道有多少條,你的這個心隨著漁網的撒出,希望就出去。然後漁網收出來,有可能是失望,也有可能是更大的喜悅。都是我們在都市裡不會遇到的。」汪涵說。

走出都市後,「粗糙」的野生環境反而會更加激蕩起人們對生活的敏感。譬如嘉賓李誕說:「這世界,我不懂的事太多了」,汪涵回答道:「生活不就是這樣嗎」。

你有多久,沒有聽過蟲鳴鳥叫的聲音了?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一集開篇的解說詞中這樣寫道:「人們採集、撿拾、挖掘、捕撈,為的是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在《野生廚房》中,創作者對食物的理解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它更多地是記錄一種與自然打交道的過程。不僅需要嘉賓通過已有的食材製作美食,更需要親自捕魚、採蘑菇等更為原始的手段。

「我們小時候,隨時隨地空手都能在這個河溝裡撈到魚。」夜幕降臨,做飯的灶火還未熄滅,原住民何群和嘉賓們也一起暢談往事和對分享自然、生命的理解。在敞亮的星空中,字幕浮現——「小時候,你看得清河裡的魚。現在,不能讓孩子只看河裡的泥」。

「你會慢慢理解,盛宴到底是什麼,不見得是到五星級大酒店,或者很貴的地方點很貴的菜。」也正是從砌灶生火,到捕魚採菇,《野生廚房》呈現地其實是我們再次審視人與周遭環境的關係。因為在鍋碗瓢盆、餐桌禮儀等「臺面」上的光鮮外,食物也有其「粗糙」的一面。

第二期節目中,做「孔飯」的地方也直接搬到了田間地頭。原因在於,秋收時節,為節省時間大多數勞作者只能選擇在此。所以節目組復刻的不僅是當地的某一類食物,更是當地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人們在城市中生活,經常點外賣感受不到食物的真味,買菜也都是買的商場裡已經包裝好的,感受不到蔬菜、糧食裡包含的農民們的汗水和心意。這恰如《野生廚房》的一句標籤,「從明天起關心土地、蔬菜、糧食,做一個幸福的人。」

而這種「粗糙」所代表的鄉野,如今也有了與都市對話的可能

當然,《野生廚房》與純粹的野外生存節目還是有一些區別,在野外生存和保證美食元素呈現之間有所平衡,雖不生猛,但「粗糙」得剛好。在展現食物有多美好的同時,節目也回答了食物從哪來這一問題。此種模式下,人、食物和自然也建立起一種更為直觀清晰的關係。

正如汪涵所說,「因為在野外,不見得每件事都做得那麼妥帖,即使沒有做好我也覺得很快樂、這就是生活。」

作者:常松

編輯:李頎 侯雯慧

【版權聲明】本文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廣電時評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企鵝號、鳳凰號、搜狐號、百家號、網易號、北京時間等媒體平臺。

