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朋友圈的時候,被這樣一句話擊中了:你的做不到,其實只是不想做罷了。這是阿德勒的名言。
之前覺得只是一句雞湯,現在細細品味卻覺得非常有道理。之所以不想做的原因其實很多,擔心搞砸;自己沒興趣;做這件事看不到回報;一起做這事的人讓自己覺得不爽。
總之,這些都只是不想做的理由。反過來說,只要你想做的事,你就一定會想辦法、找方法。 想起這階段收穫的一些小獎項,深有感觸。
只是因為沒有人員參與,我就開始笨笨地寫了好幾篇宣傳稿件,有幾篇篇還獲得了小獎。積少成多,結果拿了一個宣傳方面的綜合獎項。
雖然不是什麼大獎,但這項肯定帶給我的成就感是非常奇妙的,一到下班我就將證書分享在了朋友圈,點讚刷刷地更新到了40幾個。哇,我的朋友圈從來沒那麼熱鬧過呢! 要知道,我可是高考作文不及格,總覺得自己寫的東西簡直是渣的不行。
不知道從什麼開始,我意識到了文字記錄和復盤的重要性,於是開始了復盤,其實一開始只是記錄工作中發生的小事。但是,做與不做,之前的差別老大了。同時,做一次就放棄和長期堅持下去,兩者之間又相差十萬八千裡。別人都在說堅持做一年會有什麼的成就,我這回是真正見識到了努力3個月的成果了。
每一個點滴的努力其實都值得肯定,只是長大後的我們對自己又很吝嗇,只會苛責自己,很少自己給自己打氣。然後就一直讓自己陷在自責,批評的漩渦中,卻放棄了思考如何走出旋渦,開始簡單的一小步。
想想自己小時候是怎麼學會遊泳的?
只用了三天天。
第一天,老爸帶著穿泳圈的我到了湖中央,自己溜回來。結果遊泳圈漏氣了,幸好叔叔扔了一條麻繩過來,我立馬撲稜著抓住麻繩,才迅速被拉回到岸邊。
第二天,我只敢趴在岸邊撲稜,但內心無比羨慕能在水裡玩憋氣、劃泡沫做的船。
第三天,我嘗試著憋氣,手放開岸邊的石頭,撲稜幾下,居然能把腦袋露出水面了。
然後,就開始了我半天泡在河裡的夏季遊泳活動。每年夏天都黑得像個鬼,因為下午不到14:00就去河裡遊泳或者玩水。
有一個很強的動機,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在水裡玩,內心渴望,學起來可真夠投入的,學習效果也立竿見影。
回顧剛入職場的幾年,因為渴望成功,渴望被認可,領導布置的任務總是積極應承。處理了很多文件的翻譯,順便編輯文本,調整格式。
看似沒啥大進展,現在處理WORD排版可麻利了,同事遇上排版問題,也總會想到我。
碼字也是這樣的,不要因為別人不願意去做一件事情,你就想當然也不去做。人生的很多方面,其實不能隨大流,因為隨大流就意味著註定平庸,無付出就沒有收穫的喜悅。
以前,我會因為擔心自己出醜,拒絕參加演出活動;因為擔心發言失誤,拒絕參加茶話會;因為擔心拉低印象分,就以工作為由,拒絕同學會,拒絕其他活動。其實,真的是因為自己內心不願意,就給自己找了個牽強的理由。
無意識中就喪失了嘗試的機會,失去了幾次晉升的機會,也放棄了其他職業賽道的機會。現在才意識到,所有的根源,都在於自己不願意,人生沒有那麼多藉口!
哪怕自己什麼都很爛,但如果有一點是自己想可以去提升的,那就開始著手去做吧。一天又一天持續地去做,時間會給你答案。
你有遇上什麼事,是覺得自己做不到的?如果現在再試試,你的答案會不會不一樣?
如果職場或育兒上有困惑,歡迎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