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導演郭帆:我們小破球連腿都沒有,只能「滾」著走

2021-02-15 金牌經紀人

對於被冠以「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的《流浪地球》來說,郭帆無疑是它的關鍵製造者。

無論是那8000張的分鏡圖、10000件的道具、75%國內團隊製作的特效、7000人的團隊協商、統籌,還是電影中的「中國內核」,劇本中的父親情感,包括對演員表演狀態的調整,郭帆都要最終負責。

而像《流浪地球》這樣大體量的電影,國外製作時並不是這樣給導演分配工作的。好萊塢工業體系完整,有著高度精細的分工制度,演員和導演一樣,都只是籤約僱員,僅有大製片人要對最終成片負責,大部分的影片都是前期籌備已經結束,導演才到片場進行拍攝,殺青就是他工作的結束。

中國電影的工業化體系還未完成,郭帆說:「對於我們來說,在最開始它(工業化體系)是像霧氣一樣是模糊的,我們做到去年,大概能看到它是一個怎樣的人形。」各種嘗試、努力不言而喻。


所以對於《流浪地球》來說,僅僅用導演來形容郭帆,遠遠不夠。

2014年,郭帆參加電影局組織的派拉蒙短期「訪學」,在短短五天裡他看到了期待已久的《星際穿越》虛擬實境版,見到了《教父》的拍攝底片,參觀了《變形金剛》系列電影導演邁克·貝的工作室。

如今回想起來,郭帆說:「局裡派我們去其實啥都沒說。去了之後我們就明白了,是讓我們看到中國跟美國工業之間巨大的差距,巨大的鴻溝。」

當時郭帆的處女作漫改電影《李獻計歷險記》因獨特的風格獲得了諸多讚譽,第二部《同桌的你》也剛上院線,最終拿下4.5億票房,位列2014年國產電影票房榜第四位。有了作品之後,自然而然產生了社會責任感和對行業的使命感,而在派拉蒙短期「訪學」之後,這種感覺尤為強烈。

巧合的是在此前兩個月,郭帆身為嘉賓參加了2014年未來科技大會暨銀河獎頒獎典禮,在典禮上第一次見到了之前仰慕已久的劉慈欣,那時他還沒有接觸到《流浪地球》的項目,僅僅是以粉絲心態前去合影。


老實說拍攝科幻電影是郭帆從高中時期就有的夢想,十五歲時他看了詹姆斯·卡梅隆的《終結者2》,便立志要拍科幻片,還是先有「造夢」的感性想法,再產生「做導演」的理性想法。但國內科幻電影的實際情況一直不樂觀,好萊塢科幻電影在十九世紀末開始形成雛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探索特效和故事之間的平衡,而國內卻鮮有人成功,甚至連成片都沒有一部。

詹姆斯·卡梅隆《終結者2》海報

青春時期就有的夢想,實踐之後獲得的知識和能量,再加上一把來自好萊塢標杆的推力,或許是郭帆去實踐《流浪地球》的原因。

《流浪地球》始於劉慈欣,在郭帆接棒之後,他還要與很多人一起跑這場馬拉松。

前期籌備期間主要有小說細化、劇本改編、概念圖設計等幾個方面,這是地基,郭帆一行人卻是「懸」在空中的。

往上說,中影在找過國內外知名導演但碰壁之後,只是想讓他來試一試,努力很可能打水漂,往下說,前期很少有人能給予郭帆信任——這樣年輕的導演能行嗎?

劉慈欣《流浪地球》小說

龔格爾是郭帆最初找到的人,兩人上一次合作是在《同桌的你》,他飾演一個叫龔兵的小胖子。郭帆曾說過龔格爾的學習能力很強,而這次並不是拉他來做演員,而是寫劇本,八個編劇寫了一百萬字之後,終見雛形。

右一龔格爾

在此期間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副教授王紅衛及北大心理學教授鍾傑也給予了非常多的專業幫助。為了完善世界觀,編劇團隊甚至編纂了一套「百年編年史」。

摘自書籍《<流浪地球>電影製作手記》

而讓郭帆非常「有底」的劇本設置,來自於他去美國與工業光魔聊特效時對方給予的反饋,在對方表明並不能「便宜點兒」之後,說他們對於科幻的思考很有意思。

一個是我們逃離都要帶著地球,帶著家的設置,以及我們救援部隊人數多達150萬人,浩浩蕩蕩的人衝了出去,為什麼?因為其實這是集體主義的表現,集體主義中國人特別容易理解。我們沒有『鋼鐵俠』,但是有一個一個的普通人,他們集聚在一起的時候,整體就是超級英雄。

