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2020年12月18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網公布健康知識《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白領工作壓力大、不良生活方式,久坐、抽菸、喝酒、熬夜、飲食不規律。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很多白領人群由於精神高度緊張或過度焦慮,往往會引起或者加重冠狀動脈痙攣而導致心梗。經常需要熬夜、上夜班的人群,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出現「過勞死」的案例屢見不鮮。從事力量性項目的運動員,運動相關性猝死的基礎病因主要為心肌病、早期冠心病和冠狀動脈畸形等。
此外,有心臟病家族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肥胖、腎臟病的患者在情緒波動較大的時候,更容易出現心腦血管問題。心臟病發作前,身體上如頸、後背、頭皮、手心會大量出汗,此時應提高警惕,當心猝死發生。在無激烈運動、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誘因的情況下,連續出現胸悶,憋氣等症狀,此時應考慮心臟出現問題。
心臟病患者經常感到肩膀、頸部、下巴、手臂疼痛,這是心肌缺血的信號。心臟病發作前的典型症狀是突然、或者無緣由的心跳加劇,一旦發生心室性心搏過速,則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突然死亡。猝死很難自救,但卻可以被救。
心臟驟停發生時,若是患者能在急救人員到達前幾分鐘得到心肺復甦急救,存活率將大大提高!但由於民眾不懂得相關的急救知識,往往容易錯過最初4-6分鐘的急救「黃金時間」。第一步,撥打「120」緊急呼救。第二步,讓患者頭部後仰,下頜上抬,頭部偏向一側,使嘔吐物儘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有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時造成危險。第三步,做有效的心臟按壓。第四步,若患者出現室顫,儘早實施電除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