相關焦點

  • 專訪《野生廚房》總製片人俞杭英:「星素結合」也可以真實自然又走心
    《野生廚房》走的另一條「野路子」是實現了對「星素結合」的內核重塑。在俞杭英看來,「從命題作文出發,到自命題的升級,『星素結合』慢慢變得順理成章,並頻發驚喜」。尤其是通過巧妙設置「一日嚮導」,《野生廚房》把「素人牌」打造成了節目的王牌,真正讓素人成為重要主角,真實自然又走心。
  • 《野生廚房》還是改名叫《野炊廚房》吧
    沒錯,這檔節目就是汪涵的新網綜《野生廚房》▼▼▼而汪涵呢,他的「成熟」和「涵養」讓他不上不下卡在那兒。唯有《天天向上》才能兼顧他:和全國各地的朋友講家鄉話、時不時展現一下博學、偶爾發揮一下生活技能填充煙火氣、和兄弟團一起嘻嘻哈哈…這一系列需求。這導致他之後做什麼節目都得帶著天天兄弟,可做什麼節目都不如《天天向上》。《野生廚房》也是。
  • 網綜丨10.22-10.28周報:《明星大偵探4》千呼萬喚始出來,《野生廚房》組團「撒野」
    如大家所料,何炅、撒貝寧、王鷗、白敬亭還是當初的樣子,劉昊然和張若昀也是老玩家,都是熟悉的面孔,自然也是熟悉的味道。而觀眾一直關心的「NZND」組合後續,據說這一季也會出現。另一檔新開播節目《野生廚房》同樣是真人秀,汪涵、李誕和林彥俊組團去原生態味道濃重的地方找野味做飯。首期節目裡,「大哥」汪涵帶著李誕、林彥俊和飛行嘉賓陳赫來到重慶武隆尋找當地的「野食」。
  • 重讀《舌尖上的中國》,感悟人生百味——自然的饋贈,給勤勞的人
    就像開篇說的第一句:中國擁有眾多的人口,也擁有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線。這種地理氣候和跨度,是獨一無二的,這樣的自然資源,也是成就中華美食的基礎條件。如此豐富的資源,成就了如此豐富的中國美食。中國美食太多了,中國的美食文化也隨著中華文化逐步發展、成熟乃至輝煌。
  • 「跑男」俞杭英攜手芒果打造《野生廚房》 汪涵當家陳赫首發做客
    俞杭英:我們不一樣 《野生廚房》前日官宣公布節目mc汪涵,首發海報發布後,被網友推測這檔節目有可能對標《嚮往的生活》何炅,那是否節目模式形態也有撞臉可能,針對此疑問,《野生廚房》總製片俞杭英在採訪中表示:「不一樣!作為一檔美食類綜藝,有來自大家的對比和猜想是非常正常的。
  • 自然的饋贈(文/孟莉)
    皮囊再美,抵不過歲月,肉身精緻,未必裝得下靈魂就好像,厭倦了T臺上擺出同一張高級臉的模特,即使她們蜂腰翹臀身材好到爆、穿著奢侈華貴至極、妝容也是精緻無可挑剔,到底還是無法與身邊可以隨時聊上幾句的朋友相提並論。
  • 《野生廚房》第二季豆瓣評分7.5,它憑什麼俘獲觀眾的心?
    《野生廚房》是芒果TV推出的國內首檔野生料理紀實真人秀,由汪涵領隊,開啟野食治癒之旅。第一季播出後,曾一度飽受非議,豆瓣評分也只有6.4分,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只給出了3分的評價。而到了第二季,目前播放過半,豆瓣評分已升至7.5,相比第一季,實現了口碑的逆轉。
  • 《野生廚房》概念合理,但「野」味不足
    芒果TV全新打造的美食探尋節目《野生廚房》目前已播出兩期,汪涵、李誕、林彥俊組成「野生兄弟團」,以公路自駕的方式去往不同地點
  • 電影《世界之庭》|一場因為對野生自然的熱愛帶來的心想事成之旅
    這部電影讓我跟著體驗了一場因為對野生自然的熱愛帶來的心想事成之旅。我們首先來說一下大自然。1-野生自然的力量這部電影讓我回憶起童年時候跟大自然的接觸,這部電影讓我再次觸動,大自然跟人類是同生同長的。她說自己看到了精靈,甚至恍惚中看到了人類破壞自然失去自然變成一片荒漠時候的情景。他的爸爸告訴她說,自然和人類一樣是有生命的,二者合為一體。你有沒有在大自然中奔跑的體驗?有陽光或者雨露,有風,有植物,空氣裡有自然的混合的味道。
  • 一直沒火起來的姜妍,因《野生廚房》而火了,原因讓人很滿意
    最近有一部很好看的美食綜藝《野生廚房》,相信大家都有所觀看吧,節目是有汪涵帶隊出發到各地去尋找當地的美食,做出美味佳餚,讓我們這些吃貨來說,看著這樣的節目就是直流口水。剛開始是由汪涵給大家做飯,後來因為一期節目請到了姜妍,發現她是如此的會做飯,在後面的幾期節目裡,姜妍也成了《野生廚房》的常駐嘉賓了,看著每一期做的飯菜,那都是各個男人都想娶回家的妻子啊。
