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2020年12月18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網公布健康知識《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白領工作壓力大、不良生活方式,久坐、抽菸、喝酒、熬夜、飲食不規律。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很多白領人群由於精神高度緊張或過度焦慮,往往會引起或者加重冠狀動脈痙攣而導致心梗。經常需要熬夜、上夜班的人群,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出現「過勞死」的案例屢見不鮮。從事力量性項目的運動員,運動相關性猝死的基礎病因主要為心肌病、早期冠心病和冠狀動脈畸形等。

此外,有心臟病家族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肥胖、腎臟病的患者在情緒波動較大的時候,更容易出現心腦血管問題。心臟病發作前,身體上如頸、後背、頭皮、手心會大量出汗,此時應提高警惕,當心猝死發生。在無激烈運動、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誘因的情況下,連續出現胸悶,憋氣等症狀,此時應考慮心臟出現問題。

心臟病患者經常感到肩膀、頸部、下巴、手臂疼痛,這是心肌缺血的信號。心臟病發作前的典型症狀是突然、或者無緣由的心跳加劇,一旦發生心室性心搏過速,則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突然死亡。猝死很難自救,但卻可以被救。

心臟驟停發生時,若是患者能在急救人員到達前幾分鐘得到心肺復甦急救,存活率將大大提高!但由於民眾不懂得相關的急救知識,往往容易錯過最初4-6分鐘的急救「黃金時間」。第一步,撥打「120」緊急呼救。第二步,讓患者頭部後仰,下頜上抬,頭部偏向一側,使嘔吐物儘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有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時造成危險。第三步,做有效的心臟按壓。第四步,若患者出現室顫,儘早實施電除顫。