緊接著文字落地為概念圖的過程,在最初就讓郭帆的合作者張勃興奮。那時距兩人上一次合作已經過去兩年,當郭帆告訴他要拍攝劉慈欣的作品時,張勃與他一樣重燃了兒時對科幻的憧憬,一萬座的行星發動機,冰封的北京與上海,太空站、地下城,「這是多麼恢弘壯烈的科學幻想!」

更加令人興奮的,無疑也是最貴的,就是《流浪地球》的特效鏡頭,美國特效公司一個S級的特效鏡頭5-7秒就是20萬美金,權衡之後郭帆決定啟用國內特效公司,視效總監丁燕來在電影上映之後自豪地表示,兩個中國本土的特效公司OrangeVFX和MoreVFX完成了將近一多半的鏡頭。

目前觀眾的反應是很滿意的,而郭帆也非常明白《流浪地球》的特效達不到好萊塢一線水平。「全片2003個鏡頭,每個鏡頭改100版很正常,最多一個鏡頭我們修改了251版。那段時間,我腦子裡全是特效鏡頭,其他事一概都記不住,整個人跟傻了一樣,非常痛苦。」

「我們盡全力能夠做到一個高度。」

包括宋歌、吳京、趙海城、凌紅等人,都被郭帆對於電影的誠意和付出打動,在困難時出手相助,這樣八方支援的場景,也與電影不謀而合了。

從0到1的電影工業化流程在郭帆及團隊的努力之下,一步一步逼近他們所能達到的目標,但是電影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科學與幻想的平衡,卻只能在試錯中找到天平的中點。

因為對科幻電影感興趣,文科出身的郭帆在2007年就有意識地去讀相關書籍累積知識,時間久了也大體有了一些了解,現在在他的辦公室裡還有不少物理書。

目前全世界內做到最好的就是諾蘭的《星際穿越》、雷德利·斯科特的《火星救援》等少數作品,其中加州理工的理論物理學家 Kip Thorne在與《星際穿越》特效公司合作期間發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物理現象,隨後有關可視化黑洞的論文便在科學期刊《Classical and Quantum Gravity》上發表。

《星際穿越》海報

《流浪地球》遠遠達不到這樣的級別,在最開始郭帆諮詢一位老師:洛希極限距離木星到底有多少公裡,老師說他需要跟兩個博士生一起研究一個半月來確定這個數字,郭帆在考慮過後,他決定將標準定為「邏輯自洽,不被證偽便好」。

另一方面,特效與置景的精緻程度也反向影響著演員表演的真實度,郭帆舉了一個例子:「動畫片的背景是簡筆畫,但只要接受了這樣的設定觀眾就會關注感情和人,並且腦補了所有的細節。我們的美術和特效水平是確定的,演員的表演就要與之匹配,它居於卡通和真實中偏真實的那一個點。」在拍攝到第五天時郭帆才想到這一點,之前所有的戲都重新拍過。

這樣的思考在製作過程中比比皆是,現實條件、科學理論與藝術幻想三方角力,偏向任何一方都會造成電影硬傷,加上科幻電影有門檻,中國觀眾在此之前並沒有形成觀影前的認知,如何讓觀眾迅速進入電影世界也是一大問題。

不過好在郭帆勇於嘗試,也樂於嘗試,經歷過無數次的修正,「小破球」終於被撫養長大。

雖然在點映期間《流浪地球》好評如潮,但在接受採訪時,他已經在考慮映後調研:「這個梗有怎樣的效果?南方和北方是怎樣的?在科幻電影這個語境裡大家接受度如何?這種數據從前沒有,需要積累,這樣下一次去做劇本的時候就會有方向。」為他下一次,也為其他想要做科幻電影的電影人們,繼續鋪路。

「電影工業化」在中國是否成立暫且不提,但就像郭帆說的:「今天我大概知道它(工業化體系)是男是女了,也許還得經過兩部三部電影,經過五到十年以後,我們才能逐漸看見他的長相是什麼。」《流浪地球》的製作無疑是有特殊性的,導演郭帆,與中國很多青年導演一樣,做著比國外電影人更多、更難、更細緻、更需要創新的事情,這一點彌足珍貴。

