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張先生在單位食堂吃飯吞下一個會「隱形」的異物,輾轉多家醫院才取出來。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獲悉,該院急診科接診就餐後連續兩日喉嚨不適的一名深圳男子,在多學科會診取出異物後發現竟然是一根2.5釐米的金屬針。
食堂吃飯誤吞異物
如鯁在喉卻找不到
前幾天,張先生自述在單位食堂吃飯,打了一份豆腐皮炒青菜,他夾起一筷子就往下吞,一頓飯後,總感覺喉嚨有東西卡住、刺痛,當時他的第一反應是可能吃到了魚刺。
張先生心存僥倖,想著異物會自動消失,可是第二天如鯁在喉的感覺依舊。沒辦法,張先生把情況匯報給工廠,然後到當地醫院就診。
然而,喉鏡和胃鏡都做了,卻什麼都沒發現。張先生又轉到另外一家醫院做了CT檢查,異物終於現形,是一個金屬樣的東西,卡在咽部。但這家醫院取不出來,需要轉到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張先生又趕到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急診科就診,第一時間,消化內科和耳鼻喉科的醫生想通過胃鏡或者食管鏡取出。然而,異物很狡猾,鏡子根本看不到,只能看到兩處破損。術中的X光線顯示,異物仍然在食管入口平面,只是它不露面,鏡子就沒法把它拽出來。而且,咽部要道兩邊都是大血管——頸總動脈和頸內動脈,傷到哪條都會出人命。
微創拽不出來
開刀找到金屬針
怎麼辦?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組織多學科會診,請來消化內科、影像科、骨科、耳鼻喉科、胸外科、麻醉科、ICU和頜面外科會診,最後,確定由胸外科來取。
接下來,在DSA室裡,在射線的透視下,胸外科張建華主任團隊尋找著金屬異物的位置——在食管和脊柱之間的間隙裡。此時,胸外科還想努力一下,用微創的方法取出來。但異物的兩頭尖銳、光滑,醫生嘗試用穿刺針都套不住,因為它是不規則形狀,兩頭尖,中間還有螺紋,胸外科醫生們好不容易用穿刺針把它套住了,往外一拽,又掉了。
屢次嘗試無果,醫生無奈選擇開刀。胸外科醫生在張先生的頸部右側開了一個口子,大約3公分,手指伸進去,感受到異物的位置,然後慢慢把它推回食管內。
這下,異物在胃鏡下終於暴露無遺了,完全360度無死角,輪到消化內科醫生上場了,醫生一拽,就把異物拉出來,真的是一根金屬針,足足有2.5釐米那麼長。困擾著張先生的「如鯁在喉」終於被解除。目前張先生已恢復正常飲食,準備出院。
消化系統三大坎
最易卡異物
張先生怎麼也不會想到,一頓平常的午飯,一份平淡的腐皮青菜,會把他置於如此艱難境地,看了三家醫院,住了這麼多天的院。
醫生說,我們的食管有三個地方最狹窄,這三個坎最容易卡東西:咽食管入口、食管中段主動脈弓水平、食管與胃連接的賁門。像張先生,就是卡在咽食管入口。
醫生最怕的,就是異物卡住主動脈之類的導致大出血,或者是卡在身體最深處,導致縱膈膿腫等,容易致死。另外,小孩子很容易誤吞的磁力珠,也是殺傷力巨大。一顆或許可以自動排出,但若是吞食多顆,容易吸在一起導致胃腸等消化道穿孔,取出難度大。
醫生提醒,給老人和小孩,特別是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準備食物時要避免骨頭之類的硬物。小孩子最容易誤吞的就是棗核、堅果、魚刺等,給孩子吃這些東西時,大人要留心,不要一邊吃飯一邊說話、打鬧。萬一誤吞東西,千萬不要喝醋或者吞米飯,應該儘早看醫生,越早越好,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安排到不同的專科就診。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孫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