相關焦點

  • 記住這5個急救黃金時間,關鍵時刻能救命!
    當下很多人說起養生頭頭是道遇到急救卻遲遲不敢但在生活中人們難免會碰到各種意外狀況當發生這些意外情況時把握黃金時間進行有效急救應該在第一時間撥打急救電話,醫院可以迅速啟動急救綠色通道,爭取救治的黃金時間;2. 儘量讓病人平躺,不用枕頭, 不要讓病人有過多活動,還要防止因嘔吐導致的窒息;3. 若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懷疑是心梗時,可服用硝酸甘油(服用前儘可能量血壓,血壓低時不可服用)、阿司匹林等藥物。
  • 突然發現自己有猝死前兆,做哪件事可以活下來
    隨著人們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大和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現在社會人們發生猝死的概率不斷增大,其實人在猝死前是有一定的預兆的,忙碌中的人們往往忽視了身體的變化,從而導致了意外的發生。所以為了身體的健康著想,我們應該了解一下猝死的徵兆及搶救方法,做到提早預防,避免悲劇的發生。
  • 把握黃金急救時間 救命「招數」你會嗎
    當身邊的人不慎被果仁卡喉,你懂得如何急救嗎
  • 熬夜猝死的前兆有哪些?胸口隱隱作痛是怎麼回事?
    自從去年年底35歲的某演員在節目錄製中猝死的新聞橫掃各大熱搜,關於「猝死」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特別是經常熬夜的中青年人,都想知道熬夜猝死的前兆有哪些,他們之中也不乏對胸口隱隱作痛是怎麼回事有疑問的人。知道熬夜的危害,才能有所預防;識別身體發出的危險信號,才能及時救治,避免發生嚴重後果。胸口隱隱作痛是怎麼回事,這是熬夜猝死的前兆嗎?
  • 內關穴可用於猝死急救
    猝死為什麼越來越年輕化?一旦遇到心臟驟停,如何急救?為何年輕人頻發心源性猝死?專家有如下解釋:猝死,就是指平時身體健康或貌似身體健康的一類患者,在短時間內突然發生因為自然疾病而導致的死亡。心源性猝死,是指因為心臟疾病導致的患者死亡。我國每年都有100多萬人猝死,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心源性猝死,佔75%左右的比例。
  • 35歲高富帥男明星半夜猝死,4分鐘黃金時間沒急救?
    其特點有三:①死亡急驟;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引發這種猝死的可能性有很多,主要有明確心臟疾病(冠心病、心衰、心肌病)或某些遺傳性心臟病人群中。但是也有發生在長期缺乏鍛鍊、長期熬夜、劇烈運動人群中。
  • 北京急救中心:世園會中這款急救神器必不可少
    為了更好地保護遊客安全,北京市急救中心呼籲,世園會場館內以及延慶區人流密集場所增加AED急救設施,以備不時之需。3月25日晚,北京協和醫院6名大夫在東單球場,使用球館內配備的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經過四次除顫聯手救回一心跳驟停男子。
  • 腦中風發生有前兆,掌握正確的急救方法很重要!
    因此,識別腦中風發生的前兆,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對於我們來說非常重要。腦中風發生的前兆頭疼頭暈,伴有視物模糊、眼睛發黑,臉部麻木,手指無力,上下肢乏力,走路不穩,拿東西不穩等,這些都是腦供血不足的症狀,一旦出現,需要重視,及時到醫院篩查。
  • 警惕這4個前兆,一文講述急救措施
    心臟驟停的生存率很低,那麼在發生前會有什麼症狀呢?在發生的時候身邊的人該做什麼呢?今天來給大夥科普一下。「球王」因心臟驟停去世,心臟驟停是什麼?心臟驟停這種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醫學上又稱猝死,是指心臟機械活動突然停止,患者對刺激無反應、無脈搏、無自主呼吸或瀕死嘆息樣呼吸。
  • 急救設備成公共場所標配或將入法 你知道怎麼用嗎
    例如,2019年底,臺灣藝人高以翔在錄製節目時,因為現場缺乏急救設備和急救人員,導致其心臟病發後,因錯過「黃金4分鐘」的救援時間,而釀成悲劇。據統計,病人需要急救的情況95%發生在醫院以外。「所以,讓急救設備、設施成為公共場所的標配,可以加快應急反應速度,爭取急救黃金時間,降低院前死亡率。」董鵬說。
  • 心梗急救誤區都有哪些?如何預防?
    X診所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最兇險的胸痛平均不到一秒鐘就會有人因為它倒地它就是心肌梗死!心梗急救誤區都有哪些?最顯著的特徵和預兆是什麼?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常駐醫學科普專家崔松主任為大家一 一解答*本文僅代表該醫生觀點一、突發心梗的四大急救誤區1、拍打手臂內側進行心臟急救,是完全無效的!
  • 暈厥時現場如何急救
    而心源性暈厥的危險性最大,患者有發生猝死的可能,需要立即得到專業急救人員的治療。  暈厥臨床症狀及特點  「暈厥的特點為發生迅速的、短暫的、自限性的、並且能夠完全回復的意識喪失,即所謂『來得快,去得快』。患者意識喪失的持續時間多在30秒鐘之內。按病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省紅十字會救護培訓指導中心的專家介紹道。
  • 健康科普急救知識,讓急救「救」在身邊
    近日,河口縣人民醫院組織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走進縣軍嫂幼兒園對老師們開展了急救知識技能培訓,為孩子們演繹了一場生動的現場急救科普觀摩活動。    河口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黃平東表示:「學會現場急救,是現代人生活中的一大安全保障。
  • 家人心臟驟停,急救很重要!請把握好黃金4分鐘
    後來,醫生了解得知:當李先生出現呼吸微弱、脈搏摸不清時,周圍的親屬只知道撥打急救電話,卻沒有人對他實施心肺復甦,從而錯失了黃金的急救機會。可見,在生命危險的時刻,有效的急救措施仿佛就是一支「救命針」,能否把握這黃金急救時期,成為了患者能否得救的關鍵。
  • 急救 守護生命之花
    9月12日是第21個「世界急救日」,今年的急救日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而顯得意義更加不一樣。因為疫情影響,社會大眾更加關注醫學和健康領域。近年來,猝死的新聞經常出現在媒體上,尤其是年輕人猝死的案例越來越多,這就要求社會公眾關注自身身體健康之時,對急救更加重視。
  • 好端端的人,怎麼會突然猝死?這5個前兆他們都錯過了!
    猝死其實並不是突然出現的,它是有一定徵兆,當人們不重視這樣的徵兆時,猝死就會出現。有5大徵兆預示著猝死,人們應該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下面將會介紹猝死的前兆,以及一些猝死的原因。猝死有5個明顯前兆徵兆一、胸痛猝死往往是指心臟出現停搏,在這之前,心臟會有缺血的情況,因此會導致心區疼痛,而且還是劇烈的,比較緊縮,形如壓榨性的疼痛。
  • 4分鐘短片刷爆朋友圈: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
    熙熙攘攘的城市裡,大家都在為生活奔走,意外來臨時,平凡的人們會用自己小小善意勾勒出最美的停留,傳遞著人間真情。被善意包圍的這群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善意的輪迴。善意的傳遞沒有終點,類似《最美停留》中的急救故事,每一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 高以翔猝死暴露中國AED缺失,但更「危險」的卻是公眾是否有急救意識
    對於高以翔的去世,網友們在為其嘆息的同時,有關「救命神器」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缺失的話題也不斷發酵開來。那麼,什麼是AED?目前,中國AED公共場所配置的情況又是如何的呢?說起AED,大伙兒對其不太了解。它是一種自動體外電擊器,與心肺復甦術配合使用,可以提高猝死患者的生存率。
  • 心梗、猝死,過度勞累能否引發猝死?專家告訴你有哪些預警信號
    那麼,從臨床醫學角度如何看待猝死和心梗,猝死年輕化的原因是什麼?過度勞累能否引發猝死?發生猝死前有哪些徵兆?如何避免?遇到有人突然暈倒該如何救治?國家心血管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中心主任馬長生教授為此接受了《工人日報》記者採訪,對人們關注的問題一一做了回答。
  • @年輕人:擔心「猝死」?掌握這些知識或許能救命
    年輕人本應是年輕和健康的代名詞,但是近年來年輕人猝死的報導已屢見不鮮,令人惋惜。究竟是什麼導致年輕人猝死,又有什麼預兆可以令人提前進行預防呢?1、胸痛疼痛反應是猝死的發病徵兆中,最易被我們抓住和感知的信號。當感到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冠心病的典型表現是胸痛,一般發生在胸骨後方,尤其是胸痛持續存在,出現這類情況時需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