  • 跟著汪涵、歐弟玩版納:《野生廚房》經典一日遊可以安排了
    雨林大餐、下河摸魚、現剝芭蕉心……想必大家隔著屏幕都被《野生廚房》這一幕幕饞到不行吧!很多朋友看罷產生深深的疑問,這地方究竟在哪兒?我之前難道是去了假的版納?野生廚房在勐遠仙境拍攝這地方就是勐遠仙境,其實大家之前去的也是真實的版納,只不過經過了多年的「後加工」環境變得越來越現代化,喪失了些西雙版納的原味。什麼是西雙版納的原味呢?大家一提到西雙版納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
  • 探青島 | 青島本地野生海鮮就在這裡!感謝初味帶給我們純天然的味道!
    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探探越發想念海鮮在唇齒之間縈繞的味道吃下一頓海鮮,就好似吞下了整片海洋重點二選用嶗山小笨雞喝著嶗山水吃野外昆蟲和青草自然長大的小笨雞應該是雞肉裡最綠色健康的了來一碗手打的黃花魚丸子湯應該對味蕾最大的饋贈了
  • 《野生廚房》李誕遭遇天降鳥屎 網友:還敢恨大自然嗎?
    本周六的第二期《野生廚房》即將播出,汪涵一行人在重慶武隆做過火鍋之後,又去到酉陽縣,準備用當地的特色食材做一道野生美食。嘉賓李誕在休息時躺在地上發呆,卻意外遭遇了從天而降的鳥屎,大煞風景。不少網友調侃:「誕總,你還敢恨大自然嗎?」
  • 《野生廚房》「鐮刀小分隊」坤音四子橫掃稻田無敵手?李誕槓上冉姐...
    Yes娛樂11月5日綜合報導 「看了《野生廚房》我都想去酉陽玩了,風景太美了!」「坤音四子居然下田割稻,太迷人了,有機會我也要去解鎖偶像同款!」11月3日中午12:00在芒果TV播出的《野生廚房》第二期在網上反響熱烈,好評如潮。
  • 王子異錄製野生廚房,因身高被汪蘇瀧調侃,冷幽默深得林彥俊真傳
    王子異錄製野生廚房,因身高被汪蘇瀧調侃,冷幽默深得林彥俊真傳作為NINEPERCENT出道的王子異,一直以來雖然說資源上,比起其他的部分成員會顯得有點滯後,但是整體發展還是很不錯的。那在其中一期的《野生廚房》中,我們看到,節目組又迎來了新的嘉賓。當然了,估計很多人也是沒想到,大家一直心心念念的小橘林彥俊還沒出場,他的好兄弟王子異就來了,真是嗨啊!而通過節目也看得出來,王子異綜藝感也是蠻強的。王子異來參加《野生廚房》,只見一上來就因為身高遭到了汪蘇瀧的調侃。
  • 下廚房| 甘甜芥藍,點綴夏日蔬食味道
    下廚房| 甘甜芥藍,點綴夏日蔬食味道 劉嘉酈 2020-08-18 09:14 來源:澎湃新聞
  • 全國疫情蔓延,《野生廚房》收視意外升高,吃的不是野味是小鮮肉
    《野生廚房》自從開播以來就收視率持續升高,甚至達到單集的播放量達到一億。《野生廚房》實際上是一檔美食探尋的綜藝,但是和傳統的美食類的綜藝又有一定的差別,並不是固定在某一地方,而是以公路片的形式去不斷探尋,這種在形式上的創新也是其吸晴的一點因素。
  • 大自然的紅寶石:野生蔓越莓!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對於野生植物一點也不陌生。也非常感謝大自然的饋贈,讓我品嘗到了很多野生美食,比如:野生蘑菇、野生草莓(我們方言叫pao,比草莓小但很像草莓)、野生棗等等。有的摘來隨手就可以吃,有的可以拿來曬乾或炒來做菜吃。今天向大家介紹的是來自大自然的「野生紅寶石」蔓越莓。
  • 下廚房|好味道的鱈魚
    魚肉雪白、肉質厚實、鮮嫩無刺,再加上或簡單的香煎,或稍許複雜一些的照燒,鱈魚的味道想要出彩,實在是太簡單了——再加上它本身的營養豐富,許多家庭還會將這種食材作為嬰兒輔食或兒童餐的主要選擇。那麼問題來了,你在市場上看到的「鱈魚」,都是你理解中的「鱈魚」嗎?那可還真不一定。就像人類會有族譜一樣,鱈魚也一樣有「族譜」。
  • 野生廚房汪涵和錢楓合唱的歌曲是什麼 船歌歌詞介紹
    野生廚房汪涵和錢楓合唱的歌曲是什麼 船歌歌詞介紹  最新一期《野生廚房》中,繼歐弟之後,錢楓作為飛行嘉賓加入節目。很多網友都想知道節目中汪涵和錢楓合唱的歌曲叫什麼,一起來看看!  野生廚房汪涵和錢楓合唱的歌曲是什麼  據悉,《野生廚房》最新一期節目中,汪涵和錢楓合唱的歌曲叫做《船歌》,這首歌的原唱是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