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創始人張磊的《價值》一書引起市場熱議,這本475頁的書籍所倡導的道理,基本是普世思想大匯總。大道至簡,企業家修煉到最高境界,最常說的就是按照常識辦事,說明越是簡單的道理,大眾反而越弄不明白。
書中最核心的觀點是:要培養聚焦長期價值的投資思維,做長期主義者,與偉大格局者同行,做時間的朋友。要把時間和信念投入能夠長期產生價值的事情中,盡力學習最有效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標準,遵循第一性原理,永遠探求真理。
做長期主義者
長期主義不是一個新詞,是一個常識。長期主義有兩層含義,其一是:立足長遠,以終為始;其二是:長期堅持,持之以恆。立足長遠,重在做大事情,將軍趕路,不追小兔,要深謀遠慮,延遲享受,最後搏一把大的;長期堅持,重在專注做事情,人生苦短,精力有限, 在做大事情的前進道路上,不要搖擺,堅持到底。
商業界最知名的長期主義者非傑夫·貝索斯莫屬,作為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把長期主義融入公司的價值觀中,從創業之初,堅持到現在,成就了亞馬遜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和雲計算公司市場地位,也成就了貝佐斯個人富可敵國的世界首富地位。
除貝佐斯外,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任正非等也都是著名的長期主義者。作為投資人,堅持長期主義就需要在無數誘惑下更加專注,不斷捫心自問,什麼事情是長期有價值、有意義的,是買入企業的證券待價而售,還是成為企業的股東與其同呼吸、共命運?在這個多數人都醉心於「即時滿足」的世界裡,懂得「延遲滿足」道理的人,就已經先勝一籌了。
與偉大格局者同行
大格局者,首先必須是長期主義者,堅守初心,保持進化;必須擁有對行業的深刻洞察力,從大局到細節,從轉瞬看趨勢;必須擁有專注的執行力,義無反顧地投入,把小事做到極致;必須擁有超強的同理心,換位思考,做第一名顧客和第一名員工。
大格局者,大都擁有比大多數人更加強大和自信的內心世界,志存高遠;他們能夠大幅度提高資源的產出,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開拓新市場和新客戶群,視變化為常態;他們希望在改變自我的同時,改變世界。
大格局者,大都能「think big, think long」---謀大局,思長遠,能從空間維度和時間維度無限放大,把格局無限放大,架起望遠鏡去觀察變化、捕抓機遇。
大格局者,也會用顯微鏡去研究生意的本質,看清它的基因細胞和能量。當然,更多時候,追求大問題的模糊正確,要比追求小問題的完美精確重要的多。
做時間的朋友
正確理解時間的跨度。研究人類史需要萬年的尺度,研究文明史需要千年的尺度,研究商業史需要百年的尺度,研究一個行業一個公司需要數十年的尺度。人們更習慣於關注當下,然而,真正有效的研究往往是長期的,需要時間的沉澱。
時間創造複利的價值。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其威力比原子彈更大。」 複利俗稱「利滾利「,就是原來的本金產生的利息,在下一個計算期裡變成了本金,這部分本金又產生了利息,如此循環,在堅持價值投資的情況下,隨著時間增加,財富會指數級裂變增加。
把時間作為選擇。投資中最貴的不是錢,而是時間。把時間分配給能夠帶來價值的事情,複利才會發生作用。做投資最重要的是時間管理,把時間投入到怎樣的問題上、怎樣的項目上、怎樣的人身上,是決定投資能否成功的基礎性因素。
時間是最好的復盤。時間是檢驗投資決策正確與否的重要標準。一切謊言、故事和假設都經不住時間的考驗。投資人必須通過不斷復盤,不斷檢驗時間帶來的結果,才能在高速動態變化中,實時地判斷這家公司或者創業者是否還是時間的朋友,以考慮是否及時退出。長期主義和做時間的朋友不等於長期持有。
遵循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由亞里斯多德提出,強調任何一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它是一個根基性的命題或者假設,它不能被預設,也不能被違反。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邏輯系統中,存在這個一個不能從任何其他原則推理出來的最根本的原理,是決定事物的最本質的法則,是天然的公理。
堅持第一性原理,就是不用類比或者借鑑的思維來猜測問題,而是「從本來是什麼」和「應該怎麼樣」出發看問題,相信凡事背後皆有原理,一層層剝開事物的 表象,看到最裡面的本質。既:追本溯源,這個源包括基本的公理、處世的哲學、人類的本性、萬物的規律等。做投資必須從現象出發,抓住可以把握的關鍵要素,理解商業的底層邏輯。
商業核心構成要素是:人、生意、環境和組織。投資研究,始終強調基於對人、生意、環境和組織的深度理解,理解人的本質、生意的本質、環境的變化和組織的基因。在無關處尋找有關,在有關處尋求洞見,在洞見後構建方案。堅持長期投資,堅持長期研究,達到對投資項目和市場的「可理解」、「可期望」和「可展望」。
