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急救知識,讓急救「救」在身邊

2020-11-18 網易新聞

2020-11-12 15:13:41 來源: 觸摸河口

舉報

  

  近日,河口縣人民醫院組織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走進縣軍嫂幼兒園對老師們開展了急救知識技能培訓,為孩子們演繹了一場生動的現場急救科普觀摩活動。

  醫護人員重點對幼兒園老師講解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流程、心肺復甦操作技能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並手把手指導老師正確模擬實踐操作,贏得陣陣掌聲和一致好評。

  

  河口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黃平東表示:「學會現場急救,是現代人生活中的一大安全保障。規範的現場急救能快速阻止患者和傷者情況進一步惡化,贏得「救命的黃金時間」。所以對社會群眾科普急救知識十分重要,同時科普急救知識更應該從娃娃抓起,讓孩子從小認識急救的重要性,在成長生活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普及急救技能 讓紅十字「救」在身邊
    積極向全社會普及急救技能,讓更多人學會急救、敢於急救是市紅十字會應急救護精英隊隊長鄭旭敏最大心願。近日,中山市紅十字應急救護精英隊傳來一則讓人欣慰的消息:隊員、市公交集團司機梁潤泉在一次工作途中,運用急救知識參與一名遭遇車禍碰撞婦女的急救和送院治療工作,使患者及時得到了治療,「這彰顯了我們紅十字志願者自覺踐行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我們全體精英隊成員都為之感到自豪。」鄭旭敏說。
  • 唱歌學急救!深圳龍崗發布原創急救說唱,一共三步,千萬別犯錯誤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深圳安裝的AED已拯救多名猝死患者的生命,尤其本月14日,AED和市民在一天之內救了兩個人,這在全國造成轟動,引起市民關注。急救說唱歌曲剛好在這一契機之下發布,可以向市民傳達心肺復甦和AED急救概念,促進市民學習專業急救知識,使用正確方式救人。
  • 【健康科普】昏厥患者的現場急救方法有哪些?
    【健康科普】昏厥患者的現場急救方法有哪些?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藍字關注健康肥城
  • 「救心神器」AED落地廈門山海健康步道 首批急救培訓同步展開
    20臺「救心神器」AED 13日如期落地廈門山海健康步道,首批急救培訓同步展開。 楊伏山 攝中新網廈門12月13日電 (楊伏山 崔群)20臺「救心神器」AED 13日落地廈門山海健康步道,今後,備受廈門市民和遊客青睞的這一城市地標式步道,將變得更安全。當天,近百名志願者和熱心市民參加急救培訓,學習人工心肺復甦術和正確使用AED。本次培訓由廈門弘愛醫院公益支持,廈門志願者服務隊「救心圈」參與。
  • 「從心起航 救在現在」 安徽審計職業學院舉辦急救知識普及活動
    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衛生健康意識,幫助他們掌握基本急救操作技能,提高自救互救和現場緊急處理的應變能力,12月29日,合肥市藍天救援隊 「從心起航 救在現在」急救知識普及活動走進安徽審計職業學院,開展急救知識培訓。學院部分學工人員、學生代表約200人參加了培訓。
  • 120「善德急救」培訓 助力健康扶貧大走訪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5月29日訊 為認真貫徹落實健康扶貧政策,按照「健康扶貧千村萬戶大走訪」活動工作部署安排, 淄博市醫療急救指揮中心積極與桓臺縣周家鎮衛生院對接聯繫,開展惠民政策宣傳、走訪慰問等系列活動。
  • 把握黃金急救時間 救命「招數」你會嗎
    當身邊的人不慎被果仁卡喉
  • 校園急救技能培訓班走進馬克思主義學院
    11月15日上午,臨床醫學院校園急救技能培訓班走進馬克思主義學院,為該院2019級、2020級近200名學生開展「我們在行動,『救』在你身邊」急救知識宣講和技能普及活動。活動中,急救技能培訓班宣講團隊就心肺復甦相關知識與異物窒息、中暑、創傷包紮等生活中常見傷處置兩大方面內容展開詳細講解,重點宣講生命的「黃金4分鐘」救治和心肺復甦技能操作。通過理論宣講、救治動作同步示範、現場交流等方式,宣講團隊將相關急救知識與技能的施救程序、位置、力度、節奏等方面的理論要點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讓現場師生在積極活躍的氛圍中學習常用的急救知識與技能操作。
  • 4分鐘短片刷爆朋友圈: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
    善意的傳遞沒有終點,類似《最美停留》中的急救故事,每一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世界急救日來臨之際,它也再次提醒我們掌握急救常識的重要性。只有儘可能掌握急救知識,防患於未然,才能在關鍵時刻救人救己。我們更應樹立起一份急救意識,掌握科學的急救方法。但事實上,由於專業技術人員的匱乏、普通民眾急救意識薄弱,我國難以形成有效的治療和急救體系,健康中國之路任重而道遠。這一背景下,健康中國的實現,需更多的權威專家、掌握急救技能的「搶救員」和快速起效的急救藥品助力。
  • 【紀實】「學急救,真的可以救命」!他20多分鐘救回93歲老父親
    接到消息趕回家的阿彬,持續為他做了20多分鐘心肺復甦,終於將老人救回,「學急救,真的可以救命!」■東南早報記者 許鈸鈸吃飯時人事不省 心肺復甦20多分鐘救回阿彬在泉州市區美食街開了一家永春白鴨湯店,當天下午1時多,正在店裡忙的他,接到了母親的急電。母親在電話中哭著說父親吃飯時突然就不行了,讓他趕快回去。