採訪最後問到郭帆為什麼叫這部電影小破球,他笑著說因為我們挺可憐的,因為我們就是小破球,連腿都沒有,只能「滾」著走。

但換一種說法,它能夠飛,也能夠在一片無法徵服的宇宙中,慢慢流浪。

今日頭條 | 一點資訊 | 企鵝媒體 

新浪看點 | 新浪微博 | 搜狐號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對話導演郭帆:選擇希望,相信未來(1872期)
    《流浪地球》視覺效果總監丁燕來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因為有你們的認可,才讓我們繼續前行」;郭帆也在微博上發布了現場視頻,並說,「我們選擇希望」!而觀眾們對於中國科幻電影的希望,正是這隻「小破球」帶來的。導演郭帆在參與各類採訪或者論壇期間,經常提到《流浪地球》海報上的四個字——相信未來。
  • 對話導演郭帆:《流浪地球》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火了?
    3月13日,《流浪地球》導演、從山東走出去的電影製作人郭帆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暢談《流浪地球》製作的臺前幕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郭帆剛從美國回來,目前《流浪地球》正在北美地區上映,郭帆參加了影片在美國部分場次的影迷見面會。
  • 環球時報專訪《金剛川》導演郭帆:拍抗美援朝電影是我的夢想
    《環球時報》專訪時這樣說。本片由管虎、郭帆和路陽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兩個月內完成拍攝,首日票房破億,首日排片18.4萬場更是刷新國產電影首日場次紀錄。「修橋不是打仗,修橋也是打仗」環球時報:許多觀眾比較好奇,繼《流浪地球》之後,你為什麼會選擇拍攝一部抗美援朝題材戰爭片?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一個從法學院畢業的導演
    接下來該輪到法學專業刷屏了 「我們不需要法務。」 一手拿著學位文憑,一手拿著兩個短片,剛剛畢業的郭帆跑遍北京各大電影公司說「我要做電影」,都被一口回絕。尤其是《同桌的你》上映後,「三天過億,九天破三億」,票房成績優異,郭帆被外界譽為80後「新銳」導演之一。 也就是在2014年,電影局派了五名年輕導演去美國學習,其中就有郭帆。好萊塢的工業流程令他嘆為觀止,感覺中美之間的差距至少20年,回國後便一直想辦法提升中國電影的工業水準。郭帆想為國產電影爭口氣,拍一部屬於中國的科幻電影。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拍成現在這樣沒有遺憾
    郭帆自己心裡也清楚不足,他知道倘若和《星際穿越》相比,那自己肯定就傻眼了,「我們確實有差距,人家幹了五十多年,我們這才是第一次。」不過最可貴的是,《流浪地球》走對了路。郭帆:每天都在懷疑,每天都睡覺前,都在懷疑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之前剪輯時候還在懷疑,現在好一些了。記者:點映觀眾的好評讓你放心了嗎?郭帆:沒有,一切都還是未知狀態,沒有上映,就沒有最終結果。項目做了四年,像是跑馬拉松,始終不知道終點在哪,不過現在好歹我看到終點線了。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我們的科幻片還是小學生,一片蠻荒有待耕耘
    郭帆:在2014年拍完《同桌的你》之後,電影局派了我們5個導演去美國學習,有寧浩、肖央、路陽、陳思誠和我。一開始沒有跟我們講為什麼要去美國,去了之後全明白了,就是讓我們看到現在中國電影工業跟美國電影工業的巨大差距。也可以發現,我們這五個人回來之後幹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這件事。大家也沒商量,是看到差距後自然覺得目標是什麼。
  • 《流浪地球》導演郭帆的「理智與情感」
    我只能及時打住:這個必須『可能』,否則電影就黃了(笑)。還有就是在巨大且分散的推力下,地球為什麼不會解體?電影中是沒有展現這個細節,但我們其實考慮到了,實際上每個推進器下面都覆蓋著一層減壓裝置,否則單點放上去那就真變成地心挖掘機了……甚至有人寫過《三體》中的物理學,我知道這是出於真愛,但科幻小說畢竟是文藝作品,沒必要太吹毛求疵。」
  • 郭帆導演金雞電影節重磅官宣電影《流浪地球...
    作為華誼兄弟CEO的王中磊更稱:「郭帆用最重要的東西打動我們,一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情感。」他表示:「電影是百年藝術,大家都說創新,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創新的電影類型,科幻片也並不是創新的電影類型,但郭帆導演用我們東方人更能理解的情感,賦予了科幻片新魅力。」
  • 鋼琴連音奏法關於「落滾練習」的不同看法
    能力一般、年齡小的學生在過渡階段的練習要長一些,即非連音奏法到連音奏法的過渡練習要多練習一些,也就是「落滾練習」要多彈一些。只有手指會獨立彈奏,手臂手腕能自然放鬆,彈出的聲音才是飽滿結實、連貫均勻的,連音奏法才算基本掌握了。
  • 導演郭帆:我給《流浪地球》打一百分