終身學習,持續進化
一個人的知識、能力和價值觀,是一個人深藏於內心的「三把火」,而支撐這三個方面的是一個人理性的好奇、理性的誠實和理性的獨立。基於這三點構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架構,是塑造投資能力的起點和基本要求。終身學習,跨界整合,持續進化,知行合一。
堅持理性的好奇。好奇心是學習進步的源泉。要始終對這個世界充滿濃厚的好奇心,大到思考社會進步、商業演變的內在邏輯,小到思考企業如何運作才能保持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價值投資和好奇心是天然綁定的,如果沒有對真理的好奇,很難有鑽研的精神,也無法獲得超越市場的認知。而理性的好奇強調依靠調查研究,而不是依靠壟斷資源和運氣。
堅持理性的誠實。誠實是最好的信義,不要騙別人,要在理性中保持專業和嚴謹,不能為了一時的誘惑而失信於別人。誠實不僅僅是對別人講信用,關鍵還是對自己坦誠,對自我有清醒客觀的認知。一方面對自己的缺點保持誠實,敢於及時認錯,及時糾正,另一方面還要對自己的優點保持誠實,敢於認可自己,敢於在很難做判斷的時候果斷做出決策。
堅持理性的獨立。投資最忌諱人云也雲。中國傳統的教育是講堂式教育,未來將越來越強調思辨式教育。不是服從權威,不是人云也雲,而是根據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得到答案。只有通過獨立思考,不斷地拷問自己是否尊重了事實和常識,形成的見識才是自己的。而且,這樣的見識會轉化為智慧,並且隨著時間複合式增長。
擁抱不確定性,順勢而為
這個世界上,永恆不變的只有變化。企業只有一條護城河,那就是不斷創新,不斷地瘋狂地創造長期的價值。「管理哲學之父」查爾斯·漢迪曾提出第二曲線理論,就是當企業在第一曲線奔跑減緩之前,需要找到第二曲線作為替代第一曲線的新增長引擎。這就需要企業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浪潮和市場環境中不斷創新。
競爭是推動創新並積極擁抱不確定性的驅動力。逆水行舟,不進則不僅是「退」,而是「亡」,被奔湧向前的時代浪潮所淘汰。只有在充分競爭中才能產生偉大的企業,高水準的對手是成就偉大企業的最大助力!
創新需要聚焦大趨勢,順勢而為。對於一名投資人而言,理解潛藏在巨大勢能中的關鍵行業和企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張磊認為的大趨勢有兩個,一個是中國的崛起,堅定重倉中國,看好中國;一個是所有行業的數智化重構發展,堅持與時代共舞!
投資研究的方法論
l 深入研究 = 研究深 + 研究透
研究深是指做的研究必須基礎和根本,研究透是指做的研究必須全面透徹,經得住時間考驗。前者強調因果邏輯的深度,後者強調窮盡各種維度的可能,前者關注收益,後者考察風險。深入研究必須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通過「尋找變化、質疑假設、執行推演、檢驗結果」持續深入研究。
l 長期研究 = 關鍵時點 + 關鍵變化
關鍵時點就是在大家都看不懂的時候,少數創業者能夠在這個時點敏銳察覺出產業的變化,為消費這個整個價值鏈輸入新的模式和價值;關鍵變化就是環境的結構性變化。只有長期、動態地跟蹤變化,投資人才能對變化產生超出一般意義的理解,從而擁有與市場不同的觀點,而且是基於長期的視角的不同觀點。
l 獨立研究 = 獨特視角 + 數據洞察
獨特視角就是能夠提出別人沒有想過、沒有研究過的新觀點,為投資提供驗證或者發現機會的視角。數據洞察就是透過數據理解其背後的真實原因,但是並不能迷信數據,因為數據不等於真相。獨立研究的最大價值就是讓投資人敢於面對質疑,堅信自己的判斷,敢於投重注、下重倉。
優秀投資人的休養
投資人有6大特質:好奇心、自信心、謙遜、敬業、判斷力、熱忱。投資人要堅守三個投資哲學:「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投資人要保持「少年心」,堅持求知、思考和實踐,堅持知行合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投資人必須像社會學的田野調查一樣,理解真實的生產生活場景,才能正在掌握什麼樣的產品是消費者所需要的,什麼樣的服務真正有意義。
對於投資人來說,看人就是在做最大的風控,這比財務上的風控更加重要,只要把人選對了,風險自然就小了。一流的人可以把三流的生意做成一流,三流的人可以把一流的生意做成三流。張磊比較推崇能夠散財聚人的企業家,注重企業文化和理念,懂得自己的邊界,不斷學習,並且目光長遠,想做有意義的大事業的人。
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找一幫你喜歡的、真正靠譜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情。靠譜的人都有一些共性特點:他們是自驅型的人、他們是對時間敏感的人、他們是有同理心的人、他們是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