  • 莫讓急救資源在「空跑」中虛耗
    公民健康素養不高,救護車頻繁空跑就是必然代價  □ 羅志華  「急急忙忙趕到,一個人也沒有,又白跑一趟」——近日,新華日報新媒體記者從江蘇南京市急救中心了解到,該中心當天共接聽呼救電話2120個,出救派車521次,達到歷史最高,其中空跑124次,僅醉酒的就高達32次。
  • 急救 守護生命之花
    9月12日是第21個「世界急救日」,今年的急救日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而顯得意義更加不一樣。因為疫情影響,社會大眾更加關注醫學和健康領域。近年來,猝死的新聞經常出現在媒體上,尤其是年輕人猝死的案例越來越多,這就要求社會公眾關注自身身體健康之時,對急救更加重視。
  • 【世界急救日】3 分鐘就能學會的急救方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國際聯合會將每年9月的第二個周六定為"世界急救日",希望通過這個紀念日,呼籲世界各國重視急救知識的普及,讓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如果發現他已經沒有意識,也沒有呼吸,在救護車到來之前,你知道該怎麼救他嗎?2017年 10 月 17 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學就發生了這樣一幕。不過幸運的是,當時倒下的人成功得救了,而那次急救成功,全靠一個小小的儀器。
  • 龍崗版《怦然心動》來了,一分鐘學會急救技能
    深圳市龍崗區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推出健康傳播作品《怦然心動》,一分鐘的舞蹈視頻,涵蓋了急救關鍵步驟和要點,有市民感慨:「原來科普宣傳片還能這麼拍,知識點一下子就能記住,實在是太有益了。」 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55萬人死於心源性猝死,87%發生在醫院外,一般搶救黃金時間是4-5分鐘之內,及時實施心肺復甦和使用AED能提高搶救成功率。
  • 七旬醫生自學開抖音,教你急救那些事兒
    對於急救「那些事兒」,有著26年急救專業教學經驗、20年從醫經歷的徐惠梁老人自學貫通,把急救知識「搬」上了抖音。兩個多月,40多條深入淺出的短視頻,讓《惠梁老師話急救》引來數千粉絲。退休醫生自學抖音「開課」今年73歲的徐醫生退休前是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副主任醫師,長期從事急診醫學繼續教育與急救培訓工作,是AHA心血管急救項目註冊主任培訓師。退休後,熱愛學習的他進入到上海老年大學學習,他的專業背景被老年大學同時「相中」,誠邀他開設急救知識課程。
  • 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2月18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網公布健康知識《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白領工作壓力大、不良生活方式,久坐、抽菸、喝酒、熬夜、飲食不規律。猝死很難自救,但卻可以被救。心臟驟停發生時,若是患者能在急救人員到達前幾分鐘得到心肺復甦急救,存活率將大大提高!但由於民眾不懂得相關的急救知識,往往容易錯過最初4-6分鐘的急救「黃金時間」。第一步,撥打「120」緊急呼救。第二步,讓患者頭部後仰,下頜上抬,頭部偏向一側,使嘔吐物儘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有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時造成危險。
  • 這些急救知識學起來
    下面是由急救醫生賈大成為我們帶來的日常急救重要知識。為了自己和親友的健康,趕緊學習起來!急救知識get如果你身邊有人突然倒地,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急救。第一步,判斷是不是心臟驟停。檢查他的意識是不是清楚。如果既沒有意識也沒有呼吸了,即判斷為心跳停。第二步,呼救並撥打120急救電話。第三步,胸部按壓。
  • 父母必須知道的兒童急救護理知識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報告(《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2019)》),新中國成立前,嬰兒死亡率高達200‰,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也就是80後這批人誕生的時候,嬰兒死亡率還在55.9‰徘徊。 仔細想想,對於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嬰兒來說,想要存活下來完全依賴於父母,過去的父母生活條件艱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科學的嬰幼兒護理的知識也更欠缺。
  • 科普:我國首部急救科普三維動畫系列之心肺復甦,轉發可救命
    急救「四部曲」可以救命!這幾天一直聽到壞消息,11月20日新華社記者徐勇老師在工作中猝死。剛剛又聽到年輕的演員高以翔27日凌晨錄製節目時突然暈倒,近三個小時的急救後不幸離世。我國平均每分鐘猝死1人,每年有54.4萬人發生心源性猝死,居全球之首,心臟驟停搶救成功率不足1%。心臟驟停黃金搶救時間是4分鐘。
  • 近50萬人次在「今日閔行」學習「生命必修課」,這些急救知識請回看...
    12月19日,閔行區融媒體中心聯合閔行區教育局、閔行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和閔行區紅十字會開展公眾急救空中課堂,在今日閔行App、今日閔行抖音號同步直播。其中,微信公眾號的預告信息一發出就迅速吸引了1.5萬人次關注。