    郭帆:可能都不只是科幻片,我覺得這種商業類型的電影,也都會存在危機感。前幾年,電視局(指廣電總局)每年都會派導演去到好萊塢交流學習,我是2014年第二期去的,去的是派拉蒙。  現在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都已經來到了北京,前年分別在北京成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也就是說,其實他們已經盯住了我們的市場,主要是中國市場太大,它會很快超過北美。
  • 《哪吒》票房破46億,郭帆都壓不住,《流浪地球》早已甘拜下風!
    《哪吒》票房破46億,郭帆都壓不住,《流浪地球》早已甘拜下風!在華語內地市場沒有蓬勃發展以前,好萊塢的電影是內地觀眾提升審美的重要途徑。雖然說這個數據看上去處於領先地位,但是要知道它僅僅是上映了8天,這樣的成績沒有絕對的優勢讓它的票房有所保障。對比系列電影的以往成績,這一部匯集兩大動作巨星的《特別行動》實在是差勁很多。跟它在北美票房的全面慘澹相比,內地觀眾還是比較友好的。《速8》上映的時候,單日票房就超過了4.7億元,風頭一時無二。最終26億的票房成為了好萊塢電影在華語內地的最高成績,直到今年才被《復聯4》突破。
  • 郭帆:《流浪地球》之後,我為什麼拍抗美援朝?
    環球時報訊 「拍攝抗美援朝題材電影是我的夢想」,抗美援朝題材電影《金剛川》導演郭帆近日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這樣說。本片由管虎、郭帆和路陽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兩個月內完成拍攝,首日票房破億,首日排片18.4萬場更是刷新國產電影首日場次紀錄。
  • 專訪郭帆:《流浪地球》之後,為什麼拍抗美援朝?
    郭帆:我覺得男性導演心中可能都有一個拍戰爭片的夢想,同時加入此次聯合創作,我覺得很光榮,這是我最直觀的感受。環球時報:包括前期的幾大戰役在內,抗美援朝過程中發生過許多英雄事跡,這次為什麼選擇拍攝一座工兵橋的故事?
  • 《流浪地球》的成功,全靠導演郭帆精彩的忽悠
    國師尚且如此,對於郭帆這樣一個拍青春片《同桌的你》出身的導演,投資人怎麼敢相信呢? 然而郭帆的「騙術」不是一般的高,竟真的從中影公司和北京文化融到了錢。我們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但從中影老總喇培康口中聽到他對郭帆的評價:年輕、有朝氣,虛心學習,不排斥任何新想法、新技術、新創意和別人給他的建議。
  • 《中國銀幕》年度導演 郭帆餃子等青年導演上榜
    年度導演2019年,年度導演方陣在全面洗牌的同時,亦讓人頗感驚喜。郭帆攜中國科幻橫空出世、餃子打破動畫片票房天花板、曾國祥交出青春片完美答卷、騰叢叢帶女性題材引發廣泛關注……青年導演鬥志昂揚、朝氣蓬勃引領中國電影邁向新時代,開啟新徵程。
  • 導演郭帆自曝堅持拍《流浪地球》的原因,聽了讓人細思極恐!
    而《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在採訪中坦言,《流浪地球》拍成這樣,他已經盡了個人最大的努力,沒有遺憾。眾所周知,在此之前,中國電影幾乎沒有任何科幻電影拍攝的經驗,《流浪地球》就是「吃螃蟹的第一人」。在2014年,我國派出一批年輕導演去好萊塢學習,其中就包括《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郭帆說那個時候看出中國電影工業和美國電影工業的差距。
  • 哪吒超越小破球,海外電影名「我命有無不由天」?
    今天是暑假最後一天,要說這個暑假最值得看的電影,多數人都會說《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在上映前誰也沒有想過一部動畫電影能掀起什麼風浪,頂多也就《西遊之大聖歸來》那樣子,十幾萬的票房就差不多已經很高了,所以剛上映時候《哪吒》的預測票房的確是十萬多一點。
  • 導演《金剛川》,管虎、郭帆、路陽如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導演郭帆說,《金剛川》劇組有個手環,上面寫著「我們是為了長眠的英雄而拍攝這部電影」。《金剛川》的英文名是「犧牲」,這也正是電影的主題,導演管虎說電影力圖讓觀眾看到戰爭的殘酷,向先輩致敬,告慰烈士英靈。 導演路陽說《金剛川》是一部探討希望和信念的電影,而無論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心懷一種信仰和信念。
  • 寶珠鬼話/人生就像一隻球,從這裡滾出去,總會再從另一個方向滾回來. 所以人要在滾來滾去中學會接受和適應.
    經典語錄人生就像一隻球,從這裡滾出去,總會再從另一個方向滾回來。所以人要在滾來滾去中學會接受和適應。—— 水心沙 千年輪迴,萬世情緣,這陪伴,是愛情?—— 水心沙 一雙陰陽眼,看盡世間百態,卻看不穿狐狸你的心。
  • 導演郭帆:《流浪地球》續集正在籌備中
    11月19日在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論壇「光影中國夢」上,與會嘉賓郭帆導演透露了一些大家關心的《流浪地球》續集籌備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